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72歲的姚期智院士首次創業,率清華團隊建南京圖靈人工智慧研究院

李根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元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

沒錯, 圖靈獎唯一華人得主姚期智院士, 真的要在南京開始創業了。

這是姚期智院士的第一次創業。

就在昨天(4月20日), 南京市專門舉辦了一場高規格簽約儀式, 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親自出席, 既是為姚期智院士的新型研發機構揭牌, 也是希望對外傳達求賢若渴之心。

圖靈人工智慧研究院, 這就是姚期智院士創業項目的名字。

姚院士的新嘗試

之所以是創業, 是因為姚期智院士還專門為此註冊了一間公司。

工商資料披露, 姚期智院士擔任法人, 註冊資本100萬元, 於2018年3月28日完成註冊。

如何理解姚院士的選擇?

應該與南京今年年初出臺的“一號檔”密不可分, 其中有十項舉措, 核心就是把更多優惠和激勵政策偏向科研工作者, 吸引更多國家級平臺的高端科研專案在南京落地、發展。

當中最關鍵的組織制度創新是通過股份制形式,

把高校研發團隊的技術優勢、市場經濟和民營企業的活力, 以及政府的服務能力融合到一起, 組成“實體企業”, 真正解決科研成果轉化的問題。

所以廣大清華學生皆可長舒一口氣——姚期智院士並不會因為“創業”離開清華。

不過姚期智院士此行此舉, 應該也經過了深思熟慮。

從之前新聞消息來看, 邀請姚期智院士科研落地、產學研一體化的地區不止南京一家, 據稱北京、武漢、西安等城市均發出過邀請, 但最後姚期智院士還是決定, 將首次創業地點開始于南京市。

具體將落戶棲霞高新區仙林軟體與服務外包產業園內, 一期辦公面積約3000多平方米, 今年5月就會完成裝修。

產學研一體化

又要如何理解姚院士的這次創業呢?

其實一切也並非意料之外。

如果對姚期智院士相對熟悉, 就能感知到這點陣圖靈獎得主身上的科學家精神——不會止於坐而論道, 更希望把科研和產業落地一體化, 特別是人工智慧突飛猛進的當下。

在去年接受量子位等採訪時,

姚期智院士認為, 深度學習帶來的AI突破, 也在面臨新的躍遷挑戰, 而且產學研也走到一個關鍵路口, 科研組織應該和產業界更多聯合起來解決更前沿的問題。

這不僅是思路, 也看起來非常必要。

姚期智院士當時舉例說, 以無人車問題來看, 產業研究中不可能把所有問題都完美解決才落地, 這不符合商業法則, 但如果與科研組織更緊密聯合, 那在企業組織把問題推進至85%之後, 科研方面可以繼續推進至100%。

實際上, 2017年開始, 姚期智院士也已經開始了一些嘗試。 比如他出任自動駕駛公司Pony.ai、AI公司曠視Face++的首席顧問, 以科學家身份給兩家公司提供智囊建議。

當然, 這也是姚期智院士對姚班學生的進一步關照, 樓天城、印奇、唐文斌以及楊沐等都是姚老師親自帶出的學生。

而且量子位還聽說, 雖然是以“首席顧問”之名加盟, 但姚老師謝絕了薪酬上的回報, 對門徒創業可謂盡心又體恤。

那此次南京創業, 又會主要圍繞哪些方面展開呢?

姚期智院士團隊的徐葳教授對此做了介紹, 該研究院將通過政產學研合作提供公共技術服務,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發展。

具體來說,將首先打造五大功能平臺:

AI交叉領域重大科技創新平臺。與國際一流的人工智慧高校、科研院深度合作,圍繞AI+醫藥醫療、AI+科技金融、AI+資訊安全等領域,推動南京人工智慧產業逐步進入世界人工智慧創新網路。

人工智慧領域人才培養平臺。打造產業化服務平臺,為創業人才構建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

AI+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技術服務平臺。面向人工智慧企業開展英語技術、工程技術、瓶頸技術、前沿技術等方面的技術研發和諮詢服務。

AI新產業發展聚焦平臺。建立新型研發機構,通過轉化校內成果、引進國際領先技術團隊、與知名企業合作等方式,促使成果轉化專案落地,集聚、培養AI產業龍頭企業。

AI股權投資機構集聚平臺。吸引一批行業基金公司、創投公司、構建AI領域產業金融服務網路。

核心思路就是可以加快人工智慧研究、應用和普及,像水、電一樣融入千家萬戶、每一個人的生活。

為達上述目標,成立後的圖靈人工智慧研究院將由姚院士親自掛帥,一線技術骨幹具體執行,技術人才與商業人才配合組隊。

此外,9大“人工智慧+”項目也在當天簽約進入研究院孵化,包括:青椒資訊科技、新一代資料網專案、AI+新藥研發專案、透徹影像研發中心專案、AI+細胞治療專案、智慧社會治理諮詢中心專案、智慧司法大資料項目目、摩西人機對話大腦智慧政務專案,Everchain項目。

