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大明的這位皇帝流傳下來的三幅畫像為何差別如此之大?

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裡面有一座南薰殿, 清朝的時候這裡是收藏皇帝、皇后畫像的地方。 據史料記載, 在南熏殿裡面, 一共收藏了中國歷史上歷代帝王畫像63幅。 這63幅畫像中, 大多是一個皇帝一幅畫像, 但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一個人卻有13幅畫像。

在這13幅畫像中, 有三幅畫一直被史學家所關注。 因為這三幅畫看上去完全就是三個人。 第一種畫像, 朱元璋方面大臉, 慈眉善目, 鬍鬚稀疏, 面白細潤, 身穿龍袍, 五官端正, 相貌堂堂;第二種畫像, 朱元璋臉頰狹長, 立眉深目, 大耳隆鼻, 臉上長滿了黑子, 五官不正, 相貌醜陋;第三種畫像, 朱元璋臉上的黑子不見了, 雖然保留了臉頰狹長, 可是也是顧盼生輝, 光彩熠熠, 滿臉帝王之相。 大家都知道一個人只有一副面容, 而明朝太祖皇帝朱元璋怎麼會出現三幅完全不同的畫像呢?

關於這個問題, 民間流傳著這麼一個小故事。

據傳言故事是這樣的, 朱元璋稱帝后遍召丹青高手給自己畫像。 第一個進宮的畫師十分認真, 把像畫得維妙維肖, 栩栩如生, 和真人一樣, 當然了也就是上面的第一幅畫。 朱元璋看到自已醜陋的形象, 頓時大怒, 把畫師推出去斬了。 第二個吸取了教訓,

自作聰明, 把朱元璋畫成美男, 一表人材, 五官端正, 相貌堂堂, 也就是上面的第二幅畫。 朱元璋一看這哪是自己啊, 明明是在忽悠他, 自然畫師難逃一死。 第三個是真聰明, 揣摩出了朱元璋的心思, 追求“神似”:臉型描摹得與真人差不多, 其它部位跟著感覺走, 處理得模棱兩可, 說是也是, 說不是也不是, 就是第三幅畫。 結果朱元璋看到自己滿臉仁慈, 一副帝王之相, 龍顏大悅。 不用說, 畫師獲賞。

自古以來, 百姓對於皇家之事就有著很濃厚的興趣, 更是喜歡編纂一些小故事來揣測皇家之事。 現在看來, 也只是莞爾一笑罷了。 我們不妨來分析一下上面這個故事的可信度。

給開國皇帝畫像, 史話君覺得只要不是傻子, 應該都不會把他畫的那麼醜(當然不排除真有那種耿直的人)。 話又說回來了, 即使真有畫師將朱元璋畫的那麼醜, 以老朱的性格, 如果他不滿意, 這幅畫像怎麼可能會流傳至今?

還有一種說法, 朱元璋之所以會有如此之醜的畫像流傳出來, 是清朝統治者有意抹黑他。

史話君覺得這種說法並不可信, 雖然清朝的修訂的《明史》有著很多不實之處, 但這不能作為此時的依據。 各位只要想一下, 如果清朝有意在容貌方面抹黑朱元璋, 那麼流傳下來就應該都是醜到極致的朱元璋像, 怎麼還會有那麼英俊神武的朱元璋畫像呢?

那麼朱元璋到底為何會有三幅完全不同的畫像流傳出來呢?這也許就要聯繫一下當時的政治因素了。

中國歷史上歷代皇帝,尤其是草根發家的皇帝,都喜歡幹一件事。那就是造神,把自己打造成神,這樣自己的政權就有合法性了。中國人也相信,凡是能夠開天闢地,做出大事業的人必定有著異乎常人的面相。所以史話君以為朱元璋醜陋的畫像是他早年為了附和龍臉的樣子主動要求神化自己,以求體現君權神授。

那麼朱元璋到底為何會有三幅完全不同的畫像流傳出來呢?這也許就要聯繫一下當時的政治因素了。

中國歷史上歷代皇帝,尤其是草根發家的皇帝,都喜歡幹一件事。那就是造神,把自己打造成神,這樣自己的政權就有合法性了。中國人也相信,凡是能夠開天闢地,做出大事業的人必定有著異乎常人的面相。所以史話君以為朱元璋醜陋的畫像是他早年為了附和龍臉的樣子主動要求神化自己,以求體現君權神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