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高通推遲收購恩智浦,失敗需支付20億美元補償費 | 4月20日壞消息榜

關注鈦媒體每日、每月整理發佈的行業壞消息榜, 一榜略盡當日最具影響的壞消息。

美國當地時間週四, 在晶片巨頭高通公佈了新一輪裁員計畫,

同時說它計畫推遲收購荷蘭半導體公司恩智浦(NXP)之後, 其股價下跌了逾4%。 早些時候, 因擔心這筆交易會存在壟斷嫌疑, 中國監管機構要求高通做出讓步。 接近高通的知情人士稱, 高通很擔心這筆交易的最終結果, 因為一旦失敗, 其還需要向恩智浦支付20億美元的補償費。

高通在週四的聲明中表示, 這兩家公司已經將他們的協議截止日期推遲到紐約時間7月25日晚上11:59。 如果到時依然沒有獲得中國政府批准, 高通就將按照之前的協定向恩智浦支付20億美元“分手費”, 結束這筆金額超過400億美元、耗時近18個月的交易。

中國商務部週四表示, 該交易將對科技行業產生實質性影響, 還有可能對市場造成負面影響。

彭博社今年3月報導稱, 中國商務部希望給予本土企業更多保護, 他們擔心此次合併會把高通的專利授權業務延伸到移動支付和無人駕駛等領域。 商務部發言人高峰表示, 當局已與高通就如何降低交易產生的負面衝擊進行磋商, 而對高通提出的救濟措施方案, 監管機構進行的市場測試初步認為, 方案難以解決相關市場的競爭問題。

今年初, 高通宣佈將以逾400億美元收購恩智浦, 意在對抗當時來自新加坡博通公司的惡意競購。 不過, 在美國政府祭出“國家安全”的擋箭牌後, 博通對高通的並購邀約最終泡湯, 而前者也已於上月宣佈將放棄收購高通。

高通方面表示, 收購恩智浦需取得全球9個政府監管機構的通過,

且目前已獲得其中8個的許可, 目前只剩下中國政府的批准。

恩智浦曾是荷蘭電子巨頭飛利浦旗下一個部門, 但已於2006年分拆並成立了獨立的公司。

壞消息榜單 NO.2-NO.7

美國國會報告點名中興華為聯想, 欲扣商業間諜帽子

“美國國會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19日發佈報告稱, 中國政府“可能支持某些企業進行商業間諜活動”, 以提高中企競爭力並促進政府利益。 報告中, 中興、華為、聯想三家中國企業被點名。 這份報告名為《美國聯邦資訊通訊技術(ICT)供應鏈應對中國的脆弱性》, 探討中國對美國通訊科技的影響, 並提出了供應鏈風險管理的建議。 報告明確寫道, 中國不是美國盟友, 也不會在短時間內成為美國盟友。 有證據確鑿的實例證明,

中國政府及與其相關的主體“一再涉及竊取與濫用智慧財產權, 以及國家主導的經濟間諜活動”。 中國政府的一些政策旨在建立與支持國家龍頭企業, 這些企業通過推動政府的戰略目標以換取政府支援。 該報告建議, 美國政府需要對ICT供應鏈風險管理的國家戰略, 提倡供應鏈透明化, 制定具前瞻性的政策等。

中興在美供應商股價遭遇暴跌 稱正在評估影響

美國商務部針對中興通訊公司的禁令, 讓中興在美國的供應商遭到直接打擊。 光學部件公司Arcacia由於其營業收入近三分之一來自于中興, 股價一度下挫超過30%。 騰訊《一線》查閱Acacia公司2017年財報獲知, 該公司總部位於美國麻塞諸塞州, 業務以提供用於通訊設備的光學器件為主。

2017年, 該公司的總收入為3.85億美元, 其中30%的收入來自于中興這一單一客戶。 2015年和2016年, 來自中興的業務收入占比分別為28%和32%。 由於該公司的收入結構過於依賴單一公司, 導致在中興遭到美國商務部“禁令”事件發生後, 投資者對該公司信心受挫, 股價大幅下挫, 一度跌幅超過30%。 實際上, 該公司在年報中明確指出了其業務風險, 稱其業務受到出口監管, 包括美國商務部出口管理條例和美國財政部外國資產管理辦公室的監管。

