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黃聖依兒子幼升小面試遇尷尬:多少孩子父母雙全,卻活得像孤兒

01

在新的《媽媽是超人》裡, 最讓人心疼的孩子, 應該是黃聖依的兒子安迪。

從最初開播的時候, 他和黃聖依的生疏讓人吃驚。 被問到“爸爸媽媽不陪你的時候怎麼辦”時, 他說出“我已經習慣”的答案, 讓人聽了都唏噓。

最近, 他去參加入學面試的時候, 被幾個老師輪流問到英語、邏輯、數學等知識問題, 他都對答如流, 讓老師和黃聖依忍不住默默讚歎。

這時, 老師又問了一個問題:在上幼稚園或者家裡的時候, 最讓你開心的事有沒有?

此時安迪皺起了眉頭思索良久, 卻還是沉默, 當老師再追問時, 他說“沒有”。

聽到兒子說沒有, 站在門外偷看的黃聖依臉上表情有點尷尬, 也有點肅靜。

其實, 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 最開心的時刻就是能跟爸爸媽媽一塊兒玩的時候, 只是這樣的時光, 對於從小就養在爺爺奶奶家的安迪來說, 是奢侈的。 就連老師在跟黃聖依交談的時候, 也希望她能多抽空陪陪孩子。

陪伴, 非常簡單的兩個字, 做起來卻不是那麼容易。

看另一段黃聖依和安迪的相處片段:黃聖依要帶安迪去拍大頭貼。

可安迪一直說著“不要”, 但黃聖依還是拉著孩子進去拍照。

拍照時有點不順利, 安迪一直不配合, 黃聖依又急,

她就直接拽過安迪來繼續拍。 安迪此時的反抗就更加強烈了, 吼出:“不要拽我!”表情也變得很生氣, 後來乾脆跑出去了。

此時, 黃聖依才意識到不對, 試圖跟安迪溝通。 她又是拿硬幣讓安迪投, 又是耐心溝通, 最後還跟安迪說了“對不起”。

當孩子感受到媽媽的誠意,

也就不再唱反調了, 坦言自己胳膊被拽痛才會發脾氣, 算是對黃聖依敞開了心扉。

只是母子間這樣的一個小互動, 其實暴露了很多他們平時的相處狀態:獨處時間少, 導致陪伴品質並不高, 黃聖依也無法讀懂孩子, 溝通起來也不太順利。

在孩子眼裡, 媽媽就是媽媽啊, 從來不是一個隻會用物質滿足他的阿姨。

02

陪伴的缺失, 尚且還有辦法補償, 只要用心地去跟孩子溝通交流, 孩子總有敞開心扉接納的一天。

但是, 有種陪伴, 不僅不能讓孩子開心快樂, 還會給孩子帶來陰影。

陳喬恩就是在這種陰影下長大的。 她提到童年的時候, 是這樣描述的:經常被媽媽呼巴掌, 被媽媽用枯樹枝捆成一把打下來, 打得狠會見血。

在這樣的棍棒教育下長大的陳喬恩, 對母親的感覺, 恐懼是占大部分的。

儘管離開童年很久, 但那樣的生活對於陳喬恩來說, 是無法磨滅的陰影。 以至於她和媽媽一起上節目的時候, 大多數的情況都是相對無言, 誰也不說話, 氣氛很尷尬。

在陳喬恩的心裡, 童年的記憶是她永遠都無法打開的心結, 也許關係會緩解, 但從前的傷口不會平復。

我在圖書館的少兒閱覽室碰到過一個小女孩,總是留到圖書館關門才回家。有一次跟她聊起來的時候,她告訴我說不想回家。我以為家裡沒人她才不願回去,仔細一問,才知她爸媽都在家,但是她不喜歡跟爸媽待在一起。

“他們總說我笨,說我不愛動腦子,還說我懶,反正我做什麼都不對,那還不如不讓他們看到我。”孩子才七八歲,但言語是裡滿滿的委屈,聽著就讓人心疼。

明明有父母陪伴在身邊,卻總是不被父母認可,還被貼上很多的負面標籤,這樣的相處,的確給人很大的壓力。

其實現在像這樣的家庭也很多,明明跟孩子有充足的時間在一起,但卻無法做到有效的陪伴,甚至會讓孩子有種被禁錮的感覺,這種就可以稱作是低品質的陪伴了。

對孩子們來說,這種陪伴還不如沒有好。

03

無論哪個孩子,都是希望有人陪伴,能在陪伴中感受到愛的,因為他能在這種陪伴中尋找到安全感,也能建立自己的自信,還能在互動中排解情緒,這些都能在爸爸媽媽高品質的陪伴中實現。

高品質的陪伴,其實也沒有那麼困難。

好的陪伴,要走心

安迪在節目中說:“我不想讓她陪我,不喜歡她陪我。”也總是表現出一些排斥的情緒,可是這些唱反調的行為真的是他不喜歡媽媽嗎?

