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貿易摩擦,汽車製造業影響幾何

作者:張雲逸

這是秦朔朋友圈的第1940篇原創首發文章

近日來, 中美貿易摩擦不斷, 事態演變跌宕起伏。 不管美國“301調查”最終是否實施,

美國貿易單邊主義和美國優先戰略已然漸行漸明。 作為中國最大的貿易國, 美國的政策風向變化以及可能的影響必須引起更多的提前關注。

目前較多的主流媒體更加關注“301調查”對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影響, 提出從美國加稅的領域看, 目的在於遏制“中國2025”重點發展領域取得全球領先地位。 但筆者主要想講講國內汽車製造業在這樣的貿易環境下會受到什麼影響。

為什麼要講汽車製造業?

首先, 汽車製造業是我國工業經濟最為重要的支撐行業之一。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資料, 2017年第二產業占全國GDP的比重是40.5%, 其中製造業占GDP的比重是29.3%, 但汽車製造業又是製造業中增加值占比較高的行業(僅次於計算機電子行業)。

第二, 汽車製造業也是影響工業增長的重要行業。 2017年, 全國汽車製造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速度高於同期全部工業增速5.6個百分點, 是2017年國家統計公報中列及的11個行業中增長次快的行業。

第三, 從汽車製造業的全國分佈看, 汽車製造業增加值占比高、影響大的地區包括北京、天津、遼寧, 吉林, 上海, 湖北、河北, 江蘇, 浙江, 安徽, 湖南, 廣東等省市。 這些省市又是中國製造業發展的主要陣地。 以上海為例, 2017年, 汽車製造業工業總產值、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總額分別占上海工業的20%、21.6%和34%。 可以說, 汽車製造業的發展好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業發展的好壞, 影響著實體經濟發展的進程。 研究貿易摩擦對汽車製造業的影響對於穩定國內經濟發展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 2018年4月9日, 上海, 洋山深水港

那麼貿易摩擦引發的對汽車製造業的新規有哪些呢?總結看, 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美國4月3日公佈依據“301調查”結果擬對1300項中國產品加征25%關稅, 其中涉及到汽車製造業的主要集中在部分零部件產品上。

二是對於美國違反國際義務對中國造成的緊急情況, 我國政府4月4日宣佈將對原產於美國的大豆、汽車、化工品、飛機等進口商品對等採取加征關稅措施, 稅率為25%。

三是4月10日, 中國在博鼇亞洲論壇上宣佈, 中國將儘快放寬外資股比限制特別是汽車行業外資限制, 同時今年將相當幅度降低汽車進口關稅。

整體看, 都集中在市場准入的問題上。 既有降低門檻、引入市場競爭主體的, 又有提高門檻、提升本土產品競爭力的。 從國內汽車製造企業來看, 其拉力和阻力共存。 到底是上拉還是下拉, 必須要看國內汽車製造業的生產、銷售和進出口結構。

從進出口的數量看, 2017年全國生產汽車2901.5萬輛, 銷售汽車2887.9萬輛, 其中出口汽車104萬輛,

占銷售量的3.6%, 進口汽車124萬輛, 占銷售量的4.3%。

從進出口的國別看, 2017年, 中國從美國進口的汽車約28萬輛, 占進口量的22%;出口到美國的汽車約5萬輛, 僅占出口量的4.8%。 零部件方面, 中國出口美國的汽車零部件占全部零部件出口的20%左右, 集中在輪胎和輪轂方面, 是美國此次“301調查”中涉及到的產品;從美國進口的零部件集中在傳動系統、車身附件以及發動機零件等。

從進出口的車型看:主要集中在豪華車領域。2017年,中國進口前十大品牌中,從美國進口的集中在林肯以及在美生產的寶馬、賓士等高端車上,其次受影響較大的有福特、特斯拉和通用等美國汽車品牌。

這麼看來,可以有如下判斷:

第一,如果中美雙方都就對方提高關稅,對於整車製造而言,和美國相關的汽車整車出口與國內汽車消費市場比,數量少、占比小。即便是美國提高准入門檻,對國內整車製造商影響較小;同時,與美國相關的整車進口如果國內提高關稅,消費者可能會買其他國家生產的進口汽車或者國產汽車,利好國內汽車製造企業。

第二,對於零部件製造企業來說,部分出口美國份額大的企業可能受到一定影響,但其所占份額就全國汽車零部件製造企業來說比例不高,對於全國汽車零部件製造影響有限。

第三,對於汽車製造的全產業鏈來說,關稅稅率上升,可能一定程度上提高進口零部件價格。但我國從美國進口的零部件占比僅約7%,部分以美國市場為主的行駛系統零部件供應商可能會受波及。但我國整車製造企業和零部件企業一般採取訂單協定價格,且具有長期穩定供應關係,對於汽車製造來說影響不大,或可能影響維修端的價格。

由此可見,美國“301調查”導致的貿易摩擦對我國汽車製造企業來說影響總體較小,美國想通過提高關稅來遏制中國汽車生產和銷售的目的是不可能實現的。

我國承諾的進一步降低汽車進口關稅和放寬外資股比限制對國內汽車製造業的影響,相比中美貿易摩擦對汽車製造業的影響更大。大在哪兒?

