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實施拍打療法有講究

拍打法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推拿按摩方式, 人們通過用手或一定的拍打工具在人體某些特定部位上進行輕重不同而有節奏的拍打,

即可刺激啟動經絡之氣, 從而疏通經絡, 調和氣血, 調理機體陰陽、虛實, 達到祛病防病的作用。 單從名稱來看, 可能很多人都會認為, 在實施此法時, 隨便拍拍打打就可以了, 但

事實上並非如此, 拍打療法在操作上有較為嚴格的要求, 運用此法防治疾病也有不少的講究, 總結起來, 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瞭解拍打注意事項 為了避免傷身或做無用功, 使用拍打療法時, 應先瞭解一下其相關注意事項。 雖然拍打療法適用範圍很廣泛, 但它也有一定的禁忌症, 除女性經期和妊娠期不宜用此療法外, 如果自己患有瘡癤、癰疽、發熱、急性傳染病、癲癇、嚴重心臟病、各種表現濕爛的皮膚病、肝脾腫大、各種出血傾向的疾病、內臟腫瘤、骨折、骨結核、類風濕等病症,

也不建議運用此療法。

拍打前須做好準備 通常情況下, 進行拍打療法之前需要做好以下準備工作:調整好室內溫度, 一般以 25℃~30℃為宜;拍打時若採用實心掌或空心拳, 宜先做好手腕的準備工作, 如手腕抖動、轉動、握空拳等;如果是用工具(如木槌、木杵、木棒或鋼絲製成的拍子、石袋、沙袋、五穀袋等)拍打, 要先備好工具;囑受術者排淨二便, 適當安靜休息片刻, 保證情緒安定, 然後脫去外衣, 準備接受拍打治療;拍打前施術者要放鬆身心, 做到“體松、肩松、臂松、指松”, 兩腳分開, 與肩同寬。 掌握正確拍打方法 如果拍打方法不正確, 就起不到防治效果。 所以熟練掌握正確的拍打方法很關鍵。

首先,

拍打時, 主要用腕力進行彈打, 前臂只起支持腕上下移動的作用。 拍打手法要柔和、均勻, “柔和”是指拍打時做到“輕而不浮, 重而不滯, 柔中帶剛”, 起到拍打時表皮無痛苦而身體內有溫熱的作用, “均勻”是指拍打動作具有節奏性(現在常用的是“四一四”拍, 即打一拍後, 再連打四拍, 再打一拍, 再連打四拍), 速度快慢一致, 壓力不可時輕時重。

其次, 根據具體情況採用合適的拍打力量。 一般情況下, 多採用中等力量拍打, 以拍打時微有痛感為度。 但若是年老體弱、兒童、初次接受拍打療法的人, 以及肌肉較薄(如肩部、背部、腰部、關節處)的地方和有重要臟器的地方, 宜輕拍(用力較輕);若是體質比較強壯者、體質較好而病情頑固者、痹證、痿證、感覺功能遲鈍者、身體肌肉豐厚(如臂部、骶部)的地方,

宜重拍(用力較重, 不僅用腕力, 而且要用前臂的力量進行拍打, 以拍打時有痛感而能耐受為度)。 並且拍打時要注意, 開始時力量宜輕, 之後逐漸加重力量, 到拍打快結束時, 可於某些重點穴位或經絡上進行重拍。

再者, 拍打路線、順序要清晰, 可以按照經絡循行路線進行拍打, 也可依“從左至右, 自上而下, 從外到內, 由近及遠”的原則來拍打。 例如:拍打整個上半身時, 應先拍胸部、背部, 再拍左上肢、右上肢;拍打背部時, 先拍打背部正中線, 再拍打夾脊兩旁的側線;拍打四肢時, 先拍上肢, 再拍下肢, 並且上肢內側應由上而下, 上肢外側應從下而上, 下肢外側應自上而下, 下肢內側應從下往上;雙側患病時先拍左側,

再拍打右側, 具體到某個肢體, 要先前側, 再後側, 先內側, 後外側。 拍打時應一拍緊挨一拍密密地打, 不可遺漏, 如有遺漏, 不可“回拍補打”。

最後, 要重視拍打的時間。 在拍打時間上, 一是要求每次拍打要持續一段時間, 以雙手不感到疲勞和酸痛為度;二是在有具體的保健或治療方案時, 一定要持之以恆, 堅持拍打至療程結束, 期間最好不要間斷, 否則達不到效果。 李珊 / 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