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貿易爭端背後的美國戰略圖謀

中美之間是否會圍繞貿易爭端不斷升級雙方對抗?這無疑考驗著中美兩國政府的智慧及意志。 當前在各方資訊充斥、各種聲音紛繁嘈雜的局面下, 我們需要認清美國的戰略圖謀, 以此判斷中美貿易爭端以及世界格局的未來走向。

美國戰略的調整

2018年美國《國防戰略報告》開宗明義地表示:“國家之間的戰略競爭——而並非恐怖主義——是現在美國國家安全的首要關注點。 ”將大國戰略競爭視為美國的主要安全關切, 意味著新世紀以來美國國家安全戰略重心的轉向, 即由打擊恐怖主義轉向應對傳統大國挑戰。

以此為出發點, 美國調整自身戰略。

美國戰略調整:週期性還是趨勢性?

就美國戰略而言, 特朗普政府到目前為止的調整到底是週期性還是趨勢性?對此, 國內外有不同判斷。 有觀點認為, 這是美國為了避免霸權衰落而採取的自救措施, 為此甚至不惜“逆全球化”。 倘若如此, 則不大可能讓美國“重新偉大”, 甚至可能加速其世界霸權的衰落。 與之相對的觀點認為, 這是美國“孤立主義”的週期性回流, 其目的是重新調整實力過度擴張和國內利益不平衡的問題, 未來美國仍將重新趨向全球主義。

但世界發展是否只是簡單地重複歷史呢?從理論上看, 答案是否定的;從世界趨勢來看, 美國面臨的現實挑戰是不容置疑的。 作為近代以來大國的立國之基, 工業化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走上工業化道路, 必然導致美國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的獨佔優勢或比較優勢逐步下降。 而長期以來自由主義主導下的全球化政策導致美國產業日益空心化, 雖然美國在高端製造業上仍然具有優勢, 但其整體製造業在國內生產總值和就業中的占比都呈下降趨勢, 並遠遠低於中國、德國等製造業大國。 與此同時, 產業空心化還導致了美國國內日益嚴重的經濟、社會和政治分化, 由此不僅激化了左派的不滿,

還催生了“茶黨”等右翼民粹主義勢力的興起。

“美國優先”和“使美國重新偉大”是特朗普競選執政的兩個口號, 其當前戰略調整的首要目標就是要重振美國國際影響的國內基礎。 一旦完成國內經濟結構和利益的再平衡, 美國又將重回世界主義——只不過要以一種新的有利於美國的方式重塑國際機制。 因為離開了世界的資源和市場, 美國難以維持現有的發展水準, 遑論“重新偉大”。

美國戰略調整的全球影響:功能性還是結構性?

美國的戰略舉措讓人擔憂

到目前為止, 大多數全球治理機制主要是在美國主導下建立起來的, 既體現了美國的霸權利益, 也具有程度不同的公共產品性質。 因此, 特朗普政府在全球貿易、氣候變化和聯合國一些機制等方面的一系列“退群”行為, 短期內必然加劇這些機制的功能性挑戰。 尤其是其當前大肆推行的貿易保護主義, 不僅將引發更大範圍的混亂, 阻礙世界經濟的復蘇, 甚至可能危及世界政治的穩定。

中美貿易爭端背後的美國戰略圖謀

事實上, 美國政府對華衝突性貿易政策的出臺具有較為深刻的國內背景,有維繫其全球主導地位的意圖。

首先,儘管當前美國經濟仍處於緩慢增長階段,但其與中國的經濟實力差距正大幅縮小,這引發了美國政策精英群體對中國可能威脅甚至取代美國全球主導地位的擔憂。

其次,美國政策精英群體無法接受中國經濟實力迅速增強的客觀事實,篤定中國是以不正當且損害美國利益的方式實現經濟快速發展,為此需迫使中國按照美國的意圖調整經濟結構,並破壞有利於中國經濟發展的國際經濟秩序。

