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今日穀雨,不想和春天說再見!卻是養生正當時!

穀雨

民間俗諺"春雨貴如油"說的就是穀雨——春季最後一個節氣。 穀雨有"雨生百穀"之意, 是每年4月19日到21日之間太陽到達黃經30°時。

此時田中秧苗初插、作物新種, 最需要雨水滋潤, 池塘裡浮萍開始生長, 春茶也在此前後採收。 春季將盡、夏季將至, 萬物生長、蒸蒸日上, 正所謂"一年之季在於春"。

穀雨三候

中國古代將穀雨分為三候:「一候萍始生, 二候鳴鳩拂其羽, 三候為戴勝降于桑。 」

穀雨後雨量增多,

河湖的浮萍開始生長。 萍, 水草, 與水相平, 故稱“萍”。

鳴鳩(即布穀鳥)拍動著羽翼四處鳴唱, 提醒人們勿忘農事。

“戴勝”是頭頂有長毛的鳥, 又稱雞冠鳥, 此時落於桑樹, 蠶將生之候。

穀雨習俗

穀雨節祭海

我國北方沿海一帶, 漁民們過穀雨節已有兩千多年歷史,

至清朝道光年間易名為“漁民節”。

今天富裕起來的山東榮城漁民, 在穀雨這天仍會隆重舉行“祭海”活動, 向海神娘娘敬酒, 然後揚帆出海捕魚。

穀雨賞牡丹

穀雨洗纖素, 裁為白牡丹。 因此, 牡丹花也被稱為“穀雨花”。

在河南洛陽、山東菏澤等地, 穀雨時節會舉行牡丹花會, 供人們遊樂聚會賞牡丹成為人們閒暇重要的娛樂活動。

穀雨春茶最當時

“春雨貴如油”的穀雨時節, 是喝新鮮綠茶最好的日子。

明代許次紓在《茶疏》中談到:“清明太早, 立夏太遲, 穀雨前後, 其時適中。 ”

穀雨前採摘的茶, 細嫩清香, 味道最佳, 不僅如此, 它對養肝和清濕熱都有奇效。

舊時的一些文人雅士飲“雨前茶”, 講究一觀、二品、三思:

一觀, 茶葉沖水後漸漸下沉緩展,

接著徐徐舒展, 上下翻飛, 情趣盎然;

二品, 茶色銀澄碧綠, 幽香芬芳, 入口由澀轉甜, 喉清心爽, 迴腸盪氣;

三思, 品後閉目回味, 凝思遙想, 似見湖面煙波浩渺, 漁帆點點, 恍然如游神, 富有詩情畫意。

民間曾有流傳:真正的穀雨茶能讓死人復活, 其養身之效可不是虛的。 所以, 趁著春光未遠, 慢煮光陰一盞茶。

穀雨防病小知識

穀雨的雨水太多, 濕氣太重, 對脾胃的影響不太好, 胃口不好吃不下飯, 拉肚子都是較常見的事情;這個時候的身體容易覺得困倦, 犯困和精神不好, 肌肉關節也容易酸疼;隨著穀雨的氣溫升高, 熱氣和濕氣攪在一起容易形成濕熱, 出現口臭、胸悶、咳嗽等問題;春天木氣生髮, 人體肝氣旺盛, 很容易發脾氣, 變得暴躁。

多運動

穀雨多下雨,可選擇在家裡或者健身房做一些室內運動,不要總是坐著或者躺著,多讓身體出汗,排出體內的濕氣,適當的運動還能提升精神,保證充足的睡眠不那麼犯困,需要注意的是天氣多變,運動後不要馬上對著空調或者風扇,防風很重要。

睡好覺

現在的生活節奏太快,但也不要熬夜太晚,影響第二天的精神,晚上睡覺的時候尤其要避免被過堂風吹到,中醫最講究就是“臥不當風”,穀雨節氣晝夜溫差較大,一中招就容易發燒生病。

穿好衣

穀雨,熱的時候溫度可能到了30°,冷的時候溫度可能只有10°,穿衣服也要跟上天氣變化,過早的穿上夏天衣服,濕氣很容易從露出來的肉肉進入體內,古人常說春捂,但也不要穿的太多,超過15°就要適度的減衣服,捂的太多,體內的熱散不出去,一旦與潮濕相遇,反而更容易生病。

防濕氣

穀雨降雨利於農作物的生長,但空氣中的濕度逐漸加大,潮濕的環境,濕邪容易侵入人體,胃口不佳、身體不爽、肌肉酸痛,各類關節疾病也容易在該節氣誘發。所以要多健脾!

