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關注」遼寧開出一攬子優厚條件引人才

高校畢業生“零門檻”落戶, 推行“先落戶後就業”。 高校畢業生以個體、合夥經營方式創業, 可享受最高10萬元的財政貼息創業擔保貸款, 在高新技術領域進行自主創業的享受最高20萬元貸款。 對市以上人才計畫入選者提供200-500萬元純信用、無抵押、低利率貸款。

近日, 遼寧省政府新聞辦舉行《遼寧省人才服務全面振興三年行動計畫》和“興遼英才計畫”的新聞發佈會。 《三年行動計畫》針對我省人才發展中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 提出一系列創新政策。 到2020年, 全省人才規模將實現穩步增長, 專業技術人才達到350萬人,

具有高級技術職稱人才達到52萬人, 高技能人才達到112萬人。

12大政策亮點

1.高校、公立醫院和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可自主招聘高層次緊缺人才, 不受崗位比例和數額限制, 現場簽約、自主聘用。

2.建立高層次人才事業編制機動使用機制, 專門用於保障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培養、流動, 實行實名制動態管理。

3.允許高校、公立醫院和科研院所等單位突破績效工資控制線, 對作出突出貢獻的科研人員和創新團隊進行獎勵。

4.全面推行對完成、轉化職務科技成果作出重要貢獻的人員給予不低於70%比例獎勵和報酬的激勵政策。

5.建立博士、博士後職稱評審綠色通道, 已出站博士後可直接認定副高級職稱, 特別優秀、貢獻特別突出的博士和在站博士後可申報或認定正高級職稱。

6.對不願意改變國籍、戶籍、外國永久居留權的國內外高層次人才, 給予戶籍居民同等待遇。

7.實行高校畢業生“零門檻”落戶, 推行“先落戶後就業”。

8.加強院士專家工作站、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眾創空間等創新創業平臺建設, 對業績突出、解決制約我省產業發展重大關鍵問題、取得顯著經濟社會效益的平臺給予10-100萬元資金獎補。

9.對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和省級技能大師工作站, 分別給予500萬元、20萬元和10萬元資助。

10.鼓勵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推廣“人才貸”“人才投”“人才保”等創新業務, 對市以上人才計畫入選者提供200-500萬元純信用、無抵押、低利率貸款。

11.開闢高層次人才醫療保健綠色通道,

高層次人才持專用健康證到醫院就醫, 實行優先掛號、優先就診、優先住院待遇。

12.實行高層次人才子女義務教育階段就學“零門檻”政策。

焦點答疑

焦點:高技能人才培養有怎樣的計畫?

答:新增高技能人才12萬人。 實施高技能入才培養計畫。 加快實施《“中國製造2025”遼寧行動綱要》, 對接工業八大門類產業需求, 新增技能工人45萬人、高技能人才12萬人。 重點建設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10家、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10家、省級技能大師工作站50家, 分別給予500萬元、20萬元、10萬元資助。 健全遼寧特色勞動者終身培訓體系, 落實政府培訓補貼政策, 培訓產業工人50萬人, 對參加創業引導培訓、創業指導培訓合格並取得相應證書的,

分別給予500元、2000元創業培訓補貼。 培養集聚6000餘名急需緊缺高級技師、工匠技師, 企業對評定的工匠技師聘期內給予每月不低於3000元的崗位技能津貼。 對省政府命名的“遼寧工匠”一次性給予10萬元生活補貼。 重點推薦獲得省級及以上榮譽的“遼寧工匠”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推進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 培訓專業技術人才60萬人次、高級專業技術人才5000人次。

焦點:吸引人才有哪些有效的激勵機制?

答:“三個70%”用於獎勵。 採取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政策, 完善創新人才合理分享創新收益的激勵機制。 落實高校、科研院所等企事業單位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自主權。 落實省級科研專案資金管理政策,

勞務費預算不設比例限制。 非上市公司授予本公司專業技術人才的股權激勵等, 符合條件的可按規定遞延至轉讓股權時繳納個人所得稅。 實施遼寧傑出科技工作者、遼寧省優秀企業家、“遼寧工匠”表彰獎勵計畫。 健全完善遼寧友誼獎、省科學技術獎、省青年科技獎和省優秀專家等榮譽制度和獎勵辦法。

高層次人才培養支持計畫

圍繞傳統優勢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 對接國家“萬人計畫”, 在自然科學、工程技術和哲學社會科學等領域, 有計劃、有重點地遴選支持10名左右傑出人才、500名左右領軍人才和500名左右青年拔尖人才, 給予最高300萬元經費資助。

海內外高層次人才

引進集聚計畫

以園區、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為主體, 引進集聚3000名左右海內外高層次人才,重點遴選支持400名左右掌握關鍵領域前沿核心技術、能夠引領產業轉型升級、在海內外具有重要影響的高層次人才,給予最高300萬元經費資助。

對新培養引進的“兩院”院士由省財政給予每人500萬元資助。對新引進的高層次人才根據業績貢獻推薦申報國家和省人才、科技計畫專案。

高水準創新創業團隊

培養引進計畫

對接重點產業發展需求,依託園區、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單位培養引進200個左右有望突破核心技術、提升產業水準、引領產業發展,產生顯著經濟社會效益的海內外高水準創新創業團隊,給予最高1000萬元項目資助。

