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新時代的奮鬥者|曾參演過《雞毛飛上天》,他用實際行動告訴你:“把愛好變成事業 是世間最美好的事!”

王天嶽與著名表演藝術家斯琴高娃老師

王天嶽在本土微電影《岔路口》的拍攝現場給演員說戲

“注意你的神態應該是緊張, 還要氣喘吁吁表現出著急忙慌的樣子……”見到王天岳導演時, 他正在本土微電影《岔路口》的拍攝現場。 這是記者第一次身處實地, 目睹一部影視作品的創作過程。 只見一場女主角被罵的戲, 就反復拍了5遍, 而導演王天岳不僅要參與拍攝、給演員說戲, 還得親自示範, 儘管來回“折騰”, 但他卻樂此不疲。 “拍戲期間經常會淩晨開工, 深夜收工, 吃飯不規律, 睡覺不定時, 都是家常便飯, 但我不介意, 因為我真的很喜歡影視這個行業。 ”王天岳向記者表露心聲。 逐夢20餘載, 如今, 王天嶽擁有了自己的影視公司——內蒙古盛世兄弟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許多人羡慕王天岳“夢想成真”, 卻不知他曲折的追夢之路。

今年44歲的王天嶽出生在烏蘭察布市一戶農民家庭, 父親在抗美援朝戰役中受傷致殘, 家裡的體力活基本由母親承擔。 從小, 懂事的王天嶽就知道要靠自己努力過上“好日子”。 16歲時, 王天嶽第一次看到了到電視, 當時, 他用一個啤酒瓶交換了一集《西遊記》的觀看機會, “看完電視後, 人們都走了, 我抱著電視機左看右看, 奇怪電視裡的人物從哪來的?‘孫悟空’真的是人扮演的?和真猴子一樣。 ”王天嶽笑著講述第一次接觸電視時, 腦中生出的“幼稚”想法。 而僅此一次, 王天嶽便堅定了學習表演的決心。

17歲時, 王天岳決定放棄學業跟著戲班學二人臺表演。

“當時被父母狠罵一通, 在父母眼中‘戲子’是上不了檯面的營生, 只有讀書是唯一的出路。 ”孝順的王天嶽表面上接受了父母的教誨, 私下只要看一場戲, 就找地方自己模仿表演。 直到19歲, 他參軍來到鄂爾多斯。

遠離父母, 王天嶽覺得自己有了實現夢想的機會。 4年後, 從部隊退伍的王天嶽懷揣夢想, 毅然踏上了“北漂”之路, 他一定要學習表演。 初來乍到, 王天嶽一邊打工, 一邊找尋機會。 後來, 他打聽到北京電影製片廠招募臨時演員, 便到北影周邊的影視仲介公司做了登記。 “一開始做臨時演員, 一天掙50元錢, 累不說還得倒貼, 好在我可以近距離接觸到資深演員, 向他們學習表演技巧。 ”見到演員休息, 王天嶽就跑過去請教,

雖然經常會遭“白眼”, 但王天嶽說他信奉“不恥下問”。 在各個劇組摸爬滾打了3年多, 王天岳的表演水準日漸提高, 而他虛心學習的態度也贏得了圈裡人的好評。 通過努力, 他由臨時演員變成了特約演員。 本以為就此可以專注在影視圈發展, 誰想在北京的第六個年頭, 由於家庭原因王天嶽再次回到了鄂爾多斯。

“2009年, 鄂爾多斯影視文化還比較稀缺, 當時為了生活, 我做起了生意, 可心裡比較鬱悶, 因為我還是喜歡做影視表演的工作。 ”王天嶽把當時的現狀比做“身在曹營心在漢”, 為此, 他利用工作之余, 自學了編劇、導演。 2013年, 一次偶然的機會, 他得知本土電影《跟著幸福走2》招募男主角, 通過毛遂自薦以及嫺熟的演技, 王天岳順利成為男主角。 電影上映後,王天岳也成了“小有名氣”的人物。在這之後,他又為東勝區建設街道編導微電影《我們盼的那些事》。重拾夢想後,王天嶽果斷結束了生意。2014年,他來到了被譽為“東方好萊塢”的橫店影視城。“當時有好多人說我想做‘明星’夢,其實我當時是帶著想把影視文化事業在鄂爾多斯推廣、發展的想法去深造學習的。”王天岳覺得鄂爾多斯文化底蘊深厚,影視文化發展前景廣闊。