穀雨飲食四大關鍵字

關鍵字一:護肝

暮春時節,花草樹木隨風輕搖,舒展生長。中醫認為春氣與肝相應,要抓緊時機調理肝血。此時的食療要點重在養肝清肝、滋養明目。而在眾多的蔬菜中,最適宜養肝的是菠菜。中醫認為,菠菜性甘涼,入腸、胃經。有補血止血、利五臟、通血脈、止渴潤腸、滋陰平肝、助消化、清理腸胃熱毒的功效,對肝氣不舒併發胃病的輔助治療常有良效。

關鍵字二:健脾

穀雨陽氣升發,平素胃腸有積熱的人一旦飲食不當容易上火,甚至誘發春季腹瀉、胃炎、胃潰瘍等疾病。飲食上可以吃些低脂肪、低蛋白、高維生素的蔬菜,如薺菜、菠菜、香椿、蒲公英等,有清熱祛火的作用。穀雨時節清補的菜肴有——土茯苓眉豆豬脊骨湯,土茯苓氣味鮮美清潤,眉豆可祛腳氣水濕,豬脊骨增液補髓,三者一起熬湯,有健脾益氣、清熱祛濕之功。以這種清補的方式可以達到補益脾氣的效果。

關鍵字三:滋腎

穀雨時節,春雨澆灌下的花草樹木開始茁壯生長,人們也要適應時節的變化,適當地“滋水涵木”。清代名醫吳鞠通曾根據穀雨時令特點,創制了“穀雨養生湯”:其中鴨梨半個、荸薺5個、藕30克,與鮮蘆根15克、麥冬15克一起煮水,加冰糖調味。在穀雨當天上午和下午各取汁500毫升飲用,上午喝可以升發陽氣,下午喝可以養陰生津。以這種滋補的方式可以達到補益腎氣的效果。

關鍵字四:祛濕

穀雨節氣後空氣中的濕度逐漸加大,會讓人體由內到外產生不適反應。從中醫養生的角度來說,如此潮濕的環境,濕邪容易侵入人體為患,造成胃口不佳、身體困倦不爽、頭重如裹、關節肌肉酸重等情況,若已患有各類關節疾病,如風濕性關節炎,也容易在該節氣誘發。所以穀雨養生要注意祛濕,在飲食上加以配合。具有良好祛濕效果的食物有:白扁豆、赤豆、薏仁、山藥、荷葉、芡實、冬瓜、陳皮、白蘿蔔、藕、海帶、竹筍、鯽魚、豆芽等。

穀雨經絡養生要點

艾灸神闕

穀雨陽氣已經升發,此時是培補陽氣的好時機,但是不少人由於冬季保暖不當,耗損了陽氣,這個時候要充分利用艾灸來幫個忙,驅除體內的虛寒之邪。艾灸可以溫補氣血,又可以疏通氣機,使得氣血調和以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方法是:用點燃的艾條來熏神闕穴(肚臍)。神闕穴是連接每個人先天與後天的一個穴位,也是根本要穴。艾灸可以調動體內的陽氣,對身體是很有好處的。但經期、孕期婦女不宜使用此法來保健。

揉搓迎香

春季是流感高發期,揉搓迎香穴對預防感冒及消除症狀皆有一定的作用。迎香穴位於人體的面部,在鼻翼旁開約 1 釐米皺紋中,為體表的感風之處,也是停風之處,故為治風要穴。經常按摩可以祛頭面之風,散巔頂之寒,從而增強抵抗病菌的能力。按摩方法:用兩手的食指按住鼻翼兩側的迎香穴,並且按照順時針和逆時針的方向各搓摩 36 次,會有酸脹感向額面放射。

浴足溫經

具體做法是:在穀雨節氣當令及前後各一天,酉至戌時,也就是 18:00~21:00 點時,將木盆中倒入開水,待水溫合適時,放雙足于水中,溫經通絡 5~10min。同時,做深呼吸 5~10 次,然後用食指或拇指點或按兩側三陰交穴、陰陵泉穴和血海穴各 6 次。本法可開穴通絡,通過臟腑傳感,調整脾、腎、肝三經經絡及臟腑氣血陰陽平衡。

穀雨多下雨,可選擇在家裡或者健身房做一些室內運動,不要總是坐著或者躺著,多讓身體出汗,排出體內的濕氣,適當的運動還能提升精神,保證充足的睡眠不那麼犯困,需要注意的是天氣多變,運動後不要馬上對著空調或者風扇,防風很重要。

睡好覺

現在的生活節奏太快,但也不要熬夜太晚,影響第二天的精神,晚上睡覺的時候尤其要避免被過堂風吹到,中醫最講究就是“臥不當風”,穀雨節氣晝夜溫差較大,一中招就容易發燒生病。

穿好衣

穀雨,熱的時候溫度可能到了30°,冷的時候溫度可能只有10°,穿衣服也要跟上天氣變化,過早的穿上夏天衣服,濕氣很容易從露出來的肉肉進入體內,古人常說春捂,但也不要穿的太多,超過15°就要適度的減衣服,捂的太多,體內的熱散不出去,一旦與潮濕相遇,反而更容易生病。

防濕氣

穀雨降雨利於農作物的生長,但空氣中的濕度逐漸加大,潮濕的環境,濕邪容易侵入人體,胃口不佳、身體不爽、肌肉酸痛,各類關節疾病也容易在該節氣誘發。所以要多健脾!

