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劉自櫝之篆》由西安出版社出版

前言

文化藝術報-文化藝術網訊前後六易其稿, 篩選400餘幅篆書作品,輯錄900餘字的1700餘種篆書寫法, 《劉自櫝之篆》近日由西安出版社出版。

三原籍耿慶義、張應選、楊貴琦先生用近五年時間, 搜集劉老傳世真跡, 整理出版此書。 是繼編纂于右任先生相類字書之後的又一成果。

全書由三部分構成。 序言部分由雷珍民、何挺警、趙熊先生及編者等撰寫的隨筆作為導引, 再邀方家點評;作品部分是從1200余幅劉老書法作品中挑選400餘幅篆書作品, 包括詩詞楹聯、橫幅斗方、匾額題詞等;字彙部分輯錄900餘字的1700餘種篆書寫法, 以便讀者檢索、臨習。

劉老以《石鼓》為基, 以《虢季子白盤》為體, 以金文為用, 吸取小篆優點, 融會貫通, 筆酣墨活, 姿態橫出, 神采蒼勁, 氣足神完, 並以其一生的研學成就了獨具風格的篆書形式。 陝西民間則有“十篆九劉”的說法, 意謂當代陝西學篆書者大多受先生的影響。

劉自櫝, 生於1914 年, 陝西省三原縣人。 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 陝西省書法家協會主席, 陝西省文聯名譽委員等。 先生自幼精研金石文字之學, 舉凡詩文、詞賦、歷代典籍、關上文獻無不研討, 其書法四體俱佳, 尤以篆書為最。 有當代篆書第一人之稱。

序言

雷珍民

劉自櫝先生, 生於1914年, 陝西省三原縣人。 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 陝西省書法家協會主席, 陝西省文聯名譽委員等。 先生自幼精研金石文字之學, 舉凡詩文、詞賦、歷代典籍、關上文獻無不一一研討, 其書法四體俱佳, 尤以篆書為最。 有當代篆書第一人之稱。

陝西是中國書法的故鄉, 也是一個書法大省;三原古稱“池陽”, 聖哲輩出, 文風極盛。 三位三原籍的編者, 耿慶義、張應選、楊貴琦先生用了近五年時間, 搜集劉老傳世真跡, 整理出版《劉自櫝之篆》, 實是一件幸事、大事、喜事。

所謂幸事, 作為陝西書壇備受尊敬的大家, 劉老以《石鼓》為基, 以《虢季子白盤》為體, 以金文為用, 吸取小篆優點, 融會貫通, 筆酣墨活,

姿態橫出, 神采蒼勁, 氣足神完。 正如沈鵬、谷谿先生所言:劉自櫝以剛、柔、渴三種因素互相滲透, 奠定了他成為當代頗有成就的篆書家的地位。 然而, 劉老遺作或為方家珍藏、或散見於各類作品集, 實不便於後來者臨習。 這本字彙的出版彌補了這一空缺。 其篆書從金文、石鼓得其沉雄、勁健, 從秦代小篆、鄧完白線條得其圓融流動。

我曾有幸受教于劉老, 他曾告誡登門求教的年輕人, 不論學習哪種書體, 都要找成熟時期的作品。 劉老主張學習書法, 要能入能出, 首先重入, 要惟妙惟肖, 得其精髓, 而後才談得上出帖。 他反對把自己臨得不像的作品說成但求“神似”, 謂為“意臨”, 認為這是自欺欺人, 終經不起歲月的淘洗。

劉老曾於1948年在西安舉辦個人書法展覽,

作品被收藏一空;1957年發表論著《漫談書法與篆刻》;其作品入選全國的一、二、三、四屆書法展覽, 第一、二回中日書法聯展, 第一回中日二十人書法聯展。 1987年出版《劉自櫝書法選》, 2000年5月又有陝西人民出版社《劉自櫝書法藝術擷英》問世。 這種每隔數十年一回首的審視, 成為他“未必日日臨池, 但必日日讀書”的絕佳注釋。

