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紅色通緝令一來,農民的兒子施建祥就是頭快鹿也跑不掉了!

作者:商業人物研究院

最近, 快鹿集團的案情又有了新動向。 從“快鹿投資者維權群”裡傳出的消息顯示, 國際刑警組織己經於2017年1月9日正式向各成員國發佈快鹿原董事局主席施建祥紅色通緝令,

國際刑警組織美國中心局回饋, 施建祥已於2017年2月7日離開美國。

危機始末

施建祥的危機由一場電影引爆。

2016年3月4日, 《葉問3》正式在內地上映, 票房迅速飆升, 3天4.7億元。 但在隨後, 卻陷入“假票房”醜聞。 媒體報導稱, 快鹿集團及其相關的公司以自有資金購買《葉問3》的電影票, 借此拉高票房。

監管部門調查顯示, 《葉問3》虛假票房為3200萬元, 自購票房為5600萬元。

票房注水牽出了快鹿集團在《葉問3》背後的金融佈局。 據悉, 早在該電影上映前, 快鹿集團就將票房證券化, 以票房收益的預期從旗下P2P、眾籌平臺等管道籌集大量資金。 快鹿集團董事長施建祥控股的港股上市企業十方控股、快鹿集團旗下的A股上市公司神開股份, 均參與了《葉問3》的票房收益項目。

不過, 《葉問3》票房沒有達到預期。 到去年3月31日, 《葉問3》票房接近8億。 在此之前, 施建祥在一次內部會議上放出豪言:“《葉問3》一旦實現30億元票房, 快鹿將創造中國110年電影史的奇跡, 讓集團在整個中國電影界建立行業地位”。

假票房事件使得快鹿集團陷入了輿論漩渦, 旗下上市公司股價開始下跌。 而一連串的壞消息則接踵而至。

2016年3月30日, 理財平臺金鹿財行遭遇數百名投資者圍堵擠兌。 該消息迅速影響到金鹿財行的“戰略合作夥伴”快鹿投資集團。 接著, 快鹿旗下當天財富爆15億元兌付危機。

4月份, 施建祥以身體健康為由, 辭去快鹿董事局主席職務。 原快鹿集團外聘顧問徐琪“臨危受命”, 接任快鹿集團董事局主席一職。 6月15日, 徐琪宣佈辭職。 然而未過完一周, 快鹿又確認徐琪仍任快鹿董事長。 而等到6月30日, 快鹿發佈公告稱免去徐琪一切職務。

快鹿系兌付危機最為核心的問題有兩個:其一, 快鹿究竟有多少資金;其二,

這些資金究竟什麼時候能夠兌現給投資者。 很遺憾, 到了7月份, 快鹿兌付危機已過去三個月了, 快鹿的在處理這兩個問題上, 幾乎可以用“毫無進展”來形容。

去年9月份, 上海長寧公安分局發佈案情通報:對“金鹿財行”和“當天財富”兩家單位立案偵查, 並對相關責任人依法採取強制措施。 公安機關發現, 快鹿旗下的“金鹿財行”及“當天財富”在未取得合法資質情況下, 對外公開宣傳並承諾10%左右固定年化收益率, 面向社會不特定公眾募集資金, 其行為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同時, 公安機關同有關部門敦促“快鹿集團”切實履行企業主體責任。

隱身的創始人

出生于1964年的施建祥靠服裝、貿易、房地產起家, 在1999年接管4家破產國企後,

成立上海快鹿投資集團, 十年後, 轉戰金融行業, 2014年, 成立十餘家P2P公司, 後來, 通過接觸娛樂圈和上層社會, 進軍影視產業。

短短幾年間, 施建祥建立了包括3家香港上市公司、1家國內上市公司, 涵蓋理財、影視等產業在內的“快鹿系”商業帝國。 不過, 有人稱, 投資影視產業只不過是他進行高端品牌包裝的一種方式。

有媒體報導, 施建祥非常看重自己的“文化人”身份, 雖然學歷不高, 但喜歡外人稱其為博士, 也很看重自己的社會頭銜, 其中, 官方常用的有:聯合國和平大使、美中文化交流特使、國際著名電影製作人、中美電影節共同主席、中國電影基金會副會長、劍橋大學終身榮譽院士等二十余個, 不過多個職務已被證實造假。

