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有一種失敗的收購,叫甲方已分手

微信公眾號:IPO江湖(helloipo)

APP: 梧桐樹下(投行法律實務分享平臺 )

文/IPO大蝦

最近, 匯源通信很頭痛, 因為收購方在“鬧分手”, 收購案眼見就要黃了。

事情是這樣滴:

2月5日, 匯源通信發佈了《重大事項停牌公告》, 稱其二股東上海樂錚及其一致行動人擬對公司股份進行要約收購, 收購比例不少於公司總股本的15%。

公告中, 上海樂錚所說的一致行動人是安徽鴻旭。

據大蝦瞭解, 上海樂錚和安徽鴻旭, 1月26日經由中間人搭橋談要約收購匯源通信之事, 2月4日, 匯源通信就收到收購《告知函》, 兩家變一致行動人僅用了10天, 堪稱“閃婚”。

天眼查顯示, 上海樂錚本來持有匯源通信6.63%的股份, 本次要約收購如果完成, 其就會躍升為第一大股東。

緊接著, 2月26日, 匯源通信發佈了《要約收購書摘要》。 摘要顯示, 此次收購主體為安徽鴻旭, 匯源通信第二大股東上海樂錚為其一致行動人, 收購匯源通信3000萬股,

要約收購合計占公司總股本15.51%的股份, 每股價格21.50元, 合計耗資6.45億元。

並且, 為保證此次要約收購的順利完成, 要約方還表示, 已有92人與其共同簽署了《預受要約協議書》, 將其合計持有的2508.47萬股, 占匯源通信占總股本12.97%的股份不可撤銷地用於接受要約。

到此看起來很順利對吧?但半個月後, 問題來了。

3月12日, 安徽鴻旭稱, 公司與財務顧問在部分重要問題上未達成一致, 目前正在磋商解決。 《要約收購報告書》將延遲兩周披露。

然而, 《要約收購報告書》至今未見蹤影, 期間倒是等來了深交所的問詢。

4月3日, 深交所問詢顯示, 上海樂錚與相關方簽訂的92份預售要約書, 其中16名相關方未持有匯源通信股票或持股數少於協議所對應的股份數量。 且前述92人中有24人已不再持有匯源通信股份。 要求其說明獲取相關方資訊的途徑, 雙方關係, 協定簽署過程及其合法合規性。

4月9日, 上海樂錚給出的回復是:公司並未主動聯絡任何投資者, 沒有且無法核實意向投資者的具體身份及持股數量, 因此無法提供16名相關方的持股證明。 此外, 公司也是才知曉其中有24人不再持股。

緊接著, 4月12日, 安徽鴻旭發佈了一份《要約收購事項聲明》, 聲明中各種“打臉”上海樂錚。

大蝦為諸位翻譯一下:

1、從合作至今,上海樂錚的負責人蒯樂也沒說清楚為啥願意跟我方合作,並且從3月8日起他就失聯了,用盡各種方法就是聯繫不上,他也沒主動聯繫過我方。

2、在深交所問詢前,上海樂錚表示那92份預售協議主體來源和詳情都沒問題,並且進行過審核,但其聘請的財務顧問“國泰君安”可是拒絕對出讓人真實性進行審查,還不說明白為啥,我幾次拒聘“國泰君安”,上海樂錚就是不同意,之後我想重新換吧,他又失聯了,只得作罷。

3、那92份《預受要約協議》在《要約收購書摘要》公佈前就已完成,我完全不知情,協議裡我方並非作為收購人,出了事不負責,之後改為我方簽署的,也一概不負責。

4、《要約收購報告書》至今未發佈,主要是因為上海樂錚搞定的預受協議出讓主體是否合法合規還不清楚,為防止我方變相成為收購套利的工具,合作的事情再說吧。

5、我方在考慮要不要終止收購,等想清楚了,會告訴大家的。

安徽鴻旭真是360度無死角的撇清了所以責任,把鍋都甩給了上海樂錚。

隨後,媒體分別就此事採訪了雙方,真相到底如何呢?大蝦這就帶諸位走進採訪現場:

問:是誰發起的收購案?

樂錚:是安徽鴻旭通過中間人主動找到我。“閃婚”是對其資金實力的信任,以及中間人的信用背書。

鴻旭:啥?明明是由中間人牽線搭橋,我什麼時候主動聯繫過你?

問:為啥會選擇合作?

樂錚:我是因為看好安徽鴻旭的新能源汽車業務,並且以我軟體發展上的技術優勢,以後可以一起發展。

鴻旭:我對匯源通信本身沒興趣,只是看上了其大資料並購基金,我自身有相關的資產標的,未來可以尋求注入後獲得套現,而上海樂錚是匯源通信第二大股東。

問:你失聯了嗎?

