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4.23世界讀書日|圖書館&書店:新故事和舊傳奇

■4.23世界讀書日特別報導

有學者認為,一個城市的氣質,不僅僅是宏偉的建築,寬闊的街道,那是給別人看的“面子”;作為居民最在意還是濃濃的文化內涵,而承載這些的應該是圖書館、博物館與書店,這些才是真正的“裡子”。 如今,閱讀已成為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背景下,人們獲得精神營養的重要生活方式,書店和圖書館亦變成他們瞭解一座城市的視窗,流覽一座城市的必經驛站。

在又一個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本刊編輯部記者走入身邊的圖書館、書店,通過五六版聯動推出特別策劃,共同領略閱讀的文化本質,感受濃厚的文化內涵,分享愉悅舒適的閱讀體驗——

大圖書館的交響音畫

從高處俯瞰,濱海圖書館宏偉壯觀,環繞的梯形回廊,讓人想到這正是一曲交響音畫。

上午十點,是天津濱海新區圖書館開館的時間。

每天上午十點前,副館長劉秀峰都會在館裡走一圈,站在門口看著這片聲名大噪的中庭。

“這裡既是一個舞臺,也是一個看臺,而今天的戲,還沒有開始。 它以期待的姿態,等待著每一天的演出。 這場演出不是戲劇性的,而是人們生活中最富文化氣息的日常,是我們給讀者提供的更多可能性。 ”劉秀峰說。

一座城市的圖書館,就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標。

提到聖三一學院圖書館,我們就想起愛爾蘭,說到阿德蒙特圖書館,我們會想到奧地利,如果說到波士頓公共圖書館,我們會想起1848年麻州大法院法令那條著名的法律:“從現在開始,波士頓市被授權建立並維護公共圖書館為城市居民服務。 ”

丹麥皇家圖書館,別稱“黑鑽”,它以黑色拋光的花崗岩和不規則的角度而得名,它是北歐最大的圖書館,自17世紀以來所有在丹麥出版的圖書都能在這裡找到。

這個靠海的圖書館風景絕倫。

天津濱海圖書館的照片第一次出現在網上的時候,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照片都是圖書館一樓的中庭:白色的書架從地面層層盤旋至穹頂,包圍四周猶如書山,人們可以字面意義地“攀登知識高峰”。 但很快,慕名而來的讀者和遊客發現,高層書架都是貼畫。 原來,圖書館的中庭區域僅在地面的低層書架上陳列了書籍,“書山”上放書的位置均是帶孔鋁板印刷上書脊的圖案。

劉秀峰告訴記者,中庭在設計上的功能,一是圖書館內部的交通樞紐,二是濱海文化中心的消防通道,所以中庭必然不可以有藏書功能,不安全。

至於那些“假書”,是帶有細密小孔的鋁板,那些小孔有吸音的功能,這樣即使中庭人很多,基本還是比較安靜的。

記者採訪當天,恰逢某學校組織參觀。 孩子們不顧工作人員的勸阻立刻開始攀爬“書山”(館內規定,為安全起見,兒童禁止登上“書山”),好不容易把孩子們一個一個勸下來,老師拿出照相機,眾人齊喊“茄子——”合影,然後再次大呼小叫地離開了。

看到這一幕的劉秀峰心情有些複雜,“我們不願意把這兒變成旅遊景點,我們想引導來者不要總是‘到此一遊’。 但人們對文化設施有嚮往,總不是一件壞事。 ”

劉秀峰提到兩會期間國家圖書館館長韓永進談到“網紅圖書館”時的一段話:“一個人到圖書館裡,拍個照發朋友圈,說明他把讀書當成一種驕傲的值得炫耀的事,這是好事兒。

這些網紅圖書館,提高了圖書館的影響力,對於全民閱讀也是有好處的。 ”

劉秀峰說:“只靠噱頭吸引人們走進圖書館,肯定有些本末倒置。 好在我們的借閱量還是很可觀的,圖書館的本質功能我們沒有丟。 ”

關於圖書館,最著名的一句話來自博爾赫斯。 他說:“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 ”

泰戈爾則是這樣寫圖書館的:“誰如果鎖住茫茫大海的驚濤駭浪,使之像甜睡的嬰兒一樣悄無聲息,那麼,這靜穆的海浪可謂圖書館最貼切的比喻。 圖書館裡,語言是靜寂的,流淌的是凝滯的。 人類不朽的性靈之光……好似喜馬拉雅山頭上覆蓋的冰川中拘禁著滔滔洪水,圖書館也仿佛圍堵著人心的江河。 ”

濱海圖書館除了引人注目的中庭,也有傳統圖書館的閱覽室、自習室等設置。記者在“書山”上下攀爬了幾次,最後在一層兩側找到了通往主要閱覽室的電梯。從高處俯瞰,圖書館宏偉壯觀,環繞的梯形回廊,讓人想到這正是一曲交響音畫。

對於記者的體會,劉秀峰笑言:人們在“書山”上上下下尋找一番,最後發現了“寶藏”的入口,不也有一種探索的樂趣嗎?

描述圖書館最具有文學性的著作,當屬艾略克·格瑞伯的《魅力與狂歡:出沒在圖書館裡的主人公們》。作者筆下的“主人公們”,都是“一些老朋友和熟面孔,比如伏爾泰、凡爾納、維吉尼亞·伍爾芙、斯蒂芬·金等……雖然作家們筆下的文字各不相同,但對圖書館強烈的感情卻是相似的。他們往往認為圖書館是一粒可以喚起魔力和瘋狂的強效藥”。

對所有讀書人來說,每增加一座圖書館都是一件幸事。濱海圖書館的建設還在繼續,閱覽室裡空著的書架也會慢慢填滿。劉秀峰說:“再美的圖書館,讀者總有看厭倦的時候,能夠留下讀者的還是內涵。”正如當初中庭還沒有完全建好時,他和同事們看著已經初見雛形的書山,下定決心:要為這個美麗的建築,打造靈魂。(李紅笛)

三味書屋:初心中的堅守

如果不是按圖索驥,許多人斷不會想到北京第一家民營書店三味書屋就隱匿在繁華的西長安街與佟麟閣路交叉口,半地下的二層古樸建築在高樓叢林中間顯得有些特立獨行,很像書店的主人“老李夫婦”,安靜,優雅,不卑不亢。

近年來,受電子圖書、網路平臺售書等影響,身邊的不少書店陸續關閉,看著喧囂中的“三味書屋”幾個字,記者心中湧動著欣喜與感動。

書店有兩道門,第一道門的“三味書屋”木制門匾,在綠意掩映中古樸靜謐,記者撩起門簾步入,看到一側牆壁貼滿了便簽,記錄了書友們在不同時間、用不同筆跡、留下的不同感悟,有勵志有感激;另一邊白色展板上的十多張A4紙,密密匝匝記載著書屋舉辦過的數百場週末講座,涉及經濟、文化、宗教、民主自由等主題,表達著“書是為了被束縛的思想而存在”的理念。再抬頭,遒勁的“德不孤必有鄰”幾個大字,仿佛是店主人的宣言。進入第二道門便是書店,設計空靈,錯落有致地擺滿書架,像個大書房。店主人老李介紹,這裡是北京最早舉行作家簽售、小型音樂會、各類學術研討講座的書店,曾多次接待外國訪問團,“我們還給外國友人舉辦過婚禮。”他說。