4月5日,網上開始流傳一篇題為《還原一個被汙名化和傳奇化背後的施建祥》的文章,文章稱,施建祥偏向將自己定義為“農民的兒子”,由於早年饑餓、貧困,“想天天吃肉”,逼迫自己走上了經商道路。除了“宣傳上的瑕疵”外,文章肯定了施建祥的“勞模”形象,努力、偏執、追求完美、不分晝夜、默默承擔、敢啃硬骨頭。而所謂“宣傳上的瑕疵”,文後緊跟的括弧進行的解釋讓人玩味:在從封建社會至今的商人歷史上,這甚至都稱不上什麼道德瑕疵。

這篇被快鹿內部人士透露為施本人授權發佈的專訪稱,我們是不是有足夠的耐心去理解他的處境,他真男人的承擔,以及他的真相……起碼目前看來,上海快鹿投資集團並沒有因為兌付問題而出現不負責任的撂挑子行為。

值得一提的是,在兌現危機過程中,快鹿系實際控制人的施建祥從未現真身。外界獲得的有關施建祥的言論都是通過快鹿系內部人士“已經同施取得溝通”的方式來瞭解。施建祥這種關鍵時候隱而不見的態度和做法,引來了投資者的批評。

2016年7月初,施建祥在兌付危機後首次以視頻形式出現在公眾視野。

在視頻中,他表明了自己的“不妥協”:“凡是支援快鹿,支援投資人,支援真心兌現的,都是我們的朋友。對於冒充投資人上訪的情況和勢力,我們絕不妥協。對於無中生有,歪曲事實,捕風捉影,詆毀快鹿和施建祥本人的情況,我們決不妥協。對於阻礙快鹿兌現,破壞快鹿與投資人兌現關係的情況,我們決不妥協。對於影響快鹿正常發展的情況,我們決不妥協。”他相信,“快鹿事件是一個事故,我們有信心把它成為一個故事。”

7月25日,施建祥再次現身,他以視頻連線形式召開“恢復經營 完美兌付”視訊會議,他承諾,將盡個人之全力,動用一切資源,實現快鹿集團對投資人的承諾,完成完美兌付。

根據媒體報導,發佈此次視頻時,施建祥正在美國養病。

騙子各有千秋

據一位長期混跡于金融圈的知情人向“商業人物”透露,短短幾年間,他親眼目睹了十多家互聯網金融公司跑路。

“要說真能把這裡面的調調弄明白,就是我們這些一線的業務員,整個理財市場就是靠華融普銀拉起來的,業務員工資一般3000起步,打包24個點(年化收益24%),後來,打包點位還有36、48的,你給客戶的點數是8到15,你說你能賺多少?所以,一個月賺10萬以上的人多的是。”

“其實不管是快鹿、大大集團,還是其他理財公司,真正的騙術就兩條:第一,把公司包裝得特別高大上,辦公樓一定要在CBD這種黃金地段,證明自己特別有錢,讓客戶放心把錢交給他們;第二,最核心的就一條,高返點,幹這行的人都明白,理財這行沒有賣不去的產品,只有給不了的傭金,只要傭金給夠,垃圾都能給你賣出去!你想想,你賣一個100萬的產品出去,返點就20多萬,再加上部門領導還要吃點,還有門面費用,成本一般都在40%以上,還要保證資金隨進隨出,到最後資金鏈肯定斷……”

“總之,你記著,看一個公司是不是騙子,最容易的就是看成本,第一是給投資人的利息(收益),第二是給員工的工資和返點,第三是場地的租金,第四是廣告成本,第五是老闆的個人揮霍。”

按照該知情人透露的資訊,並參考相關媒體報導,“商業人物”從以下五個方面,對大大集團、快鹿等進行了對比。

1、收益:大大集團,前期8%~13%,後期曾有過22%;快鹿下麵的“金鹿財行”與“當天財富”約為10%。

2、工資和返點: 大大集團:普通員工基本工資8000,團隊經理10000,區域經理12000,高層數目不詳(知情人爆料);快鹿:按績效付給員工相應收入,以月銷售額100萬元為例,員工基本工資8000~9000元,加月末理財返點1%左右,即提成1萬元~1.2萬元,共計約2萬元(財新網報導)。此外,部分不正規理財公司甚至可達到20個點以上,俗稱“打包”。