再次,美國政府將中美經貿問題高度政治化,進而將美國國內對特朗普本人或其政府的不滿轉移到中國身上。

最後,為避免國內對當前美國國際影響力下降的指責,美國政府採取了對華貿易政策安全化的舉措,以安全上的零和博弈思維看待原本應是互惠的雙邊貿易關係。

美國對華衝突性貿易政策的主要特點

第一,當前美國政府開啟對華貿易爭端是典型“冷戰思維”的表現。

第二,當前美國政府試圖繼續保持美國在高科技產業中的領先地位,防止中國在經濟結構轉型進程中對美國構成挑戰。

第三,出於延緩中國經濟發展進程的目的,美國試圖迫使中國採納西方私人經濟主導而非國有經濟主導的市場經濟發展模式。

第四,美國對華貿易政策與美國對其他與其有貿易逆差國家的貿易政策相互掛鉤,都帶有鮮明的衝突性。

如何認識中國的應對措施

第一,中方始終保持戰略定力,相信自身的經濟實力,堅決維護自身經濟發展權利。

第二,在貿易摩擦走向不可逆轉的衝撞結局之前,中國仍堅持與美國展開充分的平等協商,希望以和解雙贏的方式探尋化解中美貿易不平衡的可能性。

第三,中國致力於聯合世界上維護貿易自由化原則的其他力量,共同抵制貿易保護主義這一反全球化逆流。

第四,針對美國違反國際貿易規則的作為,中國積極主張在WTO框架下多邊協調解決。

第五,為抵制美國對華加征關稅帶來的不利後果,中國採取了等量、等規模的反制舉措,這既是捍衛中國自身利益,也是在推動美國民眾和明智政治家認清當前美國政府對外貿易政策損害美國利益的現實。

習近平主席在博鼇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指出,“和平與發展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心聲,冷戰思維、零和博弈愈發陳舊落伍,妄自尊大或獨善其身只能四處碰壁”。美國當前的戰略圖謀違背世界潮流,不僅危害世界繁榮與穩定,也有損自身利益。作為世界經濟的推動者和國際秩序的捍衛者,中國不希望冷戰重現,更不願以國運對賭,最終兩敗俱傷。中國願意與世界各國一道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推動經濟全球化向前發展。希望美國和中國能回到談判對話的軌道上來,避免戰略誤判,妥善管控矛盾分歧,真正實現共贏、多贏。

《美國戰略調整的全球影響》,作者為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阮建平教授

編輯|吳言

視覺|範璽豔

更多精彩文章,歡迎關注國家治理週刊及人民論壇網!

美國政府對華衝突性貿易政策的出臺具有較為深刻的國內背景,有維繫其全球主導地位的意圖。

首先,儘管當前美國經濟仍處於緩慢增長階段,但其與中國的經濟實力差距正大幅縮小,這引發了美國政策精英群體對中國可能威脅甚至取代美國全球主導地位的擔憂。

其次,美國政策精英群體無法接受中國經濟實力迅速增強的客觀事實,篤定中國是以不正當且損害美國利益的方式實現經濟快速發展,為此需迫使中國按照美國的意圖調整經濟結構,並破壞有利於中國經濟發展的國際經濟秩序。

再次,美國政府將中美經貿問題高度政治化,進而將美國國內對特朗普本人或其政府的不滿轉移到中國身上。

最後,為避免國內對當前美國國際影響力下降的指責,美國政府採取了對華貿易政策安全化的舉措,以安全上的零和博弈思維看待原本應是互惠的雙邊貿易關係。

美國對華衝突性貿易政策的主要特點

第一,當前美國政府開啟對華貿易爭端是典型“冷戰思維”的表現。

第二,當前美國政府試圖繼續保持美國在高科技產業中的領先地位,防止中國在經濟結構轉型進程中對美國構成挑戰。

第三,出於延緩中國經濟發展進程的目的,美國試圖迫使中國採納西方私人經濟主導而非國有經濟主導的市場經濟發展模式。

第四,美國對華貿易政策與美國對其他與其有貿易逆差國家的貿易政策相互掛鉤,都帶有鮮明的衝突性。

如何認識中國的應對措施

第一,中方始終保持戰略定力,相信自身的經濟實力,堅決維護自身經濟發展權利。

第二,在貿易摩擦走向不可逆轉的衝撞結局之前,中國仍堅持與美國展開充分的平等協商,希望以和解雙贏的方式探尋化解中美貿易不平衡的可能性。

第三,中國致力於聯合世界上維護貿易自由化原則的其他力量,共同抵制貿易保護主義這一反全球化逆流。

第四,針對美國違反國際貿易規則的作為,中國積極主張在WTO框架下多邊協調解決。

第五,為抵制美國對華加征關稅帶來的不利後果,中國採取了等量、等規模的反制舉措,這既是捍衛中國自身利益,也是在推動美國民眾和明智政治家認清當前美國政府對外貿易政策損害美國利益的現實。

習近平主席在博鼇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指出,“和平與發展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心聲,冷戰思維、零和博弈愈發陳舊落伍,妄自尊大或獨善其身只能四處碰壁”。美國當前的戰略圖謀違背世界潮流,不僅危害世界繁榮與穩定,也有損自身利益。作為世界經濟的推動者和國際秩序的捍衛者,中國不希望冷戰重現,更不願以國運對賭,最終兩敗俱傷。中國願意與世界各國一道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推動經濟全球化向前發展。希望美國和中國能回到談判對話的軌道上來,避免戰略誤判,妥善管控矛盾分歧,真正實現共贏、多贏。

《美國戰略調整的全球影響》,作者為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阮建平教授

編輯|吳言

視覺|範璽豔

更多精彩文章,歡迎關注國家治理週刊及人民論壇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