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你見過“禚”這個姓氏麼?青島平度就有個禚家村

姓氏文化, 博大精深。 一些很冷僻的漢字, 也用作姓氏, 比如說“禚”這個字。

不查字典的話, 很多朋友可能讀不對“禚”字的發音。 這個字讀作“zhuo”, 在字典裡有兩個意思, 一個是地名, 一個是姓氏。

而實際上, 作為姓氏的“禚”正是因為從地名“禚”而來。 根據史料記載, 姜太公受封齊國之後, 其有一支子孫食采于禚地。 有研究者認為, 禚包含一個羔字, 或是出產羊之地。 後來這個齊國分支以地為姓, 此即禚姓的由來。

(禚家村外景)

關於這段歷史, 青島平度市崔家集鎮禚家村的一塊石碑上也有言簡意賅的提及。 這塊石碑名叫“禚氏碑記”, 文中稱:“先世啟疆, 實始青齊。 ”

禚字比較冷僻, 禚姓規模也不大。 在膠東半島地區, 平度的禚家村, 是個難得一見的名帶禚字的村莊, 同時也是膠東禚姓人的主要聚居地。

(禚家村街景)

關於禚家村的歷史, 民間曾有“明洪武二年從山西遷來”的說法。 不過, 根據“禚氏碑記”的記載, 平度這支禚姓人實際是從湖北遷來, 原文稱:“明初, 我祖至傑公自湖廣棗陽縣蔔居於此。 ”

(禚氏碑記)

“禚氏碑記”系清嘉慶二十三年所立, 當時禚姓人在平度已經繁衍到十五世, 推算起來大約是明朝前期遷來。 彼時, 禚姓人孫已經感覺到先祖遷來已久, 如果只口口相傳而不立碑記事的話, 後世恐怕難以弄清楚家族淵源, 因此立碑傳之後世。

這塊碑記, 還對受封齊國禚地和從湖北棗陽遷來的之間的歷史略作補充, 稱“中間曾遷居涿州”, 但細節並未提及。

石碑保存至今, 現存放在禚家村一處古建築當中。

因原碑文系用繁體字所作, 且年代已久, 前幾年禚姓人又按照原碑內容, 另刻新碑, 樹立在附近, 幫助年輕一代瞭解村莊歷史。 從清嘉慶二十三年到現在, 又過去了200年的時間, 如今禚家村也已經繁衍到了二十世開外, 村莊人口約在300戶左右。

(禚家村街景)

禚姓遷至平度建村之後, 也有分支移居膠東其他地區, 比如現在煙臺龍口市, 就有部分禚姓人。 聽平度禚家村的老人介紹, 龍口禚姓曾到這裡聯宗, 認定為平度分支。

除了膠東半島之外, 魯南的郯城、魯北的禹城也有禚姓人分佈, 他們與平度禚姓之間是何種關係, 暫無定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