據悉,店名取名“三味書屋”是因為劉元生、李世強夫婦的父輩與魯迅先生的友誼淵源,同時他們也想讓這裡像當年鄒韜奮先生的生活書店一樣充滿文化追求和人文情懷,那四個字為黃苗子先生題寫。書店是個文化視窗,老李反復強調。

兩道門將氣浮心虛、焦躁不安擋在外面,讓人迅速找到安靜與閒適。店內的書籍是主人精心選擇的,找不到流量作者,更沒有雞湯勵志書籍。書籍擺放的方式上可以窺見擺放者的意圖,藝術、人文、宗教、金融,各類詩詞歌賦被分門別類整齊碼放,讓人一目了然。店內的白熾燈光不是很亮,倒是書上嶄新的塑封閃著點點光暈。書店裡最外圈的牆上掛滿了老李夫婦曾經參加的各類文化活動的合影,照片下一垛一垛藝術雜誌綻放著美術品特有的鮮活色彩,和照片上的面龐互相交映。人文和責任,讓這裡成為眾多書友喜歡來的地方,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奇跡,不少人這樣說。

“北京正在建設文化中心,必將對全國文化建設起著引領和示範作用,書店是必不可少的,應當鼓勵和發展。”老李這樣詮釋,“書店是精神文明建設重要的內容和載體,現代書店的含義不是單純賣書的場所,不應是純商業行為,而應該是社會的公共平臺,成為大家提供交流思想討論問題的視窗,藉此逐漸培養社會責任,提高公民素質。”

記者發現,書店二層原有的茶座已關閉,“2012年以後由於種種原因就不搞講座了,”老李有些黯然,“我們的各種文化活動曾經很熱鬧,配合國家大政方針,推動改革,授課老師在這裡分享研究成果,投身社會關懷,啟迪思想。”活動多,參加的人多,圖書銷售也多了。失去這個盈利來源後,書店有時每天的銷售額連電錢都掙不回,“不賠錢就可以了。”老李溫和地笑道。原來,房子是老李夫婦在30多年前購得,不像其他書店存在房租壓力,創辦書店初衷也不作為謀生手段,目前他們儘量壓縮開支,店員由兩人減為一人,營業時間由全天改為每天中午12點至晚7點。“雖然也有迷茫,但書店不關,就是堅守。”他說。

一個城市的文明建設體現在哪裡?老李給記者講述了一件令他汗顏的事——

那年,以色列駐華大使來到書店,他很驕傲地對老李夫婦講:“我們以色列國土面積很小,但走在街上,一家挨一家都是書店,我們在全球的閱讀量第一,人均每年67本。北京很大,可是走到街上,一家挨一家的全是飯店。”老李很有感觸:“書店是社會進步的視窗。”

如今,已過杖國之年的老劉、老李夫婦依然頂著朋友們“死不改悔的樂觀派”的評語,依然每天來到書店,跟熟識的書友打招呼,還會親手為購書人在新書上蓋下三味書屋的印章,紅彤彤的朱砂煞是醒目。每一位書友購書離開時,老李總是微笑相送,“謝謝光臨!”“有那麼多喜歡書的人給我們鼓舞,我們很欣慰。我們年歲大了沒有那麼多欲求,這個書店還要繼續下去,能開多久開多久。”老人的話讓記者內心充滿感動。

曾記得有人這樣定位書店:“書店相對於一個城市,書相對於一個人,都是一種解決孤獨的方式。”

如果書是點燃人們心靈的亮光,書店便是點亮一座城市的亮光。在一個文化厚實深沉的城市裡,必然有著許多像三味書屋一樣的視窗的位置。對於愛書的人來講,書店永遠是個溫暖的所在。

5月18日,三味書屋將迎來自己30歲生日。30年,書店讓一部部啟迪心靈的好作品與讀者彼此注目彼此相知,同時也以獨有的書香在許多人心中築起一道地標。我們身邊總有像“老李夫婦”這樣的人,心懷理想,肩上有責任,他們在喧囂的商業化進程中,用寬容豁達和樂天知命支撐著文化追求,令人仰視。(劉梅)

 書店裡的貓咪、蔬菜和芒果樹

書店和貓,一向就是一種絕配

曹雪芹故居中的“芹圃學坊”

“磚讀空間”讀書邀請

擁有一家舊書店40年的老人。修補殘缺的舊書,他就擁有了整個世界。

“書店是書的殿堂,是知識和靈感無可替代的寶庫。書店還是愛書之人聚會、相遇、交流思想的場所。這種舞臺般的現場感,正是當今網路時代應該重視的。”這句話是一家著名書店的主人的話。每當走進一家書店,我都會想起這句話中的定義:“舞臺般的現場感。”

週末那天走進“言又幾”書店,叫一杯咖啡,斜倚在沙發上,看人來人往,親密關係的輕聲絮語,陌生關係的隔閡與謙讓——偶爾這種隔閡會被打破,大多是因為看見同一本書的驚喜和會心一笑。所以書店是適合拍室內劇的地方,比如《布萊克書店》,書店的主人布萊克經營書店有一搭沒一搭的懶散,手上卻總捧著本書,損人時往往引經據典。他對那種買書回去裝樣子的顧客,一本正經懟回去的樣子,看過的人不禁啞然失笑。看看這段經典的臺詞——

顧客:那些書?多少錢?那些皮制封面的書……

布萊克:那是狄更斯的文集,查理斯·狄更斯。

顧客:它們是真皮的嗎?

布萊克:它們是真的狄更斯。

顧客:我必須知道它們是不是真皮的,它們要和我家裡的沙發相配,我家的其他東西都是真皮的!我給你兩百英鎊……

布萊克:你的英鎊是真皮的嗎?

