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他曾是李香蘭的前夫,他也是學貫中西的藝術大師——野口勇

第二自然(d2ziran)是一個專屬匠人的推廣平臺

“從某種意義上講,

我既不是日本人,

也不是美國人,

我是個藝術世界的人。 ”

——野口勇

這間博物館位於紐約市東河旁的長島區,

收藏著20世紀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野口勇的作品。

野口勇(Isamu Noguchi,1904-1988年)

走進博物館的庭院,

雕塑景觀錯落有致,

簡潔明快西式園林中包含著東方的禪意。

(野口勇風格的庭院)

(野口勇雕塑作品)

野口勇是一位創造力

驚人的天才藝術家,

作為傑出的雕塑家和景觀設計師,

他開創性地把雕塑與景觀設計結合,

並在西式園林中融入東方的空間美學,

今天我們所看到的許多公園和雕塑景觀都深受他的影響。

他是西方景觀設計兩大流派

“極簡主義”和“大地主義”的先驅,

除了雕塑與景觀設計,

野口勇在舞臺設計、家居設計領域也有許多開創性的貢獻,

更對後來的工業產品設計產生了巨大影響。

(年輕時代的野口勇)

野口勇在多個藝術領域都有開創性的成就,

可以說是一位藝術的先驅和開拓者。

他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

多元的教育背景,

和永不枯竭的靈感與熱情

共同成就了他偉大的藝術生涯。

多元化的藝術與人生

1904年11月17日,

野口勇出生於美國洛杉磯,

他的母親是美國女作家Leonie Gilmour,

父親則是日本著名的詩人野口米次郎。

(野口勇的父親:野口米次郎)

(野口勇的母親Leonie Gilmour)

父母在美國相識,

野口勇也出生在美國。

在他2歲時,他和母親一起到日本與父親相聚。

但是沒有多久,他的父母就離婚了。

母親帶著他獨自生活。

直到14歲,母親才帶他回到了美國。

在日本度過的快樂童年時光,

讓日本文化深深地軋輥在了他的血液裡。

在美國讀書期間,他發現了自己對雕塑的熱情,

於是,他放棄了哥倫比亞大學的醫學專業,

全身心的投入到抽象雕塑藝術的創作中。

1927年,他前往巴黎遊學,

並師從雕塑大師布朗庫西。

(布朗庫西)

1930年,是野口勇人生中的重要一年,

也是他藝術創作生涯中的一個轉捩點。

這一年他把目光投向了與他血脈相連的東方。

從1930年開始,他遊歷亞洲,

曾在中國學習水墨畫和園林藝術,

也回到日本尋根,可是他的父親並沒有與他相認。

1930年開始,野口勇開始涉足景觀設計和園林設計,

他講東方的獨特美學融入了自己的創作中。

1941年,二戰爆發,

野口勇的日本血統讓他備受歧視,

甚至被關押到強制收容所。

在日本,他是不被父親認可的美國人,

而在美國,他又是一個日本人。

他一直在試圖尋找自己的歸屬,

1951年,野口勇與著名的歌手和電影明顯山口淑子結婚,

山口淑子還有一個更著名的中國名字,

那就是——李香蘭。

不過。這段短暫的婚姻只維持了六年,

1957年,兩人就離婚了。

(李香蘭)

1962年,野口勇的藝術生涯開始走向高峰,

他開始在美日各地進行大型的景觀設計。

1970年,他創作了著名的Akari系列和紙燈。

1981年,他建立了文章開頭提到的“野口勇雕塑花園博物館”。

1988年12月30日,野口勇在紐約與世長辭。

野口勇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

美日混血的血統,

和遍佈全球的足跡,

讓他的藝術作品充滿多元化的魅力。

因為沒有歸屬,反而讓他的目光變得更加廣闊。

野口勇的雕塑與庭院

在1927年第一次歐洲遊學中,

野口勇成為了雕塑家布朗庫西的助手,

這短暫的學習經歷野口勇此後的藝術創作奠定了基礎,

在布朗庫西身上,

野口勇學習到對材料的把握以及對本質的追求。

野口勇的雕塑大都樸素,概括和抽象。

野口勇的雕塑作品中幾乎看不到

人工雕琢的痕跡和線條

他追求的是渾然天成之感,

這也是深植於野口勇內心的東方審美。

30年代的東方之旅中,

野口勇見識到了日式庭院的侘寂之美

和中國園林的精緻雅趣。

他對園林設計和空間設計產生了極大興趣。

並開始用雕塑的方法去塑造園林和景觀。

野口勇說;“我喜歡想像把園林當作空間的雕塑。”

