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烽火張垣」猴兒山戰鬥

烽 火 張 垣

編者按

張家口地處太行山、燕山和陰山山脈交匯處, 是華北平原與蒙古高原交界之地, 是連接蒙古高原地區與中原的唯一要塞, 獨特的地理位置, 決定了張家口這座城市重要的經濟、軍事、文化地位。 翻開張家口這座城市的發展史, 就是一部中華民族的戰爭史, 一處處聲名遠揚的昔日戰場, 一座座閱盡滄桑的要塞故壘, 一段段氣若長虹的長城古垣, 訴說著從上古民族融合到解放戰爭最後決戰期間50多場著名的戰事, 承載著歷代前賢、愛國將領、仁人志士的豐功偉績。 不忘記歷史才能開闢未來,

張垣方志按西元紀年梳理了曾在張家口地區發生的重要戰事以及相關內容, 以饗讀者。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 在張家口這塊兵家必爭之地發生了許多重要戰役和事件。 今天張垣方志向大家推送猴兒山戰鬥, 歡迎您在文章後與我們互動留言。

猴兒山戰鬥

1944年4月, 龍延懷聯合縣辦事處在黑土溝(今崇禮區四台嘴鄉屬)召開區以上幹部會議, 由40團二連(現為第65集團軍某旅裝步2連)執行警戒任務。 會議的第二天, 由於漢奸告密, 盤踞在常峪口、葛峪堡據點的偽軍160餘人和崇禮、趙川的偽騎兵300餘人, 以及張家口的日軍200余人, 漢奸、特務80余人向黑土溝偷襲而來。

4月7日, 二連得知敵情後, 馬上佈置戰鬥。 8日4時許, 越過霍家窪和長城時, 已發現三面受敵, 敵人分三路進至穀嘴子北山、霍家窪和蓮花坪以東地區, 並分別與民兵接火。 此時, 二連迅速佔領了猴兒山, 控制了制高點。

猴兒山戰鬥

猴兒山位於宣化區和崇禮區交界處, 北倚崇禮區茫茫林海, 南靠明代宣府鎮中路參將駐地葛峪堡, 西邊是咽喉要地常峪口, 東臨鳳凰山, 兩山相距, 僅僅三公里。 它險峰羅列, 形成了天然的屏障, 外長城雄踞山頭, 易守難攻, 屬“一夫擋關, 萬夫莫開”的地勢。

天剛剛亮, 50多個敵人向猴兒山偷摸而來, 七班戰士居高臨下, 以猛烈的火力把敵人打下去。 8點左右,

200多敵人在火力掩護下, 從長城北側發起衝擊。 二連七班堅守陣地, 力戰群敵, 在八、九班機槍火力支援下與敵激戰半小時, 敵棄屍20餘具, 又退縮回去。 此後, 敵又數次衝擊未成, 連遭打擊, 士氣大減。

午後, 敵人又從張家口調來大炮和百餘名日軍, 逼近東烽火臺附近。 同時, 兩股偽軍也由南北兩側向陣地撲來, 妄圖從三面壓縮, 夾擊二連。 14時左右, 敵在炮火的掩護下再次向七班發起攻擊。 危急關頭, 連長謝瑞集中特等射手和擲彈筒、輕機槍組成火力隊, 放起排子炮, 以急促火力又將敵人打了下去, 敵傷亡慘重。 與此同時, 北面進攻之偽軍也遭到八、九班痛擊, 退縮回去。

17時, 敵人600餘人在炮火掩護下, 同時從三面瘋狂發起第19次衝擊。 主峰以東及北側之敵,

先後攻佔猴兒山以北制高點及東側烽火臺地域。 二連乘敵立足未穩, 一面以火力抗敵, 一面抓住戰機, 在縣武工隊的協同下, 組織三排突施反擊, 將敵擊退, 敵屍橫遍野, 不得不停止攻擊。

猴兒山戰鬥

二連在三面受敵, 暫時得不到上級支援的情況下, 依靠地方組織和連隊黨支部的堅強領導,機智、沉著、近戰殲敵,艱苦奮戰12小時,終於堅持到夜晚,掩護縣區幹部勝利突圍。這就是著名的猴兒山戰鬥。

這次戰鬥,二連在7倍於己的敵人面前,毫不畏懼,英勇奮戰。戰鬥中,以杜常和、於占元、戴成名、李遷、李連山、侯常義、王懷7名戰士英勇犧牲,21名同志光榮負傷的代價,連續擊退敵人的19次瘋狂攻擊,取得殲敵170余人的光輝戰績。戰後,二連被晉察冀軍區授予“長城中隊”榮譽稱號。平北軍分區政治部為這次戰鬥的勝利賦賀詩一首:長城萬里來,猴山勢崢嶸。右壘千百年,陣地殺氣騰。我軍幾十名,敵兵幾百零。健兒一當百,巍然立長城……聞之敵喪膽,“長城中隊”名。

{文章摘選自《張家口市志》《張家口軍事志》《崇禮縣誌》《有照為證:當年我軍這樣浴血奮戰猴兒山(孫浩)》等資料}

依靠地方組織和連隊黨支部的堅強領導,機智、沉著、近戰殲敵,艱苦奮戰12小時,終於堅持到夜晚,掩護縣區幹部勝利突圍。這就是著名的猴兒山戰鬥。

這次戰鬥,二連在7倍於己的敵人面前,毫不畏懼,英勇奮戰。戰鬥中,以杜常和、於占元、戴成名、李遷、李連山、侯常義、王懷7名戰士英勇犧牲,21名同志光榮負傷的代價,連續擊退敵人的19次瘋狂攻擊,取得殲敵170余人的光輝戰績。戰後,二連被晉察冀軍區授予“長城中隊”榮譽稱號。平北軍分區政治部為這次戰鬥的勝利賦賀詩一首:長城萬里來,猴山勢崢嶸。右壘千百年,陣地殺氣騰。我軍幾十名,敵兵幾百零。健兒一當百,巍然立長城……聞之敵喪膽,“長城中隊”名。

{文章摘選自《張家口市志》《張家口軍事志》《崇禮縣誌》《有照為證:當年我軍這樣浴血奮戰猴兒山(孫浩)》等資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