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新國都砸7億收購嘉聯 協力廠商支付牌照現天價行情

本報記者 朱丹丹 冉學東 北京報導

又一起支付牌照並購案終於落定。

4月18日晚間, 深圳市新國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稱“新國都”)發佈公告稱,

已收到嘉聯支付有限公司(下稱“嘉聯支付”)完成工商變更登記及備案手續的通知, 並取得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頒發的變更後的營業執照。 自此, 新國都成為嘉聯支付唯一的出資人和實際控制人。

“若排除政策層面的限制, 支付牌照的並購交易需求還是很旺盛的。 ”蘇甯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表示。

本報記者諮詢多位元協力廠商支付牌照轉讓仲介還瞭解到, 目前包含互聯網支付兩項的牌照價格是7億;五項牌照價格是12億元。

對此,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 互聯網支付、銀行卡收單牌照的價值較大;而預付卡牌照則是有價無市。 不過, 一位元仲介人員亦告訴記者, 現在轉讓協力廠商支付牌照的資源並不太多。

收購期間嘉聯支付“吃”罰單

早在2017年12月7日, 新國都就公告稱, 審議通過《關於收購嘉聯支付有限公司100%股權的議案》, 同意公司以現金人民幣7.1億元收購嘉聯支付的100%股權。 今年3月29日, 嘉聯支付獲得央行批准同意變更主要出資人及實際控制人。 直至4月18日, 新國都成為嘉聯支付唯一出資人和實際控制人。

資料顯示, 嘉聯支付於2009年正式成立, 主營業務是圍繞著銀行卡收單業務而開展;其在2012年6月26日獲得央行頒發的支付業務許可證, 又於2017年6月27日獲得續展, 有效期至2022年6月26日。 而新國都成立於2001年, 主要從事以金融POS機為主的電子支付受理終端設備軟硬體的生產、研發、銷售和租賃, 其為嘉聯支付的主要供應商。

那麼, 為何上游的POS機供應廠商會去兼併收單機構?

“支付收單業務是公司戰略落地的核心一環, 通過此次收購可以獲得該支付產業鏈上的核心資源, 從而帶動上市公司其他業務板塊的開展, 從根本上促進公司戰略轉型, 盈利能力全面提升。 ”新國都此前曾表示。

海通證券分析師認為, 新國都和嘉聯支付同在支付產業鏈上, 並且雙方具有長期的合作基礎, 收購完成後能較好地進行快速整合;其次, 公司可以利用多年在電子支付行業積累的經驗, 以電子支付為抓手, 向電子支付產業鏈下游拓展, 加強支付產業鏈的資源整合, 從而突顯出一加一大於二的協同效應, 充分享受協力廠商支付行業帶來的發展紅利。 未來 POS機將由一個簡單的支付機具升級成為集 “支付入口+ 資料中心+ 行銷管理平臺+ 金融服務平臺”為一體的綜合性管理平臺。

不過, 本報記者注意到, 在收購的過程中, 嘉聯支付還遭遇了央行的處罰。 去年12月27日, 中國人民銀行寧波市中心支行公佈行政處罰資訊, 嘉聯支付寧波分公司因阻礙檢查、未按照規定進行反洗錢審查等行為, 被央行罰款高達138萬元。

對此, 新國都當時發佈公告稱, 除了足額交付罰款之外, 嘉聯支付還結合實際情況進一步進行全面自查, 並制定相關整改措施, 包括嘉聯支付高度重視反洗錢檢查, 公司嚴格遵守反洗錢相關法律法規, 嚴格執行監管政策之相關規定, 全力配合監管機構之檢查工作;嚴格按規定做好客戶風險登記分類工作,

按規定登記客戶身份資訊、留存客戶有效身份證件影本, 持續識別客戶身份, 及時提示客戶更新資料資訊;加強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黑名單”管理工作等等。

支付牌照“有價無市”?

