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上海杭州沒房票,到底值不值得去環滬環杭買房?

筆者近幾期關於環杭城市臨安、海寧、嘉善的調研文章發表後, 接到不少粉絲的詢問, 大體都是有關環杭的幾個熱點城市海甯、臨安、嘉興、柯橋、嘉善、平湖、湖州值不值得買?買哪裡好?買哪個樓盤好?

我想在進一步擴大調研範圍之前, 先闡明一下我的幾個基本原則, 這些原則可以幫助大家作出一些“YES”OR“NO”的基本判斷。

1

看都市圈, 考慮通勤半徑問題

先看上海“1+6”大都市圈

再看杭州都市圈

你工作和生活在哪個城市, 就優先考慮哪個都市圈。 長三角任何一個以自住為目的的樓盤, 要跨都市圈吸引購房者, 都還是很困難的。

在同一都市圈內, 還必須考慮通勤半徑問題。

1、先看長三角地區高鐵線網

通常, 早出晚歸高鐵出行的最大通勤距離是單程30分鐘內,

日通勤交通成本在100元以內。

以上海為圓心, 北不過蘇州, 南不過嘉興;以杭州為圓心, 則北不過嘉興, 南不過紹興。

2、再看上海、杭州的地鐵網

上海2020年18線830公里線網規模▼

杭州2022年15線586公里線網規模▼

以地鐵為出行交通工具, 最長通勤時間單程不宜超過90分鐘, 很難想像每天花費在路上超過3個小時, 即使你住的房子是“皇宮”, 也沒有什麼生活品質可言。

上海很大, 環滬90分鐘地鐵能進入上海內環的, 至少在有靠譜規劃的2035年之前, 唯有昆山花橋, 再無第二個地方能夠實現。

杭州也不小, 環杭第一圈層已在建的4條城際輕軌,

可以理解為上海已通車的市郊軌道線16號線(臨港線)、17號線(青浦線)等, 皆要通過1次換乘, 才能進入杭州主城區。

比如:臨安線要在綠汀路站換3、5號線入城(類似上海17號線青浦線), 富陽線要在美院象山站換6號線入城(類似上海5號線莘閔線), 柯橋線要在香樟路站換5號線入城(類似上海16號線臨港線), 海寧線要在余杭高鐵站換9號線入城。

嚴格意義上講, 生活這4條城際線頂端的居民要到杭州主城區西湖RBD上班, 即使地鐵通了, 單程估計都超90分鐘。 所以也只有職住半徑控制在45分鐘左右, 盡可能只需1次換乘, 就能通達的相鄰城鎮, 才是合理的置業購房區域。

比如, 在未來科技城上班的, 可以考慮臨安;在之江、濱江上班的, 可以考慮富陽;在蕭山工作的,可以考慮柯橋,在臨平、下沙工作的,可以考慮海寧。

再者,就是要明確甄別“地鐵房”與“偽地鐵房”,“高鐵房”與“偽高鐵房”的標準。地鐵房,算上共用單車,距離3公里以內是極限;高鐵房,算上接駁巴士,5公里以內是上限。超出這個範圍的,即使線路從家門口經過,若不設站,然並卵!

2

看廊道,事關發展錢途問題

以杭州為圓心,向著長三角的其他3大中心城市輻射開去。

滬杭廊道

2021“第一個百年”浙江進入“嘉興時間”!

“G60科創走廊”引擎滬嘉杭新經濟時代。

滬杭廊道對接的是國際金融中心、中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上海,滬浙兩省正在聯手打造的G60(高速公路名)科創走廊,我們能看到的長三角新經濟的未來都集中在滬杭廊道上!