第一,關稅下降導致進口車價格下降,對國內高端汽車市場有一定衝擊。特別是目前國內汽車進入了消費升級時代,大型化、高端化的需求有明顯增長。進口車價格下降一定程度上對國內生產的高端車有替代效應,特別是對C級車影響較大,或進口數量加大,但對於經濟型汽車影響較小。此外,除平行進口外,大部分進口車控制在國外汽車公司自行設立的總經銷商手中,總經銷商也會在一定程度上結合其中國合資品牌車價來考慮進口車價格影響。即使是相似車型,國內合資生產和國外直接進口的差價一定會存在優勢。

第二,放寬外資股比限制會加快外資汽車製造企業國內建廠,導致國內汽車製造業市場競爭加劇。此前,對於特斯拉進入中國市場的討論就集中在是否能獨資和控股問題上。我國政府曾提出:“2018年6月前在自貿試驗區範圍內開展放開專用車和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試點工作。”這一次,博鼇論壇提出的比上一次開放程度更大。4月17日,國家發改委正式明確汽車將分類型實行過渡期開放,2018年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車外資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同時取消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限制。通過5年過渡期,汽車行業將全部取消限制。這一信號的釋放以及後續政策的出臺無疑為躍躍欲試進入中國汽車市場的國外汽車製造企業提供了契機。特別是在貿易摩擦的背景下,可能更多的外國廠商包括美國企業在內會選擇在華投資而非單純的產品出口,這必然導致國內汽車製造業競爭的多元化和白熱化。

但筆者看來,外商投資建廠影響雖大,但不至於到了“狼來了”的地步。從2017年開始,國家發改委已不再批復傳統汽車新增產能,新設立的外國整車廠或更可能通過新能源汽車車型投資落地,因此外資通過新建企業在傳統汽車領域擴產將難以實現。儘管我們與諸如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車製造領先者在電池技術、整車能效方面有較大差距,但中國的新能源汽車也有價格(補貼)和廣大中低端市場需求大的優勢,且近年來隨著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發展,國產新能源汽車的品質有較大提高,諸如上汽榮威RX5、比亞迪秦、唐等車型市場認可度不斷提升。國外新能源汽車廠商中國建廠的影響未必有想像的那麼大。另一方面,即使放寬外資股比限制不代表可以獨資和控股。在外商合資建廠中,國內汽車製造仍可得到向國外學習先進製造技術和管理經驗的機會。

| 中國進口汽車關稅變化

不管是貿易摩擦還是我國的自行開放,對國內汽車製造業的影響有但並沒有想像的大,更多的是利大於弊,對國內汽車製造業的長遠發展起到拉動作用。

面對不斷加劇的競爭局面,國內汽車製造企業為了降低成本擺脫國外進口限制,或加速關鍵零部件研發和生產,逐漸實現進口替代,減輕對進口零部件的依賴,進一步完善國內產業鏈配套能力,提升整體競爭力。同時,國外汽車製造企業的不斷加入,巨頭競爭中勢必帶來國內汽車製造業的重新洗牌,助推國內汽車製造企業加快技術升級,加速產品和模式變革,特別是給予自主品牌企業更多的壓力和動力。

大浪淘沙始見金。短期內,缺乏核心技術和議價能力的企業或將受到一定衝擊,但國內自主品牌並非不堪一擊。從長遠看,國內汽車製造業在競爭中的優勝劣汰和重組,必將進一步提高包括國內自主品牌在內的汽車製造業整體發展能力。

關稅之爭的表像是利益之爭,內涵是技術之爭、根本是話語權之爭。我國的汽車製造業要想在跌宕起伏的國際競爭中取得優勢必須不斷掌握核心技術,才能持續立於不敗之地。

作者:華東師範大學博士,熱衷新興事物,喜歡探求數海規律,長期從事區域和產業研究。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 圖片 | 視覺中國 」

“閱讀原文” 即可入學 “秦朔書院”

收聽“中美商業文明通史”

是美國此次“301調查”中涉及到的產品;從美國進口的零部件集中在傳動系統、車身附件以及發動機零件等。

從進出口的車型看:主要集中在豪華車領域。2017年,中國進口前十大品牌中,從美國進口的集中在林肯以及在美生產的寶馬、賓士等高端車上,其次受影響較大的有福特、特斯拉和通用等美國汽車品牌。

這麼看來,可以有如下判斷:

第一,如果中美雙方都就對方提高關稅,對於整車製造而言,和美國相關的汽車整車出口與國內汽車消費市場比,數量少、占比小。即便是美國提高准入門檻,對國內整車製造商影響較小;同時,與美國相關的整車進口如果國內提高關稅,消費者可能會買其他國家生產的進口汽車或者國產汽車,利好國內汽車製造企業。