顧客:不是。

布萊克:對不起,真皮的英鎊才能跟我的錢包相配。下一個。

正陽書局的貓咪4歲了。那天去書局,看見它躺在南廂房的書屋裡,依然是那副慵懶的模樣。某年夏天的時候,我曾經窩在書局外的茶座裡看書,這只貓昂首挺胸地走了過去,然後也找一個地方趴著,打個哈欠就半睡半醒地瞅著這個世界。

很多書店都有貓,而且大多是流浪貓,因為書店主人的收留,從此就留了下來。成都的“再書房”就有6只貓,都是收養的。所以“再書房”聲稱世界上只有兩種貓:貓和書店貓。這家書店的文宣是這麼寫的:二十世紀偉大的作家海明威有著“文壇硬漢”的形象,但他也是一個瘋狂的愛貓者。“貓是最善良最忠誠的夥伴,養了一隻貓,就會再養一隻!”數量最多的時候,海明威養了34只貓。文人與貓,貓與書,書與書店的相逢,都是緣分。有人誇張地說,書店貓是家養寵物的最高級別,因為在這裡,全是自由,去與留都是自己的選擇……

我記得杭州的“吾南書舍”也是有貓的,一隻加菲貓。不過除了貓之外,書店的美食也讓人垂涎欲滴。我們留意一家書店,除了書之外,如果飲品和甜品能給我們意外驚喜,那麼我們流連的時間會更長。

讀到過一篇題目很誇張的文章《有貓的書店,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地方》,文章描述:香港的森記書局,經營了30多年。1982年,接手書店不久的陳小姐,發現店裡有老鼠,她不得不向管理員求助,“剛好,管理員就在樓梯上撿到一隻流浪貓”……陳小姐經手照顧的流浪貓至少有七八百隻。有人撿到被遺棄的小貓或者病貓,就會送來森記,等它們長到半歲、恢復健康,陳小姐就會幫它們找到合適的領養者,而森記一共住過28只貓。

有的書店乾脆命名為“貓咪咖啡書店”“貓的天空之城”……“貓咪咖啡書店”開業之日,20多隻貓成了閒庭信步的傲嬌店員,卻讓這家書店創下顧客排隊三小時才能進場的記錄。

如聖殿一般赫赫有名的巴黎莎士比亞書店裡也有貓,大部分都叫Kitty,或許是書店主人懶得再給貓起別的名字?我後來才知道,莎士比亞書店那只換來換去卻永遠都叫Kitty的貓,來自於《安妮日記》中安妮的好友Kitty……

大概因為貓散漫的樣子非常適合讀書人的心態與形態吧,所以書店和貓,一向是一種絕配。

在有關書店的影視作品中,最鍾情於中國臺灣出品的《書店裡的影像詩》。這片子是侯季然導演為偶像劇《巷弄裡的那家書店》拍攝的衍生品,作品以紀錄片的形式記錄了全臺灣共80家獨立書店的樣貌,每集只有3分鐘。

春成書店是臺灣最南端的書店。這裡曾經是一間雜貨鋪,在交通閉塞通訊不發達的過去,雜貨鋪就是資訊的集散地。而雜貨鋪被時代淘汰之後,這裡建成了一家書店——春成書店屹立16年,書店主人一邊賣書一邊收集和保護當地的民謠。一座小鎮的記憶與歌唱,就這樣融匯在每一張佈滿字跡的紙上。

Zeelandia是大航海時代荷蘭人來到臺灣建城時,給臺灣取的名字。這家書店以臺灣第一次走入世界的名字命名,收藏有關旅行的一切。書店女老闆去過世界上很多地方,但是“我旅行出門,那些出走啊,那些流浪,最後,其實最開心的那個目的地,永遠是回家”。

建在社區裡的南坎1567小書店不僅賣書,社區裡的媽媽們經常跑來嘮家常,村長臨時抱佛腳來找書寫演講稿,詩人會偶爾寫一首詩詞小品貼在書店裡,而熱愛繪畫的居民們一起創作了南坎的“清明上河圖”——居民們把街上的故事講給畫家聽,畫家就畫下來,畫在書店的牆上。書店老闆說她要用書店“重拾人與人之間的活動”。每當夜晚來臨,社區的燈光逐漸熄滅,僅有書店在黑暗裡發光……

80家書店,80種不同的人生和際遇。儘管這些書店的主人沒有世俗的成功和風光,但他們無一例外都喜歡書,喜歡黑暗中的那一束光,並且對所有的生靈充滿了慈悲心。

導演的拍攝手法非常獨到。《時光書店》這一集,鏡頭始終固定在書店外拍攝書店門口的人流和車流。人們來到這裡,又離開這裡,只有這座書店在時間的河流中靜默不動。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小小的“小間書菜”,是一家建在水田中央的書店,書店老闆是從城市辭職的年輕人。她說過膩了都市的快節奏生活,她嚮往的人生只是煮菜看書。

書店裡的桌椅和許多小物件都是書店老闆的丈夫自己手工做的,書店裡還專門為他的木工愛好開闢了一個專欄,專門販賣與木工有關的書籍。專欄的名字叫“做木工是我先生的興趣”。

既賣好書,又賣新鮮的蔬菜。他們還說,希望鄉親們以書換菜,一本二手書,換幾把新鮮蔬菜。“小間書菜”有很多文學、詩集、旅行、童話的書,而那些理財金融類書往往會被委婉謝絕。這正如影片中所說的,人生的物質空間小小一間便足夠,“物欲的最小量化”,才可遇見“心理層面空間的最大量化”。

這是我唯一想開的一家書店。

用書來換菜不算最“奇葩”的。因為想要保護一棵古老的芒果樹,黃禹銘開了一家名為“伊聖詩私房書櫃”的小書店。他的理由很簡單:“開書店就夠浪漫了,已經浪漫得不切實際了。如果開書店的同時還拯救了一棵老樹,那將是浪漫得很幸福的事。”

我們在這棵參天大樹上看到樹身的傷痕累累,那是過去電線的纏繞造成的傷害。自從有了“伊聖詩私房書櫃”,電線被拆除,芒果樹被黃禹銘小心地保護了起來。

而坐落於磚塔胡同的正陽書局及其“磚讀空間”,肩負著保護元代萬松老人塔的重任。其實磚塔胡同之名,正來自於這座千年萬松老人塔,而小院裡“磚讀空間”是北京首個非營利性公共閱讀空間。在還沒有讀書之前,我們已經讀到了一座城市過去的模樣。

“鼴書”如果用繁體字來寫,就成了“鼴書”,恍眼看上去就像“鼴鼠”。沒錯,“鼴書”的吉祥物就是鼴鼠——小小的書店門臉掛著的木頭牌子上寫著“鼴書”兩個字,還畫著一隻小鼴鼠捧著書的癡萌樣。“鼴書”把淘來的舊書進行重新修復、裝幀,讓我想到中國古代文人敬惜字紙的傳統。《燕京舊俗志》就斷然稱:“汙踐字紙……幾乎與不敬神佛、不孝父母同科罪。”文字是聖賢心血,也是樹木精華,出一本沒有價值的書,甚至誤導讀者的書,是亂砍濫伐。所以很多開書店的人,都至少是半個環保主義者。

據說北京最小的書店是豆瓣書店,一篇文章寫道:“四壁都是書,中間兩組E型架和一張書桌,就是鋪面的全部……(屋裡)剛夠一個人起起蹲蹲地挑書,再來多一個人——對不起,轉不開身了。”曾在黔東見過一家只有二三十平米的書店,書店主人是一位戴著眼鏡的年輕人,邋邋遢遢的樣子,但是書架和書都很乾淨。書架上的書都是哲學書,我記得其中一本是《第一本哲學漫畫書:尼采的哲學思想》,書的腰封上寫著:“人人都能看懂的尼采哲學漫畫書”。走出書店的時候,看見年輕人在跟一個挑擔的老農在臺階上席地而坐,他們氣定神閑的樣子讓人不忍心打擾。

