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所謂愛情|為什麼臺灣老師和大陸老師都喜歡魯迅的《傷逝》?

“人必生活著, 愛才有所附麗。 ——《傷逝》

中文系的老師大多喜歡魯迅, 尤其是教現當代文學的老師, 更對魯迅讚不絕口。

“魯迅是一個坐尺規。 ”這是我聽到最多的話, 你能閱讀魯迅有多深, 就能對其他作家的文本有多深。 中國現當代文學在它剛開始萌芽時, 就在魯迅手裡達到了巔峰。

我在臺灣選修過一門課叫《現代小說選》, 老師每節課會講解一篇現代小說, 並與我們探討二三相關的問題。

老師一學期開的書單是這樣的:

內聚焦──西西〈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

側寫──白先勇〈一把青〉

不可靠的敘事者──魯迅〈傷逝〉

兩個敘事者──魯迅〈狂人日記〉

後設──黃凡〈如何測量水溝的寬度〉

福克納〈獻給愛米麗的一朵玫瑰花〉

而我交流完了回大陸, 也有一門叫《現當代經典精讀》的課, 課上主要講解小說。 一學期我們的閱讀書目是:

魯迅<傷逝>

郁達夫<沉淪>

老舍<斷魂槍>

沈從文<邊城>

張愛玲<傾城之戀>

魯迅的《傷逝》成為了兩門課程的共同選擇。

臺灣老師側重從“不可靠的敘述者”展開分析, 這是深入理解《傷逝》非常好的角度。 如果讀完之後還認為“《傷逝》是涓生的懺悔”, 那麼一定是對文本的分析還不夠透徹。

下面將帶領大家用細讀法(close reading)再次回顧《傷逝》全文。

01

我是我自己的, 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

——《傷逝》

最初讀完傷逝, 我也粗略的認為文章副標題“——涓生的手記”, 表面上是涓生的懺悔, 實為涓生的辯護, 文中的蛛絲馬跡有如下:

如果我能夠, 我要寫下我的悔恨和悲哀, 為子君, 為自己。

“如果我能夠, 我要寫下我的悲哀和悔恨”隱含意義, 即我不能夠寫下我的悔恨和悲哀。

會館裡的被遺忘在偏僻裡的破屋是這樣地寂靜和空虛。

時光過得真快, 我愛子君, 仗著她逃出這寂靜和空虛, 已經滿一年了。

“時光過得真快, 我愛子君, 仗著她逃出這寂靜和空虛, 已經滿一年了。 ”“我愛子君”插在兩個分句間, 著實突兀, 整句的主意是寫我離開會館已經一年了, 為什麼要在文首就加上一句“我愛子君”呢?涓生自白的粉飾, 始於此處。 只有強調“我愛子君”, 我才能稍稍拂去我的負罪感。

在此時憶起往事, 涓生是帶著一種全知視角再去看他們的相識與結局, 悲劇在哪個轉點發生, 都了然於心。 他在回憶一開始就要不斷告訴自己、告訴讀者, 我愛子君, 在這份愛情裡我真愛過, 所以也是真的後悔過。

但是其後的“仗著”兩字, 不期而然地又流露出涓生對子君非常男性化的看法——“愛”與“借”,

子君是我愛之人, 卻也是我之一物, 她可以幫我排遣生之無聊, 我也能仗著她逃出寂靜與空虛。 可是光說借, 又遠離了新時代的愛情觀, 只有先表達我的愛, 才符合我內心對平等主義愛情的定義。

明顯感覺出, 涓生在此時真實的人格和想要表達的人格已經不統一了,

或許源于知識份子自我的驕矜, 他還是要把自己的動機和行為都予以美化。

“我愛子君”和“仗著”之間流露出來的矛盾內心好懂, 但是“時光過得真快”和“我愛子君”兩個短句間, 是沒有邏輯和內容上的關聯的。 且直寫我對子君愛意的“我愛子君”全文中僅此一處, 涓生描述子君的感情“她愛我”到是有兩處, 這四個字有必要被重視。

或許兩句之間的空白處, 需要讀者自己去發揮想像, 涓生故地回溯往事時, 只覺歷歷在目, 一年時光傾瀉在眼前, 他同時看到故事的首尾兩端, 但會館的影子卻直接聯繫著初識的浪漫, 初戀的悸動, 所以忍不住脫口而出“我愛子君”, 因而造成句意的斷層, 後一句又落回現實的沉寂。

