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一季度新三板融資額同比降13% “新三板+H股”開闢融資新途徑

每經記者:王小璟 每經編輯:姚祥雲

2018一季度, 新三板通過增發募集資金金額為288.43億元, 同比下降13.33%, 這是近年來連續第二次一季度融資額減少。

在這種背景下, “新三板+H股”方案的推出無疑給新三板企業融資開闢了一條新途徑。

2018一季度新三板募資288億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根據choice統計發現, 新三板企業2018年一季度, 通過增發募集資金288.43億元, 同比下降13.33%, 這是近年來連續第二次一季度融資額減少。

2015年一季度, 新三板融資金額同比有爆發性增長, 實現募集資金128.45億元, 2014年一季度僅為6.47億元。 2016年一季度同樣高速增長, 融資額達到429.17億元。 不過, 2017年一季度開始, 出現首次下降, 為332.79億元, 下降22.46%。 如今, 2018年一季度再次下降為288.43億元。

另外, 從新增預案當中的募集金額來看, 同樣有類似的趨勢。 2015年一季度新增預案計畫募集資金252.99億元, 2016年一季度暴增至643.44億元, 增長幅度高達154.33%。 2017年一季度開始減少, 為430.88億元,

下降33.03%。 2018年一季度則繼續下降為185.85億元, 下降59.67%。

與此同時, 交易市場也並不活躍, 週五三板做市指數正式跌破900點, 收於899.10點。

另據統計, 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4月19日之間, 共有386家新三板企業摘牌, 同比增長4.8倍。

在這種背景下, “新三板+H股”方案的推出無疑給新三板企業融資開闢了一條新途徑。 此前就有新三板公司華圖教育嘗試在H股上市融資。 3月22日, 港交所網站上披露了華圖教育在港股主機板申請上市的招股書。 華圖教育於2018年2月13日摘牌, 一個月後, 就在港交所披露了招股書。

安信證券新三板研究負責人諸海濱表示, 此次“新三板+H股”方案明確給到企業更多的選擇空間, 企業不再是只能做“單選題”, 而是有了更為明確的預期, 對於企業而言選擇更多。

對於交易所而言, 一方面或將緩解港交所的壓力, 另一方面為新三板留住更多優質企業提供了制度便利。

企業需理性選擇掛牌地點

那麼, 新三板企業如果選擇赴港上市, 需要注意些什麼問題?諸海濱表示, 香港市場主要歡迎新產業大型企業, 中小企業如果想赴港上市依然面臨資本規模較小、市盈率較低、小市值容易被“忽視”的問題。

同時, 諸海濱認為, 企業選擇境外上市地有四種動機:融資動機、改善資本結構以及降低資本成本動機、改善公司治理動機、企業戰略動機。 而企業在選擇交易所時, 通常會考慮交易所的流動性、交易所規模、證券分析師的關注度、行業或公司集群的引導效應等。

諸海濱建議, 企業應該理性選擇掛牌地點,

特別是對於中小型的創新企業, 需要綜合考慮綜合成本及自身所處階段, 主要抓緊有利時機不斷壯大企業, 而非隨波逐流將精力放在資本市場運作方面。

關於新三板及港交所, 東北證券新三板研究中心總監、首席付立春表示, 新三板與港交所都在謀求改革升級。 經過過去幾年企業的高速擴張, 新三板進入深化改革、優化升級的新階段。 新三板部分優質企業自發流向 A 股、港股, 也促使新三板提供跨市場綠色通道增值服務。 這同時強化了新三板的苗圃與土壤功能, 增加了這個市場的吸引力。

同時, 港交所正在力推重大改革, 吸引沒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同股不同權的新經濟公司、已在歐美成熟市場上市的創新型公司在香港主機板上市。

按照現行互聯互通機制的規則, 未來, 當前述三類公司滿足納入相關港股通標的的指數成份股條件時, 內地投資者也可參與相關新經濟公司的投資。

付立春認為, “新三板+H股”方案標誌著新三板的國際化改革邁出重要一步。 新三板仍然發揮著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市場化國際化試點的先鋒隊排頭兵的陣地作用。

每日經濟新聞 原文連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