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公高科2017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

4月20日消息, 中公高科(603860)2017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

2017年, 公司成立十周年。 十年耕耘, 十年創新, 公司發展成為公路養護科學決策設備、軟體及諮詢等成套技術與服務的綜合供應商和擁有公路養護科學決策的核心技術和自主創新能力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這一年, 公司成功登陸資本市場, 奠定了企業發展的新格局。 公司將充分發掘和利用上市公司的平臺優勢, 借助資本市場謀求更加高效的企業發展之路。

報告期內, 公司圍繞年初制定的經營目標, 有序推進各項經營管理工作。

以市場需求為導向, 加大研發投入, 進一步提高科技創新能力, 加速構建多元化的技術產品體系;以打造品牌、提高市場佔有率為目標, 構建網路化的行銷服務體系;以提高管理效率為目標, 建設標準化的管理體系;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公司進一步完善了薪酬績效考核體系, 加強各類激勵機制和培訓體系建設。

(一)技術研發情況

1、公路養護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公司承擔牽頭建立的唯一一個公路養護技術領域的國家級創新平臺"公路養護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發改委於2011年11月批准組建, 任務和目標是圍繞公路養護能力薄弱的突出問題, 重點開展路況快速檢測、病害診斷分析、大修養護設計、舊路升級改造等公路養護關鍵技術、高端設備、大型養護分析和養護設計分析系統的研發和工程化,

推進技術標準制定和產業化示範, 不斷提供公路養護的成套技術、產品、工藝和設備, 推動國際合作與交流, 為相關企業提供技術諮詢服務, 進一步帶動提升我國公路養護的技術水準和創新能力),於2016年12月通過國家發改委驗收, 2017年進入正式運營。

2、研究課題情況

報告期內, 公司完成了《公路養護現代化指標體系研究》《農村公路建設養護管理考評指標體系研究》《公路技術狀況監測資訊處理交換關鍵技術研究及工程化示範》《廣東省普通國省道路面養護投資效益技術研究》《湖北省高速公路應急預案體系研究》《福建省高速公路養護管理"十三五"發展規劃》等28項省部級科研項目。

完成《基於探地雷達檢測資料的道路健康狀況評價方法》等14項企業自主研發項目。

2017年11月30日, 交通運輸部綜合規劃司發佈的《關於確定2018年交通運輸戰略規劃政策專案承擔單位的公告》確定的89個立項專案中, 公司承擔了"公路養護作業單位資質管理政策及評定指標研究"專案、"‘四好農村路’法制保障體系研究"等2個專案。

3、參與編寫國家或行業標準規範

截至2017年, 公司參與編制公路養護領域的《多功能路況快速檢測設備》《路面管理系統技術要求》等2項國家標準及11項行業標準、2項協會標準。

同時, 新立項承擔《公路養護決策技術規範》《農村公路養護技術規範》2項行業標準和《農村公路技術狀況評定規程》《公路瀝青路面廠拌乳化瀝青冷再生技術規程》2項協會標準的編制工作。

4、智慧財產權

2017年, 公司申請發明專利9項;取得軟體著作權10項;取得著作權2項。 公司發明專利"基於路面圖像的破損資料自動識別準確率的校驗方法"榮獲第十九屆中國專利優秀獎。 公司承擔的《廣東省普通國省道路面養護投資效益技術研究》專案, 獲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三等獎。

5、學術交流與技術推廣

為營造良好學術氛圍、推廣前沿技術, 公司參加了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GMIC)、2018世界交通運輸大會(WTC)、2017第二屆交通運輸研究大會(TRC)、第29屆公路斷面指標使用者大會(RPUG)以及2017年世界路面和資產管理大會(WCPAM)等國內外重要學術會議並發表了相關學術論文。

同時, 為加強員工間的學術交流, 提高研發工作效率, 公司舉辦了"HiRM超薄罩面技術創新與實踐"、"BIM+互聯網在公路交通領域的應用"等主題學術研討活動及科研工作座談會。

2017年, 公司《公路養護分析平臺》《農村公路路況檢評及決策分析成套技術》等2項技術被交通運輸部列入交通運輸建設科技成果推廣目錄。 至2017年末, 公司已有12項技術列入該目錄。

5、科研人員及技術創新機制

截至2017年末, 公司共有員工194人, 碩士及以上學歷的人員77人, 約員工總數的40%;技術人員120人, 約占員工總數的62%。 公司部分科研人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待遇, 是行業認可的路況快速檢測技術、公路養護管理專業方面的學科帶頭人。

為促進技術創新, 進一步調動研發人員積極性,加快研發成果轉化,報告期內,公司積極營造創新氛圍,通過制定《智慧財產權保護細則》《自主研發專案管理辦法》等制度,建立內部創新和獎勵機制,提升研發效率及研發資金使用效益。

(二)產品和服務升級

根據國家政策變化、市場需求分析以及資訊化的發展情況,報告期內,公司完成了多項產品和服務的升級和創新。

1、設備產品

公司主要產品多功能路況快速檢測系統(CiCSI)、農村公路智慧檢評系統一體化裝備(CiCSIV)及多功能路況巡查系統(CRiS)完成升級換代,新產品採用SMILE照明設備,顯著改善檢測圖像品質,提高自動識別效果,可變採集寬度;新型車輛載體在動力及承載力等方面也大幅提升,路況適應性更強。同時,對智慧資料獲取和處理軟體進行了全新優化和升級,實現了檢測車輛、資訊系統和APP的協同應用。

路興公司研發的新產品落錘式彎沉儀(FWD)已完成產品定型,具備市場投放能力。

2、資訊管理系統

報告期內,公司推出了大件運輸並聯許可管理系統、基於雲應用的新一代公路技術狀況評定標準(MQI)雲服務系統和公路全資產移動資訊平臺(iRoad)等資訊管理系統。公路全資產移動資訊平臺,是基於地理資訊系統(GIS)的公路大資料集成應用平臺,可查詢公路網全資產資訊。