滬杭廊道上,已有滬昆普速線、滬昆高鐵線2條鐵路,未來5年,還會加密滬杭城際二線:上海南-莘莊-松江南-楓涇-嘉善-嘉興-海寧-桐鄉-余杭-崇賢-杭州西(未來科技城);

滬乍杭鐵路:上海東(浦東機場)-南匯臨港-海灣-金山濱海-平湖-海鹽-海寧-桐鄉-杭州江東-蕭山機場-杭州南(蕭山),高鐵網將覆蓋滬杭廊道上的所有縣級以上城鎮。

滬杭廊道上唯一的地級市嘉興市,雖不及滬寧廊道上蘇州(華東GDP第二大城)那樣顯赫,但是有胡海峰任市長,尤其是去年獲批“浙江省全面接軌上海示範區”後,“北雄安、南嘉興”的口號可不是吹的。

其在交通(開通城際公交)、通訊(可申請上海021區號)、醫保、公積金互通、產業承接(張江長三角科技城)等方面與上海的對接工作已實實在在的全面展開。

經濟增速快馬加鞭,GDP省內排名連年攀升,並有望在今年超越台州,躍居省內前5(前4為杭甬溫紹),今年通蘇嘉甬(南通-蘇州-嘉興-寧波)高鐵開工後,嘉興地處長三角經濟實力最強勁的滬蘇杭甬經濟區“十字路口”的區位優勢將更加突出。

如果說杭州2022有亞運利好,那麼作為黨的誕生地,嘉興亦有2021建黨百年這個獨一無二的“政治紅利”,短時間內城市面貌躍升一個大臺階是看得到的!

除去嘉興市本級外,東面的嘉善,挾“浙滬橋頭堡”之地利,高鐵23分鐘到上海虹橋的通勤距離,是適合作為環滬“第一居所”的;

西面的海甯,“融杭”紅利實實在在,是嘉興市轄範圍內第一個,也是短期內唯一一個全境被地鐵覆蓋的區域,歷史上曾隸屬杭州管轄的海寧,由於其經濟底子和成熟配套,成為事實上的下沙2.0,杭州11區,整個杭海城際鐵路沿線都將成為杭州東擴的剛需導入熱區,其中尤以城鐵兩端的西部許村鎮臨杭新區、長安大學城,東部海寧主城區宜居性最佳。

嘉興的其他縣市,“融杭接滬”效應明顯弱於嘉善、海寧,除非像烏鎮的綠城雅園這種產品特別好,自己夢想去住的房子;或者是桐鄉高鐵站旁的陽光城高橋,出高鐵站就到家的“零距離”高鐵房,其他的都不在推薦範圍之內。

杭甬廊道

全省綜合實力最強的城市綿延帶,

柯橋“融杭”橋頭堡地位不可撼動!

杭甬廊道對接的是全球第一大港、新一線城市寧波,杭、甬、紹三市在省內GDP排名前4(第3為溫州),且都是主城常住人口百萬級以上,擁有各自地鐵網路的大城。

這條廊道毫無疑問是浙江經濟實力最雄厚、發展最成熟的城市綿延帶。該廊道上的縣域經濟也很強大,各區縣市在省內的排名如下:蕭山(第1)、柯橋(第4),上虞(18名)、余姚(13名)、慈溪(第5)、鄞州(第3)、北侖(第6)。

杭甬廊道上,目前已有蕭甬普速線、杭深高鐵線2條鐵路,2022年亞運前還會加密杭紹城際鐵路和中國首條支援無人駕駛技術,時速達到150公里的杭甬(杭州-寧波)超級高速公路。

杭甬廊道上的柯橋區,作為紹興“融杭”橋頭堡,西連杭州地鐵5號線,南接紹興地鐵1號線的整個杭紹城鐵沿線都是環杭置業可下手的主戰場,其中,柯橋主城區距離蕭山國際機場、高鐵紹興北站都只有10分鐘車程的區位優勢最為突出,是整個環杭區域配套最成熟、投資最穩健的首選區域。

杭寧廊道

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

度假可以,投資尚欠火候。

杭寧廊道,對接的是華東第二大城,江蘇省會南京,相比滬甯杭“鐵三角”上,1906年開通的滬寧線,1908年開通的滬杭線,杭寧廊道事實上一直到2013年高鐵開通後才正式形成。因此從經濟發展水準和沿線城鎮規模來看,杭寧廊道相比滬甯、滬杭廊道簡直是弱爆了!