2001年5月7日劉自櫝先生病逝, 享年88歲。 2008年7月19日在北京, 由陝西省文史館主辦的全面反映陝西書畫藝術的重大書畫展覽《長安雅集·陝西書畫三百年(1700-2007)》, 在北京中國美術館隆重開幕。 展出了從清代“文蓋三江、字冠中原”的東閣大學士王傑狀元, 到“西安終南印社”的陳澤秦、衛俊秀、劉自櫝、宮葆誠、邱星及中國書協第一任主席舒同, 直至今日活躍在長安書壇畫界的實力派人物的精品佳作。三百年苦心孤詣,八百里畫魂書香。心香一瓣,是為劉老七年之祭。2010年12月20日,由省文史研究館、省書協、西安工業大學主辦的“劉自櫝陳澤秦書法藝術館”在西安工業大學未央校區正式開館,劉老作品的厚重學養、博大氣象,吸引了許多書法愛好者慕名而來參觀欣賞。2011年5月29日,陝西省書法家協會主辦了“紀念劉自櫝先生逝世十周年——劉自櫝書法作品展”。2015年1月10日,中國書法家協會聯合陝西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西安交通大學主辦了“百年自獨——紀念劉自櫝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展;三原縣政協出版文史資料特刊《中國當代著名書法家劉自櫝》。

佛語雲:“法自緣以立,緣去法還滅,吾敬大沙彌,佛亦如是說”。回望我與劉老的過往種種,尤其是我繼他之後擔綱陝西書協主席歲月,劉老的大智、大筆,總能讓我于繁華中沉靜。能看到“挖掘搶救陝西書壇先輩藝術史料工作”不斷前行,豈能不是幸事一樁?期待這本字彙編撰、選稿、校對、編印、出版能順利推進。

所謂大事,是我從這本字彙中看到了漢字無窮的寶藏與樂趣,有幸得見一種文化傳承與文化自覺。

如何以書寫符號記錄時空,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取徑。印刷術問世後,拼音文字只需極少數量的符號就可以表示無窮的聲音組合,以象形為根基的漢字漸被冷落。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乃至簡體,一路走來,筆劃由彎而直,形體越趨方正,慢慢失去了古代漢字的具象。尤其在今天,電腦的廣泛應用,讓漢字與我們的緣分日漸淡薄。拿筆寫字的機會少了,提筆寫字錯別字多了,實用主義讓我們越來越遠離生活之美。那些承載在文字符號中許多先民的優秀生活方式、地理環境,乃至世界觀與宇宙觀——這些拼音文字無法企及的資訊正在流失。

細細翻閱這本字彙,筆筆字字,讓我們驚訝他從容自在、珠圓玉潤般的古典美,令今人為中國古典文化的偉大而震撼。中國書法史源遠流長,碑學的方正、勁健、拙樸,帖學的圓融、瀟灑、飄逸,各領風騷數百年。每次當我駐足西安碑林所藏正始《三體石經》,總會想起捐贈這一文物的劉老,念及他“不學古人,是謂無法。純學古人,何處著我”的高論。書法作為一種藝術、文化,是人的個性、修養的一種體現,劉老以“天地河山入畫圖”的篆書傳承了歷史,啟迪著未來。

把原本是象形文字的漢字放回圖像的脈絡來理解,劉老的字裡行間重新勾勒了漢字演變的路徑,方便讀者以更直觀的方式來理解“一個字為什麼長這樣而非那樣”。這種筆劃間的掙扎與想像,“立道始求四勿,遊藝可駕六如”,“逆進澀行,中側交轉,內宮極緊,外延放開,起筆落筆注意平衡,滾動起筆,使轉飛白。集字選字胸中了然,傳神審美至性紙上”。這種文化自覺是對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認識,對文化發展規律的正確把握,對發展文化歷史責任的主動擔當。

哲學家熊秉明曾提出:中國書法是中國文化核心的核心。書法的一端傳承著意義,傳承著祖先和今人對文化的一種理解,另一端寄託著追求,寄託著華夏文明中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的價值追求,茲事體大。關於這本字彙,2012年已有初稿,後又經陝西書畫界、文化界多位同仁審閱、增補、修訂,從劉老600餘幅作品中遴選數千字結集,不著墨比較點評,意在問教後人,以待來者。

可喜的是,近年來,我省書法家在全國的重大展覽例如“蘭亭獎”、九屆國展、草書展、隸書展、新人展、書學討論會等當中獲獎入選均居全國前列,顯示了我省書法家的創作與理論實力。各類書法培訓學校、書法展覽、書法義賣等大量湧現,糾正書風、弘揚正氣成為一種風尚,以傳承為依託的出新正成為一個開放的自生系統。劉老的這本字彙,必為漢字及書法愛好者、篆書書法學習者提供一個極好的教材選擇。