目前,該平臺手機APP已上線,可為相關行業用戶提供日常養護巡查管理、專業業務管理、路網運營管理等全流程應用功能。

3、養護決策諮詢服務

(1)路網級

報告期內,公司與中通誠資產評估有限公司組成聯合體成功中標世行貸款雲南公路資產評估項目。該專案實施的普通公路資產評估諮詢服務,目前在國內尚屬空白領域。公司將依託該專案,探索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公路資產評估體系,進而謀求新的業務增長點。

配合公司整體戰略,在內蒙古策劃裝備、資訊化、檢評諮詢服務一體化的整體諮詢服務解決方案,填補了內蒙古省份合作空白。

(2)專案級

形成了涵蓋設計、諮詢的一體化、全過程的"全壽命公路養護支撐保障技術體系"。依託公司各項標準規範及研究成果,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了"路面養護設計成套支撐技術",形成"一體化、定制化、高端化"的新型養護諮詢業務模式並進行市場推廣。借助國省幹線改造示範工程的成功經驗,開拓幹線公路綜合改造技術諮詢業務。積極踐行養護設計新理念,開展了養護方案及施工圖設計諮詢、專案級中長期養護規劃、區域路網養護對策諮詢等業務。業務範圍除傳統幹線公路外,首次承擔市政道路改造方案諮詢項目。

(三)市場行銷網路建設

報告期內,公司完成了業務市場屬地化建設的整體方案制定,從目標方式、推進方法、管理思路、分成模式等方面進行設計規劃,並在部分地區確定了屬地化合作機構展開試點工作。

(四)人才培養和企業文化建設

1、人才培養

2016年11月,公司申報的"公路養護技術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入選2016年度交通運輸行業科技創新人才推進計畫—交通運輸行業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基地。作為部級人才培養基地,不僅為公司培養人才,也是搭建平臺為行業培養人才,帶動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為培養行業高端人才,公司採用"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通過開展各類培訓,把公路養護行業專家請進來為員工"充電"。與東南大學、同濟大學、長安大學等多家高校合作,建立實習基地,安排在校學生到公司實踐,公司部分核心技術人員作為高校校外導師、兼職教授,定期到高校授課講學。

2、企業文化建設

公司自2017年起開展"敬道善為"評選活動。敬道,即尊重科學規律、崇尚道德;善為,即想做、敢做、善做。通過獎勵在科技創新中獲得突出成績的團隊和個人,引導和激勵員工立足本職工作崗位,努力進取,在促進公司經營目標達成的同時實現個人價值的提升,從而更好地提高團隊凝聚力,通過"樹典型,推模範",促使全體員工向優秀員工學習,從而全面提升員工整體素質。

(五)黨建工作

2017年,公司充分發揮黨支部的主體作用,強化組織隊伍建設、黨風廉政建設以及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等方面的工作。通過創先爭優,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進模範帶頭作用,同時完善了員工實際需求的福利保障措施,提升了企業發展的軟實力。

(六)扶貧工作

報告期內,公司積極參與交通行業精准扶貧專案,定點幫扶四川省甘孜州色達縣。在組織公司員工捐冬衣、送溫暖的同時,公司組成技術工作小組,深入到色達縣旭日鄉龔古村調研通村路等農村道路情況,瞭解邊遠牧區交通運輸建設現狀和困難問題,並就如何做好"四好農村路"建設等專題對當地養護人員作了專業培訓,通過扶貧工作助力"交通強國"建設。

二、報告期內主要經營情況

2017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92,305,200.50元,同比增加11.98%。營業成本發生82,232,833.67元,同比增加34.10%。銷售費用發生8,273,967.15元,同比增加73.82%;管理費用發生48,289,957.19元,同比減少3.55%;財務費用發生561,685.58元,同比減少35.00%。

實現營業利潤54,925,198.97元,同比增加8.3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6,903,328.76元,同比下降13.03%。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18,425,253.84。

三、公司關於公司未來發展的討論與分析

(一)行業格局和趨勢

1、行業格局

公路養護科學決策技術服務行業是我國公路養護行業的新興領域。目前,我國已經擁有了成熟的成套公路養護科學決策關鍵技術,其中部分技術已經達到國際領先水準。相關核心技術已逐步應用于路況快速檢測設備、養護分析系統及平臺等產品,形成了我國公路養護科學決策體系建設需要的核心支撐技術。檢測裝備和養護分析系統平臺的開發和人才、經驗的積累又為養護決策諮詢服務奠定了基礎。

本公司的產品和服務包括路況快速檢測設備、養護資訊系統和決策諮詢服務,是目前國內唯一可以為公路養護科學決策提供一整套系統技術與服務的企業。成套技術與服務可實現"設備—系統—服務"的無縫銜接,能直接對養護方案提出建議,從而提高客戶進行養護決策的準確度和效率。從綜合服務的角度看,行業競爭較小。

當前,我國公路發展的戰略重點正處在由大規模建設向大規模養護的轉移過程,國家大力宣導公路養護科學決策模式,但受技術體系不健全、產品和服務標準不完善、養護資金短缺等因素的限制,該模式在全國的應用範圍仍然較小。

2.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1)公路網規模持續增長,公路養護需求逐年增加

近二十年來,我國的公路建設一直處於高速發展階段。根據《國家公路網規劃(2013年-2030年)》,未來我國公路網總規模將達約580萬公里。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設施總量的增加,我國公路養護需求呈現快速的增長趨勢。同時,長期以來的"重建輕養"觀念,導致公路養護基礎十分薄弱,大量早期修建的公路陸續進入改擴建及大中修養護階段,養護任務逐年增加。

