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描濃學前教育“公益底色”

■走進國家學前教育改革發展實驗區特別報導

成都市試點任務

●擴大普惠性資源

●公益普惠的學前教育財政投入保障機制

●幼稚園教師工資待遇保障機制

“小朋友, 要記牢, 不要一人離家校。 放學不是親人接, 要向老師去報告……”第23個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那天, 成都市第九幼稚園裡格外熱鬧, 師生們正通過兒歌、舞蹈、三句半等豐富的活動, 學習防拐防騙知識。

成都九幼所在的金牛區是中心城區, 車多人雜, 拐騙幼兒隱患極大。 成都九幼園長陳先蓉告訴記者, 過去, 由於教師欠缺, 幼稚園的安全管理工作捉襟見肘,

“單單組織每天上學、放學, 就已經讓老師們筋疲力盡”。

而近年來, 成都市政府將非在編幼兒教師工資納入財政預算, 著力推進非在編教師與在編教師同工同酬, 解了不少幼稚園的燃眉之急。 現在, 成都九幼53名教師中, 一半以上都是非在編教師, 不僅常規安全工作理順了, 幼稚園還以安全教育為特色, 開發了系列園本課程, 去年還被評為“全國安全教育示範園”。

把穩定師資作為改革切入點

長期以來, 成都市由於公辦教師編制少、非在編教師待遇低, 造成學前教育教師隊伍不穩定、教師素質參差不齊, 嚴重制約了學前教育的健康發展。

幼有所育, 師是關鍵。 2014年1月, 成都市政府出臺《幼稚園管理辦法》, 率先在全國提出“以公共財政投入為主,

以公辦和公益性幼稚園為主”的“兩為主”發展原則, 在這樣的思路下, 一大批像成都九幼一樣為師資發愁的幼稚園得到快速發展。

成都市溫江區萬春鎮有居民一萬余人, 過去這麼大的鎮上只有一所附設在小學的幼稚園, 在編幼兒教師也僅有幾名, 幼稚園正常教學研究工作難開展, 當地群眾入園難問題十分突出。

“現在幼稚園教師達到了89人, 分園也達到了5個。 ”讓萬春幼稚園園長彭麗高興的還不只是幼稚園規模的擴大, 她告訴記者, 教師隊伍穩定了, 全園的教學管理也步入正軌, 老師們結合教學實踐, 針對當下的學前教育熱點、難點問題展開研究, 幼稚園實現了“內涵發展”。

“標化提升”讓發展有底氣

楊柳依依, 荷葉尖尖, 春天裡的成都西郊和風煦煦、陽光明媚。 在老師的帶領下, 萬春幼稚園的小朋友們正在種植園裡種植花木、朗誦詩歌……這是一次“認識季節”的活動, 通過各個教學環節的設計, 能讓孩子們瞭解科學原理, 鍛煉表達能力。

溫江區是西部重要的花木種植基地, 基於這樣的環境, 萬春幼稚園在發展過程中摸索出讓孩子們感受“自然之美、成長之美、教育之美”的特色辦園之路。 而近年來, 成都市陸續實施的兩輪“標化提升”(農村幼稚園標準化建設和公辦幼稚園標準化建設提升)工程, 讓幼稚園設施設備、活動場地、育人環境得到了極大提升, 發展理念的落實也得到了保障。

如今, 在成都市每個農村鄉鎮,

都有一所像萬春幼稚園一樣的標準化幼稚園, 農村幼稚園小、破、舊的狀況徹底改變。

成都市教育局學前教育處處長林一凡說, 入園難、入園貴折射出的是公辦園、普惠性幼稚園的供給不足, 這需要政府主動作為, 兜網底、補短板。

有一系列資料足以說明成都在供給側改革中的膽魄:2011年, 投入8.1億元, 完成223所農村標準化幼稚園建設;2014年以來, 新(擴)建公辦園460所, 增加學位14萬個;2017年, 公辦和公益性幼稚園學位覆蓋率達86.4%。

“20年前, 幼稚園大多數教具還需要老師們自己動手製作, 今天, 老師們有了廣闊的平臺實現教育理想, 撫今追昔, 感慨萬千。 ”彭麗說, “標化提升”讓幼稚園發展有了底氣。

千方百計擴大普惠資源

40多萬常住人口, 沒有一所公辦幼稚園?沒錯,

這是3年前成都高新區學前教育發展的真實情況。 由於高新區不屬於國家法定行政區劃, 在“財政供養人員只增不減”的背景下, 區政府想增加教師編制、舉辦公辦幼稚園的念頭基本不可能實現。

儘管如此, 老百姓對優質、普惠公辦幼稚園的入園需求並不會消失。 為了突破公辦幼稚園在機構和人事編制方面的瓶頸, 成都高新區積極探索, 實施了“政府出資、品牌辦園、街道主管、行業評估”的公辦幼稚園辦園模式, 即以公開招標的方式, 面向社會採購公辦幼稚園管理服務。

據成都高新區社會事業局學前教育負責人介紹, 高新區對被託管幼稚園經費管理實行“收支兩條線”, 一年一審計, 經費採用預算制, 所需經費支出由高新區本級財力承擔, 納入財政預算保障。幼稚園執行公益性幼稚園收費標準,各類收入全部上繳財政。

《中國教育報》2018年04月22日第1版

納入財政預算保障。幼稚園執行公益性幼稚園收費標準,各類收入全部上繳財政。

《中國教育報》2018年04月22日第1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