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新三板+H股試點來了 新三板企業又多了一個選擇

備受市場關注的新三板+H股將出臺, 全國股轉系統將在4月21日同港交所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 首批試點企業或在4家以內, 以生物醫藥企業為主。

早在今年1月第二屆中國新三板發展論壇上, 全國股轉公司公司業務部總監孫立表示, 將推動對外開放和合作, 實現公司在新三板和境外交易所兩地同時掛牌上市, 新三板+H股試點意味著企業不需要在新三板摘牌就可以去港交所掛牌了。

安信證券新三板研究諸海濱表示, 新三板+H股兩地掛牌推進時間表的明確, 會給到企業更多的選擇空間, 企業不再是只能做“單選題”,

而有了更為明確的預期。

三年前, 一家新三板掛牌公司曾試圖兩地掛牌, 淩志環保在2015年7月公告稱, 擬發行H股並且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 但最終這一計畫被擱置。 而計畫擱置的原因, 公司方面公告稱由於當時全國中小企業股轉系統掛牌公司發行H股尚無先例。 同時公司考慮到當時境內外經濟形勢及發行市場環境的差異, 以及公司戰略發展規劃和現有股東全體利益等因素, 決定暫緩發行H股, 待條件成熟後再考慮啟動H股相關發行工作。

抵抗港交所改革壓力?

市場有觀點認為, 此次推出新三板+H股試點, 最直接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優質新三板公司流失。 去年年底開始, IPO審核趨嚴, 部分新三板IPO在審企業紛紛撤離,

而港交所的上市政策則頻出利好, 因此除了A股IPO之外, 赴港上市對新三板企業的吸引力也在與日俱增。

聯訊證券新三板研究中心認為這一政策最直接影響是防止新三板優質公司流失, 同時加強新三板市場與其他資本市場聯繫, 不過要讓新三板真正與國際市場接軌還需要引入同股不同權和類似於滬港通深港通的三港通試點等舉措。

安信證券認為此項政策或將更加明確新三板的定位, 同時兩地開放或將引導新三板市場實現估值重構。 對於企業, 新三板+H股試點意味著多層次資本市場間的互聯互通, 引導企業回歸理性, 抓緊企業發展而非熱衷於資本市場運作。

不過, 還有觀點認為新三板掛牌企業能滿足新三板+H股要求的並不多,

真正願意參與試點的企業更少, 打通新三板與境外交易所聯通聯動的象徵意義可能大於實際執行意義。

能否提振新三板流動性?

目前, 新三板市場主要的問題在於流動性較差, 整體換手率持續低於1%。 股權的高度集中限制了新三板市場流動性從交易端改善的可能性。 聯儲證券認為。 新三板加H股能改善部分公司流動性不足的問題, 同時對國際資金認可的優質公司更為有利。

根據光大證券分析, 目前新三板市場80%以上公司股權高度集中于大股東。 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合計在60%、70%、80%和90%以上的企業占總體的比例分別為98.86%、97.04%、91.94%和80.86%。 股權高度集中的原因有兩個, 一個是發行物件數量受到限制。 另一個原因是私募發行帶來投資人的認購價格偏離過大,

導致做市商的功能難以充分發揮。

局部利好生物醫藥企業

今年2月份, 港交所啟動《新興及創新產業公司上市制度諮詢檔》市場諮詢, 其中對新興及創新產業公司, 包括尚未盈利或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規則進行修訂。 同時港交所表示最快將於4月底正式接受按新上市機制遞交的上市申請。

東北證券認為, 新三板+H股試點對新三板掛牌企業的影響是局部的, 其中對生物科技企業的估值、融資便利會大幅提高。 目前在新三板, 比較符合港交所新規則的是“沒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 而這類公司的估值水準在港股相對更高, 兩地掛牌將提升其市值水準,

同時還可以享受兩地融資便利。

關注東方財富網微信號【 eastmoneynews 】, 每天為您推送權威、專業的財經資訊!歡迎在【應用商店】搜索【東方財富】, 下載中國財經第一門戶手機APP!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