(2)養護需求的迅速擴大和有限養護資金的約束為本行業發展提供了有利契機我國已經進入一個大規模公路養護時代。《"十三五"公路養護管理發展綱要》明確指出,面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廣大人民群眾出行的新需求,公路養護管理還存在一些短板和問題,其中就包括普通國省道、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資金保障機制尚不健全,資金供需矛盾突出。隨著我國公路里程的不斷增長、交通流量的快速增加以及公眾出行需求的日益提高,公路養護管理任務越來越艱巨、資金需求越來越大。對有限的養護資金進行合理分配,將成為制定公路養護方案時必須考慮的因素。隨著公共財政預算管理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公路管理部門對有限資金有效運用要求的不斷提高,將公路養護資金嚴格按照科學的決策機制進行分配,將促進公路養護科學決策業務的發展及相關技術應用。

(3)"智慧交通"的發展對本行業提出了智慧化、資訊化的要求

多年來,國家和政府高度重視交通行業的發展。《資訊產業科技發展"十一五"規劃2020年中長期規劃綱要》將"智慧交通系統"確定為重點發展專案;在國家八部委起草的《關於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智慧交通被列為十大領域智慧工程建設之一;2017年1月,交通運輸部發佈《推進智慧交通發展行動計畫(2017—2020年)》,要求提升交通運輸數位化、網路化、智慧化水準,深化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建築資訊模型)等技術在公路、水運領域應用。智慧交通融入物聯網、雲計算、大資料、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交通運輸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是未來交通發展主要趨勢之一。

公路養護科學決策行業作為交通運輸諮詢服務行業,圍繞路況快速檢測、診斷分析決策、養護方案諮詢、公路資產管理、養護政策研究等領域,順應國家"互聯網+"產業政策及行業發展"智慧交通"的產業需要,呈現出顯著的數位化、資訊化、智慧化特徵,不斷向"互聯網+養護"的新業態、新模式轉型升級。

(4)行業競爭將逐步加劇

隨著"管養分離、事企分開"的改革進程不斷推進和公路大規模養護時代的到來,我國公路養護工作從管理部門的主觀決策逐步向科學決策轉變,越來越多的管理機構將養護決策工作委託市場仲介機構完成,公路養護技術服務和大中修作業的市場化程度將逐步提高,市場發育更加完善,競爭也會逐步加劇。

(二)公司發展戰略本公司將立足公路養護市場,抓住大規模公路養護需求持續增長的發展機遇,圍繞一條主線,構建三個體系,提供三方面保障,實現公司健康、持續發展。即:繼續堅持技術和市場並重的發展原則,圍繞提升核心競爭力這條主線,把構建多元化的技術產品體系、網路化的行銷服務體系、標準化的管理體系作為促進發展的主要任務,以加強隊伍建設、完善基礎條件、優化運營機制為保障,實現公司經營規模與經營效益的持續增長。

(三)經營計畫

1.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速構建多元化的技術產品體系

公司將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做好技術和產品的市場需求分析、前期策劃及研發管理工作;堅持研發生產一體化模式,不斷加強自身研發力量,發揮養護國家中心平臺優勢,推進與業內相關機構的聯合研發與協同創新,建立健全研發工作激勵機制;完善並拓展技術產品體系,加速形成成套技術產品。

(1)深化拓展公路養護科學決策技術產品體系

①依託現有路面快速檢測和路面決策分析核心技術,針對高速公路、普通幹線公路、農村公路、市政道路網級路面養護決策的不同特點,以及省、地、縣各級管理機構的不同需求,進一步完善調整形成標準化、系列化、模組化的產品(檢測裝備、資訊系統)和諮詢服務,支撐現有業務發展;

②梳理已有的項目級養護決策技術,形成定型產品或系統模組,並與網級養護決策業務實現無縫銜接,為延伸和擴展現有決策諮詢業務創造條件;

③深入開展公路綜合投資決策支撐技術研發,形成公路綜合投資分析成套技術或產品;

④利用公司不斷積累的路面使用性能資料,研究分析路面結構長期性能衰變規律和大幅度提升使用壽命的設計方法,為公路養護行業提供技術支撐。

(2)研發形成區域公路網智慧養護技術產品體系以提升養護管理精細化、智慧化水準為目標,研發滿足公路養護、路政和應急事件資訊採集、處置、跟蹤評估等實際需求的資訊採集系列裝備和資訊系統。

①開發完善空中無人機、智慧巡查車、可擕式路況採集儀等資訊採集系列產品;

②基於現場資訊,針對區域公路網日常養護、路政巡查、應急指揮、動態監控等實際需求不斷完善區域公路網智慧養護系統;

③探索利用公路智慧養護巡查體系,採集更多有開發價值的衍生資料,借助互聯網平臺及互聯網行銷模式,實現更多公路及公路周邊資訊的開放與共用。

(3)升級完善公路養護管理資訊技術產品體系

①升級完善現有產品體系,形成標準化、模組化的資訊系統產品。包括:公路全資產管理系統(CRMS)、區域公路網智慧養護系統(iRMS)和公路養護分析平臺(CMAP);②以互聯網思維加速整合公路資料資源,深入研究大資料分析和雲服務技術在公路養護管理行業以及相關行業、公眾出行服務領域中的應用,利用已有的資料資源開發相關產品或增值服務。

2.以打造品牌提高市場佔有率為目標,構建網路化的行銷服務體系

①通過建立品牌策略、規範品牌使用、多管道開展品牌宣傳推廣,樹立高辨識度的中公高科市場品牌;

②通過合理的設備、資金、人力的投入,完善公司行銷網路建設;

③籌畫優質資產的並購工作,提高市場佔領能力,豐富公司產品線,提高市場行銷能力。

3.借鑒現代企業管理經驗,以提高管理效率規範公司運行為目標,建設標準化的管理體系

(1)理順生產組織,提高生產能力

①優化業務生產流程,明確各關鍵節點的工作要求,將工作程式和操作方法標準化;