這是野口勇設計的

耶魯大學貝尼克珍藏書圖書館的下沉式大理石庭院,

觀者只能俯視或透過閱覽室的落地玻璃窗觀賞

位於三藩市的美日文化會館廣場

“加州情景園”是野口勇最知名的作品之一,

這是一個四周被建築包圍的景觀。

這是位於法國巴黎的,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巴黎總部的雕塑花園,

園內巧妙融合了小橋流水、石燈籠,

等等東方庭院中常見的元素。

美國紐約市大通銀行前著名的“下沉花園”。

花園僅僅採用了“石”和“水”兩種元素,

地面拼貼的白色石磚是常見的西方式結構,

而黑色的岩石和它周圍的漣漪則讓人聯想到日本枯山水。

花園中的噴泉是西式園林的元素,

卻刻意分佈的不對稱,

這種不對稱又恰恰是東方園林的特點。

這座庭院可以說是東西合璧。

野口勇的東方哲學

雖然一直在美國接受西方教育,

後來又到歐洲遊學,接受西方藝術的薰陶。

但野口勇在日本度過的童年歲月,

讓他對東方文化懷有與生俱來的認同感。

從1930年開始,野口勇遊歷了莫斯科和亞洲,

當他從西伯利亞輾轉來到中國北京時,

他結識中國繪畫大師——齊白石。

(齊白石)

當時26歲的野口勇向70歲的齊白石大師學習中國畫和造園,

回到美國後野口勇還舉辦了自己的水墨畫展。

野口勇的水墨畫作品

而中國園林中的“借景”也被野口勇融入了景觀設計中。

美國百老匯大道上的“紅色方塊”建於1968年,

雕塑整體只有一角著地,

鮮紅的顏色在周圍的環境中顯得十分跳躍。

但野口勇卻用中間的圓孔來“借景”,

以這種方式讓雕塑與周圍的環境融合。

日本文化於野口勇來說更是深入血脈的根源,

是無憂無慮的嗎、童年時光,

是既熟悉又陌生的父親。

位於紐約風暴國王藝術中心的雕塑作品“桃太郎”,

桃太郎日本民間童話中的人物。

巨大的天然的花崗岩被從中掏空,

掏空的空間可以工人休息。

野口勇創作這件作品時已經73歲,

這件作品不僅是來自故鄉的童話,

也是藝術家未泯的童心。

野口勇的突破與融合

野口勇的藝術創作不僅限於景觀和是雕塑,

他在舞臺設計方面也頗有建樹。

(野口勇為Martha Graham設計的舞臺)

他還有不少知名的家居設計作品

這些產品直到今天都在世界各地被售賣。

(至今仍然在售賣的玻璃小茶几)

在野口勇眼中,

東方與西方的文化挺不是衝突和對立的,

他的人生經歷也讓他突破國界和文化的隔閡,

以更開闊的眼光和格局去對待藝術,對待設計。

無論在西方還是東方,

他跨文化的創作得到了無數欣賞與讚歎,

可見無論什麼樣的有著文化背景,

人類的審美都有著共通之處。

而野口勇恰好表達了這最簡單最本質的共通之處。

野口勇的腳步走遍世界,

他一直在遊歷追中追尋歸屬和源頭。

“從某種意義上講,

我既不是日本人,

也不是美國人,

我是個藝術世界的人。”

而藝術,是他為自己找到的歸屬。

微信公眾號:d2ziran

他是西方景觀設計兩大流派

“極簡主義”和“大地主義”的先驅,

除了雕塑與景觀設計,

野口勇在舞臺設計、家居設計領域也有許多開創性的貢獻,

更對後來的工業產品設計產生了巨大影響。

(年輕時代的野口勇)

野口勇在多個藝術領域都有開創性的成就,

可以說是一位藝術的先驅和開拓者。

他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

多元的教育背景,

和永不枯竭的靈感與熱情

共同成就了他偉大的藝術生涯。

多元化的藝術與人生

1904年11月17日,

野口勇出生於美國洛杉磯,

他的母親是美國女作家Leonie Gilmour,

父親則是日本著名的詩人野口米次郎。

(野口勇的父親:野口米次郎)

(野口勇的母親Leonie Gilmour)

父母在美國相識,

野口勇也出生在美國。

在他2歲時,他和母親一起到日本與父親相聚。

但是沒有多久,他的父母就離婚了。

母親帶著他獨自生活。

直到14歲,母親才帶他回到了美國。

在日本度過的快樂童年時光,

讓日本文化深深地軋輥在了他的血液裡。

在美國讀書期間,他發現了自己對雕塑的熱情,

於是,他放棄了哥倫比亞大學的醫學專業,

全身心的投入到抽象雕塑藝術的創作中。

1927年,他前往巴黎遊學,

並師從雕塑大師布朗庫西。

(布朗庫西)

1930年,是野口勇人生中的重要一年,

也是他藝術創作生涯中的一個轉捩點。

這一年他把目光投向了與他血脈相連的東方。

從1930年開始,他遊歷亞洲,

曾在中國學習水墨畫和園林藝術,

也回到日本尋根,可是他的父親並沒有與他相認。

1930年開始,野口勇開始涉足景觀設計和園林設計,

他講東方的獨特美學融入了自己的創作中。

1941年,二戰爆發,

野口勇的日本血統讓他備受歧視,

甚至被關押到強制收容所。

在日本,他是不被父親認可的美國人,

而在美國,他又是一個日本人。

他一直在試圖尋找自己的歸屬,

1951年,野口勇與著名的歌手和電影明顯山口淑子結婚,

山口淑子還有一個更著名的中國名字,

那就是——李香蘭。

不過。這段短暫的婚姻只維持了六年,

1957年,兩人就離婚了。

(李香蘭)