事情又這麼不湊巧,我重來時,偏偏空著的又只有這一間屋。依然是這樣的破窗,這樣的窗外的半枯的槐樹和老紫藤,這樣的窗前的方桌,這樣的敗壁,這樣的靠壁的板床。

“事情又這麼不湊巧”、“偏偏空著的又只有這一間物”的偏偏兩字,透露出來的心境更是倒楣之人的歎息,而不是對伴侶逝去的哀痛。

深夜中獨自躺在床上,就如我未曾和子君同居以前一般,過去一年中的時光全被消滅,全未有過,我並沒有曾經從這破屋子搬出,在吉兆胡同創立了滿懷希望的小小的家庭。

“我未曾和子君同居,時光全未有過,我並沒有從這破屋子搬出”幾個否定句的連續使用,也是涓生潛意識中的否定,他對於過去的態度是消極的,對於戀愛曾經有過的甜蜜,他甚至不願視之為美麗的痛苦,只想一切未發生過。

“滿懷希望的小小的家庭”中滿懷希望一詞甚是刺眼,因其是夾在否定句中正面情感極其強烈的詞語。但縱觀涓生和子君的愛情,希望從一開始就是不存在的,看客之冷眼,住所之難尋,生活之窘迫,尚能為生活帶來一些新的模樣的趴兒狗和油雞,也被涓生視作子君操勞的源泉。

如果說愛情初始時,涓生懷有希望尚可理解,當所有事情發生後,又談何滿懷希望呢?

涓生手記表達的矛盾性又一次出現。下文“不但如此”承接吉兆胡同的“滿懷希望”,向下提起一年前會館的期待與希望,此時敘述的涓生,已經和試圖否定往事的涓生不是同一個人了,文章的語調也才好轉換到描述戀愛初時的語氣。

然而現在呢,只有寂靜和空虛依舊,子君卻決不再來了,而且永遠,永遠地!

因此也就理解了“子君卻決不再來,永遠地,永遠地”副詞連用的澎湃感情,這裡敘述的涓生,也是真的痛苦,並真切的懷念著子君曾經帶來的溫馨。

02

這是真的,愛情必須時時更新,生長,創造。

——《傷逝》

在文章大篇幅轉入回憶時,魯迅用了四個段落概寫涓生與子君戀情的始末,從裡就是倒敘的筆法,先說結局我孑孓一人,再說開始等待子君,又說回子君永遠離開,形成一個小的迴圈,與全文大的迴圈相對照。可以看出寥寥四段文字,敘述者的面貌已經交駁在了一起,涓生內心的矛盾,使他敘述時分裂成一個懺悔的人格和一個辯護的人格。其懺悔中有辯護,辯護中有懺悔,是難以完全分隔開的,視之完全為涓生的辯護也是不妥當的。

這些地方,子君就大概還未脫盡舊思想的束縛,——我後來也想,倒不如換一張雪萊淹死在海裡的紀念像或是伊孛生的罷;但也終於沒有換,現在是連這一張也不知那裡去了。

敘述期待著子君到來的涓生,是那個愛戀著他的涓生,甚至憎恨像她聲音的人和不像她聲音的人,活脫脫的熱戀模樣。但是涓生的辯護總會隱隱的夾雜一兩句,有如“這些地方,子君就大概還未脫盡舊思想的束縛”,很早就埋下一個伏筆,也為後來自己的絕情開脫。

“我”喜歡的是獨立自主的新女性子君,但當“我”發現她還未脫盡舊思想的束縛時,“我”的變心也能夠諒解。在熱戀時一般都會視對方為完人,涓生雞蛋裡挑骨頭實是有違常理,突然冒出來的一句充滿辯護性質的自白,不免有些面目可憎。從這裡敘述又從回憶變成了評判性視角,“——我後來也想”也暗示了此時涓生已經知曉結局,更可能是事後為子君下一個未脫盡舊思想的束縛,而不是當時。

到了全文的高潮,子君離世。

然而覺得要來的事,卻終於來到了。

原是涓生預期中“覺得要來的事”,“終於來到了”應不為所動,為何要形容“然而”“卻”呢?