3、場地租金:由於地理位置不同,價格存在較大差異,以大大集團北京第二分公司在北京IFC大廈的租金為例,約為38萬元一個月。

4、廣告成本:大大集團的廣告手段較為奇葩,聲稱一年給貧困地區捐款2000萬元,以扶貧作為廣告宣傳;快鹿廣告費用不詳。

5、揮霍:丁寧送人禮物達到10億餘元,僅對張敏一人,丁寧除了贈送1.3億元的新加坡別墅,價值1200萬的鑽戒,還先後“獎勵”了5.5億元人民幣;大大集團馬申科為多位情人買別墅,開出了離譜的高薪,並在大大集團擔任高管,所以大大集團多位高管竟然都是工作經驗僅一兩年的90後美女,堪稱一道亮麗的風景;快鹿董事局主席施建祥生活奢靡、揮霍數億公司資金,而其高層團隊侵吞高達50億元資產。

保護血汗錢

那麼,普通的投資人或者老闆姓如何盡力避免成為輸家?一般而言,若一個P2P平臺宣稱有以下幾個特徵時,你就要注意了。

首先,資金去向不明,投資人只知道自己的錢轉入到P2P平臺,但無法查明錢財最終的資金會投到哪裡。其次,承諾超高收益率的項目,往往會給你設下了圈套。再次,帳戶陷阱,如果你的錢沒有託管到支付平臺或者銀行監管帳戶上,風險就無時不在。最後,資金提取時被延期,很有可能是P2P公司資金鏈緊張,出現支付延期。

在項目投資時,一定要仔細考察。不能只聽廣告、平臺客服人員的忽悠和片面之詞,做投資決定前要做好情報分析,一般來說收益高的平臺現在基本都是在 12%—18%,超過20%的都有安全隱患。

投資者也可以在全國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上查詢企業的工商登記資訊,重點關注註冊資金、資本、註冊地址和經營範圍等。同時,要通過工信部功能變數名稱資訊備案管理系統查詢網站的備案資訊,查詢所屬平臺網站主辦單位名稱、網站備案、許可證號、網站負責人姓名。核對網站負責人與平臺管理團隊是否一致。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詐騙類公司都喜歡利用P.S照片營造高大上的工作氛圍。投資者可通過百度圖片等工具識別平臺是否存在團隊成員、辦公環境圖片是否作假;可以實地去探查公司辦公室位址以及真實的辦公環境;通過法院被執行人資訊查詢平臺來查詢平臺負責人是否有過被執行記錄等。

但是,任何理財行為都是有風險的。還是那句老話: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

4月5日,網上開始流傳一篇題為《還原一個被汙名化和傳奇化背後的施建祥》的文章,文章稱,施建祥偏向將自己定義為“農民的兒子”,由於早年饑餓、貧困,“想天天吃肉”,逼迫自己走上了經商道路。除了“宣傳上的瑕疵”外,文章肯定了施建祥的“勞模”形象,努力、偏執、追求完美、不分晝夜、默默承擔、敢啃硬骨頭。而所謂“宣傳上的瑕疵”,文後緊跟的括弧進行的解釋讓人玩味:在從封建社會至今的商人歷史上,這甚至都稱不上什麼道德瑕疵。

這篇被快鹿內部人士透露為施本人授權發佈的專訪稱,我們是不是有足夠的耐心去理解他的處境,他真男人的承擔,以及他的真相……起碼目前看來,上海快鹿投資集團並沒有因為兌付問題而出現不負責任的撂挑子行為。

值得一提的是,在兌現危機過程中,快鹿系實際控制人的施建祥從未現真身。外界獲得的有關施建祥的言論都是通過快鹿系內部人士“已經同施取得溝通”的方式來瞭解。施建祥這種關鍵時候隱而不見的態度和做法,引來了投資者的批評。

2016年7月初,施建祥在兌付危機後首次以視頻形式出現在公眾視野。

在視頻中,他表明了自己的“不妥協”:“凡是支援快鹿,支援投資人,支援真心兌現的,都是我們的朋友。對於冒充投資人上訪的情況和勢力,我們絕不妥協。對於無中生有,歪曲事實,捕風捉影,詆毀快鹿和施建祥本人的情況,我們決不妥協。對於阻礙快鹿兌現,破壞快鹿與投資人兌現關係的情況,我們決不妥協。對於影響快鹿正常發展的情況,我們決不妥協。”他相信,“快鹿事件是一個事故,我們有信心把它成為一個故事。”

7月25日,施建祥再次現身,他以視頻連線形式召開“恢復經營 完美兌付”視訊會議,他承諾,將盡個人之全力,動用一切資源,實現快鹿集團對投資人的承諾,完成完美兌付。

根據媒體報導,發佈此次視頻時,施建祥正在美國養病。

騙子各有千秋

據一位長期混跡于金融圈的知情人向“商業人物”透露,短短幾年間,他親眼目睹了十多家互聯網金融公司跑路。

“要說真能把這裡面的調調弄明白,就是我們這些一線的業務員,整個理財市場就是靠華融普銀拉起來的,業務員工資一般3000起步,打包24個點(年化收益24%),後來,打包點位還有36、48的,你給客戶的點數是8到15,你說你能賺多少?所以,一個月賺10萬以上的人多的是。”

