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聖公山廟會熱鬧開場 十裡八鄉市民共赴盛會

直播日照4月19日訊 “山不在高, 有仙則名”。 位於嵐山區碑廓鎮內的聖公山因聖人孔子的老師項橐而得名。 被尊稱為聖公的項橐, 是智慧的化身, 他的故事一直在民間廣為流傳, 4月19日上午, 為期三天的2018年度聖公山廟會如約拉開序幕, 十裡八鄉的人們像過年一樣來趕這個屬於自己的盛會。

“昔仲尼, 師項橐, 古聖賢, 尚勤學。 聖公山因“聖人之師”項橐而充滿神秘的傳奇色彩, 承載著碑廓鎮兩千多年來深厚的文化底蘊。 近年來, 碑廓鎮吸引社會力量, 在聖公山前重建七合寺, 每到農曆三月三, 周邊區縣的群眾來到聖公山上踏青祈拜、祈求諸事平安,

這一天逐漸成為周邊群眾的傳統節日。

“在原來那個年代, 要是天大旱不下雨, 我們就來這裡燒香求聖公老爺, 不過三天就下雨。 ”當地村民告訴記者, 現在每年的三月三, 他們還會來紀念聖公老爺。

上午九點半, 聖公山廟會在幾十名鼓手鏗鏘有力的敲鼓聲中拉開了序幕, 隨後, 情景劇《孔子拜師》、民俗歌舞和經典誦讀等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節目吸引了越來越多人的觀看, 現場氣氛熱鬧非凡。

市民胡麗覺得, 現在活動比以前更豐富了, “以前不經常看, 現在都看, 來了帶孩子去遊樂場啊, 看看有什麼特色的東西。 ”

除了拜聖公、看演出, 如今的廟會更像是一場集文化研討、旅遊休閒、商品展銷於一體的大型盛會,

大家和親人朋友一起來到這裡, 祈福祝願的同時也能夠趁著這大好的春光踏踏青, 享受難得的休閒。

據瞭解, 自2006年開始, 農曆三月初三這一天, 就開始在聖公山組織文化活動, 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 截至今年, 聖公山廟會已連續舉辦13屆, “尚賢勤學、濟世愛國”的聖公文化日漸深入人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