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袁紹是如何拿下青州和並州的?因為他有一個好兒子和好外甥

三國時期的袁紹是董卓遷都之後關東實力最強的諸侯, 一般說到他基本上都會提到兩點:第一點是袁紹以渤海太守席捲河北之地, 坐擁北方四州之地一下子躍居天下最強者;第二點就是袁本初一把好牌在手, 卻被自己打爛, 明明實力強過曹操很多卻敗於曹操之手。 關於第二點說得比較多, 今天也不多說, 只說第一點, 都知道袁紹有冀並青幽四州之地, 冀州是從韓馥手上得來的, 幽州是擊敗公孫瓚後得來的, 對於青州和並州袁紹是如何得手的, 知道的卻不多, 分析的也少, 今天就重點說說袁紹是如何拿下並州和青州的。

自東漢中平元年(西元184年)爆發黃巾起義以來, 黃巾軍的活動範圍基本上在青、徐、荊、揚、幽、冀、兗、豫八州, 黃巾起義失敗後, 青州逐漸成為黃巾餘部活動最頻繁的區域, 特別是在董卓進京之後, 各地諸侯忙於和董卓作戰, 黃巾餘部在青州得到迅速發展。

但是他們遇到了一個強勁的對手曹操, 在曹操武力和誘降雙管齊下以及當時青州刺史孔融和平原相劉備等人的打擊之下, 黃巾餘部很快被平滅了, 曹操擇其精銳編成了“青州軍”。

黃巾軍雖然失敗了, 但是袁紹和公孫瓚都盯上了青州這塊寶地,

公孫瓚先下手為強進軍青州, 以部將田楷為青州刺史佔據了北部的臨淄;袁紹也不甘示弱, 先以部將臧洪任青州刺史, 初平四年(193年)又改派長子袁譚強勢進入青州, 這樣一來, 青州一地出現了三個青州刺史:田楷在臨淄, 袁楷在平原, 朝廷任命的孔融在北海, 三人中, 田楷實力最強, 孔融次之, 當時的袁譚實力最弱。

世人都說袁紹幾個兒子能力平平, 至少這話用在袁譚身上不合適, 自西元196年起, 袁譚開始了統一青州的征戰, 實力最強的田楷首先不敵袁譚被擊敗後退出青州, 公孫瓚的勢力首先被拔出, 隨之袁譚又對孔融用兵進攻北海, 孔融倉惶逃奔, 妻兒都被袁譚俘虜, 袁譚徹底佔據了青州。

並州的情況略微複雜, 本來在東漢末有一支強悍的邊軍鎮守並州, 他就是並州刺史丁原麾下的並州軍, 但是眾所周知的是, 在丁原率並州軍進京後, 董卓收買了呂布殺了丁原吞併了丁原的並州軍。 在丁原死後並州處於無主狀態, 加上並州本來就靠近北疆胡人區域, 而且歷來是胡漢雜居之處, 在東漢中央朝廷無力顧及之下, 並州有相當一部分區域並不在漢人掌握之中。 並州又沒有強有力的諸侯駐紮, 所以成了黃巾余部和張燕等黑山軍的主要活動區域之一, 自初平四年(193年)開始, 袁紹對盤踞在並州的黃巾余部和張燕的黑山軍連續用兵, 在取得重大勝利後,袁紹派外甥高幹出任並州刺史。

不得不說,其實袁紹手下能力出眾的還是不少的,長子袁譚算一個,外甥高幹的能力猶在袁譚之上,高幹到任之後,外和匈奴,內修生產,先後治理並州達七年之久,政績卓越(日後官渡之戰中袁紹的糧食大部分都由高幹提供,而且軍中士卒並州兵也占相當一部分,可見高幹的能力還是很強的)。

袁紹最後之所以能擊敗公孫瓚,和他拿下青州和並州合三州之力對付公孫瓚一州之力有很大關係,還是得說袁紹有個好兒子和好外甥,否則青州和並州也沒有那麼容易落入袁紹之手。

在取得重大勝利後,袁紹派外甥高幹出任並州刺史。

不得不說,其實袁紹手下能力出眾的還是不少的,長子袁譚算一個,外甥高幹的能力猶在袁譚之上,高幹到任之後,外和匈奴,內修生產,先後治理並州達七年之久,政績卓越(日後官渡之戰中袁紹的糧食大部分都由高幹提供,而且軍中士卒並州兵也占相當一部分,可見高幹的能力還是很強的)。

袁紹最後之所以能擊敗公孫瓚,和他拿下青州和並州合三州之力對付公孫瓚一州之力有很大關係,還是得說袁紹有個好兒子和好外甥,否則青州和並州也沒有那麼容易落入袁紹之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