陝西省三原縣城東南10華里,有一座建於明代的木質古塔——文峰木塔。塔共三層,六角攢頂,翼角高挑。遠觀,均衡、對稱、穩定、平正,玲瓏俏麗;拾級而上,不同高度所見異趣。研習劉老的篆書,常讓人不由想起此塔,每每令人心曠神怡。藝術總是與靈魂相通,與人的秉性相一致,睹字思人,大氣、樸拙、潤枯、高古,“大樸之門,淡然無極”。劉老作為一位經歷繁複,生命綿長,有極高藝術成就的藝術家,他的一生正如他答謝吳泉吐為自己裝裱作品所作“愛向長安問土風”。

摩挲整本字彙,關於劉老散落于歷史長河中的粒粒作品碎珠,正被串成一部關於漢字記憶、書法演變的發展史,那是對抱碑守帖的傳承與突破,帶給人們對於一段歷史的嶄新解讀。

無限風光在險峰

文/何挺警

一部中國漢字演變史,基本形成一部中國書法發展史,清晰地記載著各種書體的形成、發展、鼎盛、衰落。從商代的甲骨文、周代的金文(大篆),繼而演變為秦代的小篆、漢代的隸書,隨後魏晉字體向草書、楷書的大分化,篆書繼商周秦漢時期之後在清代乾、嘉時期,又隨著金石學興盛又興旺起來,一些越魏晉上溯周秦兩漢的書壇驍將,接遠古之正脈,開一代之新風,在篆書書藝上成績卓著。事實上,篆書在清代的再度鼎盛發展,與篆刻在清代的大發展是分不開的。辛亥以後至當代,能以大篆書法名世的大家為數不多,劉自櫝先生就是其中能以大篆書法馳騁書壇數十年、享譽海內外的一位名家。

劉老的篆書,早年受章法疏朗、結體緊湊而活潑多變的《虢季子白盤》影響很大,後來博採眾長,特別重視從最新出土的金文資料中不斷吸取筆法、結字、章法的趣味。他主張“出新”、“避熟”“學進去,走出來”。值得一提的是,劉老常用濃墨起筆逆入重按,出鋒時縱筆疾行,自然形成渴筆飛白,墨的節奏感和筆的變化動勢融為一體,形成了剛柔相濟、虛實相生的美的形式。

劉老的篆書,晚年從金文、石鼓得其沉雄、勁健,從秦代小篆得其圓融流動。其結字自有匠心獨具的特點,他將來自小篆均衡、對稱、穩定、平正的特徵融入金文大篆,而又將大篆旁逸斜出、活潑的特徵在均衡、穩定的原則下加以淋漓盡致地發揮,完成了他篆書精美的形體構造。劉老的篆書還參以清代篆刻家篆刻筆意,創造了不少篆書新形式,使古老的大篆煥發了新意,字形古拙老道,圓中見方,生動活潑,以圓轉道勁、厚重取勝;章法平中見奇,整體和諧統一,作品藝術感染力和震撼力很強。劉老篆書的另一特點,現代常用字中大篆無有乏通假的,或者在金文筆劃繁多或與楷書字形差異過大的字,劉老能參照小篆甚至楷書的字形而用他獨特的大篆筆法書寫,創造了一些略懂書法的人都能看懂的篆字。我認為這在傳統書法創作書寫大篆書法作品時,是可以採用的上種方法。書法前輩王福庵、商承祚也在大篆書法作品中用過這種辦法,這種解決問題的精神,不能認為是怪事。

我和劉老是在陝西省書法家協會成立前夕,在我妹夫方濟眾處相識的。劉老生前曾數次來過漢中,我作為石門印社社長,1993年石門印社曾經邀請終南印社來漢中舉辦《終南印社書法篆刻展》,當時委派專人赴西安接劉老來漢中參加展出活動,展覽在漢中引起很大轟動,社會各方面輿論很好。我也多次到西安拜訪過劉老,特別是陝西省舉辦首屆篆刻展和終南印社二十周年紀念展,我曾偕石門印社年輕同志參加展覽,拜訪劉老,這樣石門印社和劉老就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何挺警:終南印社顧問,陝西省書協會員、石門印社社長。2011年7月仙逝,享年97歲。)

向傳統文化致禮

文/趙熊

這是一部因情而聚的字書,所謂情者,一是鄉情,二是友情,三是書法乃至文化之情。

書的編纂者是三位耄耋長者,86歲的張應選先生,75歲的耿慶義先生,謝世時75歲的楊貴琦先生。三位同為陝西三原人,而他們所輯錄的篆書的作者劉自犢先生也是三原人。是為鄉情。