②明確各項業務的生產組織結構,實現公司運行管理過程中責權利相統一;

③重視生產過程的人性化管理;

④通過生產外包、合作生產等多管道擴充公司產能。

(2)加強品質體系建設

①分類實施產品品質管制。根據諮詢服務、產品生產、科研課題等不同專案的類型和重要性分別進行管理,明確各管理層級在項目實施的不同階段對項目品質的監管責任;

②推行產品服務合格證管理;

③做好客戶滿意度評估和建議投訴的處理;四是落實品質獎懲。

(3)提高公司行政管理效率

①做好公司各項工作的規劃、決策、控制、溝通等全域性工作;

②健全完善公司規章制度;

③引入科學的企業管理方法,加強責任目標、績效評估、成本核算等方面的管理,不斷提高公司盈利能力。

(四)可能面對的風險

1、毛利率下滑的風險

隨著公司的業務增長、人員數量增加及薪酬水準提高,營業成本的增加相較營業收入同比快速增長。公司綜合毛利率較高,但呈逐年下降趨勢。隨著業務規模的擴大和市場競爭的加劇,公司毛利率水平面臨進一步下降的風險。

2、核心技術人員及核心技術流失的風險

本公司從事的業務屬於知識技術密集型新興產業,對技術人員的依賴度很高。本公司作為專門從事公路養護科學決策相關業務的公司,技術人員已成為同行業競爭對手爭奪的對象。同行業競爭對手可能給出更高的待遇以吸引本公司的技術人才,或受其他因素影響導致本公司技術人才流失,本公司面臨核心技術人員流失的風險。雖然本公司十分重視對核心技術的保密,但如果核心技術人員流動、本公司技術保密措施的執行不嚴以致技術洩密,或專利保護措施不力,均可能削弱本公司的技術優勢,對本公司的競爭力產生不利影響。

3、市場競爭風險

公司經過多年發展已具備了先發優勢,與其他國內外企業或機構相比,公司提供的成套設備、技術與服務在價格、適用性和售後服務等方面均具備較明顯的優勢。但隨著公路養護市場對科學決策體系相關成套設備、技術與服務的需求快速增長,不排除具備一定科研及資金實力的國內外企業或機構將其大量資源投入這一市場領域並在市場拓展方面取得成功,對公司的業務造成一定衝擊,公司面臨一定的市場競爭風險。

4、市場開拓風險近年來,公路養護科學決策的理念正在國內公路管理領域逐步樹立,但從樹立理念到全面實施需要一定的時間和過程。因此,公司在推廣公路養護科學決策相關成套設備、技術和服務時,一定程度上受到公路養護傳統決策思維的影響,面臨一定的市場開拓風險。

5、行業發展相關的政策風險

公路養護科學決策體系的建立和完善仍較大程度上受到行業主管部門制定的相關政策的影響。

公路養護行業主管部門通常以整體規劃或指導性意見等形式在公路養護資金投入和養護技術標準等方面進行規範和指導,因此,公路養護是政策導向性較強的行業。未來如果出現不利於行業市場化發展的政策和規定,公司將面臨一定的行業發展相關的政策風險。

6、募投項目實施的風險

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建成投入使用後,將對公司發展戰略的實現、經營規模的擴大和業績水準的提高產生重大積極影響。但在專案建設及開發過程中,面臨著技術開發的不確定性、技術替代、宏觀政策變化、市場變化等諸多風險,任何一項因素向不利於公司的方向轉化,都有可能影響項目的投資回報和公司的預期收益。

四、報告期內核心競爭力分析

公司系能夠為公路養護科學決策提供成套設備與技術服務一體化的供應商。擁有公路養護科學決策所必需的核心技術,並具有自主創新能力,以及生產與研發一體化、單元產品與成套設備一體化和快速開發大型成套設備及服務的能力。本公司在技術、人才、品牌與客戶、服務等方面均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

1、獨立自主的研發體系,持續領先的技術優勢

公司具有獨立、完善的技術研發體系,研發體制健全,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產品為目標,實現技術產業化"的研發和創新理念,已形成從理論基礎、資料模型、軟硬體產品到服務標準的成套技術體系,技術優勢顯著。

公司主持多項國家及行業重大科技專案,在公路養護科學決策核心技術環節已形成重大突破,擁有多項自主智慧財產權,榮獲多項國家及省部級科技獎項,參與制定行業內相關技術政策及標準規範,牽頭建立國家級、行業級創新平臺;公司的產品與服務具有跨專業、體系化、智慧化和集成化的特點,技術含量較高。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公司擁有豐富的科研和技術成果。截至2017年末,公司擁有20項發明專利,58項電腦軟體著作權。同時,公司掌握其他多項非專利核心技術,並採取了嚴格的保密措施。

公司積極參與多項重大課題研究,"普通幹線公路綜合改造技術研究及工程示範"、"西部地區高等級公路養護技術研究"、"公路全斷面動態快速檢測技術的研究"、"山區公路養護路段交通安全綜合保障技術與裝備"等多項技術研究成果被鑒定為"總體上達到國際領先水準"。

公司核心技術人員主持和參與了《多功能路況快速檢測設備》《路面管理系統技術要求》《公路技術狀況評定標準》《車載式路況快速巡查裝備》和《鐳射式高速彎沉測定儀》等多項國家及行業標準、規範的制定和編寫工作,充分體現了本公司在公路養護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明確了公司人才在行業內學科帶頭人地位,有利於公司保持技術持續領先的能力。

2011年11月,經國家發改委批准,本公司牽頭組建全國唯一的國家級公路養護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2016年12月,該中心順利通過驗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為我國唯一一個公路養護技術國家級創新平臺,依託該平臺,進一步確立了本公司在公路養護技術領域的引領地位,促使本公司在行業內保持較強的影響力。