對隨同引進、經認定為高水準創新創業團隊成員、切實參與團隊科技研發工作的,每多增加1人,給予團隊20萬元資助,資助總額最高為100萬元。對高水準創新創業團隊成員,根據業績貢獻推薦申報國家和省人才、科技計畫專案。

外國人才引進計畫

實施外國專家百人計畫,重點引進100名左右高精尖外國專家,給予20萬元資助。推進重點外國專家專案計畫,引進產業發展急需緊缺外國人才3000人次,外國專家項目獲得國家外國專家項目計畫支持的,給予引智項目最高1:1配套資金資助;獲得省級外國專家項目計畫支持的,給予20萬元項目資助。

推進“外國專家遼寧行”活動,加強與俄羅斯、烏克蘭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人才交流與合作,支援俄羅斯等外籍院士專家工作站和中俄(遼寧)創新創業基地建設,經認定後給予50萬元資助。

青年英才儲備計畫

三年儲備博士、博士後2萬名左右。對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省級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的單位,分別給予15萬元和10萬元資助。

“三個70%”

對完成、轉化職務科技成果作出重要貢獻的人員給予獎勵和報酬,對技術轉讓或許可方式在本省轉化科技成果的,從技術轉讓或許可所取得的淨收入中提取不低於70%的比例用於獎勵以科技成果作價投資在本省實施轉化的,從作價投資取得的股份或出資比例中提取不低於70%的比例用於獎勵在研究開發和科技成果在本省轉化中作出主要貢獻的人員,獲得獎勵的份額不低於獎勵總額的70%。

相關新聞

“興遼英才計畫”正式啟動

遼寧將實施重大人才工程“興遼英才計畫”,以人才工程項目為牽動,推動《三年行動計畫》深入實施。

“興遼英才計畫”包括3個子項目:一是實施高層次人才培養支持計畫,重點支持10名左右傑出人才、500名左右領軍人才和500名左右青年拔尖人才。二是實施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引進集聚計畫,重點支持10名左右傑出人才、200名左右領軍人才和200名左右青年拔尖人才。三是實施高水準創新創業團隊培養引進計畫,重點支持200個左右高水準創新創業團隊。將上述目標任務概括起來,就是重點支持20名左右傑出人才、700名左右領軍人才、700名左右青年拔尖人才、200個左右高水準創新創業團隊。

遼寧華圖(syhuatu)轉載發佈

引進集聚3000名左右海內外高層次人才,重點遴選支持400名左右掌握關鍵領域前沿核心技術、能夠引領產業轉型升級、在海內外具有重要影響的高層次人才,給予最高300萬元經費資助。

對新培養引進的“兩院”院士由省財政給予每人500萬元資助。對新引進的高層次人才根據業績貢獻推薦申報國家和省人才、科技計畫專案。

高水準創新創業團隊

培養引進計畫

對接重點產業發展需求,依託園區、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單位培養引進200個左右有望突破核心技術、提升產業水準、引領產業發展,產生顯著經濟社會效益的海內外高水準創新創業團隊,給予最高1000萬元項目資助。

對隨同引進、經認定為高水準創新創業團隊成員、切實參與團隊科技研發工作的,每多增加1人,給予團隊20萬元資助,資助總額最高為100萬元。對高水準創新創業團隊成員,根據業績貢獻推薦申報國家和省人才、科技計畫專案。

外國人才引進計畫

實施外國專家百人計畫,重點引進100名左右高精尖外國專家,給予20萬元資助。推進重點外國專家專案計畫,引進產業發展急需緊缺外國人才3000人次,外國專家項目獲得國家外國專家項目計畫支持的,給予引智項目最高1:1配套資金資助;獲得省級外國專家項目計畫支持的,給予20萬元項目資助。

推進“外國專家遼寧行”活動,加強與俄羅斯、烏克蘭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人才交流與合作,支援俄羅斯等外籍院士專家工作站和中俄(遼寧)創新創業基地建設,經認定後給予50萬元資助。

青年英才儲備計畫

三年儲備博士、博士後2萬名左右。對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省級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的單位,分別給予15萬元和10萬元資助。

“三個70%”

對完成、轉化職務科技成果作出重要貢獻的人員給予獎勵和報酬,對技術轉讓或許可方式在本省轉化科技成果的,從技術轉讓或許可所取得的淨收入中提取不低於70%的比例用於獎勵以科技成果作價投資在本省實施轉化的,從作價投資取得的股份或出資比例中提取不低於70%的比例用於獎勵在研究開發和科技成果在本省轉化中作出主要貢獻的人員,獲得獎勵的份額不低於獎勵總額的70%。

相關新聞

“興遼英才計畫”正式啟動

遼寧將實施重大人才工程“興遼英才計畫”,以人才工程項目為牽動,推動《三年行動計畫》深入實施。

“興遼英才計畫”包括3個子項目:一是實施高層次人才培養支持計畫,重點支持10名左右傑出人才、500名左右領軍人才和500名左右青年拔尖人才。二是實施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引進集聚計畫,重點支持10名左右傑出人才、200名左右領軍人才和200名左右青年拔尖人才。三是實施高水準創新創業團隊培養引進計畫,重點支持200個左右高水準創新創業團隊。將上述目標任務概括起來,就是重點支持20名左右傑出人才、700名左右領軍人才、700名左右青年拔尖人才、200個左右高水準創新創業團隊。

遼寧華圖(syhuatu)轉載發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