三位編纂者雖因機緣不同,與劉自犢先生的結識與交往或有先後之分,但他們長期以來對劉先生俱以師為尊、以友相待,而在三位之間則更是友誼深厚、砥礪有加。是為友情。

三位之中,張應選先生長期研習書法,學有專精;楊、耿二位也自幼喜好書法,內心的嚮往根植久遠,退休後更是精勤翰墨,自強不息。這部字書的編纂前後經歷了十年,此中所寓寄的豈止是對書法的熱愛與摯著,其本質是對文化傳統的崇敬與禮愛。其間,楊貴琦先生于2014年先歸道山,夙願未竟,令人唏噓!是為書法乃至文化之情。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文字由實用而藝術,成為世界文明史中的一個特殊文化現象和民族文化符號。自漢代許慎編撰《說文解字》以來,諸多字書層出不窮。如果說歷代字書多以解字釋義為宗旨,那麼自新時期書法中興以來,出現了大量以書法藝術為目的的各類字書。這類書籍在研究書體流變、書法規範、書家風格諸方面給當代書法家和書法愛好者提供了有益的參考和借鑒,並因此推動了書法藝術的發展和傳統優秀文化的普及。在陝西,《自犢之篆》是繼編纂于右任先生相類字書之後的又一成果,它不僅對三秦一地,乃至對全國、對漢字文化圈諸地域都將有所影響和裨益。

劉自犢先生無疑是二十世紀中國書壇最富影響的書法大家之一,其諸體皆能,尤以篆書最負盛名。鐘明善先生稱譽劉自犢先生是“熔鑄古今的書法大師”;新加坡書壇名宿潘受先生詩贊劉先生“瘦硬通神老不枯,別開生面繼三吳;劉郎才氣何精悍,古篆名聲冠古都”;日本書法大家金澤子卿則評斷為“絕倫妙筆淩秦漢,自獨名聲海外知”;日本書道雜誌更讚譽劉自犢先生和他的篆書為“現代中國的大家”“當代篆書第一”。陝西民間則有“十篆九劉”的說法,意謂當代陝西學篆書者大多受劉自犢先生的影響。此說或有些誇張,但足見劉自犢先生的藝術地位與篆書魅力。劉自犢先生的篆書源自西周金文,下及石鼓、小篆,並以其一生的研學成就了獨具風格的篆書形式。一部《自犢之篆》既是對這位藝術大家的紀念,也是編纂者和所有喜歡“劉篆”的書法家、書法愛好者對中國書法和傳統文化的致禮!

丁酉仲春 後學趙熊謹識於風過耳堂

後記

作品春長好,字是善業泥。從起心動念到編輯成書,數易其稿,歷時一秩,《劉自櫝之篆》終於要付梓了。

此刻的心情是欣悅,是忐忑。欣悅的是,這本凝聚眾多同仁心願的書籍終於出版了;忐忑的是,以這樣一種單字圖片的形式,是否容納了劉自櫝先生篆字的精髓?不管怎麼說,能為讀者案頭提供一本研習劉老篆書的索引,總歸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

溯源篆字,悟其虛實;參之行書,以盡其變。劉自櫝先生的篆書獨具一格,其藝術表像與內涵關乎美與善,共性之中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覺解。作為漢字實驗性的珍貴“孤品”, 劉老篆體書法已有公論,自不贅言。

《劉自櫝之篆》由三部分構成。序言部分是由石門印社何挺警先生、三位編者及主要參與本書資料搜集、拍照、整理、校訂等工作的同志撰寫的隨筆作為導引,未再邀方家點評;作品部分是從1200余幅劉老書法作品中挑選的400餘幅篆書作品,包括詩詞楹聯、橫幅斗方、匾額題詞等,未嚴格按照書法作品格式或年代排序,以期後來者“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字彙部分輯錄了900餘字的1700餘種篆書寫法,以便讀者檢索、臨習。

有人說“漢字是中國文化的脊樑骨”,漢字像一位老者平心靜氣一筆一劃堅如磐石般深刻著歷史。在搜集、拍照、掃描、編輯、整理這本書的歷程中,腳步追隨作品而走,心隨橫豎點畫流動,感受每一幅作品、每一個字的視覺享受,本就是一場愉悅的尋根之旅。華夏文明正源的三秦沃土,始終洋溢著鮮明的民族審美氣質,如此的生髮一致、淵源有序。