樂錚:沒有!明明是他從3月7日起刻意回避,期間我一直在給他打電話,從3月20日起至今,我們通過各種方式提醒安徽鴻旭相關要約收購事宜,但其要不拒接電話,要不給回復。

鴻旭:沒有!我先說他失聯的好嗎?!

……

看看這雙方的說辭,妥妥的互相推鍋。

對於收購方的互掐,匯源通信表示,我只想安安靜靜的被收購,並不想捲入紛爭。翻其過往,就知道匯源通信何處此言。

匯源通信,1994年成立,1995年底上市,看看這曾用名“川長江A->ST川長江->ST匯源->匯源通信->G匯源->匯源通信->*ST匯源->ST匯源”,不用大蝦多說,大家也能想像它的經營狀況。

長期“披星戴帽”的匯源通信,2017年淨利潤僅81.49萬元,同期下降73.01%。想保殼,重組是必須的。

而其重組之路崎嶇不平,前後經歷過三次重組失敗,這第四次想必是滿懷希望,沒想到收購方鬧了這麼個么蛾子……

最後,大蝦想說,這收購鬧得跟兒戲似的,只怕又是一地雞毛。

聲明中各種“打臉”上海樂錚。

大蝦為諸位翻譯一下:

1、從合作至今,上海樂錚的負責人蒯樂也沒說清楚為啥願意跟我方合作,並且從3月8日起他就失聯了,用盡各種方法就是聯繫不上,他也沒主動聯繫過我方。

2、在深交所問詢前,上海樂錚表示那92份預售協議主體來源和詳情都沒問題,並且進行過審核,但其聘請的財務顧問“國泰君安”可是拒絕對出讓人真實性進行審查,還不說明白為啥,我幾次拒聘“國泰君安”,上海樂錚就是不同意,之後我想重新換吧,他又失聯了,只得作罷。

3、那92份《預受要約協議》在《要約收購書摘要》公佈前就已完成,我完全不知情,協議裡我方並非作為收購人,出了事不負責,之後改為我方簽署的,也一概不負責。

4、《要約收購報告書》至今未發佈,主要是因為上海樂錚搞定的預受協議出讓主體是否合法合規還不清楚,為防止我方變相成為收購套利的工具,合作的事情再說吧。

5、我方在考慮要不要終止收購,等想清楚了,會告訴大家的。

安徽鴻旭真是360度無死角的撇清了所以責任,把鍋都甩給了上海樂錚。

隨後,媒體分別就此事採訪了雙方,真相到底如何呢?大蝦這就帶諸位走進採訪現場:

問:是誰發起的收購案?

樂錚:是安徽鴻旭通過中間人主動找到我。“閃婚”是對其資金實力的信任,以及中間人的信用背書。

鴻旭:啥?明明是由中間人牽線搭橋,我什麼時候主動聯繫過你?

問:為啥會選擇合作?

樂錚:我是因為看好安徽鴻旭的新能源汽車業務,並且以我軟體發展上的技術優勢,以後可以一起發展。

鴻旭:我對匯源通信本身沒興趣,只是看上了其大資料並購基金,我自身有相關的資產標的,未來可以尋求注入後獲得套現,而上海樂錚是匯源通信第二大股東。

問:你失聯了嗎?

樂錚:沒有!明明是他從3月7日起刻意回避,期間我一直在給他打電話,從3月20日起至今,我們通過各種方式提醒安徽鴻旭相關要約收購事宜,但其要不拒接電話,要不給回復。

鴻旭:沒有!我先說他失聯的好嗎?!

……

看看這雙方的說辭,妥妥的互相推鍋。

對於收購方的互掐,匯源通信表示,我只想安安靜靜的被收購,並不想捲入紛爭。翻其過往,就知道匯源通信何處此言。

匯源通信,1994年成立,1995年底上市,看看這曾用名“川長江A->ST川長江->ST匯源->匯源通信->G匯源->匯源通信->*ST匯源->ST匯源”,不用大蝦多說,大家也能想像它的經營狀況。

長期“披星戴帽”的匯源通信,2017年淨利潤僅81.49萬元,同期下降73.01%。想保殼,重組是必須的。

而其重組之路崎嶇不平,前後經歷過三次重組失敗,這第四次想必是滿懷希望,沒想到收購方鬧了這麼個么蛾子……

最後,大蝦想說,這收購鬧得跟兒戲似的,只怕又是一地雞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