但其實更小的書店在日本東京,店名“一室一冊·森岡書店”,意思是“一間房,一本書”。森岡書店每週會精心挑選出一本好書在店內售賣,讀者沒有挑選的餘地,他們只能買或不買,但通常情況下,踏入書店的人,走的時候都會帶走這本書。而每週圍繞這本書,書店都會構建一個相關主題,策劃一系列與這本書有關的展覽、活動、對話。讀一本好書是要讀透的,不能浮皮潦草。

這些書店都留下了強烈的個人印跡和偏好,他們以這樣的偏好來選擇自己喜歡的書籍。但是如果我們讀過那本著名的《書店時光》就知道,世界上的很多大型書店裡,店員都有替書店選書的自由。這樣的模式,被稱為“書店民主”。作家布茲比有過17年的書店職員經歷,他這樣的店員已經成了書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不奇怪的是,他的《書店的燈光》一直在很多讀書人心中閃爍不滅。

董橋先生說:“愛書愛紙的人,等於迷戀天上的月亮。”他還說:“書店再小還是書店,是網路時代一座風雨長亭,凝望疲敝的人文古道,難舍劫後的萬卷斜陽。”

如果我們讀過《書店的燈光》,讀過《莎士比亞書店》,那我們一定也知道,這些小小的書店不像那些偉大的書店所具有的榮光,比如巴黎的莎士比亞書店成就了喬伊絲的《尤利西斯》,三藩市的城市之光書店成就了金斯伯格的《嚎叫》,就像電影《天才捕手》中偉大的編輯麥克斯·珀金斯發現了湯瑪斯·沃爾夫、菲茲傑拉德、海明威,但是這些小小書店中的人們,卻一樣活出了一分尊嚴、滿足和怡然自得。(文/龍天 攝影 龍平川)

 我們會燒什麼樣的書取暖

每個月我都會在網上訂購幾本圖書,所以每個月自然都會接到月度暢銷書推送。這些“暢銷書”我大多不喜歡,前一段日子,終於將網站的推送遮罩掉了,因為那些“暢銷”的標準我個人並不認同。每個人的欣賞點、關注點不同,因此每個人喜歡的書也肯定不一樣,但有沒有一個相對比較客觀的標準呢?我認為是有的。

好多年前的一篇文章引得我思慮至今,文章的標題是《世界末日,先燒哪些書?》。這個詰問之所以引起我的思慮,原因有兩個:其一,我曾經是做書的,以往,我這樣的人被稱作“書商”,而現在這個詞已經消失了;其二,我喜歡閱讀。我知道,很多讀書人碰到這個問題的時候,都會情不自禁地思索一番。其實,“世界末日,先燒哪些書”當初有兩個前提:一是圖書館中有現存的所有類型的書籍且不重複;二是災難結束之後,這個圖書館中所剩的書,將是人類重建文明的重要資料。

這兩個前提讓“先燒哪些書”成為一個虛擬的問題,但這種看似荒誕的虛擬卻讓我們對書的甄別有了一個全新的角度。因為在這個預設的虛擬情景中,“不是個人討厭什麼書就燒什麼書,因為這個人不僅肩負著活下去的責任,更肩負著全人類的重任”。在這個前提下,我們習以為常的“暢銷”的標準可能會不一樣。

當年,作家馬伯庸給出的答案是,“第一批投入火堆中的書,毫無疑問是成功學和勵志書……燒了絲毫不可惜”,而且,“成功學這兩年出得太多了,拿來當燃料,可以燒很久”。在他的名錄中,“活該被燒”的書還有生活保健類、明星自傳類、星象占卜類。他也把這個問題問之于一干友人,“有的先燒青春小說再燒旅遊指南,有的燒了歷史普及類的猶嫌不過癮,還要去拿高中教輔與公務員題庫出氣”。看來,這個問題是一塊試金石,可以一下就試出書籍的優劣。

人類歷史上的焚書都不是什麼光彩的行徑,西元前221年發生在中國的“焚書坑儒”是一個太著名的歷史事件了,在中國幾乎家喻戶曉。之後的秦朝末年,項羽入咸陽,將秦始皇焚書之餘保存下來的官府藏書,連同咸陽城一把火焚毀……其實焚書這種行為在許多國家的歷史上都曾經發生過。早在西元前612年,巴比倫人攻陷亞述國首都尼尼微後,就將亞述王宮付之一炬,王宮圖書館中的大量藏書也在這次浩劫中被毀。西元前7世紀初,猶太國王約雅敬焚毀了先知耶利米寫的《巴錄便尼利亞》,原因是他不喜歡這部作品對巴比倫將入侵的預言……

人類焚書的歷史三天三夜也說不完,不過這些焚書事件與本文開篇所說的燒書卻有實質的不同,這種不同就在於印刷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我們一方面享受各種圖書、各種思想帶來的文化的豐富性,而另一方面也有大量讓人不忍卒讀的書籍氾濫成災。所以,當“世界末日來臨”時,我們該“先燒哪些書”,其實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它啟發我們的是,百年之後,我們該給子孫留下的是什麼?他們由此知道我們看的是什麼書,他們也由此知道我們是什麼樣的人。

荒誕的問題其實並不荒誕,答案也許不言自明。(林虹)

 文人書齋

春秋時期,諸子百家大興私人講學之風,講學的地方,白天是課堂,晚上就成了讀書的地方,這就是書齋的雛形。至漢代,司馬遷身受奇恥大辱,滿懷孤憤,在家中讀書、整理資料,寫出了鴻篇巨制《史記》。司馬遷的“個人工作室”,就是他的“書齋”,這或可作為中國古代書齋正式形成的標誌。

盛唐文化藝術繁榮而發達,學術氛圍也比較寬鬆,可以說是書齋發展成熟的 時期。成都的杜甫“草堂”,就是典型的文人書齋。他寫書齋的詩句膾炙人口:“背郭堂成蔭白茅,緣江路熟俯青郊。榿林礙日吟風葉,籠竹和煙滴露梢。”

兩宋時期,文人墨客在詩詞、書法、繪畫等方面成就繁盛,加之程朱理學的創立及影響,講學之風盛行,書齋也是思想的激蕩之地。至元代,王冕首使花乳石篆刻的文人印,使篆刻藝術在原始秦漢璽印的基礎上脫胎而生,從此文人自己刻制的書齋印和書齋結合在一起,開啟了印章的載體和廣闊前景。正可謂:印小天地寬,方寸知千秋,大大豐富了書齋的內涵,成為書齋發展必不可少的標誌。