穀雨飲食四大關鍵字

關鍵字一:護肝

暮春時節,花草樹木隨風輕搖,舒展生長。中醫認為春氣與肝相應,要抓緊時機調理肝血。此時的食療要點重在養肝清肝、滋養明目。而在眾多的蔬菜中,最適宜養肝的是菠菜。中醫認為,菠菜性甘涼,入腸、胃經。有補血止血、利五臟、通血脈、止渴潤腸、滋陰平肝、助消化、清理腸胃熱毒的功效,對肝氣不舒併發胃病的輔助治療常有良效。

關鍵字二:健脾

穀雨陽氣升發,平素胃腸有積熱的人一旦飲食不當容易上火,甚至誘發春季腹瀉、胃炎、胃潰瘍等疾病。飲食上可以吃些低脂肪、低蛋白、高維生素的蔬菜,如薺菜、菠菜、香椿、蒲公英等,有清熱祛火的作用。穀雨時節清補的菜肴有——土茯苓眉豆豬脊骨湯,土茯苓氣味鮮美清潤,眉豆可祛腳氣水濕,豬脊骨增液補髓,三者一起熬湯,有健脾益氣、清熱祛濕之功。以這種清補的方式可以達到補益脾氣的效果。

關鍵字三:滋腎

穀雨時節,春雨澆灌下的花草樹木開始茁壯生長,人們也要適應時節的變化,適當地“滋水涵木”。清代名醫吳鞠通曾根據穀雨時令特點,創制了“穀雨養生湯”:其中鴨梨半個、荸薺5個、藕30克,與鮮蘆根15克、麥冬15克一起煮水,加冰糖調味。在穀雨當天上午和下午各取汁500毫升飲用,上午喝可以升發陽氣,下午喝可以養陰生津。以這種滋補的方式可以達到補益腎氣的效果。

關鍵字四:祛濕

穀雨節氣後空氣中的濕度逐漸加大,會讓人體由內到外產生不適反應。從中醫養生的角度來說,如此潮濕的環境,濕邪容易侵入人體為患,造成胃口不佳、身體困倦不爽、頭重如裹、關節肌肉酸重等情況,若已患有各類關節疾病,如風濕性關節炎,也容易在該節氣誘發。所以穀雨養生要注意祛濕,在飲食上加以配合。具有良好祛濕效果的食物有:白扁豆、赤豆、薏仁、山藥、荷葉、芡實、冬瓜、陳皮、白蘿蔔、藕、海帶、竹筍、鯽魚、豆芽等。

穀雨經絡養生要點

艾灸神闕

穀雨陽氣已經升發,此時是培補陽氣的好時機,但是不少人由於冬季保暖不當,耗損了陽氣,這個時候要充分利用艾灸來幫個忙,驅除體內的虛寒之邪。艾灸可以溫補氣血,又可以疏通氣機,使得氣血調和以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方法是:用點燃的艾條來熏神闕穴(肚臍)。神闕穴是連接每個人先天與後天的一個穴位,也是根本要穴。艾灸可以調動體內的陽氣,對身體是很有好處的。但經期、孕期婦女不宜使用此法來保健。

揉搓迎香

春季是流感高發期,揉搓迎香穴對預防感冒及消除症狀皆有一定的作用。迎香穴位於人體的面部,在鼻翼旁開約 1 釐米皺紋中,為體表的感風之處,也是停風之處,故為治風要穴。經常按摩可以祛頭面之風,散巔頂之寒,從而增強抵抗病菌的能力。按摩方法:用兩手的食指按住鼻翼兩側的迎香穴,並且按照順時針和逆時針的方向各搓摩 36 次,會有酸脹感向額面放射。

浴足溫經

具體做法是:在穀雨節氣當令及前後各一天,酉至戌時,也就是 18:00~21:00 點時,將木盆中倒入開水,待水溫合適時,放雙足于水中,溫經通絡 5~10min。同時,做深呼吸 5~10 次,然後用食指或拇指點或按兩側三陰交穴、陰陵泉穴和血海穴各 6 次。本法可開穴通絡,通過臟腑傳感,調整脾、腎、肝三經經絡及臟腑氣血陰陽平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