2014年5月,本公司聯合其他16家行業內外龍頭企業、科研院所和高校組建的"公路網智慧養護技術及系統協同創新平臺",獲得交通運輸部認定。該平臺的組建對於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建立穩定的產學研用合作關 系、支撐引領養護產業技術創新具有重要作用。

公司產品與服務處於行業領先地位。公司研發的多功能路況快速檢測系統(CiCSI)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外公路路況快速檢測系統(CiCSII)曾經通過英國SCANNER認證;全斷面路況快速檢測系統(CiCSIII)是國內首創的用於公路大中修養護設計資料獲取的專用路況檢測設備;農村公路智慧檢評系統一體化裝備(CiCSIV)填補了我國在低等級公路路況快速檢測、病害自動識別、路況現場同步評價領域的空白;CPMS路面管理系統擁有30多年的研發及推廣歷史,是國內首創的公路養護分析系統;養護決策諮詢服務覆蓋全國超過60萬公里國省幹線公路。

2、扎實穩定的人才隊伍,引領行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影響本行業發展的一大瓶頸是人才的短缺,而公司的人才主要來自於本行業在國內發展約三十年來的積累,建立了扎實穩固的人才團隊。截至2017年末,本公司共有員工194人,碩士及以上學歷的人員共77人,其中博士12人,約占本公司員工總數的40%;技術人員120人,約占員工總數的62%。公司核心技術人員多次獲得國家、行業技術獎項,主持或參與了多部國家標準、行業規範的制定工作,是行業認可的路況快速檢測技術、公路養護管理專業方面的學科帶頭人,部分人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待遇。

3、品牌與客戶優勢

截至2017年,公司已有12項技術列入《交通運輸建設科技成果推廣目錄》。

公司的技術和產品在全國範圍內推廣時間長、應用範圍較廣,多年來積累了較為豐富、穩定的客戶資源。截至2017年末,本公司的路況快速檢測系統設備已銷售至國內30個省市區;本公司已累計為29個省、市、自治區公路管理部門提供了網級養護決策諮詢服務;專案級諮詢服務也已在18個省、市、自治區的256個養護工程中得到了應用。

此外,本公司利用自身在行業的技術領先地位,舉辦全國性的學術交流活動,提高品牌知名度與影響力,建立了廣泛、穩固的客戶基礎。

4、自成體系的成套技術與服務,打造公司獨特的服務優勢

進一步調動研發人員積極性,加快研發成果轉化,報告期內,公司積極營造創新氛圍,通過制定《智慧財產權保護細則》《自主研發專案管理辦法》等制度,建立內部創新和獎勵機制,提升研發效率及研發資金使用效益。

(二)產品和服務升級

根據國家政策變化、市場需求分析以及資訊化的發展情況,報告期內,公司完成了多項產品和服務的升級和創新。

1、設備產品

公司主要產品多功能路況快速檢測系統(CiCSI)、農村公路智慧檢評系統一體化裝備(CiCSIV)及多功能路況巡查系統(CRiS)完成升級換代,新產品採用SMILE照明設備,顯著改善檢測圖像品質,提高自動識別效果,可變採集寬度;新型車輛載體在動力及承載力等方面也大幅提升,路況適應性更強。同時,對智慧資料獲取和處理軟體進行了全新優化和升級,實現了檢測車輛、資訊系統和APP的協同應用。

路興公司研發的新產品落錘式彎沉儀(FWD)已完成產品定型,具備市場投放能力。

2、資訊管理系統

報告期內,公司推出了大件運輸並聯許可管理系統、基於雲應用的新一代公路技術狀況評定標準(MQI)雲服務系統和公路全資產移動資訊平臺(iRoad)等資訊管理系統。公路全資產移動資訊平臺,是基於地理資訊系統(GIS)的公路大資料集成應用平臺,可查詢公路網全資產資訊。

目前,該平臺手機APP已上線,可為相關行業用戶提供日常養護巡查管理、專業業務管理、路網運營管理等全流程應用功能。

3、養護決策諮詢服務

(1)路網級

報告期內,公司與中通誠資產評估有限公司組成聯合體成功中標世行貸款雲南公路資產評估項目。該專案實施的普通公路資產評估諮詢服務,目前在國內尚屬空白領域。公司將依託該專案,探索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公路資產評估體系,進而謀求新的業務增長點。

配合公司整體戰略,在內蒙古策劃裝備、資訊化、檢評諮詢服務一體化的整體諮詢服務解決方案,填補了內蒙古省份合作空白。

(2)專案級

形成了涵蓋設計、諮詢的一體化、全過程的"全壽命公路養護支撐保障技術體系"。依託公司各項標準規範及研究成果,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了"路面養護設計成套支撐技術",形成"一體化、定制化、高端化"的新型養護諮詢業務模式並進行市場推廣。借助國省幹線改造示範工程的成功經驗,開拓幹線公路綜合改造技術諮詢業務。積極踐行養護設計新理念,開展了養護方案及施工圖設計諮詢、專案級中長期養護規劃、區域路網養護對策諮詢等業務。業務範圍除傳統幹線公路外,首次承擔市政道路改造方案諮詢項目。

(三)市場行銷網路建設

報告期內,公司完成了業務市場屬地化建設的整體方案制定,從目標方式、推進方法、管理思路、分成模式等方面進行設計規劃,並在部分地區確定了屬地化合作機構展開試點工作。

(四)人才培養和企業文化建設

1、人才培養

2016年11月,公司申報的"公路養護技術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入選2016年度交通運輸行業科技創新人才推進計畫—交通運輸行業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基地。作為部級人才培養基地,不僅為公司培養人才,也是搭建平臺為行業培養人才,帶動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為培養行業高端人才,公司採用"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通過開展各類培訓,把公路養護行業專家請進來為員工"充電"。與東南大學、同濟大學、長安大學等多家高校合作,建立實習基地,安排在校學生到公司實踐,公司部分核心技術人員作為高校校外導師、兼職教授,定期到高校授課講學。