近年來, 伴隨著支付牌照發放的收緊, 行業並購事件不時發生。 本報記者梳理發現, 恒大、小米、美團、唯品會、滴滴等企業相繼完成支付牌照收購。

“支付並購將來還是會比較多, 整個支付市場還是有一個集中化的過程和階段。 ” 易觀金融中心高級分析師王蓬博分析指出。

一位移動支付網人士表示, 目前在整個協力廠商支付市場份額中, 微信支付和支付寶雙寡頭在場景和流量上的壟斷幾乎難以撼動。 大多數支付機構只能在細分市場深耕細作, 但也不是那麼好混,預計2018年仍有支付機構尋求出售。

值得一提的是,在支付業並購大戲密集上演和牌照減少的同時,支付牌照的價格也持續走高。

兩家協力廠商支付牌照轉讓仲介人員均向本報記者表示,目前包含互聯網支付兩項的牌照價格是7億;五項牌照價格是12億元。

談及牌照價格上漲,多位業內人士也分析指出,主要還是因為監管收緊,支付牌照成稀缺資源;再加之一些中小支付企業在競爭之下所占市場份額小,利潤並不高,所以手裡那張牌照成為資本追逐的焦點。

那麼,未來支付牌照會不會出現“有價無市”的現象?

“要分開來看,幾類支付牌照中,互聯網支付、銀行卡收單牌照的價值較大,可供並購的標的數量有限,潛在需求還是很大的;預付費卡受理與發行牌照,尤其是區域性牌照,市場空間受限,並購交易並不活躍。”薛洪言表示。

王蓬博也分析指出,看什麼類型牌照,比如預付費卡這種牌照真的是有價無市,已經沒有人買了;而銀行卡收單和移動支付這種牌照還是有市場的,特別是移動支付,其市場增量還是足夠大的,或者全牌照的支付公司價值亦是很高。

上述仲介人士亦向本報記者表示,現在最熱的是移動支付牌照。

對此,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員蘇培科則建議稱,央行應該調整對協力廠商支付牌照的監管策略,可以實施總量控制的動態平衡機制,但不能太僵化和一刀切,比如對於有實際支付業務需要的、有一定體量的、合規運營的支付企業可以發放牌照,但堅決不允許牌照轉讓流通,不允許實際控制人變更,一旦變更就實施清退,讓不具備條件的、沒有實際支付業務的持牌企業堅決實施清退,讓協力廠商支付回歸金融服務的業務本源,杜絕空殼炒作和權力尋租。

但也不是那麼好混,預計2018年仍有支付機構尋求出售。

值得一提的是,在支付業並購大戲密集上演和牌照減少的同時,支付牌照的價格也持續走高。

兩家協力廠商支付牌照轉讓仲介人員均向本報記者表示,目前包含互聯網支付兩項的牌照價格是7億;五項牌照價格是12億元。

談及牌照價格上漲,多位業內人士也分析指出,主要還是因為監管收緊,支付牌照成稀缺資源;再加之一些中小支付企業在競爭之下所占市場份額小,利潤並不高,所以手裡那張牌照成為資本追逐的焦點。

那麼,未來支付牌照會不會出現“有價無市”的現象?

“要分開來看,幾類支付牌照中,互聯網支付、銀行卡收單牌照的價值較大,可供並購的標的數量有限,潛在需求還是很大的;預付費卡受理與發行牌照,尤其是區域性牌照,市場空間受限,並購交易並不活躍。”薛洪言表示。

王蓬博也分析指出,看什麼類型牌照,比如預付費卡這種牌照真的是有價無市,已經沒有人買了;而銀行卡收單和移動支付這種牌照還是有市場的,特別是移動支付,其市場增量還是足夠大的,或者全牌照的支付公司價值亦是很高。

上述仲介人士亦向本報記者表示,現在最熱的是移動支付牌照。

對此,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員蘇培科則建議稱,央行應該調整對協力廠商支付牌照的監管策略,可以實施總量控制的動態平衡機制,但不能太僵化和一刀切,比如對於有實際支付業務需要的、有一定體量的、合規運營的支付企業可以發放牌照,但堅決不允許牌照轉讓流通,不允許實際控制人變更,一旦變更就實施清退,讓不具備條件的、沒有實際支付業務的持牌企業堅決實施清退,讓協力廠商支付回歸金融服務的業務本源,杜絕空殼炒作和權力尋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