兩個表示轉折的連詞,是涓生難以厘清的感情的展示,也是懺悔與辯護無法分隔開來的內心矛盾。涓生此時應有懺悔,他雖然希望子君離開,卻又不忍讓子君因為我一番話而離開,前一種情況是子君自發自覺地走出新的生路,後一種卻是他逼迫而走必將留下無限的悔恨。

我願意真有所謂鬼魂,真有所謂地獄,那麼,即使在孽風怒吼之中,我也將尋覓子君,當面說出我的悔恨和悲哀,祈求她的饒恕;否則,地獄的毒焰將圍繞我,猛烈地燒盡我的悔恨和悲哀。

我將在孽風和毒焰中擁抱子君,乞她寬容,或者使她快意……

這是我認為全文感情最真摯的一段,也是涓生懺悔一處最明顯的證明。地獄的毒焰是有情之人的決絕之語,近似於毒誓,如果涓生真的是完完全全的辯護,就不該有這段。他大可寫“我”要去天堂尋覓子君並向他道歉云云,不用把自己置身於“孽風和毒焰”間。

但這處懺悔也不是突兀地出現,是在前文有大量隱藏的辯護之語後,感情的一處爆發。他的情感自子君離去後,從懷疑、否定、寬慰自我到痛苦、後悔,也經歷了數個階段,此時,正是他最為愧疚的時刻,才會用最慘毒的意象加諸自身,言語上對本體的刻薄,也許能在情感上更好受。

涓生的話不可信在,文中時時有兩個涓生,一為懺悔,一為辯護。在回憶往事時,時有辯護之語插入,使過去記憶不再清晰可辨。文中誠實的,只有子君。因為子君始終是“孩子般的眼色”,也讓涓生無法對她說出善意的假話。

我要向著新的生路跨進第一步去,我要將真實深深地藏在心的創傷中,默默地前行,用遺忘和說謊做我的前導……

但當最後一句坦誠“用遺忘和說謊做我的前導”,又能發現文中有數處刻意欺于讀者。

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為前半部分涓生的自白裡有很多辯護之辭,但越到後來敘述,特別是子君死後描述內心的文字,較之前文真誠得多,也確實能感受到涓生內心的痛苦與自責。

也許面對新的生路,涓生一樣不知如何去走,才會有如此矛盾的懺悔與辯護。若單視為某一方面,也不可取。

《傷逝》這篇文章受到中文系老師喜愛的原因,一方面也許是它在文學史上的地位——魯迅唯一的愛情小說。另一方面是來自其文本的魅力:複雜、多面、難以解讀。知網上關於《傷逝》的論文數以千計,而今天它仍在被我們解讀著。

一流的作家能生動描繪人物的內心,偉大的作家卻會把筆下人物的真實內心藏起來,甚至修飾、改造,以求“騙”過讀者。魯迅確實是大師。

事情又這麼不湊巧,我重來時,偏偏空著的又只有這一間屋。依然是這樣的破窗,這樣的窗外的半枯的槐樹和老紫藤,這樣的窗前的方桌,這樣的敗壁,這樣的靠壁的板床。

“事情又這麼不湊巧”、“偏偏空著的又只有這一間物”的偏偏兩字,透露出來的心境更是倒楣之人的歎息,而不是對伴侶逝去的哀痛。

深夜中獨自躺在床上,就如我未曾和子君同居以前一般,過去一年中的時光全被消滅,全未有過,我並沒有曾經從這破屋子搬出,在吉兆胡同創立了滿懷希望的小小的家庭。

“我未曾和子君同居,時光全未有過,我並沒有從這破屋子搬出”幾個否定句的連續使用,也是涓生潛意識中的否定,他對於過去的態度是消極的,對於戀愛曾經有過的甜蜜,他甚至不願視之為美麗的痛苦,只想一切未發生過。

“滿懷希望的小小的家庭”中滿懷希望一詞甚是刺眼,因其是夾在否定句中正面情感極其強烈的詞語。但縱觀涓生和子君的愛情,希望從一開始就是不存在的,看客之冷眼,住所之難尋,生活之窘迫,尚能為生活帶來一些新的模樣的趴兒狗和油雞,也被涓生視作子君操勞的源泉。

如果說愛情初始時,涓生懷有希望尚可理解,當所有事情發生後,又談何滿懷希望呢?

涓生手記表達的矛盾性又一次出現。下文“不但如此”承接吉兆胡同的“滿懷希望”,向下提起一年前會館的期待與希望,此時敘述的涓生,已經和試圖否定往事的涓生不是同一個人了,文章的語調也才好轉換到描述戀愛初時的語氣。

然而現在呢,只有寂靜和空虛依舊,子君卻決不再來了,而且永遠,永遠地!