2、企業文化建設

公司自2017年起開展"敬道善為"評選活動。敬道,即尊重科學規律、崇尚道德;善為,即想做、敢做、善做。通過獎勵在科技創新中獲得突出成績的團隊和個人,引導和激勵員工立足本職工作崗位,努力進取,在促進公司經營目標達成的同時實現個人價值的提升,從而更好地提高團隊凝聚力,通過"樹典型,推模範",促使全體員工向優秀員工學習,從而全面提升員工整體素質。

(五)黨建工作

2017年,公司充分發揮黨支部的主體作用,強化組織隊伍建設、黨風廉政建設以及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等方面的工作。通過創先爭優,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進模範帶頭作用,同時完善了員工實際需求的福利保障措施,提升了企業發展的軟實力。

(六)扶貧工作

報告期內,公司積極參與交通行業精准扶貧專案,定點幫扶四川省甘孜州色達縣。在組織公司員工捐冬衣、送溫暖的同時,公司組成技術工作小組,深入到色達縣旭日鄉龔古村調研通村路等農村道路情況,瞭解邊遠牧區交通運輸建設現狀和困難問題,並就如何做好"四好農村路"建設等專題對當地養護人員作了專業培訓,通過扶貧工作助力"交通強國"建設。

二、報告期內主要經營情況

2017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92,305,200.50元,同比增加11.98%。營業成本發生82,232,833.67元,同比增加34.10%。銷售費用發生8,273,967.15元,同比增加73.82%;管理費用發生48,289,957.19元,同比減少3.55%;財務費用發生561,685.58元,同比減少35.00%。

實現營業利潤54,925,198.97元,同比增加8.3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6,903,328.76元,同比下降13.03%。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18,425,253.84。

三、公司關於公司未來發展的討論與分析

(一)行業格局和趨勢

1、行業格局

公路養護科學決策技術服務行業是我國公路養護行業的新興領域。目前,我國已經擁有了成熟的成套公路養護科學決策關鍵技術,其中部分技術已經達到國際領先水準。相關核心技術已逐步應用于路況快速檢測設備、養護分析系統及平臺等產品,形成了我國公路養護科學決策體系建設需要的核心支撐技術。檢測裝備和養護分析系統平臺的開發和人才、經驗的積累又為養護決策諮詢服務奠定了基礎。

本公司的產品和服務包括路況快速檢測設備、養護資訊系統和決策諮詢服務,是目前國內唯一可以為公路養護科學決策提供一整套系統技術與服務的企業。成套技術與服務可實現"設備—系統—服務"的無縫銜接,能直接對養護方案提出建議,從而提高客戶進行養護決策的準確度和效率。從綜合服務的角度看,行業競爭較小。

當前,我國公路發展的戰略重點正處在由大規模建設向大規模養護的轉移過程,國家大力宣導公路養護科學決策模式,但受技術體系不健全、產品和服務標準不完善、養護資金短缺等因素的限制,該模式在全國的應用範圍仍然較小。

2.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1)公路網規模持續增長,公路養護需求逐年增加

近二十年來,我國的公路建設一直處於高速發展階段。根據《國家公路網規劃(2013年-2030年)》,未來我國公路網總規模將達約580萬公里。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設施總量的增加,我國公路養護需求呈現快速的增長趨勢。同時,長期以來的"重建輕養"觀念,導致公路養護基礎十分薄弱,大量早期修建的公路陸續進入改擴建及大中修養護階段,養護任務逐年增加。

(2)養護需求的迅速擴大和有限養護資金的約束為本行業發展提供了有利契機我國已經進入一個大規模公路養護時代。《"十三五"公路養護管理發展綱要》明確指出,面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廣大人民群眾出行的新需求,公路養護管理還存在一些短板和問題,其中就包括普通國省道、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資金保障機制尚不健全,資金供需矛盾突出。隨著我國公路里程的不斷增長、交通流量的快速增加以及公眾出行需求的日益提高,公路養護管理任務越來越艱巨、資金需求越來越大。對有限的養護資金進行合理分配,將成為制定公路養護方案時必須考慮的因素。隨著公共財政預算管理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公路管理部門對有限資金有效運用要求的不斷提高,將公路養護資金嚴格按照科學的決策機制進行分配,將促進公路養護科學決策業務的發展及相關技術應用。

(3)"智慧交通"的發展對本行業提出了智慧化、資訊化的要求

多年來,國家和政府高度重視交通行業的發展。《資訊產業科技發展"十一五"規劃2020年中長期規劃綱要》將"智慧交通系統"確定為重點發展專案;在國家八部委起草的《關於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智慧交通被列為十大領域智慧工程建設之一;2017年1月,交通運輸部發佈《推進智慧交通發展行動計畫(2017—2020年)》,要求提升交通運輸數位化、網路化、智慧化水準,深化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建築資訊模型)等技術在公路、水運領域應用。智慧交通融入物聯網、雲計算、大資料、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交通運輸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是未來交通發展主要趨勢之一。

公路養護科學決策行業作為交通運輸諮詢服務行業,圍繞路況快速檢測、診斷分析決策、養護方案諮詢、公路資產管理、養護政策研究等領域,順應國家"互聯網+"產業政策及行業發展"智慧交通"的產業需要,呈現出顯著的數位化、資訊化、智慧化特徵,不斷向"互聯網+養護"的新業態、新模式轉型升級。

(4)行業競爭將逐步加劇

隨著"管養分離、事企分開"的改革進程不斷推進和公路大規模養護時代的到來,我國公路養護工作從管理部門的主觀決策逐步向科學決策轉變,越來越多的管理機構將養護決策工作委託市場仲介機構完成,公路養護技術服務和大中修作業的市場化程度將逐步提高,市場發育更加完善,競爭也會逐步加劇。