不是的,只要黃聖依耐心跟他溝通,安迪就會有回應,而且漸漸靠近黃聖依。

只能說,之前黃聖依和安迪的相處陪伴的不夠走心,才讓安迪排斥。

不得不提另一位媽媽霍思燕,跟兒子嗯哼在一起時,就算只是平常的聊天,都能讓孩子感受到滿滿的愛意。

霍思燕跟嗯哼分享自己的懷孕心情時,孩子問她:“萬一我跳跳跳,你肚子會感覺不舒服嗎?”

霍思燕耐心解釋說,不會。

孩子又追問:“那會兒你痛嗎?”

霍思燕看了一眼嗯哼,被孩子貼心的問題給暖到了。她告訴嗯哼:“我不會痛,我覺得你每次踹我都是想我了,想跟我打招呼。”

其實陪伴就藏在這樣的日常溝通裡,孩子傾訴的時候,你要認真聽;你分享的時候,孩子也願意聆聽。讓孩子瞭解自己的生活,也把自己融入到孩子的世界裡。

好的陪伴,要有參與感

雖說陪伴的時間很重要,但是很多時候各種生活現實所迫,並沒有足夠的時間相處。

但如果能在僅有的時間裡,增加互動交流,無論孩子和爸媽在相處中都能感知到對方的存在,既有參與感,又能使自己和對方開心、愉快,大家都能享受這段時光,那就是高品質的陪伴。

賈靜雯和兩個女兒相處的時候,就會讓人感受到這種相處的愉快。

當爸爸不在家時,咘咘一起幫忙照顧妹妹。畫畫聊天時講話有點大聲後,馬上安慰妹妹不怕;妹妹不小心吃了蠟筆的時候,又機智起身去尋找紙巾,還小心翼翼地喂妹妹吃東西和喝水……

無論是賈靜雯,還是咘咘以及妹妹,都能在相處中顧及對方,在乎對方的感受,每個人都有參與感,享受在一起的時光。

好的陪伴,要潤物細無聲

總有人說,生活都那麼忙了,填飽肚子要緊,哪還有功夫跟孩子折騰。當然,生活不容易可以理解,但是生活不容易,不能成為無法好好陪伴孩子的理由。

大明星孫儷可謂是事業順風順水,演藝道路也走得紅紅火火,然而與此同時,她也是個非常稱職的媽媽,並沒有因為忙於事業而疏於陪伴,她很好地平衡了工作和生活。

即便工作再忙,孫儷都會騰出時間來跟孩子相處,而且記錄下跟孩子相處的瞬間,比如一家子出去摘草莓,陪伴孩子做手工作品,睡前給孩子閱讀,把對孩子的愛意分攤到這些最平常的相處中去,潤物細無聲。

在事業上,孫儷是優秀演員,在孩子面前,她是一個愛搞怪的溫柔媽媽,這一點都不矛盾。

媽媽事業成功的同時,孩子也能感受到媽媽身上積極向上的力量,孩子也願意體諒爸媽的辛勞。

04

陪伴,不僅僅是“陪在娃身邊”。

也許在你工作疲倦之後,聽孩子講述下他在學校的趣事,或者分享一下自己的辛苦工作,來一次愉快的聊天,這也是陪伴。

當孩子沉浸在平板電腦或手機視頻裡的時候,你邀請孩子一起出去打會兒羽毛球或者籃球,這也是陪伴。

陪伴,可以發生在任何相處的時候,用心去跟孩子相處,孩子才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你的愛,所以,別再怪那個愛唱反調的小孩了,先看看,有沒有給夠他高品質的陪伴吧。

我在圖書館的少兒閱覽室碰到過一個小女孩,總是留到圖書館關門才回家。有一次跟她聊起來的時候,她告訴我說不想回家。我以為家裡沒人她才不願回去,仔細一問,才知她爸媽都在家,但是她不喜歡跟爸媽待在一起。

