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用簡單幾句話來說明物價為什麼會越來越貴

說明一切的漢字。

一、

隔壁大媽問了我一個問題, 她說市場裡的東西為什麼會越來越貴。

她問的是經濟學範疇的事, 按說應該由經濟學家來回答會更準確。 但大媽已經管不了那麼多,她的期盼很殷切, 好希望從我這裡要到幾句話。

當時她拎著一個袋子, 隔著袋子都能看清楚她買的幾樣東西。 但為了表明她在生氣, 她打開袋子把幾樣東西一一點給我看。 兩根黃瓜, 兩根排骨, 四個柿子, 一把生菜, 還有幾根蔥。 蔥是送的, 其餘幾樣加起來, 共花42元錢。

她很不理解, 同樣的錢, 擱以前買的東西比這要多一倍。

她的錢沒有變多, 怎麼這東西變得這麼貴。

我回答的第一句話可能就傷害到了她。 我說, 您的錢是沒有變多, 但多的是人的錢在變多。 這顯然不是她想聽到的答案, 因為她說她周圍夥伴們的錢也沒有變多。

然後我的回答的第二句話又傷害到了她。 我說, 那是因為您的朋友圈子也都是跟您一樣的人。

大媽有點兒沮喪了。 這可不行, 老人可不能沮喪, 老人可以生氣, 可以飆狂,但不能沮喪。 於是我換了個回答, 把責任推給了其它人, 這些人看不見, 摸不著, 但又實實在在存在, 身邊大把大把都是, 這其中也包括我, 包括她, 正是這些人一起發力, 才造成今天的後果。

她更加不解。

二、

我是研究漢字的, 漢字解釋一切, 我就從“貴”字開始, 講了講這裡面的來龍去脈。

甲骨文"貴"

貴字的出現, 起源於人們對泥土的崇拜。 起初人們認為,泥土能生長一切,瓜菜果蔬的,能養活人們, 泥土了不起, 它最珍貴。 所以貴字的造字原理便來源於泥土。

甲骨文的貴由上下兩個部首組成,上邊是兩隻手,下邊是一抔土,雙手捧著一抔土,

表示心懷恭敬,無比珍惜的意思。

甲骨文"貴"

另外還有甲骨文的貴字在上下部首的中間加了一個甯字, 寧是存寶的匣子, 在這裡是貯藏的意思。 這種寫法更明確, 意思是將雙手捧起泥土裝進匣子里加以珍藏。

到了金文時期, 造字意義發生了變化。

人們開始認為, 錢是最重要東西。 人們將貴字下們的土改成了貝, 貝在當時是貨幣, 他們認為貨幣比土更珍貴。

金文"貴"

這是價值理念的一次重大變化。 也是人類思辯能力集體的一次比較明顯的失誤。 包括《國語•晉語》中也說, 貴貨而賤土。

“敬拜萌生萬物的土地。 這一本義的消失, 說明大家群體的價值觀發生了偏離。

至此, 貴字以此為義為延續, 直到小篆、隸書和現在現代字體階段。

楷書"貴"

行書"貴"

三、

為什麼說貴字“敬拜萌生萬物的土地”包含樸素價值觀的本義比後來的理解要高明呢?我稍微講一講你們就明白了。

我們發現買什麼都比以前貴,錢越來越不經花。官方的連續幾期經濟數字,也在驗證這種感受,生活消費價格在上漲。

按理說,近來的CPI增幅已經比前些年有所降低,是一個相對較低的增幅,在可承受的範圍內(為了不妨礙大家的閱讀流暢性,我就不列舉數字了)。與此同時,企業的利潤率也在持續下降,這就是說,大家都沒有掙到錢,那麼錢到哪裡去了?

