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出自《詩經》中的常用成語,你知道多少?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 同時也是一座, 博大精深的文學藝術寶庫, 研讀《詩經》不難發現, 今天流行於世的不少成語, 就源出於這部經典。

一、陟岵陟屺

出自《詩經·魏風·陟岵》:“陟彼枯岵兮, 瞻望父兮。 ……陟彼屺兮, 瞻望母兮。 ”陟:登、升;岵:有草木的山;屺:無草木的山。 指久居在外的人想念父母。

二、儉不中禮

出處:《詩經·唐風·蟋蟀序》:“《蟋蟀》, 刺晉僖公也。 儉不中禮, 故作是詩以閔之。 ”解釋:指節省太過而不合於禮。

三、桃之夭夭

出自《詩經·周南·桃夭》:“桃之夭夭, 灼灼其華。 ”喻事物的繁榮興盛。 亦形容逃跑。 桃, 諧音“逃”。 有時含詼諧義。

四、國步艱難

出自《詩經·大雅·桑柔》:“於乎有哀, 國步斯頻。 ”國步:國家的命運。 國家處於危難之中。

五、愛莫之助

出自《詩經·大雅·烝民》:“維仲山甫舉之, 愛莫助之。 ”愛:愛惜;莫:不。 雖然心中關切同情, 卻沒有力量幫助。

六、碩大無朋

出自《詩經·唐風·椒聊》:“椒聊之實, 蕃衍盈升。 彼其之子, 碩大無朋。 ”碩:大;朋:比。 大得沒有可以與之相比的。 形容極大。

七、顛沛流離

出自《詩經·大雅·蕩》:“人亦有言, 顛沛之揭。 ”《漢書·薛廣德傳》:“竊見關東困極, 人民流離。 ”顛沛:跌倒, 比喻窮困, 受挫折;流離:浪落。 由於災荒或戰亂而流轉離散。 形容生活艱難, 四處流浪。

八、巧言如簧

出自《詩經·小雅·巧言》:“巧言如簧, 顏之厚矣。 ”形容花言巧語, 能說會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