(二)公司發展戰略本公司將立足公路養護市場,抓住大規模公路養護需求持續增長的發展機遇,圍繞一條主線,構建三個體系,提供三方面保障,實現公司健康、持續發展。即:繼續堅持技術和市場並重的發展原則,圍繞提升核心競爭力這條主線,把構建多元化的技術產品體系、網路化的行銷服務體系、標準化的管理體系作為促進發展的主要任務,以加強隊伍建設、完善基礎條件、優化運營機制為保障,實現公司經營規模與經營效益的持續增長。

(三)經營計畫

1.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速構建多元化的技術產品體系

公司將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做好技術和產品的市場需求分析、前期策劃及研發管理工作;堅持研發生產一體化模式,不斷加強自身研發力量,發揮養護國家中心平臺優勢,推進與業內相關機構的聯合研發與協同創新,建立健全研發工作激勵機制;完善並拓展技術產品體系,加速形成成套技術產品。

(1)深化拓展公路養護科學決策技術產品體系

①依託現有路面快速檢測和路面決策分析核心技術,針對高速公路、普通幹線公路、農村公路、市政道路網級路面養護決策的不同特點,以及省、地、縣各級管理機構的不同需求,進一步完善調整形成標準化、系列化、模組化的產品(檢測裝備、資訊系統)和諮詢服務,支撐現有業務發展;

②梳理已有的項目級養護決策技術,形成定型產品或系統模組,並與網級養護決策業務實現無縫銜接,為延伸和擴展現有決策諮詢業務創造條件;

③深入開展公路綜合投資決策支撐技術研發,形成公路綜合投資分析成套技術或產品;

④利用公司不斷積累的路面使用性能資料,研究分析路面結構長期性能衰變規律和大幅度提升使用壽命的設計方法,為公路養護行業提供技術支撐。

(2)研發形成區域公路網智慧養護技術產品體系以提升養護管理精細化、智慧化水準為目標,研發滿足公路養護、路政和應急事件資訊採集、處置、跟蹤評估等實際需求的資訊採集系列裝備和資訊系統。

①開發完善空中無人機、智慧巡查車、可擕式路況採集儀等資訊採集系列產品;

②基於現場資訊,針對區域公路網日常養護、路政巡查、應急指揮、動態監控等實際需求不斷完善區域公路網智慧養護系統;

③探索利用公路智慧養護巡查體系,採集更多有開發價值的衍生資料,借助互聯網平臺及互聯網行銷模式,實現更多公路及公路周邊資訊的開放與共用。

(3)升級完善公路養護管理資訊技術產品體系

①升級完善現有產品體系,形成標準化、模組化的資訊系統產品。包括:公路全資產管理系統(CRMS)、區域公路網智慧養護系統(iRMS)和公路養護分析平臺(CMAP);②以互聯網思維加速整合公路資料資源,深入研究大資料分析和雲服務技術在公路養護管理行業以及相關行業、公眾出行服務領域中的應用,利用已有的資料資源開發相關產品或增值服務。

2.以打造品牌提高市場佔有率為目標,構建網路化的行銷服務體系

①通過建立品牌策略、規範品牌使用、多管道開展品牌宣傳推廣,樹立高辨識度的中公高科市場品牌;

②通過合理的設備、資金、人力的投入,完善公司行銷網路建設;

③籌畫優質資產的並購工作,提高市場佔領能力,豐富公司產品線,提高市場行銷能力。

3.借鑒現代企業管理經驗,以提高管理效率規範公司運行為目標,建設標準化的管理體系

(1)理順生產組織,提高生產能力

①優化業務生產流程,明確各關鍵節點的工作要求,將工作程式和操作方法標準化;

②明確各項業務的生產組織結構,實現公司運行管理過程中責權利相統一;

③重視生產過程的人性化管理;

④通過生產外包、合作生產等多管道擴充公司產能。

(2)加強品質體系建設

①分類實施產品品質管制。根據諮詢服務、產品生產、科研課題等不同專案的類型和重要性分別進行管理,明確各管理層級在項目實施的不同階段對項目品質的監管責任;

②推行產品服務合格證管理;

③做好客戶滿意度評估和建議投訴的處理;四是落實品質獎懲。

(3)提高公司行政管理效率

①做好公司各項工作的規劃、決策、控制、溝通等全域性工作;

②健全完善公司規章制度;

③引入科學的企業管理方法,加強責任目標、績效評估、成本核算等方面的管理,不斷提高公司盈利能力。

(四)可能面對的風險

1、毛利率下滑的風險

隨著公司的業務增長、人員數量增加及薪酬水準提高,營業成本的增加相較營業收入同比快速增長。公司綜合毛利率較高,但呈逐年下降趨勢。隨著業務規模的擴大和市場競爭的加劇,公司毛利率水平面臨進一步下降的風險。

2、核心技術人員及核心技術流失的風險

本公司從事的業務屬於知識技術密集型新興產業,對技術人員的依賴度很高。本公司作為專門從事公路養護科學決策相關業務的公司,技術人員已成為同行業競爭對手爭奪的對象。同行業競爭對手可能給出更高的待遇以吸引本公司的技術人才,或受其他因素影響導致本公司技術人才流失,本公司面臨核心技術人員流失的風險。雖然本公司十分重視對核心技術的保密,但如果核心技術人員流動、本公司技術保密措施的執行不嚴以致技術洩密,或專利保護措施不力,均可能削弱本公司的技術優勢,對本公司的競爭力產生不利影響。

3、市場競爭風險

公司經過多年發展已具備了先發優勢,與其他國內外企業或機構相比,公司提供的成套設備、技術與服務在價格、適用性和售後服務等方面均具備較明顯的優勢。但隨著公路養護市場對科學決策體系相關成套設備、技術與服務的需求快速增長,不排除具備一定科研及資金實力的國內外企業或機構將其大量資源投入這一市場領域並在市場拓展方面取得成功,對公司的業務造成一定衝擊,公司面臨一定的市場競爭風險。

