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區塊鏈+供應鏈金融如果運用到建築行業是什麼樣?

目前, 區塊鏈在銀行領域已經開始嘗試應用於一些場景, 包括支付結算、貿易融資、征信輔助查詢等。 未來, 隨著央行、國家金融監管部門進一步加強金融監管力度, 若能從頂層配套設計制訂區塊鏈技術的指引及規範, 區塊鏈或有機會成為KYC、KYB、反洗錢等領域的技術標配, 成為銀行降低合規風險、監管風險的必備武器。

支付、清算、結算

支付、清算、結算是現階段區塊鏈技術在銀行應用較為成熟的領域, 特別是跨境支付結算、同業清算。 在上述領域應用區塊鏈, 第一, 有助於降低金融機構間的對賬成本及解決爭議的成本,

從而顯著提高業務的處理速度及效率;第二, 應用區塊鏈技術後無需協力廠商參與, 即可實現端到端的價值結算, 可以降低價值轉移的成本, 縮短清算、結算時間;第三, 同業之間的支付、清算、結算一般遵循較強約束力的法律法規、行業慣例、內部約定, 應用區塊鏈的智慧合約等特性, 實現自動化與智慧化, 減少人工干預, 降低業務操作風險。

數位化資產登記

參考區塊鏈的初始實現方式, 部分銀行同業也在探索對客戶資產實施區塊鏈應用。 如在個人業務、信用卡服務等部門, 運用區塊鏈技術管理客戶的積分、優惠券等;在公司金融、貿易融資領域, 銀行與簽發機構合作將物權憑證, 包括電子保單、倉單、提單等, 形成可溯源、可追蹤、不可篡改、流通性更強的數位化資產。 資產實現數位化後, 銀行可以探索將更多手工流程轉變為標準化、自動化處理。 以貿易金融為例, 當物權憑證實現數位化後, 信用證就可變成帶有區塊鏈智慧合約功能的貿易結算及融資工具,

開證行接收到受益人電子交單, 且滿足相符一致的條件, 即可通過智慧合約觸發自動化支付;受益人通過鏈上提交符合條件的電子單據並有貿易融資的需求, 銀行即可自動批出專項貿易融資授信額度。 概括而言, 應用區塊鏈技術的數位化資產, 既為銀行採取自動化處理帶來便利, 降低操作成本、欺詐風險及人工作業的成本和風險, 也能為銀行客戶帶來更快速、更便捷的體驗。

總的來說, 區塊鏈在銀行應用層面的運用, 包括支付結算、數位資產等, 其主要的實現方式為建立金融同業之間的聯盟鏈, 或在金融機構內部建立私有鏈, 面向的領域為羽量級、多對手交易的場景, 解決的痛點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區塊鏈+供應鏈金融”空間廣闊

從金融價值創造的角度出發, 筆者認為, “區塊鏈+供應鏈金融”是區塊鏈在銀行風險管理領域的最佳應用場景, 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

首先, 資訊是供應鏈金融風控的關鍵點。 供應鏈金融的系統性、結構性的業務理念, 決定了資訊流是供應鏈金融風險把控的關鍵。

如何獲取真實、有效、全面的資料, 既是供應鏈金融風控的基礎, 又是風控的難點。 應用區塊鏈的分散式帳本可以為上述問題從資訊來源端找出解決方案:通過區塊鏈對端到端的資訊資料實現透明化, 所有參與方都通過一個去中心化的記帳系統分享商流(合同、訂單等)、物流(倉儲、物流、運輸等)資訊。 區塊鏈技術猶如為金融機構與供應鏈參與方建立一個微信群聊, 處於同一微信群的成員都可以看到相同的交易資訊, 且資訊在每個參與方中記錄儲存, 不可篡改。 銀行根據真實的貿易背景、即時產生的資料開展授信決策, 加速資料資料收集、校驗、評估的作業時間, 提升決策的精確性和效率。