書齋發展到明代,與小說的誕生、話本的興盛、書法與繪畫的發展相伴,書齋地位和格局不斷完善,最終定型。這一時期,文人的書齋印更加盛行。清代的文人學士雖受“文字獄”的恐怖影響,轉向研究考據的文人多了,但文學、書畫藝術還是得到發展。此時書齋文化完成從書房到文房的進化,使文人書齋的發展得到充實與提高。

自古及今,書齋究竟該什麼樣,其實並無一定之規。富者可專門築樓,貧者陋室僅一席;有的雕樑畫棟,有的則環堵蕭然;有的築于水濱山林,有的藏諸市井;有的植以南山之竹,有的覆以荊楚之茅,不一而足,但總有一點是書房應有的品質,那就是簡潔清雅。李漁在《閒情偶寄》中專門談到書齋的設計,崇尚的是“宜簡不宜繁”“高雅絕俗之趣”。

“齋中長桌一,古硯一,舊古銅水注一,舊窯筆格一,斑竹筆筒一,舊窯筆洗一,糊鬥一,水中丞一,銅石鎮紙一。左置榻床一,榻下滾凳一,床頭小幾一,上置古銅花尊,或哥窯定瓶一,花時則插花盈瓶,以集香氣,閒時置蒲石於上,收朝露以清目。或置鼎爐一,用燒印篆清香。冬置暖硯爐上。壁間掛古琴一,中置幾,如吳中雲林幾式最佳。壁間懸畫一,書室中畫惟二品,山水為上,花木次,鳥獸人物不與也。”這是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箋·起居安樂箋》裡描述的書齋陳設,雖有些繁瑣,卻讓我們看到了一間舒適古雅的古代書齋的大概。

“新辟書齋鶴機寬,一簾風月盡幽閒。百年易向忙中過,萬事偏於好處慳。漫說折腰營斗米,何如留眼看雲山。只消一卷梅花句,留得林逋在世間。”中國古代文人無不重視書齋的設置,講究書房的高雅別致。他們在書齋中私自獨處,不記塵煩,格物致知。

今人效仿古人的書齋來裝點書房,有人專門去書店買了一套一套的百科全書裝點門面,卻幾乎很少翻閱,這已經失去了書齋的品位。若真如此,文人心中的家國天下,就沒有了其因應的內涵。(陳昕)

【免責說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公眾號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公眾號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公眾號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

濱海圖書館除了引人注目的中庭,也有傳統圖書館的閱覽室、自習室等設置。記者在“書山”上下攀爬了幾次,最後在一層兩側找到了通往主要閱覽室的電梯。從高處俯瞰,圖書館宏偉壯觀,環繞的梯形回廊,讓人想到這正是一曲交響音畫。

對於記者的體會,劉秀峰笑言:人們在“書山”上上下下尋找一番,最後發現了“寶藏”的入口,不也有一種探索的樂趣嗎?

描述圖書館最具有文學性的著作,當屬艾略克·格瑞伯的《魅力與狂歡:出沒在圖書館裡的主人公們》。作者筆下的“主人公們”,都是“一些老朋友和熟面孔,比如伏爾泰、凡爾納、維吉尼亞·伍爾芙、斯蒂芬·金等……雖然作家們筆下的文字各不相同,但對圖書館強烈的感情卻是相似的。他們往往認為圖書館是一粒可以喚起魔力和瘋狂的強效藥”。

對所有讀書人來說,每增加一座圖書館都是一件幸事。濱海圖書館的建設還在繼續,閱覽室裡空著的書架也會慢慢填滿。劉秀峰說:“再美的圖書館,讀者總有看厭倦的時候,能夠留下讀者的還是內涵。”正如當初中庭還沒有完全建好時,他和同事們看著已經初見雛形的書山,下定決心:要為這個美麗的建築,打造靈魂。(李紅笛)

三味書屋:初心中的堅守

如果不是按圖索驥,許多人斷不會想到北京第一家民營書店三味書屋就隱匿在繁華的西長安街與佟麟閣路交叉口,半地下的二層古樸建築在高樓叢林中間顯得有些特立獨行,很像書店的主人“老李夫婦”,安靜,優雅,不卑不亢。

近年來,受電子圖書、網路平臺售書等影響,身邊的不少書店陸續關閉,看著喧囂中的“三味書屋”幾個字,記者心中湧動著欣喜與感動。

書店有兩道門,第一道門的“三味書屋”木制門匾,在綠意掩映中古樸靜謐,記者撩起門簾步入,看到一側牆壁貼滿了便簽,記錄了書友們在不同時間、用不同筆跡、留下的不同感悟,有勵志有感激;另一邊白色展板上的十多張A4紙,密密匝匝記載著書屋舉辦過的數百場週末講座,涉及經濟、文化、宗教、民主自由等主題,表達著“書是為了被束縛的思想而存在”的理念。再抬頭,遒勁的“德不孤必有鄰”幾個大字,仿佛是店主人的宣言。進入第二道門便是書店,設計空靈,錯落有致地擺滿書架,像個大書房。店主人老李介紹,這裡是北京最早舉行作家簽售、小型音樂會、各類學術研討講座的書店,曾多次接待外國訪問團,“我們還給外國友人舉辦過婚禮。”他說。

據悉,店名取名“三味書屋”是因為劉元生、李世強夫婦的父輩與魯迅先生的友誼淵源,同時他們也想讓這裡像當年鄒韜奮先生的生活書店一樣充滿文化追求和人文情懷,那四個字為黃苗子先生題寫。書店是個文化視窗,老李反復強調。

兩道門將氣浮心虛、焦躁不安擋在外面,讓人迅速找到安靜與閒適。店內的書籍是主人精心選擇的,找不到流量作者,更沒有雞湯勵志書籍。書籍擺放的方式上可以窺見擺放者的意圖,藝術、人文、宗教、金融,各類詩詞歌賦被分門別類整齊碼放,讓人一目了然。店內的白熾燈光不是很亮,倒是書上嶄新的塑封閃著點點光暈。書店裡最外圈的牆上掛滿了老李夫婦曾經參加的各類文化活動的合影,照片下一垛一垛藝術雜誌綻放著美術品特有的鮮活色彩,和照片上的面龐互相交映。人文和責任,讓這裡成為眾多書友喜歡來的地方,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奇跡,不少人這樣說。

“北京正在建設文化中心,必將對全國文化建設起著引領和示範作用,書店是必不可少的,應當鼓勵和發展。”老李這樣詮釋,“書店是精神文明建設重要的內容和載體,現代書店的含義不是單純賣書的場所,不應是純商業行為,而應該是社會的公共平臺,成為大家提供交流思想討論問題的視窗,藉此逐漸培養社會責任,提高公民素質。”