摩根大通被曝利用秘密軟體Palantir監視員工郵件和通話

摩根大通曾經是資料處理軟體工具Palantir的大公司客戶, 這款工具最初是用來追蹤恐怖分子的, 它獲得矽谷有爭議的風險投資家彼得·蒂爾(Peter Thiel)的資助。 但在幾年前,摩根大通(JPMorgan)聘請的一名美國特勤局前特工開始擔任電腦安全專家,Palantir成為監視其銀行職員和高管的工具。這位安全專家的工作是保護銀行不受員工的傷害。據彭博社報導稱,早在2009年,這名安全專家就從公司智慧手機上收集員工的電子郵件、流覽歷史、GPS定位資訊,以及電話通話記錄和其他員工資料記錄,並將其發給Palantir。這位安全專家的任務是尋找潛在的內部威脅,並尋找“員工即將變壞”的跡象。許多金融機構也有類似的計畫。使用Palantir,摩根大通團隊尋找心懷不滿的員工的可疑跡象,即使是些簡單的事情,比如比平常更晚上班打卡。據彭博社報導,安全團隊隨後將對該員工進行調查,甚至可能在數小時後親自觀察此人。

美銀美林和摩根大通:台積電財報讓人擔憂iPhone銷量會更差

4月20日消息,全球最大的晶片代工廠商台積電(TSMC)週四發佈了該公司2018年第一季度財報。財報顯示,台積電第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了2.5%,達到897.85億元新臺幣(約合30.6億美元),不及分析師預期。據湯森路透社調查的19位分析師平均預計,台積電第一季度淨利潤應為905.0億元新臺幣。與此同時,台積電還預計該公司今年第二季度的營收將介於78億美元至79億美元之間,也弱于市場分析師的預期。目前,華爾街分析師平均預計台積電第二季度營收約為88億美元。台積電將此原因歸咎於“移動晶片市場需求疲軟”,稱正是這種疲軟的市場需求遏制了該公司未來的業績預期。眾所周知,台積電是蘋果晶片業務的一大重要合作夥伴,而且也是其它一些元件的重要供應商,該公司令人失望的業績預期不僅拉低了自身的股價,而且也導致華爾街分析師對iPhone銷量預期更加擔憂,這樣的結果也導致週四蘋果股價一路下跌。

Netflix巨額投原創內容戰略遭質疑 分析師警告稱風險太大

Wedbush的分析師邁克爾-帕切特(Micheal Pachter)認為,Netflix的牛市行情有一個很大的缺陷。帕切特一直對該公司的戰略持懷疑態度。樂觀者認為,該公司對原創內容的巨額投資最終將以更低的成本獲得回報。這些投資加重了Netflix的債務負擔。但是帕切特指出,這種論斷忽略了一個事實,即Netflix要為其大部分原創內容支付許可法並且許可費在不斷上升。對於Netflix來說,支撐其不斷發展的其中一個重要支柱也許根基並不穩定。長期看空Netflix的Wedbush財務分析師帕切特認為,關於該公司的原創內容將最終説明它控制內容支出的假設被誤導了。這家流媒體巨頭要為其服務上的幾乎所有內容支付許可費,包括最受歡迎的一些原創內容。而且,只要這些原創內容在其服務上,它就必須為這些內容支付許可費。