杭寧廊道上唯一的地級市湖州市,長期以來因為區位上的劣勢,經濟排名居於省內第三梯隊,地市人口不足300萬,地市核心長期以來僅是一個湖州鎮的規模(湖州在1983年設立地級市後,直至2003年析分出南潯區的20年間,是當時浙江省唯一一個不設市轄區的地市)。

“媳婦熬成婆”的湖州,最近利好不斷,東向滬蘇湖高鐵2018年鐵定開工,建成後可實現45分鐘直通上海虹橋,西向商合杭高鐵漸入尾聲,2019年就將開通,亞運會前還會建成聯絡線進杭州未來科技城的高鐵西站。

現時,從湖州往返杭州東,每天7:18-21:51,有70多對班次的高鐵已實現密集化運營,單程僅需21分鐘,票價32.5元。最遲到2022年,湖州將成為浙北高鐵節點城市,也是長三角地區唯一一個到上海及南京、杭州、合肥3大省會都控制在高鐵1小時車程內的城市。

湖州同時擁有太湖、大運河、水鄉古鎮和生態旅遊4張王牌。大大“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論斷,最早就是在湖州考察時提出的。但是湖州主城區房價目前也達到了1.1-1.4萬元/平米之間,與環杭第一圈層縣市海甯、柯橋、富陽、臨安相比並無多大優勢,雖然湖州是環滬、環杭區域唯一既不限購、也不限售的城市,但是在嘉興全境無需社保都還能買1套,紹興全境不限套數僅限售2年相比,湖州的這些政策寬鬆優勢並不明顯。

而其在城市規模、人口基數和產業支撐方面,不要說與蘇、錫、杭有巨大差距,縱使和嘉興比,也僅是嘉興的一半規模。

湖州在環滬區域的定位,就好比是環京區域的承德、張家口,廣深區域的清遠、肇慶,除非買一套房子週末度度假,若以自住或投資為目的,同樣的價格,投湖州,還不如投海甯、柯橋。湖州在短期內尚不足以成為精明購房者紛至遝來的新的置業熱點城市。

3

看城市規模,決定投資成敗問題

筆者曾經提出過在一、二、三、四、五線城市購房的“蛋”理論。

1、一線城市“蛋餅論”,哪裡有地鐵站,哪裡就好“上車”

一線城市攤蛋餅,地鐵網站是蔥花,哪裡有地鐵,哪裡就好“上車”!

在長三角對應城市:上海

2、新一線、強二線城市“鵪鶉蛋”,“多中心”裡挑最有亮點和最有特色的。

新一強二在崛起,置業選好“鵪鶉蛋”,主城區的核心CBD(如杭州錢江新城+錢江世紀城)、RBD(如杭州西湖、南京夫子廟)、城市副中心(如杭州的下沙、臨平、蕭山,南京的河西、仙林、江寧),國家級新區(如南京江北新區)、高新產業園區(如蘇州工業園區、無錫新區、杭州未來科技城)潛力大,都屬於“鵪鶉蛋”。

在長三角對應城市:南京、杭州、合肥、蘇州、無錫、寧波(省會及已通地鐵的經濟大市)

3、二、三線城市“雙黃蛋”

三線城市有起伏,置業認准“雙黃蛋”,主城核心+副中心機會大,杜絕落子平庸板塊!

如:南通(高鐵門戶港閘區+主城核心崇川區)

嘉興(高鐵門戶餘新鎮+主城核心南湖區)

紹興(主城核心越城區+副中心柯橋區)

昆山(主城核心玉山鎮+臨滬的花橋鎮)

海寧(主城核心硤石鎮+臨杭的許村鎮、長安鎮)

在長三角對應的城市:南通、常州、紹興、嘉興、揚州、蕪湖等經濟實力雄厚或有一定發展潛力的中上游地級市(這類城市通常已在建或規劃有地鐵線路),以及昆山、海寧等環滬、環杭都市圈的多中心縣域經濟強市

4、四線城市“蛋黃論”

四線城市重自住,買房謹記“蛋黃論”,城市中心就一個,偏離中心風險大!