記者發現,書店二層原有的茶座已關閉,“2012年以後由於種種原因就不搞講座了,”老李有些黯然,“我們的各種文化活動曾經很熱鬧,配合國家大政方針,推動改革,授課老師在這裡分享研究成果,投身社會關懷,啟迪思想。”活動多,參加的人多,圖書銷售也多了。失去這個盈利來源後,書店有時每天的銷售額連電錢都掙不回,“不賠錢就可以了。”老李溫和地笑道。原來,房子是老李夫婦在30多年前購得,不像其他書店存在房租壓力,創辦書店初衷也不作為謀生手段,目前他們儘量壓縮開支,店員由兩人減為一人,營業時間由全天改為每天中午12點至晚7點。“雖然也有迷茫,但書店不關,就是堅守。”他說。

一個城市的文明建設體現在哪裡?老李給記者講述了一件令他汗顏的事——

那年,以色列駐華大使來到書店,他很驕傲地對老李夫婦講:“我們以色列國土面積很小,但走在街上,一家挨一家都是書店,我們在全球的閱讀量第一,人均每年67本。北京很大,可是走到街上,一家挨一家的全是飯店。”老李很有感觸:“書店是社會進步的視窗。”

如今,已過杖國之年的老劉、老李夫婦依然頂著朋友們“死不改悔的樂觀派”的評語,依然每天來到書店,跟熟識的書友打招呼,還會親手為購書人在新書上蓋下三味書屋的印章,紅彤彤的朱砂煞是醒目。每一位書友購書離開時,老李總是微笑相送,“謝謝光臨!”“有那麼多喜歡書的人給我們鼓舞,我們很欣慰。我們年歲大了沒有那麼多欲求,這個書店還要繼續下去,能開多久開多久。”老人的話讓記者內心充滿感動。

曾記得有人這樣定位書店:“書店相對於一個城市,書相對於一個人,都是一種解決孤獨的方式。”

如果書是點燃人們心靈的亮光,書店便是點亮一座城市的亮光。在一個文化厚實深沉的城市裡,必然有著許多像三味書屋一樣的視窗的位置。對於愛書的人來講,書店永遠是個溫暖的所在。

5月18日,三味書屋將迎來自己30歲生日。30年,書店讓一部部啟迪心靈的好作品與讀者彼此注目彼此相知,同時也以獨有的書香在許多人心中築起一道地標。我們身邊總有像“老李夫婦”這樣的人,心懷理想,肩上有責任,他們在喧囂的商業化進程中,用寬容豁達和樂天知命支撐著文化追求,令人仰視。(劉梅)

 書店裡的貓咪、蔬菜和芒果樹

書店和貓,一向就是一種絕配

曹雪芹故居中的“芹圃學坊”

“磚讀空間”讀書邀請

擁有一家舊書店40年的老人。修補殘缺的舊書,他就擁有了整個世界。

“書店是書的殿堂,是知識和靈感無可替代的寶庫。書店還是愛書之人聚會、相遇、交流思想的場所。這種舞臺般的現場感,正是當今網路時代應該重視的。”這句話是一家著名書店的主人的話。每當走進一家書店,我都會想起這句話中的定義:“舞臺般的現場感。”

週末那天走進“言又幾”書店,叫一杯咖啡,斜倚在沙發上,看人來人往,親密關係的輕聲絮語,陌生關係的隔閡與謙讓——偶爾這種隔閡會被打破,大多是因為看見同一本書的驚喜和會心一笑。所以書店是適合拍室內劇的地方,比如《布萊克書店》,書店的主人布萊克經營書店有一搭沒一搭的懶散,手上卻總捧著本書,損人時往往引經據典。他對那種買書回去裝樣子的顧客,一本正經懟回去的樣子,看過的人不禁啞然失笑。看看這段經典的臺詞——

顧客:那些書?多少錢?那些皮制封面的書……

布萊克:那是狄更斯的文集,查理斯·狄更斯。

顧客:它們是真皮的嗎?

布萊克:它們是真的狄更斯。

顧客:我必須知道它們是不是真皮的,它們要和我家裡的沙發相配,我家的其他東西都是真皮的!我給你兩百英鎊……

布萊克:你的英鎊是真皮的嗎?

顧客:不是。

布萊克:對不起,真皮的英鎊才能跟我的錢包相配。下一個。

正陽書局的貓咪4歲了。那天去書局,看見它躺在南廂房的書屋裡,依然是那副慵懶的模樣。某年夏天的時候,我曾經窩在書局外的茶座裡看書,這只貓昂首挺胸地走了過去,然後也找一個地方趴著,打個哈欠就半睡半醒地瞅著這個世界。

很多書店都有貓,而且大多是流浪貓,因為書店主人的收留,從此就留了下來。成都的“再書房”就有6只貓,都是收養的。所以“再書房”聲稱世界上只有兩種貓:貓和書店貓。這家書店的文宣是這麼寫的:二十世紀偉大的作家海明威有著“文壇硬漢”的形象,但他也是一個瘋狂的愛貓者。“貓是最善良最忠誠的夥伴,養了一隻貓,就會再養一隻!”數量最多的時候,海明威養了34只貓。文人與貓,貓與書,書與書店的相逢,都是緣分。有人誇張地說,書店貓是家養寵物的最高級別,因為在這裡,全是自由,去與留都是自己的選擇……

我記得杭州的“吾南書舍”也是有貓的,一隻加菲貓。不過除了貓之外,書店的美食也讓人垂涎欲滴。我們留意一家書店,除了書之外,如果飲品和甜品能給我們意外驚喜,那麼我們流連的時間會更長。

讀到過一篇題目很誇張的文章《有貓的書店,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地方》,文章描述:香港的森記書局,經營了30多年。1982年,接手書店不久的陳小姐,發現店裡有老鼠,她不得不向管理員求助,“剛好,管理員就在樓梯上撿到一隻流浪貓”……陳小姐經手照顧的流浪貓至少有七八百隻。有人撿到被遺棄的小貓或者病貓,就會送來森記,等它們長到半歲、恢復健康,陳小姐就會幫它們找到合適的領養者,而森記一共住過28只貓。

有的書店乾脆命名為“貓咪咖啡書店”“貓的天空之城”……“貓咪咖啡書店”開業之日,20多隻貓成了閒庭信步的傲嬌店員,卻讓這家書店創下顧客排隊三小時才能進場的記錄。

如聖殿一般赫赫有名的巴黎莎士比亞書店裡也有貓,大部分都叫Kitty,或許是書店主人懶得再給貓起別的名字?我後來才知道,莎士比亞書店那只換來換去卻永遠都叫Kitty的貓,來自於《安妮日記》中安妮的好友Kitty……

大概因為貓散漫的樣子非常適合讀書人的心態與形態吧,所以書店和貓,一向是一種絕配。

在有關書店的影視作品中,最鍾情於中國臺灣出品的《書店裡的影像詩》。這片子是侯季然導演為偶像劇《巷弄裡的那家書店》拍攝的衍生品,作品以紀錄片的形式記錄了全臺灣共80家獨立書店的樣貌,每集只有3分鐘。