由“追而習之”,到彙集各種字的電子版本,楊貴琦先生生前做了大量基礎性工作,在他留存的PPT文檔中,劉老篆字的“道”字有22 種寫法,“大”字有46 種寫法,“人”字有118 種寫法。杖朝之年的張應選先生更是多次協調劉老親屬,多方奔走聯絡,審慎校訂遴選。三原縣政協幾任領導多次協調搜集作品。溯秦文化雄風,探求漢字之源,承繼基因之美,領略風騷之意,以最簡潔、原生態的形式表達劉老篆書所想傳遞的資訊和理念,成為本書所有參編者的共識。

尺牘書疏,千里面目。在這場因編書而結緣的歷程中,與劉老有過交集、或有藏品的各界同仁曾給予我們熱心支持。陝西省原常務副省長、省決諮委原主任、省慈善協會終身名譽會長徐山林親筆為字彙篇題寫篇名,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陝西省文聯副主席、省書法家協名譽主席雷珍民為作品篇題寫篇名並為本書作序……他們的熱忱、助力,皆令我們感念不已,在此一併表示衷心的感謝!

《劉自櫝之篆》前後六易其稿,三次改編排版樣式,在多次審定過程中,我們已盡力避免錯漏、刪減不清晰圖片,因由圖片資料繁複及我們對網路、電子排版等技術應用掌握有限,瑕疵自是難免,望賢達方家之法眼惠正。我們深知“習篆容易識篆難”,兩千多年來,漢字幾經演化,篆字對應繁體字較易,但轉為簡體極易出錯。書中錯訛和紕漏之處在所難免,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我們真誠地期望廣大書法愛好者,能著意於每一個點、折、橫、豎、撇、捺的細節,用心體悟。所謂人生百年,時歲皆有足跡。劉老曾書“天地河山入畫圖”,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如同日晷串起了文化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在視覺旅途中的蛻變,唯親身臨習,或才能去覺解那種無聲隱形的智慧。

正所謂,同一個作品,不同時代、不同的人往往有不同的觀察視角和思考,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滋蘭九畹、樹蕙百畝,以期冀篆書藝術枝葉峻茂,是我們大家共同的心願。

編 者

直至今日活躍在長安書壇畫界的實力派人物的精品佳作。三百年苦心孤詣,八百里畫魂書香。心香一瓣,是為劉老七年之祭。2010年12月20日,由省文史研究館、省書協、西安工業大學主辦的“劉自櫝陳澤秦書法藝術館”在西安工業大學未央校區正式開館,劉老作品的厚重學養、博大氣象,吸引了許多書法愛好者慕名而來參觀欣賞。2011年5月29日,陝西省書法家協會主辦了“紀念劉自櫝先生逝世十周年——劉自櫝書法作品展”。2015年1月10日,中國書法家協會聯合陝西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西安交通大學主辦了“百年自獨——紀念劉自櫝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展;三原縣政協出版文史資料特刊《中國當代著名書法家劉自櫝》。

佛語雲:“法自緣以立,緣去法還滅,吾敬大沙彌,佛亦如是說”。回望我與劉老的過往種種,尤其是我繼他之後擔綱陝西書協主席歲月,劉老的大智、大筆,總能讓我于繁華中沉靜。能看到“挖掘搶救陝西書壇先輩藝術史料工作”不斷前行,豈能不是幸事一樁?期待這本字彙編撰、選稿、校對、編印、出版能順利推進。

所謂大事,是我從這本字彙中看到了漢字無窮的寶藏與樂趣,有幸得見一種文化傳承與文化自覺。

如何以書寫符號記錄時空,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取徑。印刷術問世後,拼音文字只需極少數量的符號就可以表示無窮的聲音組合,以象形為根基的漢字漸被冷落。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乃至簡體,一路走來,筆劃由彎而直,形體越趨方正,慢慢失去了古代漢字的具象。尤其在今天,電腦的廣泛應用,讓漢字與我們的緣分日漸淡薄。拿筆寫字的機會少了,提筆寫字錯別字多了,實用主義讓我們越來越遠離生活之美。那些承載在文字符號中許多先民的優秀生活方式、地理環境,乃至世界觀與宇宙觀——這些拼音文字無法企及的資訊正在流失。

