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賞《絲綢之路》領略漢唐文化

4月19日, 記者瞭解到, 中國國家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楊曉陽以絲綢之路為題材創作的235幅精品, 包括兩幅長卷壁畫《絲綢之路》和水墨畫《社火》將亮相中國畫節, 展現他堅實全面的繪畫功力以及寫意水墨的突破與創新。

《社火》趣味盎然

絲綢之路——從寫實到寫意楊曉陽美術作品展將亮相中國畫節, 共分為生活寫生、主題探索、丹青意蘊、水墨精神、手卷線稿五大部分。

長64米的《絲綢之路》全景式地展現了漢唐時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大場面, 猶如一首浪漫的長詩, 融匯了漢賦的鋪陳排比、唐詩的典麗高華和西域的奇情異彩。

長31.5米的《社火》是楊曉陽2016年的水墨新作, 描述的是甘肅苦水傳統社火的情境, 畫面古樸, 氣韻雄沉, 雖不施彩, 但場面宏大, 節日的熱烈氛圍絲毫不減。 楊曉陽以略帶抽象的手法描繪畫面上大量的人物, 使整件作品有一種稚拙之感, 宏大之餘更顯趣味盎然。

2000年, 楊曉陽開始致力於寫意水墨畫的探索和研究。 他的水墨畫不僅在造型上進行了大跨度的變形, 還在構圖上具有平面構成的意味。 這種表達方式看似吸收了現代藝術的因素, 實際上是對中國傳統造型方式的現代演化, 其中包含青銅器、漢畫像石等方面。 在依照中國傳統造型法則吸收現代藝術形式語言的同時, 楊曉陽的水墨畫仍遵循了傳統中國畫以書入畫的原則,

將書法用筆糅入線條之中, 使之畫面更具變化和韻味。 楊曉陽的水墨畫在當代水墨藝術家中獨樹一幟。

重彩作品分三類

與黑白水墨相比, 色彩往往展現出一個藝術家的浪漫情懷, 而且色彩語言本身不僅是藝術家進行藝術表達的重要手段, 也蘊含了藝術家的思想與觀念。 楊曉陽出生於美術世家, 在西安美術學院經過本科、研究生的系統學習, 打下了堅實的繪畫基礎。 作為土生土長的西北人, 古長安悠久文化的影響和薰陶, 也對他的藝術創作產生了深遠影響。

縱觀楊曉陽的重彩作品, 大致有三種類型:學習傳統的青綠重彩、融匯中西的現代重彩和借鑒壁畫因素的寫意型重彩。

楊曉陽的寫意型作品把色彩作為一種意境的烘托, 使線描的塑造作用融入這種意境中, 從而給人蒼莽、遙遠的歷史想像。

自20世紀80年代起, 楊曉陽就開始關注色彩語言及其表現力問題, 並在一系列大型作品中進行探索。 這些以中國傳統青綠為主的早期作品在色彩上突出了其清雅、高古的格調, 而進入90年代後又幾乎同時開拓出中西融合型和重彩寫意型兩個方向。 他中西融合型作品在中國傳統色彩用法基礎上融入了西畫的色彩原理, 通過借鑒西畫色彩的科學性與光感增強了畫面的空間感與視覺表現, 並在中西藝術的交融、轉換、對比之間, 構建起一種場面宏大、色彩瑰麗的藝術空間。 本報記者 劉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