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陽明心學峰會在余姚舉行!王蒙評價“明朝一哥”:好可愛

2018-04-20 12:50

昨天上午, 2018陽明心學峰會在余姚舉行。

原文化部部長王蒙, 復旦大學原常務副校長王衛平, 中國陽明心學高峰論壇組委會副主任、中國文化書院院長、北京大學教授王守常, 上海交通大學哲學系教授杜保瑞等國內學者大咖, 就“陽明心學與文化自信"進行學術交流和互動。

本次峰會是中國陽明心學高峰論壇的分會之一, 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陽明心學專題論壇。

文化自信也是一種擔當精神

“文化是精神食糧, 陽明心學的最大價值就是我們的精神營養, 因為它可以提升我們的人格。 "文化部原部長王蒙先生談到陽明心學與文化自信時指出,

王陽明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王蒙認為, 王陽明從自身出發, 已經想到了關於個體的“文化自信"的問題, “王陽明說, 人生第一要事、最高境界, 就是讀書做聖賢,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聖人存在。

“這句話太好了, 太可愛了。 我們可以看到, 那個時候他就已經想到了關於文化自信的問題。 "

85歲的王蒙, 雖然自稱對陽明心學研究不深, 言談間卻難抑對陽明心學的喜愛。

“王陽明提倡聖賢意識, 他說, 人生第一等要事就是讀書、做聖賢, 他又說,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聖人, 但是對這個聖人不太自信。 "在王蒙看來, 其實那時候已經說到了文化自信的問題。

“王陽明所生活的環境,

進入仕途不久就被杖四十, 被打四十杖後還能活下來, 已經很幸運了, 但是他在最艱難的情況下仍然反求諸己, 而不只是埋怨旁人。 王陽明對內心的強調, 恰恰是一種自信的表現, 是一種文化定力的體現。 "

王蒙認為, 陽明先生身上體現出來的這種反求諸己的思想, 就是我們今天應該弘揚的個體主體意識, 就是今天的文化自信所在, 就是一種擔當精神。

他認為, 王陽明先生一生既為官, 又倡學, 先後提出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哲學命題, 最終創立和完善了“心學"思想體系, 成為明中晚期重要的思想流派, 直到今天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儘管王陽明生活的時代距今天已經五百年了, 但對今天來說, 無論對於個體人格的提升還是對於城市文明素養的提升,

都是可以發掘的資源。

重走寧波陽明之路

余姚市委書記奚明在致辭中代表市委、市人民政府向參會的各位領導、來賓表示熱烈的歡迎, 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余姚經濟社會發展的各位領導、嘉賓表示衷心的感謝。 他指出, 在這裡隆重舉行2018陽明心學峰會, 既是陽明學說研究的一件大事, 也是余姚市文化建設中的一件盛事。

奚明強調, 陽明心學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評價陽明心學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 也是增強中國人文化自信的切入點之一。

余姚是陽明先生的家鄉, 陽明先生是余姚的驕傲, 把余姚建設成為陽明心學的研究、傳播、推廣的中心,

既是余姚的榮光, 也是余姚的責任。 近年來, 余姚深入挖掘陽明文化的時代價值, 把陽明文化浸潤在余姚發展各方面和全過程, 陽明文化已經成為余姚閃亮的城市名片和現代文化標識。

奚明表示, 中國陽明心學高峰論壇是目前規格最高、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陽明心學專題論壇, 本屆論壇專門在余姚市設立分論壇, 對進一步研究陽明學說的深刻內涵, 擴大陽明文化影響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余姚將以此為契機, 進一步增強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 深學透用陽明思想, 加快建設陽明古鎮, 努力把余姚打造成陽明心學的朝聖地, 讓陽明思想散發出更加璀璨的時代光芒。

本屆峰會上還有一個重要環節,

就是“重走寧波陽明之路"。

以明正德八年王陽明遊四明山的經歷為背景, 來自各地的學者與嘉賓將共同參觀王陽明故居、曾經的講學處——中天閣等人文名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