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山西農村一土堆,千年來從不積雪,考古專家一挖開,轟動世界

中國歷史悠久, 在各方面的積澱也很是深厚, 無數的瑰寶和藝術靜靜地躺在角落裡, 等著我們去發現。 有句話說得好“踏破鐵鞋無覓處, 得來全不費功夫”, 絕大多數的發現, 都始於不經意間, 在考古界尤其如此。

在山西省稷山縣有個小村子叫馬村, 雖名不見經傳, 卻依山傍水, 位置極佳, 風水學中的青龍白虎都齊了。 很多年來, 村民們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日子過得很是和美, 但卻有一個地方始終不敢踏足, 此地被稱作“百墓坡”。

百墓坡位於村西, 與馬村隔著青龍澗相望, 上面除了一點荒草, 幾乎不生長任何植被。 更令村民們感到詭異的是, 這裡從來沒有積雪, 即使是大雪紛飛的冬日, 被大雪覆蓋的百墓坡, 不出兩日雪便化得無影無蹤。 這個消息深深吸引了前來研究的專家, 再聯繫到它的名字“百墓坡”, 專家們一致猜測, 這地下必有大型古墓, 而且不止一座。

不挖不要緊, 這一挖簡直是令人瞠目結舌, 原來這地下確實埋著古墓, 而且一下子就是14座, 總共占地1.6萬平方米, 簡直就是一座地下“王宮”。 墓道囊括了斜坡、階梯和豎穴三大形式, 墓門以長方形居多, 整個墓室的建築就是一個大型的四合院。 雖然出土的隨葬品不多,

但最大的亮點就是裡面的磚雕藝術, 生動優美, 巧奪天工。

這也就是震驚中外的馬村磚雕墓, 磚雕墓盛行于宋金元時期, 不同於兩漢時期的畫像石墓, 歷經唐朝的衰變, 人們的心性由豪放廣博演變為內斂縝密, 這一點在磚雕墓中體會的淋漓盡致。

那為何14座墓紮堆兒在一起呢?考古專家通過對墓內的刻文進行研究, 以及聯繫史料, 最終確定整個墓群是段氏墓葬, 共埋葬了老段家4代人, 時間跨度為從北宋晚期至金朝(約為1181年)。

能夠建造如此宏大的墓葬建築, 必定要有雄厚的財力支持, 原來這段家是藥膳世家, 早在北宋年間就已聞名遐邇, 趙匡胤統一中原時, 還路經此地, 喝了段家的一種養生湯, 從此段家更是聲名鵲起。 南宋末年, 蒙古兵打到這裡, 因水土不服曾來段家醫治, 卻被拒絕, 因此段家遭到了滅頂之災, 事業也從此沒落。

那為何百墓坡沒有積雪呢?專家的解釋是,因地下有大型的地宮,地面溫度比周圍的區域要高,即使有了積雪也很快就融化了。

那為何百墓坡沒有積雪呢?專家的解釋是,因地下有大型的地宮,地面溫度比周圍的區域要高,即使有了積雪也很快就融化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