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你不知道湯唯新片導演有多狂

從中午, 一直高潮到五點。

從猜, 到分析, 最後實錘。

好了, 下面公佈重大喜訊——

畢贛第二部長片《地球最後的夜晚》, 入圍坎城“一種關注”單元。

開始, 許多人對它的期望是主競賽單元。

但“一種關注”也是坎城僅次於主競賽的正式競賽單元。

甚至, 其後賈樟柯新片《江湖兒女》作為唯一華語片入圍主競賽的消息, 都被它搶過風頭……

目前, 國內幾乎沒有關於影片的前期物料, 連預告也不見蹤影。

但不少有taste的影迷, 都好奇得不得了:

這到底是一部怎樣的電影, 到底到底是怎樣啊啊啊???

這麼饑渴, 還不是因為他——

畢贛

不謙虛地說, 外表確實比Sir差了一大截……

畢贛和坎城, 幾乎是必然相遇的。

15年他導演的《路邊野餐》, 橫空出世。

獎, 拿到手軟。

臺灣金馬獎最佳新導演

該片也入圍過坎城主競賽單元

金馬獎上, 畢贛作為史上最年輕的新導演獲獎者, 始終保持平靜。

直到見到侯孝賢的一刻, 他才變回羞澀的後輩。

頒獎後, 媒體問侯孝賢覺得畢贛如何, 侯孝賢指了指站在旁邊的他:

“看他人就知道。 ”

那一刻, 畢贛才覺得“真的得獎了”。

而賈樟柯, 是所有媒體都會拿來跟畢贛對比的另一位導演。

國際電影節常客, 魔幻現實主義風格。

三人身上, 有種一脈相承的氣質——

距離感。

侯孝賢說, 好的創作, 一定是背對觀眾的。

賈樟柯也說, 我的電影只需要吸引我的觀眾。

但他們對自己, 始終是零距離。

什麼意思?

外表看這些導演的作品, 都刻著屬於自己的獨有標籤。

但你再往裡看?

這些標籤, 異曲同工——分別來自他們的經歷,

他們的土壤。

他們的心靈, 總在個人記憶與電影記憶間, 相互碰撞。

在賈樟柯的電影手記裡, 有這樣一段話:

窗外, 夜幕將要降臨北京。 這座過於喧鬧的城市, 無法迎接幽冷的月光。 我突然想遠行, 乘著夜幕去到山西任意一個小城。 那裡城池千年, 一定明月高掛。 我知道我是想寫東西了, 在辦公室裡找了一摞信紙, 十幾支用慣了的粗黑墨筆, 決定到大同去。 臨出門的時候, 我的目光落在了桌上的電腦上, 猶豫一下沒有帶它。

賈是山西汾陽人。

所以, 黃土, 明月, 小城, 才是故事。

一摞信紙、粗黑墨筆, 才是記述、抵達故事的最好方式。

而北京、電腦、喧鬧, 於他都陌生。

侯孝賢也一樣。

Sir記得這樣一段故事:

當時侯孝賢拜訪黑澤明,

黑澤明問助手:

你知道我為什麼喜歡侯孝賢的電影嗎?

助手講了一通哲學命題……最後黑澤明搖搖頭, 回了一句很裝逼的答案:

“不是, 我在他的電影裡, 能看到塵土。 ”

裝逼嗎?