在橫店學習的3年時間裡,他以半年參演40餘部影視作品的優異業績,在橫店站穩了腳,並成長為一名出色的演員。期間,他參演過70餘部電影、電視劇,在《雞毛飛上天》《學生兵》《無心法師2》等影視作品中都有過不俗表現。此外,他還被聘請為大型紀錄片《鐵血傳奇》和電影紀錄片《北站疑雲》的執行導演。“當時,兩部戲同時拍,忙得不可開交,有時一天只睡2個小時,第二天還得照樣開工。過程雖苦,但能得到知名導演委任,值得。”王天嶽笑著說。

“鄂爾多斯是我的第二故鄉,我要把學到的實戰演技與即興發揮的本領傳授給熱愛影視表演的家鄉人,幫助他們實現夢想。”2017年,學成歸來的王天嶽,在鄂爾多斯文化創意產業園註冊成立了內蒙古盛世兄弟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截至目前,公司已拍攝了20多部微電影、廣告宣傳片,得到了客戶的一致好評。”王天岳欣慰地說。今年3月底,王天岳的影視文化公司正式與中央電視臺微電影頻道達成合作協定,他想把本土的微電影搬上央視的螢幕;此外,他正在籌備20集的網路劇,還計畫推出兒童類微電影,給愛好表演的孩子們提供展示、學習的平臺。“任何一份事業都有它存在的意義,對我來說,把愛好變成事業,是世間最美好的事!”王天嶽總結了他的成功秘訣。

電影上映後,王天岳也成了“小有名氣”的人物。在這之後,他又為東勝區建設街道編導微電影《我們盼的那些事》。重拾夢想後,王天嶽果斷結束了生意。2014年,他來到了被譽為“東方好萊塢”的橫店影視城。“當時有好多人說我想做‘明星’夢,其實我當時是帶著想把影視文化事業在鄂爾多斯推廣、發展的想法去深造學習的。”王天岳覺得鄂爾多斯文化底蘊深厚,影視文化發展前景廣闊。

在橫店學習的3年時間裡,他以半年參演40餘部影視作品的優異業績,在橫店站穩了腳,並成長為一名出色的演員。期間,他參演過70餘部電影、電視劇,在《雞毛飛上天》《學生兵》《無心法師2》等影視作品中都有過不俗表現。此外,他還被聘請為大型紀錄片《鐵血傳奇》和電影紀錄片《北站疑雲》的執行導演。“當時,兩部戲同時拍,忙得不可開交,有時一天只睡2個小時,第二天還得照樣開工。過程雖苦,但能得到知名導演委任,值得。”王天嶽笑著說。

“鄂爾多斯是我的第二故鄉,我要把學到的實戰演技與即興發揮的本領傳授給熱愛影視表演的家鄉人,幫助他們實現夢想。”2017年,學成歸來的王天嶽,在鄂爾多斯文化創意產業園註冊成立了內蒙古盛世兄弟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截至目前,公司已拍攝了20多部微電影、廣告宣傳片,得到了客戶的一致好評。”王天岳欣慰地說。今年3月底,王天岳的影視文化公司正式與中央電視臺微電影頻道達成合作協定,他想把本土的微電影搬上央視的螢幕;此外,他正在籌備20集的網路劇,還計畫推出兒童類微電影,給愛好表演的孩子們提供展示、學習的平臺。“任何一份事業都有它存在的意義,對我來說,把愛好變成事業,是世間最美好的事!”王天嶽總結了他的成功秘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