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近9000家外資融資租賃“殼”氾濫 金融租賃外資鮮少涉足

據中國租賃聯盟、天津濱海融資租賃研究院編寫的《2017年中國融資租賃業發展報告》顯示, 截至2017年底, 全國融資租賃企業顯示, 截至2017年底, 全國融資租賃企業(不含單一項目公司、分公司、SPV公司和收購海外的公司)總數約為9090家, 其中金融租賃公司69家, 試點內資融資租賃公司276家, 外資租賃企業8745家。

從數量上來看, 外資租賃企業總數不僅遠高於金融租賃、內資租賃企業, 近9000家的數量也讓其他金融行業如證券、保險、商業保理中的外資公司黯然失色。 此外, 其發展速度也十分驚人。 根據商務部統計資料顯示, 自2013年起,

每年新增外資融資租賃公司數量都以千為單位。 而《報告》顯示僅2017年就新增1862家, 同比2016年增長27.1%。

為什麼外資租賃公司數量如此之多?

首先, 租賃業是最早開放的金融產業, 外資租賃在開放初期就大量的進入中國, 希望在高速增長的中國市場中分一杯羹。

其次, 與金融租賃公司和內資租賃公司相比, 外資租賃公司註冊門檻低、審批方便, 如註冊外資融資租賃公司註冊資本僅需1000萬美元以上, 且為認繳制, 外商占比高於25%即可;而內資試點融資租賃公司註冊資本需1.7億人民幣以上, 需要實繳驗資, 且審批手續十分繁瑣。

第三, 2005年以後, 中國租賃業發展迅速, 市場對其期待度較高, 認為很賺錢, 加上部分地區對外資租賃發放補貼, 也刺激了外資租賃公司數量的增加。

寂寞:假外資橫行, 空殼公司數量大

雖然外資租賃公司數量眾多, 從業務規模來看, 《報告》顯示, 截至2017年底, 69家金融租賃合同餘額約為22800億元, 276家內資租賃公司合同餘額約為18800億元, 而發展最早、數量近9000家的外資租賃公司合同餘額僅為19000億元。

而從2017年實際新增業務量來看, 數量近9000家的外資租賃公司年新增合同額僅2300億元, 不僅低於內資租賃公司的2600億元, 還低於金融租賃公司的2400億元。

實際上, 多位融資租賃行業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 很多租賃公司並沒有實質性開展業務, 也就是所謂的“空殼公司”, 而這些空殼公司又大多以外資租賃公司為主。 中國融資租賃聯盟召集人、天津濱海融資租賃研究院院長楊海田曾公開表示,

全國開業後一年內無業務做的租賃企業空置率, 達到65%, 有些地區達到85%。

“租賃業外資空殼公司較多與此前租賃行業粗放的發展方式和較為寬鬆的外資租賃審批、監管環境相關, ”貴銀金融租賃總裁羅曉春表示, “很多所謂的外資租賃公司都是假外資, 即由中國人設立的離岸公司擔任外資租賃公司股東, 而這些假外資租賃公司中有很多並不真正從事業務, 而是想借牌照套利甚至騙補貼。 ”

如果在網站上搜索外資租賃牌照轉讓或代辦外資租賃公司, 會跳出一大堆網站,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聯繫其中一些從事牌照轉讓的仲介發現, 空殼租賃公司的牌照買賣業務已成產業。 更有趣的是,

不過一年時間, 外資租賃殼公司的轉讓價格已經從去年年初的近百萬元, 下降到去年中的40萬元, 再下降到如今的幾萬元, 最便宜的甚至1.5萬元就可以拿下。

“地區不同、審批難易程度不同、獲批業務不同的租賃公司價格都不一樣, 很難一概而論。 目前比較貴的是天津, 廣州、深圳、珠海則比較便宜。 ”一位有接觸租賃公司轉讓的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

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原外商投資協會租賃委員會副會長屈延凱認為, 一是此前租賃由商務部監管, 需要審批, 因此產生牌照套利。 但此後可能化為地方金融辦監管, 牌照優勢減少, 價格下跌;二是外資租賃公司實在太多, 每年都有上千家公司成立, 殼公司非常多,