其次,供應鏈的系統風險管理、動態管理是供應鏈金融風控的著眼點,也是區別于傳統信貸單一主體進行信用評估的特點之一。基於社會分工的理論產生了現代供應鏈,核心企業、供應商、經銷商、分銷商、終端使用者、物流及倉儲等眾多參與主體共同構成了商品產、供、銷的鏈條,不同的主體之間存在大量的、持續的交互協作,產生的資訊分散地保存在各個環節及各自的系統內。如何從多個參與方中平行地、及時地、全面地獲得資料並完成風控的交交互操作,成為動態管理的難點。資訊發佈與獲取的不平等、不及時、不共用造成金融機構的資訊不對稱,不利於銀行瞭解、評估、分析供應鏈整體、系統的狀況及存在的問題。區塊鏈技術是以“平等參與、資料共用、大規模協作”為初創理念的技術,天然地適合運用於供應鏈管理。借助區塊鏈為供應鏈生態多元主體資訊建立交互平臺,使交易各方公開透明參與,形成完整、流暢、即時且可溯源的資訊流,改善供應鏈資訊互通與相互協作,從而提升供應鏈整體效率;在此基礎上,通過區塊鏈賦予金融機構資訊參與的角色,有助於金融機構瞭解供應鏈整體運行,有效判斷及把控供應鏈的系統風險,增強金融供給效能。

最後,對供應鏈參與方的履約監控及約束,是保障供應鏈金融資產安全的重要防線。供應鏈金融是依附在真實交易上的金融方案設計,業務風險與交易參與方的履約環環相扣,緊密關聯。以應收為例,買方是否按付款指令足額付款(履約),是融資回收的第一保障;若為核心企業提供風險緩釋措施,在風險條件觸發後,核心企業是否按指令進行回購、退款等風險補償履約措施,直接影響融資是否產生不良。現行實際操作中,上述履約約束主要來源於“法律信任”、“合同信任”,但履約過程中可能存在法律爭議,後期將增加處理時間及成本。引入區塊鏈“智慧合約”,將上述合同約定事項上鏈,使其變為自動觸發與操作,引入“技術信任”彌補履約中的意外過程和主觀違約可能,確保金融方案設計風控措施的效果,保障融資安全。

那麼區塊鏈與供應鏈金融對建築行業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你可以給我們小編留言,也可以繼續關注,下次做分解……

其次,供應鏈的系統風險管理、動態管理是供應鏈金融風控的著眼點,也是區別于傳統信貸單一主體進行信用評估的特點之一。基於社會分工的理論產生了現代供應鏈,核心企業、供應商、經銷商、分銷商、終端使用者、物流及倉儲等眾多參與主體共同構成了商品產、供、銷的鏈條,不同的主體之間存在大量的、持續的交互協作,產生的資訊分散地保存在各個環節及各自的系統內。如何從多個參與方中平行地、及時地、全面地獲得資料並完成風控的交交互操作,成為動態管理的難點。資訊發佈與獲取的不平等、不及時、不共用造成金融機構的資訊不對稱,不利於銀行瞭解、評估、分析供應鏈整體、系統的狀況及存在的問題。區塊鏈技術是以“平等參與、資料共用、大規模協作”為初創理念的技術,天然地適合運用於供應鏈管理。借助區塊鏈為供應鏈生態多元主體資訊建立交互平臺,使交易各方公開透明參與,形成完整、流暢、即時且可溯源的資訊流,改善供應鏈資訊互通與相互協作,從而提升供應鏈整體效率;在此基礎上,通過區塊鏈賦予金融機構資訊參與的角色,有助於金融機構瞭解供應鏈整體運行,有效判斷及把控供應鏈的系統風險,增強金融供給效能。

最後,對供應鏈參與方的履約監控及約束,是保障供應鏈金融資產安全的重要防線。供應鏈金融是依附在真實交易上的金融方案設計,業務風險與交易參與方的履約環環相扣,緊密關聯。以應收為例,買方是否按付款指令足額付款(履約),是融資回收的第一保障;若為核心企業提供風險緩釋措施,在風險條件觸發後,核心企業是否按指令進行回購、退款等風險補償履約措施,直接影響融資是否產生不良。現行實際操作中,上述履約約束主要來源於“法律信任”、“合同信任”,但履約過程中可能存在法律爭議,後期將增加處理時間及成本。引入區塊鏈“智慧合約”,將上述合同約定事項上鏈,使其變為自動觸發與操作,引入“技術信任”彌補履約中的意外過程和主觀違約可能,確保金融方案設計風控措施的效果,保障融資安全。

那麼區塊鏈與供應鏈金融對建築行業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你可以給我們小編留言,也可以繼續關注,下次做分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