夠裝, 但確實是實話。

在Sir看來, 什麼是塵土。

就是炊煙, 就是家鄉, 就是煙火氣。

就是不同地方的人, 彼此差異、又共通的生活。

3。

畢贛拍的, 也是他的塵土。

《路邊野餐》中有一段, Sir反復看了多次。

第一次就看進去了。

第N次看, 還是意猶未盡。

片中, 陳升帶侄子在鎮上閒逛, 兩人玩著山寨版過山車。

畫面中, 按下啟動鍵, 侄子在車上歡呼。

Sir賭300元,這種感覺,一定和看《南國》裡摩托車駛過山路類似。這樣的場景、心境,畢贛以不同形式複製了多次。

但,這只是畫面故事。

畫外,還有另一個空間——背景音,配樂是伍佰的《世界第一等》。

此處再銜接下一個鏡頭——一幫在室內坐著,聽歌打牌的小鎮中年。

電視裡放的,正是演唱會上的伍佰。

在這個段落中,聲與畫,是兩個平行世界。

與其籠統地說,這就是所謂“詩意”,所謂“跨越時空”的敘事(對不起,這樣說很套路,帶著專業人士的不老實)。

不如說,這恰恰很“寫實”。

這就是賈樟柯、侯孝賢、畢贛這樣的小鎮電影青年,隔絕不同時空的類似之處。

因為這兩個平行世界,分別代表著他們成長的兩個平行維度。

小鎮、電影。

畢贛的故鄉,和同樣陪伴他長大的臺灣電影。

賈樟柯的故鄉,和同樣陪伴他長大的香港電影。

侯孝賢的故鄉,和同樣陪伴他長大的小津、費裡尼、文德斯。

(當然,還有許多許多別的。)

這個開關打開的是畢贛小鎮生活的日常,同時也是影響他成長的符號。

是不是很簡單?

此處容Sir裝個逼:

當我們說看不懂文藝片時,我們其實是不習慣“怎麼看”。

往後,這些成長的印記不再隱晦,一再重複——

伍佰的插曲,出現三次;

對《南國》以及其他臺灣文人電影的致敬,也不時從畫面閃過。

上:《南國再見,南國》;下:《路邊野餐》

和《路邊野餐》一樣,新片《地球最後的夜晚》雖然資訊不多,但從選角還是能看出這種忠於自己的本能。

五個主角,兩個來自臺灣地區(紅線框出),都有小鎮成長背景。

如果你還想往深處尋找這種“創作理由”,那麼尼采有一句說得好:

“藝術家本就是一種停滯的生靈,因為他停留在少年及兒童時代的遊戲之中。”

少年是盲目自信的,少年又是極端懷疑的。

很多藝術片導演,也具備懷疑一切的本能。

你應該發現了,很多商業類型片,總會給觀眾一個關於生活的、貌似簡單、統一的“結論”。

但很多好導演都會無比謹慎地拍攝生活。

因為他們也無法確定,生活到底包容了多大的外延。

於是侯孝賢離不開童年,賈樟柯總想回到“一座小城”,畢贛才會在走投無路時豪賭一把,把賭注壓上一個貴州小城,自己長大的地方。

這麼來看,狂人還狂嗎?恰恰很務實吧?

於是他們的鏡頭視角,表面雖然晦澀、陌生,卻貼近於某種模糊的私人記憶。

對於畢贛而言,生活,既是孩子畫在牆上的鐘,也是在瀑布旁晾曬的衣服,走在路上吟的詩……

“謹慎地忠於生活”只有一條路,就是依賴私人體悟。除此以外,任何貌似客觀的簡單歸納,都可能導致狹隘。

4。

說到視角,順便提兩句片中的詩。

比如這兩句(不是一首詩裡的),Sir就挺喜歡:

我搬進鳥的眼睛,經常盯著路過的風。

照舊打開身體的衣櫃,水分子穿越纖維。

不解讀意義了(那很傻,相當於把一座大橋變成一條窄道)。

但從視角上看,第一句是鳥的;第二句,是水分子眼中的“散步和流汗”。

用這種視角看待生活,不新鮮嗎?又哪裡神秘了?