供大於求, 自然價格下跌。

殊途:真租賃還是類信貸

雖然註冊一個外資租賃公司並不難, 但經營好一個租賃公司卻不容易。 自1981年第一家合資租賃公司中國東方國際租賃成立後, 外資租賃公司在中國的發展都不是一帆風順, 折戟沉沙者甚眾。

而審視市場, 可以發現諸多世界級的外資巨頭在中國租賃市場發展緩慢, 有的甚至持續虧損。 前有中國融資租賃的肇始者日本東方租賃在退出中國市場後, 其創始人宮內義彥感慨中國市場發展融資租賃的各類條件均不成熟, 今有在歐洲排名第三、美國最大的租賃公司拉赫蘭頓於今年3月宣佈退出中國市場。

為什麼外資租賃在中國進程較為緩慢?多位接受採訪的租賃從業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 一是外資租賃公司不接地氣,二則是中外對租賃的業務定位有所不同。

一位曾在外資租賃公司工作過的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外資租賃公司多使用的是母國標準的風控體系,而那套風控體系往往要求比較嚴格且不適應中國企業。另外,管理層中的外籍員工對中國國情也缺乏瞭解,不接地氣,加上外資企業彙報、回饋程式冗長,因此水土不服也並不意外。

另一方面,相比於中國租賃公司喜歡做售後回租等類信貸業務,純外資公司更傾向於做某一專業領域的直接租賃,如西門子財務租賃公司、日立租賃公司、卡特彼勒租賃公司等專注於設備方面的融資租賃。

“中國這幾年租賃業務的增長,很多其實是類信貸業務、通道業務推動的,售後回租業務模式簡單,專案好找,管理方便。相比之下,一些外資公司堅持做的直接租賃業務發展速度則較慢,但這不代表他們發展方向是錯誤的,”羅曉春表示,“隨著中國監管部門要求金融回歸本源,服務實體經濟以及在資金成本上升、會計準則要求租賃並表的情況下,直接租賃將會越來越受青睞。”

“直接租賃的特點就是回報期限較長,”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租賃研究中心主任史燕平表示,“這不是說別人發展慢或者方向錯誤,只是選擇的發展模式不一樣而已。”

此外,目前我國租賃業還處於成長階段,中國租賃業的法律環境、規章制度還不成熟,中國專業的租賃人才也十分缺乏,這些也都限制了外資租賃公司的成長。

同歸:開放中的租賃業

金融租賃的進一步開放或許會帶來新氣息。2018年4月11日,央行行長易綱在博鼇亞洲論壇上提出,鼓勵在金融租賃領域引入外資,相關措施將在2018年底前落實。而在目前我國69家金融租賃公司中,僅江蘇金融租賃一家公司出現了外資股東的身影,但該股東法巴租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也僅為6.5%,而此前持中國建信金融租賃24.9%股份的美國銀行已於2012年退出。

金融租賃起步於2007年,雖然與融資租賃相比晚,但其股東背景多較為強大,其中約70%的金融租賃公司有銀行背景。憑藉強大的資本實力和市場推廣能力,2017年它們更是以0.9%的公司數量吃下了行業38%的業務量。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根據2017年年報統計發現,金融租賃公司人均創利達到400多萬元,其中交銀租賃人均創利更是高達1300萬元,遠高於銀行等金融機構。

不過由於此前外資銀行並沒有大規模進入我國的金融租賃領域,導致我國金融租賃市場的實際狀況是,基本沒有外資銀行參與競爭的市場,因此外資在我國金融租賃領域影響力較小。但在如今租賃並表、資金成本上升、監管趨嚴、行業日趨規範的背景下,堅持直接租賃的外資租賃公司可能會迎來下一個春天。

多位元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的租賃業人士表示,雖然中國租賃業發展時間較長,但總體仍然處於成長階段,普遍面臨人才儲備不足、融資管道單一、專業管理能力較弱等問題,引進外資可以促進中國金融租賃業的發展。

對於外資進入金融租賃業的影響,羅曉春認為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引入外國股東可以幫助金融租賃公司補充資本金,二是可以增強融資能力尤其是跨境融資能力,三則是引進國外先進的租賃管理技術,尤其是直接租賃業務管理方式,最後是可以借助外資股東進一步打開國際市場,推動企業的國際化。