“其實不管是快鹿、大大集團,還是其他理財公司,真正的騙術就兩條:第一,把公司包裝得特別高大上,辦公樓一定要在CBD這種黃金地段,證明自己特別有錢,讓客戶放心把錢交給他們;第二,最核心的就一條,高返點,幹這行的人都明白,理財這行沒有賣不去的產品,只有給不了的傭金,只要傭金給夠,垃圾都能給你賣出去!你想想,你賣一個100萬的產品出去,返點就20多萬,再加上部門領導還要吃點,還有門面費用,成本一般都在40%以上,還要保證資金隨進隨出,到最後資金鏈肯定斷……”

“總之,你記著,看一個公司是不是騙子,最容易的就是看成本,第一是給投資人的利息(收益),第二是給員工的工資和返點,第三是場地的租金,第四是廣告成本,第五是老闆的個人揮霍。”

按照該知情人透露的資訊,並參考相關媒體報導,“商業人物”從以下五個方面,對大大集團、快鹿等進行了對比。

1、收益:大大集團,前期8%~13%,後期曾有過22%;快鹿下麵的“金鹿財行”與“當天財富”約為10%。

2、工資和返點: 大大集團:普通員工基本工資8000,團隊經理10000,區域經理12000,高層數目不詳(知情人爆料);快鹿:按績效付給員工相應收入,以月銷售額100萬元為例,員工基本工資8000~9000元,加月末理財返點1%左右,即提成1萬元~1.2萬元,共計約2萬元(財新網報導)。此外,部分不正規理財公司甚至可達到20個點以上,俗稱“打包”。

3、場地租金:由於地理位置不同,價格存在較大差異,以大大集團北京第二分公司在北京IFC大廈的租金為例,約為38萬元一個月。

4、廣告成本:大大集團的廣告手段較為奇葩,聲稱一年給貧困地區捐款2000萬元,以扶貧作為廣告宣傳;快鹿廣告費用不詳。

5、揮霍:丁寧送人禮物達到10億餘元,僅對張敏一人,丁寧除了贈送1.3億元的新加坡別墅,價值1200萬的鑽戒,還先後“獎勵”了5.5億元人民幣;大大集團馬申科為多位情人買別墅,開出了離譜的高薪,並在大大集團擔任高管,所以大大集團多位高管竟然都是工作經驗僅一兩年的90後美女,堪稱一道亮麗的風景;快鹿董事局主席施建祥生活奢靡、揮霍數億公司資金,而其高層團隊侵吞高達50億元資產。

保護血汗錢

那麼,普通的投資人或者老闆姓如何盡力避免成為輸家?一般而言,若一個P2P平臺宣稱有以下幾個特徵時,你就要注意了。

首先,資金去向不明,投資人只知道自己的錢轉入到P2P平臺,但無法查明錢財最終的資金會投到哪裡。其次,承諾超高收益率的項目,往往會給你設下了圈套。再次,帳戶陷阱,如果你的錢沒有託管到支付平臺或者銀行監管帳戶上,風險就無時不在。最後,資金提取時被延期,很有可能是P2P公司資金鏈緊張,出現支付延期。

在項目投資時,一定要仔細考察。不能只聽廣告、平臺客服人員的忽悠和片面之詞,做投資決定前要做好情報分析,一般來說收益高的平臺現在基本都是在 12%—18%,超過20%的都有安全隱患。

投資者也可以在全國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上查詢企業的工商登記資訊,重點關注註冊資金、資本、註冊地址和經營範圍等。同時,要通過工信部功能變數名稱資訊備案管理系統查詢網站的備案資訊,查詢所屬平臺網站主辦單位名稱、網站備案、許可證號、網站負責人姓名。核對網站負責人與平臺管理團隊是否一致。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詐騙類公司都喜歡利用P.S照片營造高大上的工作氛圍。投資者可通過百度圖片等工具識別平臺是否存在團隊成員、辦公環境圖片是否作假;可以實地去探查公司辦公室位址以及真實的辦公環境;通過法院被執行人資訊查詢平臺來查詢平臺負責人是否有過被執行記錄等。

但是,任何理財行為都是有風險的。還是那句老話: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