第二,對於零部件製造企業來說,部分出口美國份額大的企業可能受到一定影響,但其所占份額就全國汽車零部件製造企業來說比例不高,對於全國汽車零部件製造影響有限。

第三,對於汽車製造的全產業鏈來說,關稅稅率上升,可能一定程度上提高進口零部件價格。但我國從美國進口的零部件占比僅約7%,部分以美國市場為主的行駛系統零部件供應商可能會受波及。但我國整車製造企業和零部件企業一般採取訂單協定價格,且具有長期穩定供應關係,對於汽車製造來說影響不大,或可能影響維修端的價格。

由此可見,美國“301調查”導致的貿易摩擦對我國汽車製造企業來說影響總體較小,美國想通過提高關稅來遏制中國汽車生產和銷售的目的是不可能實現的。

我國承諾的進一步降低汽車進口關稅和放寬外資股比限制對國內汽車製造業的影響,相比中美貿易摩擦對汽車製造業的影響更大。大在哪兒?

第一,關稅下降導致進口車價格下降,對國內高端汽車市場有一定衝擊。特別是目前國內汽車進入了消費升級時代,大型化、高端化的需求有明顯增長。進口車價格下降一定程度上對國內生產的高端車有替代效應,特別是對C級車影響較大,或進口數量加大,但對於經濟型汽車影響較小。此外,除平行進口外,大部分進口車控制在國外汽車公司自行設立的總經銷商手中,總經銷商也會在一定程度上結合其中國合資品牌車價來考慮進口車價格影響。即使是相似車型,國內合資生產和國外直接進口的差價一定會存在優勢。

第二,放寬外資股比限制會加快外資汽車製造企業國內建廠,導致國內汽車製造業市場競爭加劇。此前,對於特斯拉進入中國市場的討論就集中在是否能獨資和控股問題上。我國政府曾提出:“2018年6月前在自貿試驗區範圍內開展放開專用車和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試點工作。”這一次,博鼇論壇提出的比上一次開放程度更大。4月17日,國家發改委正式明確汽車將分類型實行過渡期開放,2018年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車外資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同時取消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限制。通過5年過渡期,汽車行業將全部取消限制。這一信號的釋放以及後續政策的出臺無疑為躍躍欲試進入中國汽車市場的國外汽車製造企業提供了契機。特別是在貿易摩擦的背景下,可能更多的外國廠商包括美國企業在內會選擇在華投資而非單純的產品出口,這必然導致國內汽車製造業競爭的多元化和白熱化。

但筆者看來,外商投資建廠影響雖大,但不至於到了“狼來了”的地步。從2017年開始,國家發改委已不再批復傳統汽車新增產能,新設立的外國整車廠或更可能通過新能源汽車車型投資落地,因此外資通過新建企業在傳統汽車領域擴產將難以實現。儘管我們與諸如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車製造領先者在電池技術、整車能效方面有較大差距,但中國的新能源汽車也有價格(補貼)和廣大中低端市場需求大的優勢,且近年來隨著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發展,國產新能源汽車的品質有較大提高,諸如上汽榮威RX5、比亞迪秦、唐等車型市場認可度不斷提升。國外新能源汽車廠商中國建廠的影響未必有想像的那麼大。另一方面,即使放寬外資股比限制不代表可以獨資和控股。在外商合資建廠中,國內汽車製造仍可得到向國外學習先進製造技術和管理經驗的機會。

| 中國進口汽車關稅變化

不管是貿易摩擦還是我國的自行開放,對國內汽車製造業的影響有但並沒有想像的大,更多的是利大於弊,對國內汽車製造業的長遠發展起到拉動作用。

面對不斷加劇的競爭局面,國內汽車製造企業為了降低成本擺脫國外進口限制,或加速關鍵零部件研發和生產,逐漸實現進口替代,減輕對進口零部件的依賴,進一步完善國內產業鏈配套能力,提升整體競爭力。同時,國外汽車製造企業的不斷加入,巨頭競爭中勢必帶來國內汽車製造業的重新洗牌,助推國內汽車製造企業加快技術升級,加速產品和模式變革,特別是給予自主品牌企業更多的壓力和動力。

大浪淘沙始見金。短期內,缺乏核心技術和議價能力的企業或將受到一定衝擊,但國內自主品牌並非不堪一擊。從長遠看,國內汽車製造業在競爭中的優勝劣汰和重組,必將進一步提高包括國內自主品牌在內的汽車製造業整體發展能力。

關稅之爭的表像是利益之爭,內涵是技術之爭、根本是話語權之爭。我國的汽車製造業要想在跌宕起伏的國際競爭中取得優勢必須不斷掌握核心技術,才能持續立於不敗之地。

作者:華東師範大學博士,熱衷新興事物,喜歡探求數海規律,長期從事區域和產業研究。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 圖片 | 視覺中國 」

“閱讀原文” 即可入學 “秦朔書院”

收聽“中美商業文明通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