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電影多元化格局具備雛形

南方日報訊 19日, 由中國電影家協會主持出版、中國影協理論評論委員會主持編撰的《中國電影藝術報告》2018卷, 於北京國際電影節(以下簡稱“北影節”)正式發行。 專家認為, 中國已形成了屬於自己的主流商業電影, 類型片、全球空間、大國崛起等是“新主流”電影的基本構成要素。

清華大學教授尹鴻認為, 在主題、題材等多個方面, 新主流電影仍有進步和擴展的空間。 目前新主流電影以軍事動作片為主, 類型顯得十分單一, 未來還需要更多貼近現實、表達中國成長的影片出現。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 “40年來,

中國人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路上, 創造出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在創造這些偉大業績時表現出來的創新精神, 及為公平正義所付出的努力, 卻很少在電影中得到體現。 ”尹鴻舉例說。

報告還指出, 過去一年, 中國電影呈現前所未有的多樣化, “多元化格局具備雛形”, 即便是小眾藝術電影, 如《二十二》也能取得過億元票房。 在此背景下, 藝術電影的推廣和發展在本屆北影節期間也備受關注。 日前, 華夏、安樂等5家電影公司在京宣佈推出“A.R.T.文藝片計畫”, 各方將聯合投入1億元流動資金, 運作3至5年時間製作10至15部文藝片。 其中, 作為該計畫首部上映影片, 由李睿珺執導, 楊子姍和尹昉主演的《路過未來》率先在5月17日上映。 南方日報記者獲悉,

該片主要在深圳取景, 展現了時代巨變下兩代城市異鄉人的生活與情感。

本屆北影節上, 如何將中國電影推向全球市場也是熱議焦點。 在19日舉辦的主題為“以工匠精神深耕電影產業全球化”的論壇上, 曾主導發行《妖貓傳》的新麗電影CEO李寧認為, 中國電影要走出去, 要先解決好“家裡的事”, “得到中國觀眾的喜歡之後, 再去想是否適合國外觀眾的口味”, 而在電影製作、宣發環節也要不斷與世界接軌。 被譽為“好萊塢行銷之父”的馬丁·基斯特勒並不認為語言是電影全球發行的最大障礙, “要想打動全球觀眾, 一定要以新的方式闡釋故事。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