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蘇東坡判案,寫了一首詞流傳千古,與一個殺害女子的和尚有關!

導讀:宋哲宗元祐四年(西元1089年), 北宋第一才子蘇東坡, 以龍圖閣學士的身份, 被派遣到杭州去做知州。 蘇東坡當時之所以會被外派到杭州, 是因為宋神宗時期, 朝廷之中分為新舊兩派, 一派以司馬光首, 一派以王安石為首。

後來王安石和司馬光雖然相繼去世, 但是兩派由於意見不同, 依然紛爭不已, 蘇東坡為官不偏不倚, 憑良心做事, 對新舊兩派不選邊站隊, 所以同時得罪了新舊兩派人士, 在朝中無法立足, 只好自己請求外調, 遠離這是非之地。

蘇東坡只在杭州做了兩年知州就離開了, 但是卻在短短兩年期間做了三件事, 在當地傳為佳話:第一, 疏浚西湖, 當時西湖由於長年無人治理, 很多地方的湖水很淺, 有的甚至乾涸露出淤泥, 長出了雜草, 根本沒有當年“三秋桂子, 十裡荷花”的樣子了。

蘇東坡是個雅人, 於是召集民夫, 將西湖疏浚開鑿, 栽種荷花,

使得西湖煥然一新, 西湖這才又重新成了風景勝地, 正如蘇東坡在《飲湖上初晴雨後》中所描繪的:“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

第二, 就是利用疏浚西湖時, 挖掘出來的大量淤泥, 再加上磚石砌築, 修築了一道長堤,

這道長堤由於是蘇軾親自主持修築, 所以被當時的杭州百姓譽為“蘇公堤”, 簡稱蘇堤, 也就是西湖十景“蘇堤春曉”的蘇堤。

第三:在判決一起命案的時候, 寫了一首詞, 讓案件的兇手和被害者都因此而名留青史, 這也是本文今天重點要講的主旨內容, 那麼是這件命案究竟是怎麼回事, 蘇東坡又為何為本案寫了一首詞呢?且聽筆者慢慢道來。

話說當時杭州靈隱寺有一個和尚, 法號了然, 了然的法號非常了然, 但是為人卻一點也沒有了然的樣子。 了然和尚不守寺院的清規戒律, 居然和一個叫做李秀奴的娼妓勾搭上了。 一來二去, 了然和尚對李秀奴動了真情, 為了表示自己熾熱的感情, 了然和尚在自己的手臂上紋了兩句詩, 上句是:“但願生從極樂國”;下句是:“免教今世苦相思。 ”了然和尚的意思很明白, 是想和李秀奴雙宿雙飛, 生死不離, 生生世世在一起。

然而李秀奴卻只是逢場作戲, 對了然和尚並無什麼真感情, 後來了然和尚為了李秀奴花光了所有的錢財, 成了窮光蛋, 李秀奴見狀立馬翻臉, 要求和了然和尚斷絕一切關係, 從此不要再有任何來往。 了然和尚沒想到之前和自己親親我我的李秀奴竟然如此絕情, 不由得大怒, 於是找了個機會, 找到李秀奴將李秀奴“一擊而斃”, 了然和尚在急怒攻心之下, 將李秀奴給殺害了。

當時蘇東坡是知州,自然要處理這件人命關天的命案,於是親自審問了然和尚,了然和尚將殺人的前因後果和盤托出,蘇東坡這才明白了案件的來龍去脈。看著眼前這個為情殺人的和尚,蘇東坡頓時來了創作的靈感,於是提筆寫了一首詞《踏莎行》,作為本案的判詞來定案。

蘇東坡的這首詞是這樣寫的:“這個禿奴,修行忒煞。雲山頂上空持戒。一從迷戀玉樓人,鶉衣百結渾無奈。毒手傷人,花容粉碎。空空色色今何在。臂間刺道苦相思,這回還了相思債。 ”寫完這首詞,蘇東坡命人立刻將了然和尚押解到鬧市處斬,為死去的李秀奴償命,也算了解了這一撞奇葩的公案。

參考資料:《堅瓠集》《宋史》

當時蘇東坡是知州,自然要處理這件人命關天的命案,於是親自審問了然和尚,了然和尚將殺人的前因後果和盤托出,蘇東坡這才明白了案件的來龍去脈。看著眼前這個為情殺人的和尚,蘇東坡頓時來了創作的靈感,於是提筆寫了一首詞《踏莎行》,作為本案的判詞來定案。

蘇東坡的這首詞是這樣寫的:“這個禿奴,修行忒煞。雲山頂上空持戒。一從迷戀玉樓人,鶉衣百結渾無奈。毒手傷人,花容粉碎。空空色色今何在。臂間刺道苦相思,這回還了相思債。 ”寫完這首詞,蘇東坡命人立刻將了然和尚押解到鬧市處斬,為死去的李秀奴償命,也算了解了這一撞奇葩的公案。

參考資料:《堅瓠集》《宋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