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喬德龍:我畫王陽明龍場悟道

心學, 作為儒學的一門學派。 最早可推溯自 孟子, 而北宋 程顥開其端, 南宋陸九淵則大啟其門徑, 而與 朱熹的理學分庭抗禮。 至明朝, 由 王守仁(號陽明)首度提出“心學”兩字, 並提出心學的宗旨在於“ 致良知”, 至此心學開始有清晰而獨立的學術脈絡。

無善無噁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心外無物”、“心外無理”。

“所謂致知格物者, 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也。 吾心之良知, 即所謂天理也。 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 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致吾心之良知者, 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

格物也。 是合心與理而為一者也” (《答顧東橋書》)。

“是非之心, 不濾而知, 不待學而能, 是故謂之良知。 是乃天命之性, 吾心之本體自然明明覺者也”(《 大學問》)。

“良知之在人心, 不但聖賢, 雖常人亦無不如此”(《答陸原靜書》)。

“ 致良知, 不假外求”, “若能向裡求, 見得自己心體, 即無時無處不是此道”(《王文成公全書》卷一)。

王陽明龍場悟道 全畫縱245cm, 橫310cm。

我畫王陽明龍場悟道

文/喬德龍

陽明先生悟道處為離貴州省修文縣縣城二三裡外的一處山洞, 陽明先生當年在當地苗民的幫助下於山洞門口前搭建了一茅棚, 先生便蟄居于此, 洞中讀易, 參悟聖人之道, 故有《穴窩讀易》之文。 某日夜忽然悟道, 從此陽明心學誕生。 離玩易窩三裡之許有一崗, 為先生講學傳道處, 後建為陽明祠。 陽明祠亦有一山洞, 洞頂有建築群, 是為先生傳道處, 即最初講學傳授心學之所。

王陽明龍場悟道之右聯穴窩讀易

少年時嘗多次到玩易窩、陽明祠。 是時, 視陽明心學為異端之學, 故陽明祠無人打理, 十分破敗。 雖然如此, 卻環境幽靜, 古色古香。 這是六十多年前的舊事了。

王陽明龍場悟道之左聯悟道

數十年間社會略有變化, 心學集大成者王陽明重被學界提起, 頗有陽明熱之勢, 少年時我與“陽明先生遺愛處”的的一段緣分激起了我創作“龍場悟道”的欲望。 此圖便是歷經兩年繪製的《王陽明龍場悟道》圖。 全圖為三聯畫。 右聯《穴窩讀易》, 表現陽明先生初謫貴州龍場任龍場驛長時, 無地可居, 穴居於近郊山洞之中, 每日讀易, 禪坐參悟聖賢之道。

左聯為《吾性自足》, 描繪陽明先生悟道瞬間。 陽明先生某夜因念:“聖人處此, 更有何道?”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

寤寐中若有人語之者, 不覺呼躍, 從者皆驚。 始知聖人之道, 吾性自足, 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 至此陽明心學誕生。

中聯《教條示龍場諸生》, 描述陽明 先生設館傳道。

每聯頂端長款分別摘自陽明先生著述和年表。

王陽明龍場悟道之吾性自足款

王陽明龍場悟道(局部)

王陽明龍場悟道(局部)

王陽明龍場悟道之人物形象

王陽明龍場悟道之悟道造型

王陽明龍場悟道之穴窩讀易

王陽明龍場悟道之右聯局部之一

王陽明龍場悟道之中聯局部

王陽明龍場悟道之左聯局部

喬德龍,字得龍,籍貫重慶萬州。1940年,歲次庚辰龍年“臘八”生於貴州。

1984年嘗以三件作品同時入選第六屆全國美術展覽,翌年加入中國美術家協會。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1988年乘海南建省辦大特區大潮闖海,翌年年初舉家移居海南。曾任海南省博物館館長、海南省首屆文聯委員、海南省收藏家協會副會長。

現任中共中央統戰部臺灣會館書畫館顧問、海南喜盈門藝術品博物館、喜盈門美術館名譽館長等職。

自2010年退休後,面壁9載,潛心修習藝術。於2009年至2018年先後在全國各省市並東南亞舉辦個展近20場。

相關閱讀:

喬德龍:天涯情緣,我的“東坡緣”

王陽明龍場悟道之吾性自足款

王陽明龍場悟道(局部)

王陽明龍場悟道(局部)

王陽明龍場悟道之人物形象

王陽明龍場悟道之悟道造型

王陽明龍場悟道之穴窩讀易

王陽明龍場悟道之右聯局部之一

王陽明龍場悟道之中聯局部

王陽明龍場悟道之左聯局部

喬德龍,字得龍,籍貫重慶萬州。1940年,歲次庚辰龍年“臘八”生於貴州。

1984年嘗以三件作品同時入選第六屆全國美術展覽,翌年加入中國美術家協會。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1988年乘海南建省辦大特區大潮闖海,翌年年初舉家移居海南。曾任海南省博物館館長、海南省首屆文聯委員、海南省收藏家協會副會長。

現任中共中央統戰部臺灣會館書畫館顧問、海南喜盈門藝術品博物館、喜盈門美術館名譽館長等職。

自2010年退休後,面壁9載,潛心修習藝術。於2009年至2018年先後在全國各省市並東南亞舉辦個展近20場。

相關閱讀:

喬德龍:天涯情緣,我的“東坡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