四線城市的城市中心,往往會隨著城市高鐵or地鐵主樞紐、主力商圈等的遷移而發生變化。

如:嘉善,高鐵南站建在大雲,大雲溫泉度假城、新西塘孔雀城都圍繞新的高鐵站周圍建設,老城魏塘就開始慢慢走向沒落。

對應城市:主城區常住人口在20萬以下的地級市、一般縣級市

5、五線城市不要碰

中國加速城市化,3個“1億人”都在遷居大城市,撲到五線貪便宜,結果只能是勇當“接盤俠”!

對應城市:縣城以下級別的一般鄉鎮

4

看政策寬鬆,把握出手時機問題

1、不要怕,2018暴漲行情不再有!

平心而論,環滬環杭大部分城市經歷了2016-2017年兩年的“狂飆”,2018年,暴漲行情不會再有!

2、不要傻,全款爆倉不值得!

目前環滬環杭很多地方因為新房政府限價,一、二手房價格嚴重倒掛,因而,為了搶一套房,動輒要求全款、捆綁車位、加裝包,價外溢價等現象屢有發生;

金融“降風險”、“去杠杆”趨勢明顯,即使有貸款資格,利率被上浮20-25%是常態,想資金周轉,抵押貸也不那麼容易好貸了!

總之2018是地產小年,何不等到金融政策寬鬆點,再來考慮加倉呢?

3、 不要急,除了北上深,其他地方限購不會太長久!

全國除了北京、上海是真的在嚴控,人口總量在做減法。全國也只有北上深房價一騎絕塵,與第二陣營已經拉開了距離,讓外來者很難高攀!

其他所有新一線、強二線城市,現在都在“搶人大戰”。即便是新一線中的“領頭羊”杭州,目前也才947萬常住人口,離它自己預期的到2030年1200萬常住人口的期望值,還有很多的落戶指標尚待完成。

回眸上一輪全國限購,始於2011年的上海,最盛時一度波及全國幾乎所有省會、計畫單列市及經濟強市共46城,但是到了2015年春天,除了北上深和三亞,其他城市通通解除了。

所以,在不久的將來(今年也許不可能),杭州、南京、蘇州、寧波等長三角熱門新一、強二線城市的限購、限售都大概率會被解除。試想,當杭州、蘇州的房子重又敞開買了,海甯、柯橋、昆山、太倉之類的環杭環滬房子還會像現在那麼吃香麼?還會像2016-2017年那麼瘋漲麼?應該不會了吧!

所以,嚴格意義上講,只有滬蘇甯杭主城核心區的房子,才是大家的真愛!

環滬環杭城市的房產其實都是在“看天吃飯”,滬蘇杭限購越緊,他們就越吃香;滬蘇杭限購一旦鬆綁了,解除了,他們就不那麼吃香!不是說環滬環杭這些城市沒價值,他們的價值僅僅是在承接一線城市外溢的剛需客梯度消費的價值,是在當滬蘇杭沒有選擇,或已望塵莫及之後,退而求其次的無奈之選,僅此而已!

可以考慮富陽;在蕭山工作的,可以考慮柯橋,在臨平、下沙工作的,可以考慮海寧。

再者,就是要明確甄別“地鐵房”與“偽地鐵房”,“高鐵房”與“偽高鐵房”的標準。地鐵房,算上共用單車,距離3公里以內是極限;高鐵房,算上接駁巴士,5公里以內是上限。超出這個範圍的,即使線路從家門口經過,若不設站,然並卵!

2

看廊道,事關發展錢途問題

以杭州為圓心,向著長三角的其他3大中心城市輻射開去。

滬杭廊道

2021“第一個百年”浙江進入“嘉興時間”!