細細翻閱這本字彙,筆筆字字,讓我們驚訝他從容自在、珠圓玉潤般的古典美,令今人為中國古典文化的偉大而震撼。中國書法史源遠流長,碑學的方正、勁健、拙樸,帖學的圓融、瀟灑、飄逸,各領風騷數百年。每次當我駐足西安碑林所藏正始《三體石經》,總會想起捐贈這一文物的劉老,念及他“不學古人,是謂無法。純學古人,何處著我”的高論。書法作為一種藝術、文化,是人的個性、修養的一種體現,劉老以“天地河山入畫圖”的篆書傳承了歷史,啟迪著未來。

把原本是象形文字的漢字放回圖像的脈絡來理解,劉老的字裡行間重新勾勒了漢字演變的路徑,方便讀者以更直觀的方式來理解“一個字為什麼長這樣而非那樣”。這種筆劃間的掙扎與想像,“立道始求四勿,遊藝可駕六如”,“逆進澀行,中側交轉,內宮極緊,外延放開,起筆落筆注意平衡,滾動起筆,使轉飛白。集字選字胸中了然,傳神審美至性紙上”。這種文化自覺是對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認識,對文化發展規律的正確把握,對發展文化歷史責任的主動擔當。

哲學家熊秉明曾提出:中國書法是中國文化核心的核心。書法的一端傳承著意義,傳承著祖先和今人對文化的一種理解,另一端寄託著追求,寄託著華夏文明中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的價值追求,茲事體大。關於這本字彙,2012年已有初稿,後又經陝西書畫界、文化界多位同仁審閱、增補、修訂,從劉老600餘幅作品中遴選數千字結集,不著墨比較點評,意在問教後人,以待來者。

可喜的是,近年來,我省書法家在全國的重大展覽例如“蘭亭獎”、九屆國展、草書展、隸書展、新人展、書學討論會等當中獲獎入選均居全國前列,顯示了我省書法家的創作與理論實力。各類書法培訓學校、書法展覽、書法義賣等大量湧現,糾正書風、弘揚正氣成為一種風尚,以傳承為依託的出新正成為一個開放的自生系統。劉老的這本字彙,必為漢字及書法愛好者、篆書書法學習者提供一個極好的教材選擇。

陝西省三原縣城東南10華里,有一座建於明代的木質古塔——文峰木塔。塔共三層,六角攢頂,翼角高挑。遠觀,均衡、對稱、穩定、平正,玲瓏俏麗;拾級而上,不同高度所見異趣。研習劉老的篆書,常讓人不由想起此塔,每每令人心曠神怡。藝術總是與靈魂相通,與人的秉性相一致,睹字思人,大氣、樸拙、潤枯、高古,“大樸之門,淡然無極”。劉老作為一位經歷繁複,生命綿長,有極高藝術成就的藝術家,他的一生正如他答謝吳泉吐為自己裝裱作品所作“愛向長安問土風”。

摩挲整本字彙,關於劉老散落于歷史長河中的粒粒作品碎珠,正被串成一部關於漢字記憶、書法演變的發展史,那是對抱碑守帖的傳承與突破,帶給人們對於一段歷史的嶄新解讀。

無限風光在險峰

文/何挺警

一部中國漢字演變史,基本形成一部中國書法發展史,清晰地記載著各種書體的形成、發展、鼎盛、衰落。從商代的甲骨文、周代的金文(大篆),繼而演變為秦代的小篆、漢代的隸書,隨後魏晉字體向草書、楷書的大分化,篆書繼商周秦漢時期之後在清代乾、嘉時期,又隨著金石學興盛又興旺起來,一些越魏晉上溯周秦兩漢的書壇驍將,接遠古之正脈,開一代之新風,在篆書書藝上成績卓著。事實上,篆書在清代的再度鼎盛發展,與篆刻在清代的大發展是分不開的。辛亥以後至當代,能以大篆書法名世的大家為數不多,劉自櫝先生就是其中能以大篆書法馳騁書壇數十年、享譽海內外的一位名家。

劉老的篆書,早年受章法疏朗、結體緊湊而活潑多變的《虢季子白盤》影響很大,後來博採眾長,特別重視從最新出土的金文資料中不斷吸取筆法、結字、章法的趣味。他主張“出新”、“避熟”“學進去,走出來”。值得一提的是,劉老常用濃墨起筆逆入重按,出鋒時縱筆疾行,自然形成渴筆飛白,墨的節奏感和筆的變化動勢融為一體,形成了剛柔相濟、虛實相生的美的形式。