“目前國內金融租賃公司面臨資本充足率限制,即使是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母行在各項指標考核下也很難有餘力給子公司注資,尤其是城商行旗下的金租公司,急需引入外界資金增大註冊資本金發展業務。”羅曉春說。

但對於外資進入中國金融租賃的意願,有不少業內人士猜測,外資進入的前提也許要看入股之後的話語權,如果僅是單純的財務投資,也許意願並不高。

21世紀經濟報導 顧月 北京報導

一是外資租賃公司不接地氣,二則是中外對租賃的業務定位有所不同。

一位曾在外資租賃公司工作過的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外資租賃公司多使用的是母國標準的風控體系,而那套風控體系往往要求比較嚴格且不適應中國企業。另外,管理層中的外籍員工對中國國情也缺乏瞭解,不接地氣,加上外資企業彙報、回饋程式冗長,因此水土不服也並不意外。

另一方面,相比於中國租賃公司喜歡做售後回租等類信貸業務,純外資公司更傾向於做某一專業領域的直接租賃,如西門子財務租賃公司、日立租賃公司、卡特彼勒租賃公司等專注於設備方面的融資租賃。

“中國這幾年租賃業務的增長,很多其實是類信貸業務、通道業務推動的,售後回租業務模式簡單,專案好找,管理方便。相比之下,一些外資公司堅持做的直接租賃業務發展速度則較慢,但這不代表他們發展方向是錯誤的,”羅曉春表示,“隨著中國監管部門要求金融回歸本源,服務實體經濟以及在資金成本上升、會計準則要求租賃並表的情況下,直接租賃將會越來越受青睞。”

“直接租賃的特點就是回報期限較長,”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租賃研究中心主任史燕平表示,“這不是說別人發展慢或者方向錯誤,只是選擇的發展模式不一樣而已。”

此外,目前我國租賃業還處於成長階段,中國租賃業的法律環境、規章制度還不成熟,中國專業的租賃人才也十分缺乏,這些也都限制了外資租賃公司的成長。

同歸:開放中的租賃業

金融租賃的進一步開放或許會帶來新氣息。2018年4月11日,央行行長易綱在博鼇亞洲論壇上提出,鼓勵在金融租賃領域引入外資,相關措施將在2018年底前落實。而在目前我國69家金融租賃公司中,僅江蘇金融租賃一家公司出現了外資股東的身影,但該股東法巴租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也僅為6.5%,而此前持中國建信金融租賃24.9%股份的美國銀行已於2012年退出。

金融租賃起步於2007年,雖然與融資租賃相比晚,但其股東背景多較為強大,其中約70%的金融租賃公司有銀行背景。憑藉強大的資本實力和市場推廣能力,2017年它們更是以0.9%的公司數量吃下了行業38%的業務量。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根據2017年年報統計發現,金融租賃公司人均創利達到400多萬元,其中交銀租賃人均創利更是高達1300萬元,遠高於銀行等金融機構。

不過由於此前外資銀行並沒有大規模進入我國的金融租賃領域,導致我國金融租賃市場的實際狀況是,基本沒有外資銀行參與競爭的市場,因此外資在我國金融租賃領域影響力較小。但在如今租賃並表、資金成本上升、監管趨嚴、行業日趨規範的背景下,堅持直接租賃的外資租賃公司可能會迎來下一個春天。

多位元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的租賃業人士表示,雖然中國租賃業發展時間較長,但總體仍然處於成長階段,普遍面臨人才儲備不足、融資管道單一、專業管理能力較弱等問題,引進外資可以促進中國金融租賃業的發展。

對於外資進入金融租賃業的影響,羅曉春認為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引入外國股東可以幫助金融租賃公司補充資本金,二是可以增強融資能力尤其是跨境融資能力,三則是引進國外先進的租賃管理技術,尤其是直接租賃業務管理方式,最後是可以借助外資股東進一步打開國際市場,推動企業的國際化。

“目前國內金融租賃公司面臨資本充足率限制,即使是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母行在各項指標考核下也很難有餘力給子公司注資,尤其是城商行旗下的金租公司,急需引入外界資金增大註冊資本金發展業務。”羅曉春說。

但對於外資進入中國金融租賃的意願,有不少業內人士猜測,外資進入的前提也許要看入股之後的話語權,如果僅是單純的財務投資,也許意願並不高。

21世紀經濟報導 顧月 北京報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