“G60科創走廊”引擎滬嘉杭新經濟時代。

滬杭廊道對接的是國際金融中心、中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上海,滬浙兩省正在聯手打造的G60(高速公路名)科創走廊,我們能看到的長三角新經濟的未來都集中在滬杭廊道上!

滬杭廊道上,已有滬昆普速線、滬昆高鐵線2條鐵路,未來5年,還會加密滬杭城際二線:上海南-莘莊-松江南-楓涇-嘉善-嘉興-海寧-桐鄉-余杭-崇賢-杭州西(未來科技城);

滬乍杭鐵路:上海東(浦東機場)-南匯臨港-海灣-金山濱海-平湖-海鹽-海寧-桐鄉-杭州江東-蕭山機場-杭州南(蕭山),高鐵網將覆蓋滬杭廊道上的所有縣級以上城鎮。

滬杭廊道上唯一的地級市嘉興市,雖不及滬寧廊道上蘇州(華東GDP第二大城)那樣顯赫,但是有胡海峰任市長,尤其是去年獲批“浙江省全面接軌上海示範區”後,“北雄安、南嘉興”的口號可不是吹的。

其在交通(開通城際公交)、通訊(可申請上海021區號)、醫保、公積金互通、產業承接(張江長三角科技城)等方面與上海的對接工作已實實在在的全面展開。

經濟增速快馬加鞭,GDP省內排名連年攀升,並有望在今年超越台州,躍居省內前5(前4為杭甬溫紹),今年通蘇嘉甬(南通-蘇州-嘉興-寧波)高鐵開工後,嘉興地處長三角經濟實力最強勁的滬蘇杭甬經濟區“十字路口”的區位優勢將更加突出。

如果說杭州2022有亞運利好,那麼作為黨的誕生地,嘉興亦有2021建黨百年這個獨一無二的“政治紅利”,短時間內城市面貌躍升一個大臺階是看得到的!

除去嘉興市本級外,東面的嘉善,挾“浙滬橋頭堡”之地利,高鐵23分鐘到上海虹橋的通勤距離,是適合作為環滬“第一居所”的;

西面的海甯,“融杭”紅利實實在在,是嘉興市轄範圍內第一個,也是短期內唯一一個全境被地鐵覆蓋的區域,歷史上曾隸屬杭州管轄的海寧,由於其經濟底子和成熟配套,成為事實上的下沙2.0,杭州11區,整個杭海城際鐵路沿線都將成為杭州東擴的剛需導入熱區,其中尤以城鐵兩端的西部許村鎮臨杭新區、長安大學城,東部海寧主城區宜居性最佳。

嘉興的其他縣市,“融杭接滬”效應明顯弱於嘉善、海寧,除非像烏鎮的綠城雅園這種產品特別好,自己夢想去住的房子;或者是桐鄉高鐵站旁的陽光城高橋,出高鐵站就到家的“零距離”高鐵房,其他的都不在推薦範圍之內。

杭甬廊道

全省綜合實力最強的城市綿延帶,

柯橋“融杭”橋頭堡地位不可撼動!

杭甬廊道對接的是全球第一大港、新一線城市寧波,杭、甬、紹三市在省內GDP排名前4(第3為溫州),且都是主城常住人口百萬級以上,擁有各自地鐵網路的大城。

這條廊道毫無疑問是浙江經濟實力最雄厚、發展最成熟的城市綿延帶。該廊道上的縣域經濟也很強大,各區縣市在省內的排名如下:蕭山(第1)、柯橋(第4),上虞(18名)、余姚(13名)、慈溪(第5)、鄞州(第3)、北侖(第6)。

杭甬廊道上,目前已有蕭甬普速線、杭深高鐵線2條鐵路,2022年亞運前還會加密杭紹城際鐵路和中國首條支援無人駕駛技術,時速達到150公里的杭甬(杭州-寧波)超級高速公路。