從物質世界的任何一點出發,觀察生活,才對得起生活本身的大。

而視角這東西,並不是每一次都能輕易讀懂。

就像那輛突然出現在室內的綠皮火車,倒影在牆上呼嘯而過……

你說不清它為什麼會出現,但確實讓你若有所思。

而你若有所思玩味出的,就是某種生活的外延。

5。

“私人記憶”這個點,Sir說得差不多。

但如此理解《路邊野餐》當然還不夠,還有兩個Sir覺得很重要的因素,應該能幫你更靠近畢贛和《路邊野餐》:

時間、野人。

它們同樣外表看似“詩意”“魔幻”,卻既是故事脈絡的核心,也是人物命運的核心。

但這又是一通長話……下次再約。

今晚,如果你確實對畢贛發生了興趣,Sir打算和你交個酒友。

但如果你還是悶得想死……沒問題,那並不代表什麼。

因為即使專業如Sir,面對某些文藝片時也會咕噥兩句:

“看5分鐘就知道閣下很牛,但恕本人今天狀態平平,咱們有緣再見。”

就像侯孝賢說的。

好的創作,確實有時是背對觀眾的。

畢贛同意了它,又加了一句:

“不僅是背對的,還是赤裸的,這是一次交易。”

赤裸,是坦誠才能抵達的群體通感。

而觀眾是否能感同身受,在於能否在燈光熄滅後的影廳,回報以相同的坦誠,找到一個舒服的姿勢,專注而又放鬆地,交出你們的靈魂。

當你真的走近了這些“外表拒人於千里之外”的導演,你會發現:

他們不狂,他們只是專注。

當畢贛談到賈樟柯——

賈樟柯導演已經有很成熟的美學,也保持他特有的關注。做比較有些不太妥當,非要比的話,他製造了火車,我想發明飛機。

當畢贛談到其他電影——

我要與一切電影為敵。

這不是狂,這是他唯一的路。

電影創作對於每個導演而言,就是走進自己的禁地。

一個複刻別人的導演,永遠不可能是好導演,只能是一個庸俗的粉絲。

而好的導演,是你雖然能從作品裡看到共通的印跡,但你知道那恰恰就是他自己。

所謂“狂”。

不過是踩過無數巨人的肩膀,又回頭盯著腳下的塵土,陷入沉思。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編輯助理:卡卡西式角色扮演

Sir賭300元,這種感覺,一定和看《南國》裡摩托車駛過山路類似。這樣的場景、心境,畢贛以不同形式複製了多次。

但,這只是畫面故事。

畫外,還有另一個空間——背景音,配樂是伍佰的《世界第一等》。

此處再銜接下一個鏡頭——一幫在室內坐著,聽歌打牌的小鎮中年。

電視裡放的,正是演唱會上的伍佰。

在這個段落中,聲與畫,是兩個平行世界。

與其籠統地說,這就是所謂“詩意”,所謂“跨越時空”的敘事(對不起,這樣說很套路,帶著專業人士的不老實)。

不如說,這恰恰很“寫實”。

這就是賈樟柯、侯孝賢、畢贛這樣的小鎮電影青年,隔絕不同時空的類似之處。

因為這兩個平行世界,分別代表著他們成長的兩個平行維度。

小鎮、電影。

畢贛的故鄉,和同樣陪伴他長大的臺灣電影。

賈樟柯的故鄉,和同樣陪伴他長大的香港電影。

侯孝賢的故鄉,和同樣陪伴他長大的小津、費裡尼、文德斯。

(當然,還有許多許多別的。)

這個開關打開的是畢贛小鎮生活的日常,同時也是影響他成長的符號。

是不是很簡單?

此處容Sir裝個逼:

當我們說看不懂文藝片時,我們其實是不習慣“怎麼看”。

往後,這些成長的印記不再隱晦,一再重複——

伍佰的插曲,出現三次;

對《南國》以及其他臺灣文人電影的致敬,也不時從畫面閃過。

上:《南國再見,南國》;下:《路邊野餐》

和《路邊野餐》一樣,新片《地球最後的夜晚》雖然資訊不多,但從選角還是能看出這種忠於自己的本能。

五個主角,兩個來自臺灣地區(紅線框出),都有小鎮成長背景。

如果你還想往深處尋找這種“創作理由”,那麼尼采有一句說得好:

“藝術家本就是一種停滯的生靈,因為他停留在少年及兒童時代的遊戲之中。”

少年是盲目自信的,少年又是極端懷疑的。

很多藝術片導演,也具備懷疑一切的本能。

你應該發現了,很多商業類型片,總會給觀眾一個關於生活的、貌似簡單、統一的“結論”。

但很多好導演都會無比謹慎地拍攝生活。

因為他們也無法確定,生活到底包容了多大的外延。

於是侯孝賢離不開童年,賈樟柯總想回到“一座小城”,畢贛才會在走投無路時豪賭一把,把賭注壓上一個貴州小城,自己長大的地方。

這麼來看,狂人還狂嗎?恰恰很務實吧?

於是他們的鏡頭視角,表面雖然晦澀、陌生,卻貼近於某種模糊的私人記憶。

對於畢贛而言,生活,既是孩子畫在牆上的鐘,也是在瀑布旁晾曬的衣服,走在路上吟的詩……

“謹慎地忠於生活”只有一條路,就是依賴私人體悟。除此以外,任何貌似客觀的簡單歸納,都可能導致狹隘。

4。

說到視角,順便提兩句片中的詩。

比如這兩句(不是一首詩裡的),Sir就挺喜歡:

我搬進鳥的眼睛,經常盯著路過的風。

照舊打開身體的衣櫃,水分子穿越纖維。

不解讀意義了(那很傻,相當於把一座大橋變成一條窄道)。

但從視角上看,第一句是鳥的;第二句,是水分子眼中的“散步和流汗”。

用這種視角看待生活,不新鮮嗎?又哪裡神秘了?

從物質世界的任何一點出發,觀察生活,才對得起生活本身的大。

而視角這東西,並不是每一次都能輕易讀懂。

就像那輛突然出現在室內的綠皮火車,倒影在牆上呼嘯而過……

你說不清它為什麼會出現,但確實讓你若有所思。

而你若有所思玩味出的,就是某種生活的外延。

5。

“私人記憶”這個點,Sir說得差不多。

但如此理解《路邊野餐》當然還不夠,還有兩個Sir覺得很重要的因素,應該能幫你更靠近畢贛和《路邊野餐》:

時間、野人。

它們同樣外表看似“詩意”“魔幻”,卻既是故事脈絡的核心,也是人物命運的核心。

但這又是一通長話……下次再約。

今晚,如果你確實對畢贛發生了興趣,Sir打算和你交個酒友。

但如果你還是悶得想死……沒問題,那並不代表什麼。

因為即使專業如Sir,面對某些文藝片時也會咕噥兩句:

“看5分鐘就知道閣下很牛,但恕本人今天狀態平平,咱們有緣再見。”

就像侯孝賢說的。

好的創作,確實有時是背對觀眾的。

畢贛同意了它,又加了一句:

“不僅是背對的,還是赤裸的,這是一次交易。”

赤裸,是坦誠才能抵達的群體通感。

而觀眾是否能感同身受,在於能否在燈光熄滅後的影廳,回報以相同的坦誠,找到一個舒服的姿勢,專注而又放鬆地,交出你們的靈魂。

當你真的走近了這些“外表拒人於千里之外”的導演,你會發現:

他們不狂,他們只是專注。

當畢贛談到賈樟柯——

賈樟柯導演已經有很成熟的美學,也保持他特有的關注。做比較有些不太妥當,非要比的話,他製造了火車,我想發明飛機。

當畢贛談到其他電影——

我要與一切電影為敵。

這不是狂,這是他唯一的路。

電影創作對於每個導演而言,就是走進自己的禁地。

一個複刻別人的導演,永遠不可能是好導演,只能是一個庸俗的粉絲。

而好的導演,是你雖然能從作品裡看到共通的印跡,但你知道那恰恰就是他自己。

所謂“狂”。

不過是踩過無數巨人的肩膀,又回頭盯著腳下的塵土,陷入沉思。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編輯助理:卡卡西式角色扮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