劉老的篆書,晚年從金文、石鼓得其沉雄、勁健,從秦代小篆得其圓融流動。其結字自有匠心獨具的特點,他將來自小篆均衡、對稱、穩定、平正的特徵融入金文大篆,而又將大篆旁逸斜出、活潑的特徵在均衡、穩定的原則下加以淋漓盡致地發揮,完成了他篆書精美的形體構造。劉老的篆書還參以清代篆刻家篆刻筆意,創造了不少篆書新形式,使古老的大篆煥發了新意,字形古拙老道,圓中見方,生動活潑,以圓轉道勁、厚重取勝;章法平中見奇,整體和諧統一,作品藝術感染力和震撼力很強。劉老篆書的另一特點,現代常用字中大篆無有乏通假的,或者在金文筆劃繁多或與楷書字形差異過大的字,劉老能參照小篆甚至楷書的字形而用他獨特的大篆筆法書寫,創造了一些略懂書法的人都能看懂的篆字。我認為這在傳統書法創作書寫大篆書法作品時,是可以採用的上種方法。書法前輩王福庵、商承祚也在大篆書法作品中用過這種辦法,這種解決問題的精神,不能認為是怪事。

我和劉老是在陝西省書法家協會成立前夕,在我妹夫方濟眾處相識的。劉老生前曾數次來過漢中,我作為石門印社社長,1993年石門印社曾經邀請終南印社來漢中舉辦《終南印社書法篆刻展》,當時委派專人赴西安接劉老來漢中參加展出活動,展覽在漢中引起很大轟動,社會各方面輿論很好。我也多次到西安拜訪過劉老,特別是陝西省舉辦首屆篆刻展和終南印社二十周年紀念展,我曾偕石門印社年輕同志參加展覽,拜訪劉老,這樣石門印社和劉老就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何挺警:終南印社顧問,陝西省書協會員、石門印社社長。2011年7月仙逝,享年97歲。)

向傳統文化致禮

文/趙熊

這是一部因情而聚的字書,所謂情者,一是鄉情,二是友情,三是書法乃至文化之情。

書的編纂者是三位耄耋長者,86歲的張應選先生,75歲的耿慶義先生,謝世時75歲的楊貴琦先生。三位同為陝西三原人,而他們所輯錄的篆書的作者劉自犢先生也是三原人。是為鄉情。

三位編纂者雖因機緣不同,與劉自犢先生的結識與交往或有先後之分,但他們長期以來對劉先生俱以師為尊、以友相待,而在三位之間則更是友誼深厚、砥礪有加。是為友情。

三位之中,張應選先生長期研習書法,學有專精;楊、耿二位也自幼喜好書法,內心的嚮往根植久遠,退休後更是精勤翰墨,自強不息。這部字書的編纂前後經歷了十年,此中所寓寄的豈止是對書法的熱愛與摯著,其本質是對文化傳統的崇敬與禮愛。其間,楊貴琦先生于2014年先歸道山,夙願未竟,令人唏噓!是為書法乃至文化之情。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文字由實用而藝術,成為世界文明史中的一個特殊文化現象和民族文化符號。自漢代許慎編撰《說文解字》以來,諸多字書層出不窮。如果說歷代字書多以解字釋義為宗旨,那麼自新時期書法中興以來,出現了大量以書法藝術為目的的各類字書。這類書籍在研究書體流變、書法規範、書家風格諸方面給當代書法家和書法愛好者提供了有益的參考和借鑒,並因此推動了書法藝術的發展和傳統優秀文化的普及。在陝西,《自犢之篆》是繼編纂于右任先生相類字書之後的又一成果,它不僅對三秦一地,乃至對全國、對漢字文化圈諸地域都將有所影響和裨益。

劉自犢先生無疑是二十世紀中國書壇最富影響的書法大家之一,其諸體皆能,尤以篆書最負盛名。鐘明善先生稱譽劉自犢先生是“熔鑄古今的書法大師”;新加坡書壇名宿潘受先生詩贊劉先生“瘦硬通神老不枯,別開生面繼三吳;劉郎才氣何精悍,古篆名聲冠古都”;日本書法大家金澤子卿則評斷為“絕倫妙筆淩秦漢,自獨名聲海外知”;日本書道雜誌更讚譽劉自犢先生和他的篆書為“現代中國的大家”“當代篆書第一”。陝西民間則有“十篆九劉”的說法,意謂當代陝西學篆書者大多受劉自犢先生的影響。此說或有些誇張,但足見劉自犢先生的藝術地位與篆書魅力。劉自犢先生的篆書源自西周金文,下及石鼓、小篆,並以其一生的研學成就了獨具風格的篆書形式。一部《自犢之篆》既是對這位藝術大家的紀念,也是編纂者和所有喜歡“劉篆”的書法家、書法愛好者對中國書法和傳統文化的致禮!