前面講的這些,可能大媽也不大願意聽,她會認為好像和她沒有什麼關係。那我再講得直白一些吧。

過去我們的產品價格之所以低,那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現在有更嚴格的環保標準,企業採用更嚴格的環保標準,顯然會導致成本的增加;另一方面,社會還要投入大量的資金,治理以前造成的污染。這樣疊加,使得企業和社會環境治理投入增加。這些投入,最終都要轉移到產品的價格中去。

具體到每一個老百姓,那就是大家都要為恢復青山綠水買單。

另外,從前的低物價水準,是因為其中有相當一部分產品是低品質的,食品、服裝、家電、汽車,很多都是不合格產品。所以整體的價格水準會低。而現在嚴格的食品安全法、質檢新規,會讓市場變得更加規範,一些低質低價的產品會被驅逐出去。而民眾在用上更安全的產品的同時,物價水準當然也會升高。多花錢買好東西不再是一部分人的習慣,而是很多人的選擇。

然後,我又舉了一個例子,我問大媽家裡原來的小時工是多少錢,現在是多少錢?得到一個字的回答:貴。

為什麼小時工也會變貴?是因為各項政策的出臺,地攤生意沒了,開牆打洞不允許,租房也不能群租,不能租地下室。這樣一來,這個群體的生活成本必然上升,那麼最終也會落到老百姓身上去。

如果上面這些理由還不夠明白,那我再補充一點,當這群外來人在城市生活不下去的時候,他們就會離開。之後,大媽,您買的菜將會更貴,要不,您就自己去種。

土地是最根本的。最根本的東西要被善待,因為它最珍貴。明白這個道理,保持這個樸素的價值理念,生活才會如緩緩流水,不然,總會有掀起的浪濤濺一身濕,搞不好還有卷到水裡的危險。

(書寫 劉探花)

關注微信公眾號“漢字探花”,瞭解更多傳統文化。

行書"貴"

三、

為什麼說貴字“敬拜萌生萬物的土地”包含樸素價值觀的本義比後來的理解要高明呢?我稍微講一講你們就明白了。

我們發現買什麼都比以前貴,錢越來越不經花。官方的連續幾期經濟數字,也在驗證這種感受,生活消費價格在上漲。

按理說,近來的CPI增幅已經比前些年有所降低,是一個相對較低的增幅,在可承受的範圍內(為了不妨礙大家的閱讀流暢性,我就不列舉數字了)。與此同時,企業的利潤率也在持續下降,這就是說,大家都沒有掙到錢,那麼錢到哪裡去了?

前面講的這些,可能大媽也不大願意聽,她會認為好像和她沒有什麼關係。那我再講得直白一些吧。

過去我們的產品價格之所以低,那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現在有更嚴格的環保標準,企業採用更嚴格的環保標準,顯然會導致成本的增加;另一方面,社會還要投入大量的資金,治理以前造成的污染。這樣疊加,使得企業和社會環境治理投入增加。這些投入,最終都要轉移到產品的價格中去。

具體到每一個老百姓,那就是大家都要為恢復青山綠水買單。

另外,從前的低物價水準,是因為其中有相當一部分產品是低品質的,食品、服裝、家電、汽車,很多都是不合格產品。所以整體的價格水準會低。而現在嚴格的食品安全法、質檢新規,會讓市場變得更加規範,一些低質低價的產品會被驅逐出去。而民眾在用上更安全的產品的同時,物價水準當然也會升高。多花錢買好東西不再是一部分人的習慣,而是很多人的選擇。

然後,我又舉了一個例子,我問大媽家裡原來的小時工是多少錢,現在是多少錢?得到一個字的回答:貴。

為什麼小時工也會變貴?是因為各項政策的出臺,地攤生意沒了,開牆打洞不允許,租房也不能群租,不能租地下室。這樣一來,這個群體的生活成本必然上升,那麼最終也會落到老百姓身上去。

如果上面這些理由還不夠明白,那我再補充一點,當這群外來人在城市生活不下去的時候,他們就會離開。之後,大媽,您買的菜將會更貴,要不,您就自己去種。

土地是最根本的。最根本的東西要被善待,因為它最珍貴。明白這個道理,保持這個樸素的價值理念,生活才會如緩緩流水,不然,總會有掀起的浪濤濺一身濕,搞不好還有卷到水裡的危險。

(書寫 劉探花)

關注微信公眾號“漢字探花”,瞭解更多傳統文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