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英山陶家河鄉特色文化引領美麗鄉村建設

黃岡新聞網(通訊員鄭鵬程 安自啟 徐俊)4月18日, 在英山縣陶家河鄉楊家河村, 幾名遊客慕名來到村裡的古建築關西第觀光並紛紛拍照留念。 近年來, 陶家河鄉在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中, 積極發掘歷史、邊貿、紅色、民俗等特色文化資源, 特色文化大放異彩, 美麗鄉村相得益彰。

保護厚重的歷史文化。 該鄉有清代中晚期古建築30多處, 有代表性的古建築主要有安家老屋、安家新屋、鬱氏宗祠、關西第等清代民居。 鄉里把文物保護提上議事日程, 成立了文物保護工作領導小組, 建立了“一點一策”保護機制, 並爭取了3個省級文物保護點的立項維修。

楊家河村結合美麗鄉村建設, 在茶園裡間作櫻花、桂花, 興修觀光棧道、整治村莊的同時, 統籌規劃, 從財政爭取到50萬元專項資金, 對關西第進行修葺、保護, 既留住了兒時記憶, 又給村裡增加了一處景觀。

搞活熱鬧的邊貿文化。 該鄉自古便是商賈雲集之地, 素有“高山小漢口”之稱。 鄉里將每月的農曆十五定為趕集日, 20多年來, 風雨無阻。 街道上熙熙攘攘的趕集客、琳琅滿目的商品、此起彼伏的叫賣聲, 彙集的不僅是財富, 也成為一種文化現象, 既吸引了參與買賣的客人, 也吸引了不少遊玩的看客。 為搞活邊貿, 鄉里去年專門整修擴建了一條連接安徽省的“湖北大道”, 大道兩邊用於擺攤設點,

大道旁邊路燈林立、樹影掩映, 為新農村增添了一道風景。

傳承凝重的紅色文化。 紅25軍曾在此譜寫可歌可泣的光輝篇章, 歷屆鄉黨委政府將紅色作為立鄉、活鄉的根本, 做好紅色文章。 鄉里通過立項爭取到紅25軍紀念館的改造資金, 拆除了老紀念館, 重建了寬敞明亮、功能齊全的新紀念館, 配套工程也在緊張施工中。 今年以來, 該館已吸引了2000多人前去瞻仰紀念。 各村也將紅色這根線貫穿于美麗鄉村建設中, 陶家河村主幹道及居住社區安裝了200多盞路燈, 美化了鄉村;胡家垸村開發紅25軍戰鬥遺址, 興建配套工程, 叫響了“紅色遊”品牌。

挖掘悠久的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源遠流長, 鄉土氣息濃厚, 鄉文化站積極參與挖掘、搜集、整理、傳承、開發工作。

組織老藝人和文藝愛好者成立了舞獅隊、腰鼓隊, 編排了採蓮船、漁翁戲蚌等民俗節目, 今年春節間, 開展了“金獅舞新春, 民俗拜大年”等活動, 活躍了鄉村文化生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