春成書店是臺灣最南端的書店。這裡曾經是一間雜貨鋪,在交通閉塞通訊不發達的過去,雜貨鋪就是資訊的集散地。而雜貨鋪被時代淘汰之後,這裡建成了一家書店——春成書店屹立16年,書店主人一邊賣書一邊收集和保護當地的民謠。一座小鎮的記憶與歌唱,就這樣融匯在每一張佈滿字跡的紙上。

Zeelandia是大航海時代荷蘭人來到臺灣建城時,給臺灣取的名字。這家書店以臺灣第一次走入世界的名字命名,收藏有關旅行的一切。書店女老闆去過世界上很多地方,但是“我旅行出門,那些出走啊,那些流浪,最後,其實最開心的那個目的地,永遠是回家”。

建在社區裡的南坎1567小書店不僅賣書,社區裡的媽媽們經常跑來嘮家常,村長臨時抱佛腳來找書寫演講稿,詩人會偶爾寫一首詩詞小品貼在書店裡,而熱愛繪畫的居民們一起創作了南坎的“清明上河圖”——居民們把街上的故事講給畫家聽,畫家就畫下來,畫在書店的牆上。書店老闆說她要用書店“重拾人與人之間的活動”。每當夜晚來臨,社區的燈光逐漸熄滅,僅有書店在黑暗裡發光……

80家書店,80種不同的人生和際遇。儘管這些書店的主人沒有世俗的成功和風光,但他們無一例外都喜歡書,喜歡黑暗中的那一束光,並且對所有的生靈充滿了慈悲心。

導演的拍攝手法非常獨到。《時光書店》這一集,鏡頭始終固定在書店外拍攝書店門口的人流和車流。人們來到這裡,又離開這裡,只有這座書店在時間的河流中靜默不動。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小小的“小間書菜”,是一家建在水田中央的書店,書店老闆是從城市辭職的年輕人。她說過膩了都市的快節奏生活,她嚮往的人生只是煮菜看書。

書店裡的桌椅和許多小物件都是書店老闆的丈夫自己手工做的,書店裡還專門為他的木工愛好開闢了一個專欄,專門販賣與木工有關的書籍。專欄的名字叫“做木工是我先生的興趣”。

既賣好書,又賣新鮮的蔬菜。他們還說,希望鄉親們以書換菜,一本二手書,換幾把新鮮蔬菜。“小間書菜”有很多文學、詩集、旅行、童話的書,而那些理財金融類書往往會被委婉謝絕。這正如影片中所說的,人生的物質空間小小一間便足夠,“物欲的最小量化”,才可遇見“心理層面空間的最大量化”。

這是我唯一想開的一家書店。

用書來換菜不算最“奇葩”的。因為想要保護一棵古老的芒果樹,黃禹銘開了一家名為“伊聖詩私房書櫃”的小書店。他的理由很簡單:“開書店就夠浪漫了,已經浪漫得不切實際了。如果開書店的同時還拯救了一棵老樹,那將是浪漫得很幸福的事。”

我們在這棵參天大樹上看到樹身的傷痕累累,那是過去電線的纏繞造成的傷害。自從有了“伊聖詩私房書櫃”,電線被拆除,芒果樹被黃禹銘小心地保護了起來。

而坐落於磚塔胡同的正陽書局及其“磚讀空間”,肩負著保護元代萬松老人塔的重任。其實磚塔胡同之名,正來自於這座千年萬松老人塔,而小院裡“磚讀空間”是北京首個非營利性公共閱讀空間。在還沒有讀書之前,我們已經讀到了一座城市過去的模樣。

“鼴書”如果用繁體字來寫,就成了“鼴書”,恍眼看上去就像“鼴鼠”。沒錯,“鼴書”的吉祥物就是鼴鼠——小小的書店門臉掛著的木頭牌子上寫著“鼴書”兩個字,還畫著一隻小鼴鼠捧著書的癡萌樣。“鼴書”把淘來的舊書進行重新修復、裝幀,讓我想到中國古代文人敬惜字紙的傳統。《燕京舊俗志》就斷然稱:“汙踐字紙……幾乎與不敬神佛、不孝父母同科罪。”文字是聖賢心血,也是樹木精華,出一本沒有價值的書,甚至誤導讀者的書,是亂砍濫伐。所以很多開書店的人,都至少是半個環保主義者。

據說北京最小的書店是豆瓣書店,一篇文章寫道:“四壁都是書,中間兩組E型架和一張書桌,就是鋪面的全部……(屋裡)剛夠一個人起起蹲蹲地挑書,再來多一個人——對不起,轉不開身了。”曾在黔東見過一家只有二三十平米的書店,書店主人是一位戴著眼鏡的年輕人,邋邋遢遢的樣子,但是書架和書都很乾淨。書架上的書都是哲學書,我記得其中一本是《第一本哲學漫畫書:尼采的哲學思想》,書的腰封上寫著:“人人都能看懂的尼采哲學漫畫書”。走出書店的時候,看見年輕人在跟一個挑擔的老農在臺階上席地而坐,他們氣定神閑的樣子讓人不忍心打擾。

但其實更小的書店在日本東京,店名“一室一冊·森岡書店”,意思是“一間房,一本書”。森岡書店每週會精心挑選出一本好書在店內售賣,讀者沒有挑選的餘地,他們只能買或不買,但通常情況下,踏入書店的人,走的時候都會帶走這本書。而每週圍繞這本書,書店都會構建一個相關主題,策劃一系列與這本書有關的展覽、活動、對話。讀一本好書是要讀透的,不能浮皮潦草。

這些書店都留下了強烈的個人印跡和偏好,他們以這樣的偏好來選擇自己喜歡的書籍。但是如果我們讀過那本著名的《書店時光》就知道,世界上的很多大型書店裡,店員都有替書店選書的自由。這樣的模式,被稱為“書店民主”。作家布茲比有過17年的書店職員經歷,他這樣的店員已經成了書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不奇怪的是,他的《書店的燈光》一直在很多讀書人心中閃爍不滅。

董橋先生說:“愛書愛紙的人,等於迷戀天上的月亮。”他還說:“書店再小還是書店,是網路時代一座風雨長亭,凝望疲敝的人文古道,難舍劫後的萬卷斜陽。”

如果我們讀過《書店的燈光》,讀過《莎士比亞書店》,那我們一定也知道,這些小小的書店不像那些偉大的書店所具有的榮光,比如巴黎的莎士比亞書店成就了喬伊絲的《尤利西斯》,三藩市的城市之光書店成就了金斯伯格的《嚎叫》,就像電影《天才捕手》中偉大的編輯麥克斯·珀金斯發現了湯瑪斯·沃爾夫、菲茲傑拉德、海明威,但是這些小小書店中的人們,卻一樣活出了一分尊嚴、滿足和怡然自得。(文/龍天 攝影 龍平川)