因此也就理解了“子君卻決不再來,永遠地,永遠地”副詞連用的澎湃感情,這裡敘述的涓生,也是真的痛苦,並真切的懷念著子君曾經帶來的溫馨。

02

這是真的,愛情必須時時更新,生長,創造。

——《傷逝》

在文章大篇幅轉入回憶時,魯迅用了四個段落概寫涓生與子君戀情的始末,從裡就是倒敘的筆法,先說結局我孑孓一人,再說開始等待子君,又說回子君永遠離開,形成一個小的迴圈,與全文大的迴圈相對照。可以看出寥寥四段文字,敘述者的面貌已經交駁在了一起,涓生內心的矛盾,使他敘述時分裂成一個懺悔的人格和一個辯護的人格。其懺悔中有辯護,辯護中有懺悔,是難以完全分隔開的,視之完全為涓生的辯護也是不妥當的。

這些地方,子君就大概還未脫盡舊思想的束縛,——我後來也想,倒不如換一張雪萊淹死在海裡的紀念像或是伊孛生的罷;但也終於沒有換,現在是連這一張也不知那裡去了。

敘述期待著子君到來的涓生,是那個愛戀著他的涓生,甚至憎恨像她聲音的人和不像她聲音的人,活脫脫的熱戀模樣。但是涓生的辯護總會隱隱的夾雜一兩句,有如“這些地方,子君就大概還未脫盡舊思想的束縛”,很早就埋下一個伏筆,也為後來自己的絕情開脫。

“我”喜歡的是獨立自主的新女性子君,但當“我”發現她還未脫盡舊思想的束縛時,“我”的變心也能夠諒解。在熱戀時一般都會視對方為完人,涓生雞蛋裡挑骨頭實是有違常理,突然冒出來的一句充滿辯護性質的自白,不免有些面目可憎。從這裡敘述又從回憶變成了評判性視角,“——我後來也想”也暗示了此時涓生已經知曉結局,更可能是事後為子君下一個未脫盡舊思想的束縛,而不是當時。

到了全文的高潮,子君離世。

然而覺得要來的事,卻終於來到了。

原是涓生預期中“覺得要來的事”,“終於來到了”應不為所動,為何要形容“然而”“卻”呢?

兩個表示轉折的連詞,是涓生難以厘清的感情的展示,也是懺悔與辯護無法分隔開來的內心矛盾。涓生此時應有懺悔,他雖然希望子君離開,卻又不忍讓子君因為我一番話而離開,前一種情況是子君自發自覺地走出新的生路,後一種卻是他逼迫而走必將留下無限的悔恨。

我願意真有所謂鬼魂,真有所謂地獄,那麼,即使在孽風怒吼之中,我也將尋覓子君,當面說出我的悔恨和悲哀,祈求她的饒恕;否則,地獄的毒焰將圍繞我,猛烈地燒盡我的悔恨和悲哀。

我將在孽風和毒焰中擁抱子君,乞她寬容,或者使她快意……

這是我認為全文感情最真摯的一段,也是涓生懺悔一處最明顯的證明。地獄的毒焰是有情之人的決絕之語,近似於毒誓,如果涓生真的是完完全全的辯護,就不該有這段。他大可寫“我”要去天堂尋覓子君並向他道歉云云,不用把自己置身於“孽風和毒焰”間。

但這處懺悔也不是突兀地出現,是在前文有大量隱藏的辯護之語後,感情的一處爆發。他的情感自子君離去後,從懷疑、否定、寬慰自我到痛苦、後悔,也經歷了數個階段,此時,正是他最為愧疚的時刻,才會用最慘毒的意象加諸自身,言語上對本體的刻薄,也許能在情感上更好受。

涓生的話不可信在,文中時時有兩個涓生,一為懺悔,一為辯護。在回憶往事時,時有辯護之語插入,使過去記憶不再清晰可辨。文中誠實的,只有子君。因為子君始終是“孩子般的眼色”,也讓涓生無法對她說出善意的假話。

我要向著新的生路跨進第一步去,我要將真實深深地藏在心的創傷中,默默地前行,用遺忘和說謊做我的前導……

但當最後一句坦誠“用遺忘和說謊做我的前導”,又能發現文中有數處刻意欺于讀者。

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為前半部分涓生的自白裡有很多辯護之辭,但越到後來敘述,特別是子君死後描述內心的文字,較之前文真誠得多,也確實能感受到涓生內心的痛苦與自責。

也許面對新的生路,涓生一樣不知如何去走,才會有如此矛盾的懺悔與辯護。若單視為某一方面,也不可取。

《傷逝》這篇文章受到中文系老師喜愛的原因,一方面也許是它在文學史上的地位——魯迅唯一的愛情小說。另一方面是來自其文本的魅力:複雜、多面、難以解讀。知網上關於《傷逝》的論文數以千計,而今天它仍在被我們解讀著。

一流的作家能生動描繪人物的內心,偉大的作家卻會把筆下人物的真實內心藏起來,甚至修飾、改造,以求“騙”過讀者。魯迅確實是大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