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英媒文章:清潔能源“撬動”全球石油地緣政治

英國《經濟學人》週刊網站3月15日發表題為《清潔能源正在改變全球能源地緣政治》的文章稱, 美國葉岩革命、中國能源轉型及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等因素令世界日益減輕對石油的依賴。 這種全球性能源轉型趨勢將對地緣政治產生複雜而深遠的影響。

文章稱, 能源地緣政治在很大程度上是關於世界對於石油的渴求。 能源地緣政治的定義通常是, 能源流動對國家實力和影響力的影響。 在20世紀的歷史上, 獲取石油、確保其運輸安全、阻止敵人獲得它, 或者自己掌控它、如果可能便將其壟斷, 這些都成為突出問題。

文章稱, 因為石油和天然氣會枯竭, 且不是在每個地方都有, 所以它們通常是定量供應的, 這對產油國組織有利。 長期以來, 石油消費國覺得, 石油的稀缺性使其變得更珍貴。

文章認為, 這種稀缺性說法快要終結了, 這得益於三大發展。 第一是美國的葉岩革命, 它將美國變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綜合生產國。 第二個重大變化發生在中國, 中國試圖從能源密集型經濟體轉型為以服務業為拉動的經濟體。

文章稱, 這兩個發展帶來了第三個長期趨勢:創建低碳能源體系、對抗氣候變化的需求。 2015年《巴黎協定》儘管是座里程碑, 可是在可以阻擋全球變暖趨勢之前仍有很遠的路要走。 要實現這點, 將必須向風力和太陽能、電池、電網和一系列更具試驗性的乾淨能源來源投入數以萬億計的美元。

文章稱, 這種所謂的能源轉型引發了全球競賽, 爭奪最先進的技術, 而且引發了人們的擔憂, 擔心能否獲得製造必要硬體所必需的稀土元素和重要的礦物質。 正如麻省理工學院的法蘭西斯·奧沙利文所說:“我們正從一個能源價值根植于資源之中的世界進入一個技術就是資源的世界。 ”

能源轉型導致地緣政治摩擦

文章認為, 美國有可能浪費早期的領先優勢。 而這一優勢是通過利用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來減少排放量、促進清潔能源技術, 以及幫助宣導《巴黎協定》而獲得的。 中國正在迅速迎頭趕上。

哈佛大學的梅根·奧沙利文說,

葉岩革命幫助緩和了美國衰落的預言, 使得它更容易對對手實行制裁, 有助於創建全球天然氣市場, 以放鬆俄羅斯對烏克蘭的鉗制。 她將這形容為“對美國實力的助益——對俄羅斯實力的損害”。

但文章稱, 這種觀點也許過於樂觀。 俄羅斯和石油輸出國組織石油卡特爾一直成功地減少產量, 對抗葉岩油的供過於求。 它們還轉向中國, 後者正向能源基礎設施大量投入資金。 最重要的是, 美國葉岩有可能會確保在全球經濟中更大程度地依賴石油, 這可能會對氣候造成危險後果。 如果美國過於關注生產化石燃料, 它也許會忽略為了未來開發更清潔能源的必要性。

文章指出, 更廣泛的能源轉型帶來的地緣政治影響甚至將更加複雜。

轉型也有充分的可能會導致地緣政治摩擦。 最顯而易見的例子就是它將對依賴石油的經濟體帶來挑戰。 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的丹尼爾·斯霍爾滕編輯的新書《可再生能源的地緣政治》提出, 最明確的輸家將是那些化石燃料儲備資源豐富的國家, 以及那些將賭注壓在石油上時間過長卻不對其經濟進行改革的國家。 該書還指出, 在傳統能源體系中, 主要的制約因素是稀缺性, 然而關於充足的可再生能源, 其主要制約因素則是可變性。 這可能因為跨境能源貿易而減輕, 但這也可能導致摩擦。

美國有可能會失去焦點

文章稱, 能源地緣政治將發展成一場競賽, 看哪個國家能夠自己生產最多能源,

以及哪個國家擁有最先進的技術, 這看似是不可避免的。 負責氣候和能源事務的歐盟委員米格爾·阿裡亞斯·卡涅特解釋說:“我們走在通往可再生能源的不可逆的道路上……那些不積極接受清潔能源轉型的人將在未來成為輸家。 ”

文章稱, 歐盟給自己制定了一個明確目標, 到2050年, 讓所有能源去碳化, 而且有了適當的市場框架。 這使得它處於有利地位。 中國也堅定地投身于清潔能源, 而且有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清潔能源技術企業家。 美國發明了世界上大多數清潔能源技術;葉岩革命打開了廣闊的潛在的天然氣供應市場, 天然氣可以發電, 比煤炭清潔得多, 這可以當作通往低碳的未來的橋樑。

文章認為, 但美國有可能會失去焦點。 它卡在支持石油燃料的原教旨主義者與熱烈支持清潔能源的人士這兩派之間,前者大多是共和黨,而後者大多是民主黨。他們無法就對於經濟和氣候而言最佳前進道路達成一致。

它卡在支持石油燃料的原教旨主義者與熱烈支持清潔能源的人士這兩派之間,前者大多是共和黨,而後者大多是民主黨。他們無法就對於經濟和氣候而言最佳前進道路達成一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