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原創:誦讀蘇東坡全部348首詞,體驗一代文豪的快意人生

蘇東坡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是集詩、詞、散文於一體的大文豪, 後人對他的學習研究延續了1000年, 各種文章如汗牛充棟,

各種解讀如浩瀚繁星。 有人說, 1000個讀者心中有1000個哈姆雷特, 同樣, 1000個讀者心中有1000個蘇東坡。 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 欲真正讀懂蘇東坡, 最好的辦法是自己研讀他的原作, 而不是從別人的嘴裡去瞭解他。 東坡著作等身, 全面通讀需耗費大量的時間, 而且似乎也沒有太大的必要。 東坡是一代詞人, 通讀、精讀他的詞集, 幾乎可以完整地勾勒出他的人生。

近讀《蘇軾詞全集》, 該書收集了蘇東坡的詞共348首, 基本是按照寫作的年代排序, 囊括了他的一生。 通讀該書, 可以從中窺探東坡先生的快意一生。

其一曰, 可以讀出東坡先生的豪邁。 這方面的代表作是《念奴嬌赤壁懷古》和《江城子密州出獵》。 東坡先生之前, 詞風以香豔為主, “十七八女孩兒,

執紅牙板, 歌'楊柳岸曉風殘月'“是詞的典型代表。 是時的詞界名家, 如周邦彥、溫庭筠、秦觀等, 都是個中高手。 自東坡先生起, 開始出現不一樣的詞風, ”大江東去浪淘盡“, 須關西大漢, 執鐵板, 鏗鏘高歌;又如“左牽黃, 右擎蒼, 錦帽貂裘, 千騎卷平岡”, 何等的氣勢磅礴, 雄渾有力。 詞風分兩類, 一為婉約, 一為豪放, 東坡先生即為豪放派之鼻祖, 一代宗師。

其二曰, 可以讀出東坡先生的細膩。 這方面的代表作是《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和《江神子十年生死兩茫茫》。 東坡先生與其弟蘇轍感情深厚, 日夕思念。 1076年中秋之夜, 東坡先生席地而坐, 手捧玉樽, 遙望一輪明月, 想起了京城的皇上和遠在異地的弟弟, 酒酣朦朧中揮毫寫下了流傳千古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迅即傳唱天下, “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 餘詞盡廢”。 東坡先生髮妻王弗, 16歲嫁入, 27歲離世。 王弗去世後的10年, 1075年正月二十晚上, 東坡夢到了髮妻, 思念萬千, 寫下了令人肝腸寸斷的“十年生死兩茫茫”, 真情鬱勃, 句句沉痛, “有聲當徹天,

有淚當徹泉”。 東坡先生的細膩真情, 從這兩首詞中當可見一斑。

其三曰, 可以讀出東坡先生的重情。 東坡先生重情重義, 朋友很多, 他數次謫貶, 當地官員都沒有把他當罪人看待, 而是冒著風險對他關照有加。 述古是東坡在杭州的同僚, 交情頗深, 他離開杭州後, 東坡先生寫下了《行香子》, “情何限處處銷魂, 故人不見, 舊曲重聞”、“別來相憶, 知是何人, 有湖中月, 江邊柳, 隴頭雲”, 思念之情躍於言表。 還有一首《江神子》, 寫得也是情意綿綿, “且盡一尊, 收淚唱陽關。 漫道帝城天樣遠, 天易見, 見君難”, 簡直是字字血淚。 參寥子是蘇東坡最好的和尚詩人, 在東坡詩文中共出現146次之多, “不用思量今古, 俯仰昔人非”、“算詩人相得, 如我與君稀”、“約他年,

東還海道, 願謝公雅志莫相違”, 何等的情深義重, 真情實意。

其四曰, 可以讀出東坡先生的灑脫。 這方面的代表作是《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和《臨江仙夜飲東坡醒複醉》。 1082年三月初七, 東坡先生與一干好友去買田, 途中遇雨, 同行人到處找地方躲雨, 獨東坡先生不為所動, 坦然面對,淺吟低唱,“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何等的灑脫,何等的坦蕩,何等的憂樂兩忘。1083年四月的一天晚上,東坡先生與好友暢飲,深更半夜回家,“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夜闌人靜彀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你看看,酒醉後回家開不了門,東坡先生不急不惱,乾脆手持拐杖,聽江聲澎湃,享夜闌人靜,想像一葉扁舟,穿江入海,心胸多開闊,活得多灑脫。