丁酉仲春 後學趙熊謹識於風過耳堂

後記

作品春長好,字是善業泥。從起心動念到編輯成書,數易其稿,歷時一秩,《劉自櫝之篆》終於要付梓了。

此刻的心情是欣悅,是忐忑。欣悅的是,這本凝聚眾多同仁心願的書籍終於出版了;忐忑的是,以這樣一種單字圖片的形式,是否容納了劉自櫝先生篆字的精髓?不管怎麼說,能為讀者案頭提供一本研習劉老篆書的索引,總歸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

溯源篆字,悟其虛實;參之行書,以盡其變。劉自櫝先生的篆書獨具一格,其藝術表像與內涵關乎美與善,共性之中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覺解。作為漢字實驗性的珍貴“孤品”, 劉老篆體書法已有公論,自不贅言。

《劉自櫝之篆》由三部分構成。序言部分是由石門印社何挺警先生、三位編者及主要參與本書資料搜集、拍照、整理、校訂等工作的同志撰寫的隨筆作為導引,未再邀方家點評;作品部分是從1200余幅劉老書法作品中挑選的400餘幅篆書作品,包括詩詞楹聯、橫幅斗方、匾額題詞等,未嚴格按照書法作品格式或年代排序,以期後來者“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字彙部分輯錄了900餘字的1700餘種篆書寫法,以便讀者檢索、臨習。

有人說“漢字是中國文化的脊樑骨”,漢字像一位老者平心靜氣一筆一劃堅如磐石般深刻著歷史。在搜集、拍照、掃描、編輯、整理這本書的歷程中,腳步追隨作品而走,心隨橫豎點畫流動,感受每一幅作品、每一個字的視覺享受,本就是一場愉悅的尋根之旅。華夏文明正源的三秦沃土,始終洋溢著鮮明的民族審美氣質,如此的生髮一致、淵源有序。

由“追而習之”,到彙集各種字的電子版本,楊貴琦先生生前做了大量基礎性工作,在他留存的PPT文檔中,劉老篆字的“道”字有22 種寫法,“大”字有46 種寫法,“人”字有118 種寫法。杖朝之年的張應選先生更是多次協調劉老親屬,多方奔走聯絡,審慎校訂遴選。三原縣政協幾任領導多次協調搜集作品。溯秦文化雄風,探求漢字之源,承繼基因之美,領略風騷之意,以最簡潔、原生態的形式表達劉老篆書所想傳遞的資訊和理念,成為本書所有參編者的共識。

尺牘書疏,千里面目。在這場因編書而結緣的歷程中,與劉老有過交集、或有藏品的各界同仁曾給予我們熱心支持。陝西省原常務副省長、省決諮委原主任、省慈善協會終身名譽會長徐山林親筆為字彙篇題寫篇名,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陝西省文聯副主席、省書法家協名譽主席雷珍民為作品篇題寫篇名並為本書作序……他們的熱忱、助力,皆令我們感念不已,在此一併表示衷心的感謝!

《劉自櫝之篆》前後六易其稿,三次改編排版樣式,在多次審定過程中,我們已盡力避免錯漏、刪減不清晰圖片,因由圖片資料繁複及我們對網路、電子排版等技術應用掌握有限,瑕疵自是難免,望賢達方家之法眼惠正。我們深知“習篆容易識篆難”,兩千多年來,漢字幾經演化,篆字對應繁體字較易,但轉為簡體極易出錯。書中錯訛和紕漏之處在所難免,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我們真誠地期望廣大書法愛好者,能著意於每一個點、折、橫、豎、撇、捺的細節,用心體悟。所謂人生百年,時歲皆有足跡。劉老曾書“天地河山入畫圖”,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如同日晷串起了文化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在視覺旅途中的蛻變,唯親身臨習,或才能去覺解那種無聲隱形的智慧。

正所謂,同一個作品,不同時代、不同的人往往有不同的觀察視角和思考,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滋蘭九畹、樹蕙百畝,以期冀篆書藝術枝葉峻茂,是我們大家共同的心願。

編 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