杭甬廊道上的柯橋區,作為紹興“融杭”橋頭堡,西連杭州地鐵5號線,南接紹興地鐵1號線的整個杭紹城鐵沿線都是環杭置業可下手的主戰場,其中,柯橋主城區距離蕭山國際機場、高鐵紹興北站都只有10分鐘車程的區位優勢最為突出,是整個環杭區域配套最成熟、投資最穩健的首選區域。

杭寧廊道

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

度假可以,投資尚欠火候。

杭寧廊道,對接的是華東第二大城,江蘇省會南京,相比滬甯杭“鐵三角”上,1906年開通的滬寧線,1908年開通的滬杭線,杭寧廊道事實上一直到2013年高鐵開通後才正式形成。因此從經濟發展水準和沿線城鎮規模來看,杭寧廊道相比滬甯、滬杭廊道簡直是弱爆了!

杭寧廊道上唯一的地級市湖州市,長期以來因為區位上的劣勢,經濟排名居於省內第三梯隊,地市人口不足300萬,地市核心長期以來僅是一個湖州鎮的規模(湖州在1983年設立地級市後,直至2003年析分出南潯區的20年間,是當時浙江省唯一一個不設市轄區的地市)。

“媳婦熬成婆”的湖州,最近利好不斷,東向滬蘇湖高鐵2018年鐵定開工,建成後可實現45分鐘直通上海虹橋,西向商合杭高鐵漸入尾聲,2019年就將開通,亞運會前還會建成聯絡線進杭州未來科技城的高鐵西站。

現時,從湖州往返杭州東,每天7:18-21:51,有70多對班次的高鐵已實現密集化運營,單程僅需21分鐘,票價32.5元。最遲到2022年,湖州將成為浙北高鐵節點城市,也是長三角地區唯一一個到上海及南京、杭州、合肥3大省會都控制在高鐵1小時車程內的城市。

湖州同時擁有太湖、大運河、水鄉古鎮和生態旅遊4張王牌。大大“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論斷,最早就是在湖州考察時提出的。但是湖州主城區房價目前也達到了1.1-1.4萬元/平米之間,與環杭第一圈層縣市海甯、柯橋、富陽、臨安相比並無多大優勢,雖然湖州是環滬、環杭區域唯一既不限購、也不限售的城市,但是在嘉興全境無需社保都還能買1套,紹興全境不限套數僅限售2年相比,湖州的這些政策寬鬆優勢並不明顯。

而其在城市規模、人口基數和產業支撐方面,不要說與蘇、錫、杭有巨大差距,縱使和嘉興比,也僅是嘉興的一半規模。

湖州在環滬區域的定位,就好比是環京區域的承德、張家口,廣深區域的清遠、肇慶,除非買一套房子週末度度假,若以自住或投資為目的,同樣的價格,投湖州,還不如投海甯、柯橋。湖州在短期內尚不足以成為精明購房者紛至遝來的新的置業熱點城市。

3

看城市規模,決定投資成敗問題

筆者曾經提出過在一、二、三、四、五線城市購房的“蛋”理論。

1、一線城市“蛋餅論”,哪裡有地鐵站,哪裡就好“上車”

一線城市攤蛋餅,地鐵網站是蔥花,哪裡有地鐵,哪裡就好“上車”!

在長三角對應城市:上海

2、新一線、強二線城市“鵪鶉蛋”,“多中心”裡挑最有亮點和最有特色的。

新一強二在崛起,置業選好“鵪鶉蛋”,主城區的核心CBD(如杭州錢江新城+錢江世紀城)、RBD(如杭州西湖、南京夫子廟)、城市副中心(如杭州的下沙、臨平、蕭山,南京的河西、仙林、江寧),國家級新區(如南京江北新區)、高新產業園區(如蘇州工業園區、無錫新區、杭州未來科技城)潛力大,都屬於“鵪鶉蛋”。

在長三角對應城市:南京、杭州、合肥、蘇州、無錫、寧波(省會及已通地鐵的經濟大市)

3、二、三線城市“雙黃蛋”

三線城市有起伏,置業認准“雙黃蛋”,主城核心+副中心機會大,杜絕落子平庸板塊!