4、市場開拓風險近年來,公路養護科學決策的理念正在國內公路管理領域逐步樹立,但從樹立理念到全面實施需要一定的時間和過程。因此,公司在推廣公路養護科學決策相關成套設備、技術和服務時,一定程度上受到公路養護傳統決策思維的影響,面臨一定的市場開拓風險。

5、行業發展相關的政策風險

公路養護科學決策體系的建立和完善仍較大程度上受到行業主管部門制定的相關政策的影響。

公路養護行業主管部門通常以整體規劃或指導性意見等形式在公路養護資金投入和養護技術標準等方面進行規範和指導,因此,公路養護是政策導向性較強的行業。未來如果出現不利於行業市場化發展的政策和規定,公司將面臨一定的行業發展相關的政策風險。

6、募投項目實施的風險

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建成投入使用後,將對公司發展戰略的實現、經營規模的擴大和業績水準的提高產生重大積極影響。但在專案建設及開發過程中,面臨著技術開發的不確定性、技術替代、宏觀政策變化、市場變化等諸多風險,任何一項因素向不利於公司的方向轉化,都有可能影響項目的投資回報和公司的預期收益。

四、報告期內核心競爭力分析

公司系能夠為公路養護科學決策提供成套設備與技術服務一體化的供應商。擁有公路養護科學決策所必需的核心技術,並具有自主創新能力,以及生產與研發一體化、單元產品與成套設備一體化和快速開發大型成套設備及服務的能力。本公司在技術、人才、品牌與客戶、服務等方面均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

1、獨立自主的研發體系,持續領先的技術優勢

公司具有獨立、完善的技術研發體系,研發體制健全,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產品為目標,實現技術產業化"的研發和創新理念,已形成從理論基礎、資料模型、軟硬體產品到服務標準的成套技術體系,技術優勢顯著。

公司主持多項國家及行業重大科技專案,在公路養護科學決策核心技術環節已形成重大突破,擁有多項自主智慧財產權,榮獲多項國家及省部級科技獎項,參與制定行業內相關技術政策及標準規範,牽頭建立國家級、行業級創新平臺;公司的產品與服務具有跨專業、體系化、智慧化和集成化的特點,技術含量較高。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公司擁有豐富的科研和技術成果。截至2017年末,公司擁有20項發明專利,58項電腦軟體著作權。同時,公司掌握其他多項非專利核心技術,並採取了嚴格的保密措施。

公司積極參與多項重大課題研究,"普通幹線公路綜合改造技術研究及工程示範"、"西部地區高等級公路養護技術研究"、"公路全斷面動態快速檢測技術的研究"、"山區公路養護路段交通安全綜合保障技術與裝備"等多項技術研究成果被鑒定為"總體上達到國際領先水準"。

公司核心技術人員主持和參與了《多功能路況快速檢測設備》《路面管理系統技術要求》《公路技術狀況評定標準》《車載式路況快速巡查裝備》和《鐳射式高速彎沉測定儀》等多項國家及行業標準、規範的制定和編寫工作,充分體現了本公司在公路養護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明確了公司人才在行業內學科帶頭人地位,有利於公司保持技術持續領先的能力。

2011年11月,經國家發改委批准,本公司牽頭組建全國唯一的國家級公路養護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2016年12月,該中心順利通過驗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為我國唯一一個公路養護技術國家級創新平臺,依託該平臺,進一步確立了本公司在公路養護技術領域的引領地位,促使本公司在行業內保持較強的影響力。

2014年5月,本公司聯合其他16家行業內外龍頭企業、科研院所和高校組建的"公路網智慧養護技術及系統協同創新平臺",獲得交通運輸部認定。該平臺的組建對於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建立穩定的產學研用合作關 系、支撐引領養護產業技術創新具有重要作用。

公司產品與服務處於行業領先地位。公司研發的多功能路況快速檢測系統(CiCSI)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外公路路況快速檢測系統(CiCSII)曾經通過英國SCANNER認證;全斷面路況快速檢測系統(CiCSIII)是國內首創的用於公路大中修養護設計資料獲取的專用路況檢測設備;農村公路智慧檢評系統一體化裝備(CiCSIV)填補了我國在低等級公路路況快速檢測、病害自動識別、路況現場同步評價領域的空白;CPMS路面管理系統擁有30多年的研發及推廣歷史,是國內首創的公路養護分析系統;養護決策諮詢服務覆蓋全國超過60萬公里國省幹線公路。

2、扎實穩定的人才隊伍,引領行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影響本行業發展的一大瓶頸是人才的短缺,而公司的人才主要來自於本行業在國內發展約三十年來的積累,建立了扎實穩固的人才團隊。截至2017年末,本公司共有員工194人,碩士及以上學歷的人員共77人,其中博士12人,約占本公司員工總數的40%;技術人員120人,約占員工總數的62%。公司核心技術人員多次獲得國家、行業技術獎項,主持或參與了多部國家標準、行業規範的制定工作,是行業認可的路況快速檢測技術、公路養護管理專業方面的學科帶頭人,部分人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待遇。

3、品牌與客戶優勢

截至2017年,公司已有12項技術列入《交通運輸建設科技成果推廣目錄》。

公司的技術和產品在全國範圍內推廣時間長、應用範圍較廣,多年來積累了較為豐富、穩定的客戶資源。截至2017年末,本公司的路況快速檢測系統設備已銷售至國內30個省市區;本公司已累計為29個省、市、自治區公路管理部門提供了網級養護決策諮詢服務;專案級諮詢服務也已在18個省、市、自治區的256個養護工程中得到了應用。

此外,本公司利用自身在行業的技術領先地位,舉辦全國性的學術交流活動,提高品牌知名度與影響力,建立了廣泛、穩固的客戶基礎。

4、自成體系的成套技術與服務,打造公司獨特的服務優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