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為啥歐洲幾歐元的酒到處都是,而在國內幾百塊的酒還喝不出感覺?

在國外, 一兩歐元一瓶的葡萄酒也有, 機場裡賣的多半也是四、五歐元一瓶的葡萄酒, 十歐元以上一瓶的葡萄酒已屬上了檔次, 可是在國內, 只要提到是進口葡萄酒, 動輒就是數百元, 為什麼很多消費者甚至覺得100多元都買不到好的葡萄酒?

高昂的關稅!

高昂的稅收問題, 往往是大家最容易想到, 也是行家們第一個歸咎的原因, 關稅14%, 消費稅10%, 增值稅17%, 加在一起是48.2%, 基本上加上稅錢, 就等於法國的零售價了。

其次就是層層的經銷制度, 法國國家小, 一般酒莊不是直銷就是最多中間經過一個酒商, 而成熟競爭的市場裡, 酒商的利潤往往就是10%-15%。

而在中國, 因為國家大, 區域性強, 人情複雜, 葡萄酒從酒莊出來到消費者手上, 需要經歷的往往是進口商、經銷商、零售商3個層級, 每個層級哪怕按照30%這樣一個合理的利潤計算, 也幾乎等於翻了1倍。

消費者的盲目性!

消費者的角度來看 伴隨粉居民收入水準的提高 中國消費者已經逐漸脫離了只重價格而不重品質的階段 對各種消費品已逐漸從價格敏感過渡到對品牌和品質的敏感上 但還達不到分辨品質優劣的水準, 尤其, 是在對品質非常專業的葡萄酒行業 , 即使國 內的很多葡萄酒行業人士 也不能很好的鑒別葡萄酒品質的好壞,

更不要說普通的消費者

一瓶原價30元, 也不打折, 就賣30元的酒;一瓶原價100元, 現在打3折, 促銷價30元的酒, 你覺得哪瓶的品質更好?包括小編在內的大部分消費者, 都會覺得後者的品質應該更好吧?其實兩者是一樣的, 但是後者能多賣啊!

於是, 就給消費者就留下了一個陰影, 100元的酒多數不好喝, 而其實大家往往買到的所謂100元的酒, 其實品質就是30元的。 30元的酒刨去成本, 稅收, 能好喝才怪!但是“100元的酒不好喝”的心理落差卻產生了。

低價進口葡萄酒不屬於中國市場定位

無論進口多少錢的葡萄酒, 進口成本是恒定的。

如果進口一瓶10元的葡萄酒, 進入中國, 賣你50元, 你一定覺得這瓶酒太暴利了, 然如果進口一瓶300元的葡萄酒, 賣你400元, 你是不是覺得就好很多了呢?但是這兩瓶酒進口到中國, 運輸成本是一樣的啊。 一瓶100元的酒, 要麼成本低, 要麼利潤低, 是不可能出現高成本還高利潤的葡萄酒的。 如果一瓶100元以內的酒還說什麼限量,

八成都是騙你的。

產量絕對不代表品質, 拉菲的葡萄酒的產量在每年30萬瓶左右, 在整個波爾多來說都並不算少, 但是絲毫沒有影響他的品質以及每年的高價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