如:南通(高鐵門戶港閘區+主城核心崇川區)

嘉興(高鐵門戶餘新鎮+主城核心南湖區)

紹興(主城核心越城區+副中心柯橋區)

昆山(主城核心玉山鎮+臨滬的花橋鎮)

海寧(主城核心硤石鎮+臨杭的許村鎮、長安鎮)

在長三角對應的城市:南通、常州、紹興、嘉興、揚州、蕪湖等經濟實力雄厚或有一定發展潛力的中上游地級市(這類城市通常已在建或規劃有地鐵線路),以及昆山、海寧等環滬、環杭都市圈的多中心縣域經濟強市

4、四線城市“蛋黃論”

四線城市重自住,買房謹記“蛋黃論”,城市中心就一個,偏離中心風險大!

四線城市的城市中心,往往會隨著城市高鐵or地鐵主樞紐、主力商圈等的遷移而發生變化。

如:嘉善,高鐵南站建在大雲,大雲溫泉度假城、新西塘孔雀城都圍繞新的高鐵站周圍建設,老城魏塘就開始慢慢走向沒落。

對應城市:主城區常住人口在20萬以下的地級市、一般縣級市

5、五線城市不要碰

中國加速城市化,3個“1億人”都在遷居大城市,撲到五線貪便宜,結果只能是勇當“接盤俠”!

對應城市:縣城以下級別的一般鄉鎮

4

看政策寬鬆,把握出手時機問題

1、不要怕,2018暴漲行情不再有!

平心而論,環滬環杭大部分城市經歷了2016-2017年兩年的“狂飆”,2018年,暴漲行情不會再有!

2、不要傻,全款爆倉不值得!

目前環滬環杭很多地方因為新房政府限價,一、二手房價格嚴重倒掛,因而,為了搶一套房,動輒要求全款、捆綁車位、加裝包,價外溢價等現象屢有發生;

金融“降風險”、“去杠杆”趨勢明顯,即使有貸款資格,利率被上浮20-25%是常態,想資金周轉,抵押貸也不那麼容易好貸了!

總之2018是地產小年,何不等到金融政策寬鬆點,再來考慮加倉呢?

3、 不要急,除了北上深,其他地方限購不會太長久!

全國除了北京、上海是真的在嚴控,人口總量在做減法。全國也只有北上深房價一騎絕塵,與第二陣營已經拉開了距離,讓外來者很難高攀!

其他所有新一線、強二線城市,現在都在“搶人大戰”。即便是新一線中的“領頭羊”杭州,目前也才947萬常住人口,離它自己預期的到2030年1200萬常住人口的期望值,還有很多的落戶指標尚待完成。

回眸上一輪全國限購,始於2011年的上海,最盛時一度波及全國幾乎所有省會、計畫單列市及經濟強市共46城,但是到了2015年春天,除了北上深和三亞,其他城市通通解除了。

所以,在不久的將來(今年也許不可能),杭州、南京、蘇州、寧波等長三角熱門新一、強二線城市的限購、限售都大概率會被解除。試想,當杭州、蘇州的房子重又敞開買了,海甯、柯橋、昆山、太倉之類的環杭環滬房子還會像現在那麼吃香麼?還會像2016-2017年那麼瘋漲麼?應該不會了吧!

所以,嚴格意義上講,只有滬蘇甯杭主城核心區的房子,才是大家的真愛!

環滬環杭城市的房產其實都是在“看天吃飯”,滬蘇杭限購越緊,他們就越吃香;滬蘇杭限購一旦鬆綁了,解除了,他們就不那麼吃香!不是說環滬環杭這些城市沒價值,他們的價值僅僅是在承接一線城市外溢的剛需客梯度消費的價值,是在當滬蘇杭沒有選擇,或已望塵莫及之後,退而求其次的無奈之選,僅此而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