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中國臺灣汽車製造行業第一,裕隆汽車

當年臺灣能擠進“亞洲四小龍”, 汽車機械行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做為中國最大的島嶼, 面積只有3.6萬平方千米, 地方雖小, 但汽車製造公司卻有12家之多,

裕隆汽車、中華汽車、三陽工業等。 現在發展最好的就屬裕隆汽車了, 在臺灣有年產能12萬台的實力。

裕隆汽車, 又與關係企業合稱裕隆集團, 是臺灣汽車專業製造商之一, 1953年, 由原籍上海的企業家嚴慶齡響應蔣某人“引擎救國”的號召,

創辦“裕隆機器製造有限公司”, 資本額為新臺幣二百萬元, 同年在臺北縣新店鎮(今新北市新店區)建廠, 並與日本日產汽車簽訂技術合作合約。 裕隆汽車的創立, 開啟臺灣戰後發展汽車工業的歷史, 同時帶動臺灣汽車相關產業的蓬勃發展。

1960年9月,

裕隆更名為“裕隆汽車製造有限公司”, 在新店廠製造小轎車及商用卡車, 使用第一代商標“圓舵盤”。 1961年至1980年, 臺灣經濟開始起飛, 國民所得突破2000美元, 當時的汽車市場規模為15萬台, 裕隆汽車開始擴大產業規模, 首先由政府的輔導措施, 打開臺灣汽車市場規模, 並帶動臺灣汽車產業的整體發展。

飛羚101

1986年10月, 裕隆研發五年後的臺灣第一輛完全自力設計生產的小轎車飛羚101正式出產上市, 當時曾轟動臺灣汽車業。 飛羚101當時最高銷量可以達到每月3000台, 甚至出口數千台至歐美市場。 由於裕隆是台日合資, 日產眼看裕隆即將脫離掌握, 就威脅切斷技術合作, 並不再提供新車型(日產sunny), 飛羚101停產。

2003年5月20日, 裕隆汽車與日產汽車共同宣佈, 裕隆汽車分割成兩間獨立之公司。 裕隆汽車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裕隆日產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裕隆汽車正式與日產分道揚鑣。

2005年1月, 裕隆汽車與美國通用汽車簽署合資公司合約。 7月, “裕隆通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Yulon General Motors Ltd.)成立, 代理通用汽車旗下品牌, 裕隆汽車與通用汽車各持有51%及49%股權。 裕隆通用汽車砸下新臺幣數億元在全臺灣建立Cadillac、Opel與Buick三大通路, 各經銷商在業績低迷下虧損連連, 三年內資本額幾乎賠光。 2008年12月25日, 裕隆以新臺幣1元(是1元!)買下通用汽車持有的裕隆通用汽車49%股權, 通用汽車撤資, 裕隆通用汽車成為裕隆100%投資的子公司。

2009年1月6日,裕隆發表停用裕隆品牌後的第一個自有品牌“納智捷”(LUXGEN),首發車款已於2009年9月於臺灣上市。現已拓展至中國大陸、中東、俄羅斯等地。

2009年1月6日,裕隆發表停用裕隆品牌後的第一個自有品牌“納智捷”(LUXGEN),首發車款已於2009年9月於臺灣上市。現已拓展至中國大陸、中東、俄羅斯等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