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社會辦醫迎政策春風 業內:擔憂資本圖快速回報做不該做的事

每經記者:王敏傑 每經編輯:張海妮

4月20日, 在2018社會辦醫療機構創新峰會上, 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郝德明發表演講 主辦方供圖

“現在我們國家的非公立醫療機構已經達到了18751家, 占全國醫院總數的63%, 優化社會辦醫, 跨部門實施審批的政策出來以後, 我們今年的全國非公立醫院的數量會達到70%以上。 ”4月20日, 在2018社會辦醫療機構創新峰會上, 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郝德明這樣表示。

很顯然, 在醫療改革的大潮下, 社會辦醫正迎來其蓬勃發展期。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 近期, 包括江西、河南、大連等地均在出臺相關政策或檔, 鼓勵、支持社會資本在醫療領域的發展。

不過, 業內人士指出, 目前我國仍以公立醫院為主、社會辦醫為補充, 國內醫療, 特別是在專病專科方面, 無法滿足部分患者的需求。 中歐商學院衛生管理與政策中心主任蔡江南提出,

要用“攪局式的創新”, 簡化醫療過程, 提高性價比, 為社會辦醫創造機遇。

政策支援社會辦醫

根據發改委網站的資訊, 就在上個月, 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司組織召開了社會辦醫療機構審批檔協調會。 會議重點就落實國務院184次常務會議部署, 制定好社會辦醫療機構跨部門全流程綜合審批辦法進行了充分研究, 明確社會辦醫下一步的工作重點。

在本次峰會上, 郝德明透露, 3月23日, 國家發改委組織了多個部委的人員前往其協會, 專門徵求優化社會辦醫療機構跨部門審批的實施意見。 “我們很多的代表看了這個檔以後, 非常感動。 社會辦醫的主管領導是發改委, 所以這個檔印發之後,

我們預感到從五六月份開始, 我們社會辦醫在全國又會掀起高潮。 ”

用郝德明的原話來講:社會辦醫的形勢會越來越好。 事實上, 針對社會辦醫, 近期多地均在釋放利好政策。

2月底, 河南省下發了《河南省支援社會力量提供多層次多樣化醫療服務實施方案》, 明確到2020年, 全省社會辦醫規模進一步擴大;3月底, 大連市政府網站發佈《支援社會力量提供多層次多樣化醫療服務的實施意見》, 提出將放寬市場准入, 優先支持社會資本舉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

和睦醫療創始人兼CEO李碧菁指出, 從整個社會大環境來看, 除了獲得政策支援外, 目前社會辦醫正在為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 “大家對民營醫療的概念有所轉變。 ”她一併指出,

隨著商業保險產品的增多, 患者在民營醫療機構的支付有了保障, 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助了大眾對民營醫療的選擇。

IQVIA管理諮詢負責人邵文斌表示, 過去, 公立醫院主要靠國家醫保, 並不依賴於商業保險, 在這種情況下, 商業保險想擠進去合作是較為困難的。 “這樣的一個管道是在什麼時候打開了呢?是在公立醫院開設了專家門診或者提供高端的醫療服務, 這個時候其實是打開了一扇門, 使得商業保險, 這樣的話他們可能為了快速回報做一些不應該做的事情, 所以我就怕好不容易得到社會的認可後, 社會辦醫的聲譽會被影響, 醫療不是一個短期的概念。 ”和睦醫療創始人兼CEO李碧菁如此對記者表示。

“社會辦醫要和國家的醫療分級匹配起來。

”邵文斌最後表示。

每日經濟新聞 原文連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