其五曰,可以讀出東坡先生的風趣。張先是東坡先生的好友,80歲那年,娶了個18歲的小妾,請東坡等人喝喜酒,並得意洋洋地寫了一首詩“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髮。與卿顛倒本同庚,只隔中間一花甲”,東坡則當即和詩一首:“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風趣幽默兼諷刺。“坐中有客最多情,不惜玉山拚醉倒”、“不如歸去舊青山,恨無人借買山錢”、“更有鱸魚堪切膾,兒輩莫教知”等幽默風趣的詞語在他的詞集中有很多的體現。關於東坡與佛印的故事,在民間更是廣為流傳,但由於沒有正史記載,真實與否,不可妄評。

其六曰,可以讀出東坡先生的煙火味。東坡先生的詞集中,收錄了大量描寫百姓日常生活的詞作,其中有7首《浣溪沙》最為有名。“麻葉層層檾葉光,誰家煮繭一村香”,“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蔌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繰車” ,描繪了一幅安居樂業的田園風光。“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還有聞名遐邇的東坡肉,還有“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東坡先生熱愛生活、享受生活的形象躍然紙上,令人神往。

東坡先生也是個凡人,他也不可能脫離那個時代而仙一樣的活著,儘管他與李白並稱兩仙。在東坡先生的詞中,有不少的巴結討好上司的詞,也有一些阿諛奉承之作,還有大量的香豔之詞,也有意志消沉的時候,但這都不影響他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一首《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冠絕古今,千年來無人能超越,單憑這一首詞,就可以讓他陪著中國人世世代代地走下去。(作者:周飛)

坦然面對,淺吟低唱,“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何等的灑脫,何等的坦蕩,何等的憂樂兩忘。1083年四月的一天晚上,東坡先生與好友暢飲,深更半夜回家,“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夜闌人靜彀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你看看,酒醉後回家開不了門,東坡先生不急不惱,乾脆手持拐杖,聽江聲澎湃,享夜闌人靜,想像一葉扁舟,穿江入海,心胸多開闊,活得多灑脫。

其五曰,可以讀出東坡先生的風趣。張先是東坡先生的好友,80歲那年,娶了個18歲的小妾,請東坡等人喝喜酒,並得意洋洋地寫了一首詩“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髮。與卿顛倒本同庚,只隔中間一花甲”,東坡則當即和詩一首:“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風趣幽默兼諷刺。“坐中有客最多情,不惜玉山拚醉倒”、“不如歸去舊青山,恨無人借買山錢”、“更有鱸魚堪切膾,兒輩莫教知”等幽默風趣的詞語在他的詞集中有很多的體現。關於東坡與佛印的故事,在民間更是廣為流傳,但由於沒有正史記載,真實與否,不可妄評。

其六曰,可以讀出東坡先生的煙火味。東坡先生的詞集中,收錄了大量描寫百姓日常生活的詞作,其中有7首《浣溪沙》最為有名。“麻葉層層檾葉光,誰家煮繭一村香”,“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蔌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繰車” ,描繪了一幅安居樂業的田園風光。“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還有聞名遐邇的東坡肉,還有“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東坡先生熱愛生活、享受生活的形象躍然紙上,令人神往。

東坡先生也是個凡人,他也不可能脫離那個時代而仙一樣的活著,儘管他與李白並稱兩仙。在東坡先生的詞中,有不少的巴結討好上司的詞,也有一些阿諛奉承之作,還有大量的香豔之詞,也有意志消沉的時候,但這都不影響他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一首《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冠絕古今,千年來無人能超越,單憑這一首詞,就可以讓他陪著中國人世世代代地走下去。(作者:周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