“他們總說我笨,說我不愛動腦子,還說我懶,反正我做什麼都不對,那還不如不讓他們看到我。”孩子才七八歲,但言語是裡滿滿的委屈,聽著就讓人心疼。

明明有父母陪伴在身邊,卻總是不被父母認可,還被貼上很多的負面標籤,這樣的相處,的確給人很大的壓力。

其實現在像這樣的家庭也很多,明明跟孩子有充足的時間在一起,但卻無法做到有效的陪伴,甚至會讓孩子有種被禁錮的感覺,這種就可以稱作是低品質的陪伴了。

對孩子們來說,這種陪伴還不如沒有好。

03

無論哪個孩子,都是希望有人陪伴,能在陪伴中感受到愛的,因為他能在這種陪伴中尋找到安全感,也能建立自己的自信,還能在互動中排解情緒,這些都能在爸爸媽媽高品質的陪伴中實現。

高品質的陪伴,其實也沒有那麼困難。

好的陪伴,要走心

安迪在節目中說:“我不想讓她陪我,不喜歡她陪我。”也總是表現出一些排斥的情緒,可是這些唱反調的行為真的是他不喜歡媽媽嗎?

不是的,只要黃聖依耐心跟他溝通,安迪就會有回應,而且漸漸靠近黃聖依。

只能說,之前黃聖依和安迪的相處陪伴的不夠走心,才讓安迪排斥。

不得不提另一位媽媽霍思燕,跟兒子嗯哼在一起時,就算只是平常的聊天,都能讓孩子感受到滿滿的愛意。

霍思燕跟嗯哼分享自己的懷孕心情時,孩子問她:“萬一我跳跳跳,你肚子會感覺不舒服嗎?”

霍思燕耐心解釋說,不會。

孩子又追問:“那會兒你痛嗎?”

霍思燕看了一眼嗯哼,被孩子貼心的問題給暖到了。她告訴嗯哼:“我不會痛,我覺得你每次踹我都是想我了,想跟我打招呼。”

其實陪伴就藏在這樣的日常溝通裡,孩子傾訴的時候,你要認真聽;你分享的時候,孩子也願意聆聽。讓孩子瞭解自己的生活,也把自己融入到孩子的世界裡。

好的陪伴,要有參與感

雖說陪伴的時間很重要,但是很多時候各種生活現實所迫,並沒有足夠的時間相處。

但如果能在僅有的時間裡,增加互動交流,無論孩子和爸媽在相處中都能感知到對方的存在,既有參與感,又能使自己和對方開心、愉快,大家都能享受這段時光,那就是高品質的陪伴。

賈靜雯和兩個女兒相處的時候,就會讓人感受到這種相處的愉快。

當爸爸不在家時,咘咘一起幫忙照顧妹妹。畫畫聊天時講話有點大聲後,馬上安慰妹妹不怕;妹妹不小心吃了蠟筆的時候,又機智起身去尋找紙巾,還小心翼翼地喂妹妹吃東西和喝水……

無論是賈靜雯,還是咘咘以及妹妹,都能在相處中顧及對方,在乎對方的感受,每個人都有參與感,享受在一起的時光。

好的陪伴,要潤物細無聲

總有人說,生活都那麼忙了,填飽肚子要緊,哪還有功夫跟孩子折騰。當然,生活不容易可以理解,但是生活不容易,不能成為無法好好陪伴孩子的理由。

大明星孫儷可謂是事業順風順水,演藝道路也走得紅紅火火,然而與此同時,她也是個非常稱職的媽媽,並沒有因為忙於事業而疏於陪伴,她很好地平衡了工作和生活。

即便工作再忙,孫儷都會騰出時間來跟孩子相處,而且記錄下跟孩子相處的瞬間,比如一家子出去摘草莓,陪伴孩子做手工作品,睡前給孩子閱讀,把對孩子的愛意分攤到這些最平常的相處中去,潤物細無聲。

在事業上,孫儷是優秀演員,在孩子面前,她是一個愛搞怪的溫柔媽媽,這一點都不矛盾。

媽媽事業成功的同時,孩子也能感受到媽媽身上積極向上的力量,孩子也願意體諒爸媽的辛勞。

04

陪伴,不僅僅是“陪在娃身邊”。

也許在你工作疲倦之後,聽孩子講述下他在學校的趣事,或者分享一下自己的辛苦工作,來一次愉快的聊天,這也是陪伴。

當孩子沉浸在平板電腦或手機視頻裡的時候,你邀請孩子一起出去打會兒羽毛球或者籃球,這也是陪伴。

陪伴,可以發生在任何相處的時候,用心去跟孩子相處,孩子才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你的愛,所以,別再怪那個愛唱反調的小孩了,先看看,有沒有給夠他高品質的陪伴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