最後,圖靈人工智慧研究院還計畫每年在南京市舉辦一場全球人工智慧領域的頂尖論壇。

有姚期智院士的影響力和感召力,確實很難不頂尖。

南京的AI行動

也不得不佩服南京在AI浪潮中的戰略戰術和行動力。

在吸引到姚期智院士之前,南京已經吸引了地平線機器人、曠視Face++等知名AI企業在南京開啟分舵。

近期,創新工廠南京國際人工智慧研究院、阿裡江蘇總部、小米華東總部、科大訊飛區域中心亦會落戶南京。

而工業製造巨頭富士康,也已經由郭台銘親自宣佈,將在南京建立AI研發基地。

最近,南京大學更是率先在國內發起成立了人工智慧學院,由知名AI學者周志華出任院長,開始把AI當做一級學科進行科研深入。

當然,南京也有AI方面的底氣。

據南京官方統計,人才方面,南京83萬在校大學生和研究生,在甯工作兩院院士81人,數量居全國第三位。2017年國際AI領域頂級會議IJCAI錄用我國論文數首超美國,其中江蘇占14%,居國內第二位。

南京還有晶片等基礎優勢。

南京及江蘇省,涵蓋了整個積體電路的全產業鏈。在積體電路製造方面,台積電、紫光集團、德科碼等世界級項目落戶南京;在封裝測試方面,南京55所、江陰長電科技等一批龍頭企業在南京及周邊集聚;在晶片設計方面,中電14所、55所、東南大學、無錫華大等一批國內外知名研究機構和企業,在南京及周邊加快形成高端特色產業集群。

然而最關鍵的還是吸引人才的誠意。

有個小例子,在南京和姚期智院士雙方接觸的過程中,聽姚期智的夫人說,姚先生很喜歡吃栗子,於是,南京有關領導趕赴清華大學拜會姚期智院士時,特意帶了南京的栗子。

這讓姚期智院士很感動。

— 完 —

誠摯招聘

該研究院將通過政產學研合作提供公共技術服務,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發展。

具體來說,將首先打造五大功能平臺:

AI交叉領域重大科技創新平臺。與國際一流的人工智慧高校、科研院深度合作,圍繞AI+醫藥醫療、AI+科技金融、AI+資訊安全等領域,推動南京人工智慧產業逐步進入世界人工智慧創新網路。

人工智慧領域人才培養平臺。打造產業化服務平臺,為創業人才構建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

AI+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技術服務平臺。面向人工智慧企業開展英語技術、工程技術、瓶頸技術、前沿技術等方面的技術研發和諮詢服務。

AI新產業發展聚焦平臺。建立新型研發機構,通過轉化校內成果、引進國際領先技術團隊、與知名企業合作等方式,促使成果轉化專案落地,集聚、培養AI產業龍頭企業。

AI股權投資機構集聚平臺。吸引一批行業基金公司、創投公司、構建AI領域產業金融服務網路。

核心思路就是可以加快人工智慧研究、應用和普及,像水、電一樣融入千家萬戶、每一個人的生活。

為達上述目標,成立後的圖靈人工智慧研究院將由姚院士親自掛帥,一線技術骨幹具體執行,技術人才與商業人才配合組隊。

此外,9大“人工智慧+”項目也在當天簽約進入研究院孵化,包括:青椒資訊科技、新一代資料網專案、AI+新藥研發專案、透徹影像研發中心專案、AI+細胞治療專案、智慧社會治理諮詢中心專案、智慧司法大資料項目目、摩西人機對話大腦智慧政務專案,Everchain項目。

最後,圖靈人工智慧研究院還計畫每年在南京市舉辦一場全球人工智慧領域的頂尖論壇。

有姚期智院士的影響力和感召力,確實很難不頂尖。

南京的AI行動

也不得不佩服南京在AI浪潮中的戰略戰術和行動力。

在吸引到姚期智院士之前,南京已經吸引了地平線機器人、曠視Face++等知名AI企業在南京開啟分舵。

近期,創新工廠南京國際人工智慧研究院、阿裡江蘇總部、小米華東總部、科大訊飛區域中心亦會落戶南京。

而工業製造巨頭富士康,也已經由郭台銘親自宣佈,將在南京建立AI研發基地。

最近,南京大學更是率先在國內發起成立了人工智慧學院,由知名AI學者周志華出任院長,開始把AI當做一級學科進行科研深入。

當然,南京也有AI方面的底氣。

據南京官方統計,人才方面,南京83萬在校大學生和研究生,在甯工作兩院院士81人,數量居全國第三位。2017年國際AI領域頂級會議IJCAI錄用我國論文數首超美國,其中江蘇占14%,居國內第二位。

南京還有晶片等基礎優勢。

南京及江蘇省,涵蓋了整個積體電路的全產業鏈。在積體電路製造方面,台積電、紫光集團、德科碼等世界級項目落戶南京;在封裝測試方面,南京55所、江陰長電科技等一批龍頭企業在南京及周邊集聚;在晶片設計方面,中電14所、55所、東南大學、無錫華大等一批國內外知名研究機構和企業,在南京及周邊加快形成高端特色產業集群。

然而最關鍵的還是吸引人才的誠意。

有個小例子,在南京和姚期智院士雙方接觸的過程中,聽姚期智的夫人說,姚先生很喜歡吃栗子,於是,南京有關領導趕赴清華大學拜會姚期智院士時,特意帶了南京的栗子。

這讓姚期智院士很感動。

— 完 —

誠摯招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