 我們會燒什麼樣的書取暖

每個月我都會在網上訂購幾本圖書,所以每個月自然都會接到月度暢銷書推送。這些“暢銷書”我大多不喜歡,前一段日子,終於將網站的推送遮罩掉了,因為那些“暢銷”的標準我個人並不認同。每個人的欣賞點、關注點不同,因此每個人喜歡的書也肯定不一樣,但有沒有一個相對比較客觀的標準呢?我認為是有的。

好多年前的一篇文章引得我思慮至今,文章的標題是《世界末日,先燒哪些書?》。這個詰問之所以引起我的思慮,原因有兩個:其一,我曾經是做書的,以往,我這樣的人被稱作“書商”,而現在這個詞已經消失了;其二,我喜歡閱讀。我知道,很多讀書人碰到這個問題的時候,都會情不自禁地思索一番。其實,“世界末日,先燒哪些書”當初有兩個前提:一是圖書館中有現存的所有類型的書籍且不重複;二是災難結束之後,這個圖書館中所剩的書,將是人類重建文明的重要資料。

這兩個前提讓“先燒哪些書”成為一個虛擬的問題,但這種看似荒誕的虛擬卻讓我們對書的甄別有了一個全新的角度。因為在這個預設的虛擬情景中,“不是個人討厭什麼書就燒什麼書,因為這個人不僅肩負著活下去的責任,更肩負著全人類的重任”。在這個前提下,我們習以為常的“暢銷”的標準可能會不一樣。

當年,作家馬伯庸給出的答案是,“第一批投入火堆中的書,毫無疑問是成功學和勵志書……燒了絲毫不可惜”,而且,“成功學這兩年出得太多了,拿來當燃料,可以燒很久”。在他的名錄中,“活該被燒”的書還有生活保健類、明星自傳類、星象占卜類。他也把這個問題問之于一干友人,“有的先燒青春小說再燒旅遊指南,有的燒了歷史普及類的猶嫌不過癮,還要去拿高中教輔與公務員題庫出氣”。看來,這個問題是一塊試金石,可以一下就試出書籍的優劣。

人類歷史上的焚書都不是什麼光彩的行徑,西元前221年發生在中國的“焚書坑儒”是一個太著名的歷史事件了,在中國幾乎家喻戶曉。之後的秦朝末年,項羽入咸陽,將秦始皇焚書之餘保存下來的官府藏書,連同咸陽城一把火焚毀……其實焚書這種行為在許多國家的歷史上都曾經發生過。早在西元前612年,巴比倫人攻陷亞述國首都尼尼微後,就將亞述王宮付之一炬,王宮圖書館中的大量藏書也在這次浩劫中被毀。西元前7世紀初,猶太國王約雅敬焚毀了先知耶利米寫的《巴錄便尼利亞》,原因是他不喜歡這部作品對巴比倫將入侵的預言……

人類焚書的歷史三天三夜也說不完,不過這些焚書事件與本文開篇所說的燒書卻有實質的不同,這種不同就在於印刷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我們一方面享受各種圖書、各種思想帶來的文化的豐富性,而另一方面也有大量讓人不忍卒讀的書籍氾濫成災。所以,當“世界末日來臨”時,我們該“先燒哪些書”,其實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它啟發我們的是,百年之後,我們該給子孫留下的是什麼?他們由此知道我們看的是什麼書,他們也由此知道我們是什麼樣的人。

荒誕的問題其實並不荒誕,答案也許不言自明。(林虹)

 文人書齋

春秋時期,諸子百家大興私人講學之風,講學的地方,白天是課堂,晚上就成了讀書的地方,這就是書齋的雛形。至漢代,司馬遷身受奇恥大辱,滿懷孤憤,在家中讀書、整理資料,寫出了鴻篇巨制《史記》。司馬遷的“個人工作室”,就是他的“書齋”,這或可作為中國古代書齋正式形成的標誌。

盛唐文化藝術繁榮而發達,學術氛圍也比較寬鬆,可以說是書齋發展成熟的 時期。成都的杜甫“草堂”,就是典型的文人書齋。他寫書齋的詩句膾炙人口:“背郭堂成蔭白茅,緣江路熟俯青郊。榿林礙日吟風葉,籠竹和煙滴露梢。”

兩宋時期,文人墨客在詩詞、書法、繪畫等方面成就繁盛,加之程朱理學的創立及影響,講學之風盛行,書齋也是思想的激蕩之地。至元代,王冕首使花乳石篆刻的文人印,使篆刻藝術在原始秦漢璽印的基礎上脫胎而生,從此文人自己刻制的書齋印和書齋結合在一起,開啟了印章的載體和廣闊前景。正可謂:印小天地寬,方寸知千秋,大大豐富了書齋的內涵,成為書齋發展必不可少的標誌。

書齋發展到明代,與小說的誕生、話本的興盛、書法與繪畫的發展相伴,書齋地位和格局不斷完善,最終定型。這一時期,文人的書齋印更加盛行。清代的文人學士雖受“文字獄”的恐怖影響,轉向研究考據的文人多了,但文學、書畫藝術還是得到發展。此時書齋文化完成從書房到文房的進化,使文人書齋的發展得到充實與提高。

自古及今,書齋究竟該什麼樣,其實並無一定之規。富者可專門築樓,貧者陋室僅一席;有的雕樑畫棟,有的則環堵蕭然;有的築于水濱山林,有的藏諸市井;有的植以南山之竹,有的覆以荊楚之茅,不一而足,但總有一點是書房應有的品質,那就是簡潔清雅。李漁在《閒情偶寄》中專門談到書齋的設計,崇尚的是“宜簡不宜繁”“高雅絕俗之趣”。

“齋中長桌一,古硯一,舊古銅水注一,舊窯筆格一,斑竹筆筒一,舊窯筆洗一,糊鬥一,水中丞一,銅石鎮紙一。左置榻床一,榻下滾凳一,床頭小幾一,上置古銅花尊,或哥窯定瓶一,花時則插花盈瓶,以集香氣,閒時置蒲石於上,收朝露以清目。或置鼎爐一,用燒印篆清香。冬置暖硯爐上。壁間掛古琴一,中置幾,如吳中雲林幾式最佳。壁間懸畫一,書室中畫惟二品,山水為上,花木次,鳥獸人物不與也。”這是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箋·起居安樂箋》裡描述的書齋陳設,雖有些繁瑣,卻讓我們看到了一間舒適古雅的古代書齋的大概。

“新辟書齋鶴機寬,一簾風月盡幽閒。百年易向忙中過,萬事偏於好處慳。漫說折腰營斗米,何如留眼看雲山。只消一卷梅花句,留得林逋在世間。”中國古代文人無不重視書齋的設置,講究書房的高雅別致。他們在書齋中私自獨處,不記塵煩,格物致知。

今人效仿古人的書齋來裝點書房,有人專門去書店買了一套一套的百科全書裝點門面,卻幾乎很少翻閱,這已經失去了書齋的品位。若真如此,文人心中的家國天下,就沒有了其因應的內涵。(陳昕)

【免責說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公眾號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公眾號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公眾號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