1962年,野口勇的藝術生涯開始走向高峰,

他開始在美日各地進行大型的景觀設計。

1970年,他創作了著名的Akari系列和紙燈。

1981年,他建立了文章開頭提到的“野口勇雕塑花園博物館”。

1988年12月30日,野口勇在紐約與世長辭。

野口勇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

美日混血的血統,

和遍佈全球的足跡,

讓他的藝術作品充滿多元化的魅力。

因為沒有歸屬,反而讓他的目光變得更加廣闊。

野口勇的雕塑與庭院

在1927年第一次歐洲遊學中,

野口勇成為了雕塑家布朗庫西的助手,

這短暫的學習經歷野口勇此後的藝術創作奠定了基礎,

在布朗庫西身上,

野口勇學習到對材料的把握以及對本質的追求。

野口勇的雕塑大都樸素,概括和抽象。

野口勇的雕塑作品中幾乎看不到

人工雕琢的痕跡和線條

他追求的是渾然天成之感,

這也是深植於野口勇內心的東方審美。

30年代的東方之旅中,

野口勇見識到了日式庭院的侘寂之美

和中國園林的精緻雅趣。

他對園林設計和空間設計產生了極大興趣。

並開始用雕塑的方法去塑造園林和景觀。

野口勇說;“我喜歡想像把園林當作空間的雕塑。”

這是野口勇設計的

耶魯大學貝尼克珍藏書圖書館的下沉式大理石庭院,

觀者只能俯視或透過閱覽室的落地玻璃窗觀賞

位於三藩市的美日文化會館廣場

“加州情景園”是野口勇最知名的作品之一,

這是一個四周被建築包圍的景觀。

這是位於法國巴黎的,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巴黎總部的雕塑花園,

園內巧妙融合了小橋流水、石燈籠,

等等東方庭院中常見的元素。

美國紐約市大通銀行前著名的“下沉花園”。

花園僅僅採用了“石”和“水”兩種元素,

地面拼貼的白色石磚是常見的西方式結構,

而黑色的岩石和它周圍的漣漪則讓人聯想到日本枯山水。

花園中的噴泉是西式園林的元素,

卻刻意分佈的不對稱,

這種不對稱又恰恰是東方園林的特點。

這座庭院可以說是東西合璧。

野口勇的東方哲學

雖然一直在美國接受西方教育,

後來又到歐洲遊學,接受西方藝術的薰陶。

但野口勇在日本度過的童年歲月,

讓他對東方文化懷有與生俱來的認同感。

從1930年開始,野口勇遊歷了莫斯科和亞洲,

當他從西伯利亞輾轉來到中國北京時,

他結識中國繪畫大師——齊白石。

(齊白石)

當時26歲的野口勇向70歲的齊白石大師學習中國畫和造園,

回到美國後野口勇還舉辦了自己的水墨畫展。

野口勇的水墨畫作品

而中國園林中的“借景”也被野口勇融入了景觀設計中。

美國百老匯大道上的“紅色方塊”建於1968年,

雕塑整體只有一角著地,

鮮紅的顏色在周圍的環境中顯得十分跳躍。

但野口勇卻用中間的圓孔來“借景”,

以這種方式讓雕塑與周圍的環境融合。

日本文化於野口勇來說更是深入血脈的根源,

是無憂無慮的嗎、童年時光,

是既熟悉又陌生的父親。

位於紐約風暴國王藝術中心的雕塑作品“桃太郎”,

桃太郎日本民間童話中的人物。

巨大的天然的花崗岩被從中掏空,

掏空的空間可以工人休息。

野口勇創作這件作品時已經73歲,

這件作品不僅是來自故鄉的童話,

也是藝術家未泯的童心。

野口勇的突破與融合

野口勇的藝術創作不僅限於景觀和是雕塑,

他在舞臺設計方面也頗有建樹。

(野口勇為Martha Graham設計的舞臺)

他還有不少知名的家居設計作品

這些產品直到今天都在世界各地被售賣。

(至今仍然在售賣的玻璃小茶几)

在野口勇眼中,

東方與西方的文化挺不是衝突和對立的,

他的人生經歷也讓他突破國界和文化的隔閡,

以更開闊的眼光和格局去對待藝術,對待設計。

無論在西方還是東方,

他跨文化的創作得到了無數欣賞與讚歎,

可見無論什麼樣的有著文化背景,

人類的審美都有著共通之處。

而野口勇恰好表達了這最簡單最本質的共通之處。

野口勇的腳步走遍世界,

他一直在遊歷追中追尋歸屬和源頭。

“從某種意義上講,

我既不是日本人,

也不是美國人,

我是個藝術世界的人。”

而藝術,是他為自己找到的歸屬。

微信公眾號:d2zira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