Uber用程式追蹤Lyft司機 集體訴訟多數主張被駁回

北京時間4月20日上午消息,Uber去年因為追蹤Lyft司機而遭遇集體訴訟,但本案主審法官週三駁回了原告的多數主張。不過,原告仍然可以對起訴書進行修改後再次提交。去年有報導稱,Uber在2014和2016年間使用一個名為Hell的程式追蹤Lyft司機。還有報導稱,Uber可以識別出同時為該公司和Lyft開專車的司機,從而為其分配更多訂單和獎金,吸引他們成為Uber的獨家司機。這條新聞也引發了集體訴訟。本案原告、Lyft司機邁克爾·岡薩雷斯(Michael Gonzales)表示,該程式導致其收入減少,而且違反了眾多法律。但主審法官駁回了多數請求。但法官的確認為,岡薩雷斯的收入確實有可能因此受到影響,但他必須進一步證明此事。主審法官已經在去年8月駁回了本案的第一版起訴書,此次遭到多數駁回的是修訂後的第二版。( 李昌豐 / 鈦媒實習編輯 )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但在幾年前,摩根大通(JPMorgan)聘請的一名美國特勤局前特工開始擔任電腦安全專家,Palantir成為監視其銀行職員和高管的工具。這位安全專家的工作是保護銀行不受員工的傷害。據彭博社報導稱,早在2009年,這名安全專家就從公司智慧手機上收集員工的電子郵件、流覽歷史、GPS定位資訊,以及電話通話記錄和其他員工資料記錄,並將其發給Palantir。這位安全專家的任務是尋找潛在的內部威脅,並尋找“員工即將變壞”的跡象。許多金融機構也有類似的計畫。使用Palantir,摩根大通團隊尋找心懷不滿的員工的可疑跡象,即使是些簡單的事情,比如比平常更晚上班打卡。據彭博社報導,安全團隊隨後將對該員工進行調查,甚至可能在數小時後親自觀察此人。

美銀美林和摩根大通:台積電財報讓人擔憂iPhone銷量會更差

4月20日消息,全球最大的晶片代工廠商台積電(TSMC)週四發佈了該公司2018年第一季度財報。財報顯示,台積電第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了2.5%,達到897.85億元新臺幣(約合30.6億美元),不及分析師預期。據湯森路透社調查的19位分析師平均預計,台積電第一季度淨利潤應為905.0億元新臺幣。與此同時,台積電還預計該公司今年第二季度的營收將介於78億美元至79億美元之間,也弱于市場分析師的預期。目前,華爾街分析師平均預計台積電第二季度營收約為88億美元。台積電將此原因歸咎於“移動晶片市場需求疲軟”,稱正是這種疲軟的市場需求遏制了該公司未來的業績預期。眾所周知,台積電是蘋果晶片業務的一大重要合作夥伴,而且也是其它一些元件的重要供應商,該公司令人失望的業績預期不僅拉低了自身的股價,而且也導致華爾街分析師對iPhone銷量預期更加擔憂,這樣的結果也導致週四蘋果股價一路下跌。

Netflix巨額投原創內容戰略遭質疑 分析師警告稱風險太大

Wedbush的分析師邁克爾-帕切特(Micheal Pachter)認為,Netflix的牛市行情有一個很大的缺陷。帕切特一直對該公司的戰略持懷疑態度。樂觀者認為,該公司對原創內容的巨額投資最終將以更低的成本獲得回報。這些投資加重了Netflix的債務負擔。但是帕切特指出,這種論斷忽略了一個事實,即Netflix要為其大部分原創內容支付許可法並且許可費在不斷上升。對於Netflix來說,支撐其不斷發展的其中一個重要支柱也許根基並不穩定。長期看空Netflix的Wedbush財務分析師帕切特認為,關於該公司的原創內容將最終説明它控制內容支出的假設被誤導了。這家流媒體巨頭要為其服務上的幾乎所有內容支付許可費,包括最受歡迎的一些原創內容。而且,只要這些原創內容在其服務上,它就必須為這些內容支付許可費。

Uber用程式追蹤Lyft司機 集體訴訟多數主張被駁回

北京時間4月20日上午消息,Uber去年因為追蹤Lyft司機而遭遇集體訴訟,但本案主審法官週三駁回了原告的多數主張。不過,原告仍然可以對起訴書進行修改後再次提交。去年有報導稱,Uber在2014和2016年間使用一個名為Hell的程式追蹤Lyft司機。還有報導稱,Uber可以識別出同時為該公司和Lyft開專車的司機,從而為其分配更多訂單和獎金,吸引他們成為Uber的獨家司機。這條新聞也引發了集體訴訟。本案原告、Lyft司機邁克爾·岡薩雷斯(Michael Gonzales)表示,該程式導致其收入減少,而且違反了眾多法律。但主審法官駁回了多數請求。但法官的確認為,岡薩雷斯的收入確實有可能因此受到影響,但他必須進一步證明此事。主審法官已經在去年8月駁回了本案的第一版起訴書,此次遭到多數駁回的是修訂後的第二版。( 李昌豐 / 鈦媒實習編輯 )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