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媒體評“抗日神劇讀本在日本發行”:尊重事實才有正確歷史觀

最近, 一部題為《抗日神劇讀本:出乎意料的反日·愛國喜劇》的書在日本發行。 書中匯總了21部抗日神劇, 還設有“跟著抗日神劇學中文”的專欄。 消息傳到國內以後, 不少網友評論“丟人丟到國外”去了。

本文圖均為 中青評論微信公眾號 圖

有悖於史實的抗日神劇, 對國內觀眾造成錯誤引導。 近年來, 有關部門一直在整治抗日神劇, 效果很明顯, “徒手撕鬼子”的神劇少了, 一批尊重史實的抗戰題材影視片脫穎而出。

儘管抗日神劇逐漸淡出, 但很難說, 產生抗日神劇的思想土壤是否已完全消除。 抗日神劇中對日本人的極端醜化, 對我方人員形象的極端誇張, 歸根結底都是不尊重歷史的表現。

抗日神劇以貶損日本人為能事, 恐怕根本不是出於什麼維護民族情感的立場。 把嚴肅的歷史娛樂化, 用誇張的表演吸引觀眾, 進而獲得商業利益, 才是多數抗日神劇出品方心裡打的算盤。

真實的抗戰歷史是怎樣的, 接受過歷史教育的人們多少有所瞭解。 在抗戰爆發之前, 中國和日本在綜合國力上存在巨大的差距。 在當時, 中國的對手是一個現代化的工業國家, 而我們只是一個落後的農業國家。 這是交戰雙方最基本的國情差異。

在抗日戰爭的14年間, 中國承受了巨大的損失, 為反法西斯戰爭的最終勝利作出了巨大犧牲。

日本軍隊並沒有一些抗日神劇所描述的那麼不堪一擊。 全面抗戰爆發以後, 日本軍在短時間內佔領了我國的大量領土。 哪怕是在抗戰末期的豫湘桂戰役中, 依然對中國軍隊造成巨大的損失, 導致了正面戰場的第二次大潰退。

人們常說“弱國無外交”。 幾天前, 敘利亞駐聯合國大使巴沙爾·賈法裡坐在聯合國總部大樓裡眉頭緊蹙的一張照片, 讓眾多國內網友唏噓不已。 在抗日戰爭的年代, 也是中國缺乏外交話語權的“弱國”時代。 只有在那樣的時代, 中國才會被肆意侵略, 四萬萬同胞才會蒙受屈辱, 回避敵強我弱的基本事實,

就喪失了正確的歷史敘事邏輯。

銘記歷史上發生的戰爭, 一方面是為了凝聚愛國情感, 增強民族自信心;另一方面是為了讓當代人警醒, 化戰爭的不堪過往為前進的力量。 像抗日神劇那樣片面地貶損敵人, 非但可能產生虛妄的自大,

還會削弱戰爭的警示意義。

人們在回顧自己國家的對外戰爭史時, 經常會津津樂道於歷史上的勝仗, 影視片對戰爭的還原也是如此。 然而, 也有一些描述本國“打敗仗”的影視片, 既實現了較高的藝術價值, 也獲得了觀眾的認同。 回顧本國“打敗仗”的過往, 目的不在於拔高對手, 而在於反省自身。 同樣, 客觀描述抗戰時期中日兩國的差距, 也是為了讓屈辱的往昔觀照現實與未來。

尊重事實, 才能形成正確的歷史觀, 才能啟迪本國人奮發圖強。 歪曲歷史是可恥的, 遺忘歷史是可悲的, 無論于己於人, 都應該成為不可逾越的價值底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