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逍遙派祖師爺的真實身份!除了他?還有哪個人會如此逆天!

逍遙派是典型的道家門派, 這一點從眾弟子的名字上就能看出。 逍遙派祖師爺號逍遙子, 取《莊子·逍遙遊》中義。 無崖子, 取《莊子·內篇》中“吾生也有涯,

而知也無涯, 以有涯隨無涯, 殆矣”中義。 無崖子的兩個徒弟蘇星河與丁春秋, 前者“星河”, 表現的是道家空間上的無涯;後者“春秋”, 表現的是道家時間上的無涯——《莊子·逍遙遊》中有“楚之南有冥靈者, 以五百歲為春, 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 以八千歲為春, 八千歲為秋”, 便是出處。 李秋水, 則取《莊子·秋水》一篇的篇名。 至於天山童姥, 明顯又是一個藝名昵稱, 與“獨孤求敗”、“何足道”等都是自己後取或別人叫的, 其真名雖不可考, 但“童姥”這種仙裡仙氣的詞語, 顯然也只能是道家的。 而丁春秋手下的摘星子、出塵子等弟子姓名, 也都取自道家用語, 簡直太十足的道家做派。

這樣的一個門派, 其祖師爺怎麼可能是積極入世、一心想要復辟、又沒什麼文化修為的慕容龍城?也又怎麼可能是信奉佛教到癡迷的南唐後主李煜?從金庸自身的文化修養來說,

金老先生最尊佛教、其次道教、再次儒教, 對武學的偏愛也是如此, 佛教已有達摩祖師彪炳千古, 道教這個一號人物又是誰呢?

南宋吳曾在其《能改齋漫錄》中記有這個人的自傳, 他自言:“世言吾飛劍取人頭, 吾甚哂之。 實有三劍, 一斷無明煩惱, 二斷無明嗔怒, 三斷無明貪欲。 ”《天龍》寫的主題就是這三毒“貪、嗔、癡”。 《宋史.陳摶傳》記載這個人“有劍術, 百余歲而童顏, 步履輕快, 傾刻數百里, 以為神仙。 ”他當然不是陳摶, 陳摶老祖號“扶搖子”, 是逍遙派祖師爺“逍遙子”的好朋友。

從記載看, “百余歲而童顏”自然指的是天長地久不老長春功;“步履輕快, 傾刻數百里”自然指的是淩波微步, 而逍遙子“有劍術”嗎?當然有, 大理無量玉壁中, 無崖子和李秋水練的出神入化的劍法, 不就是逍遙子傳的嘛, 只不過名不見經傳罷了, 但劍法之精之快之奇, 早已讓世人驚駭, 直以為是仙人舞劍!

說到這裡, 我想很多讀者都已經猜到他是誰了吧?一個百余歲而童顏, 幾乎長生不老的人一個擁有劍術, 甚至被稱為劍祖劍仙的人一個精通萬象, 天下學問無一不曉的人一個在金書中最早創立道家門派, 領先全真教、武當派上百年的人一個出現在《宋史》正史中,

與陳摶老祖交好的人一個《天龍》裡多種神功的創造者, 被譽為武功絕頂、直追佛祖的人

上文說過, 如果說達摩祖師是佛祖, 那逍遙派祖師就只能是神仙了, 沒錯, 這個人就是整個道教的祖師爺, 後來得道升天, 成為“八仙”之一的呂洞賓!除了他?還有哪個人會如此逆天!

呂洞賓,男,漢族,中國道士,唐德宗貞元十四年(798)四月十四生年生。原名呂岩,本又姓李,喜歡隱居在山洞中,因所住洞穴有兩個出“口”,於是改姓為“呂”,並自稱洞中賓客,改名為“洞賓”。想到無崖子和李秋水也喜歡住在洞中,真有門派傳統。呂“岩”本姓“李”,所以也就知道了徒弟為何叫無“崖”子和“李”秋水了。都是暗示,跟“楊”逍、紀曉“芙”一樣的暗示。

呂洞賓自幼熟讀百家經典、學究天人,武功超絕、法力高強,一生行俠仗義、逍遙無兩,本號純陽子,在書中被金老先生藝術化為“逍遙子”。至於兩百多歲高齡這個問題,還算問題嗎?張三豐一個凡人都活了兩百多歲,既有法力、又明確擁有天長地久不老長春功、死後又成為神仙的呂洞賓,生前還在乎年紀?他不在乎,但他畢竟是有陽壽的,應該就是在呂洞賓收了這三個徒弟之後,卻發現三人並非真有善根,彼此之間愛來恨去、不成體統:

無崖子本來是天山童姥男朋友,後來童姥被李秋水毀了身材,無崖子就跟李同居了,可跟李同居時心裡卻想著小姨子,真是哭了。李秋水也是,為了得到無崖子不惜暗害大師姐,得到了無崖子後又在他面前勾引其他男人甚至丁春秋,跟丁春秋把無崖子暗害之後又獨自跑去西夏當王妃,王妃當的好好的,八十多歲偏又回來找天山童姥爭論無崖子最愛誰,結果倆老太太一起掛了……也是哭了。天山童姥還好,為了無崖子,96歲仍保持處女之身,快趕上張三豐對郭襄了。

呂洞賓啊呂洞賓,想想你這幾個徒弟,氣也氣死了。我想呂洞賓一定是通過三個徒弟的遭遇,覺得世間凡人總是逃不掉“貪、嗔、癡”三毒,想想自己兩百餘年修為仍不能真正度化世人仇怨,不免憂從中來。為了想辦法真正解救世人三毒,呂洞賓終於下定成仙的決心,駕鶴升天了。

呂洞賓,男,漢族,中國道士,唐德宗貞元十四年(798)四月十四生年生。原名呂岩,本又姓李,喜歡隱居在山洞中,因所住洞穴有兩個出“口”,於是改姓為“呂”,並自稱洞中賓客,改名為“洞賓”。想到無崖子和李秋水也喜歡住在洞中,真有門派傳統。呂“岩”本姓“李”,所以也就知道了徒弟為何叫無“崖”子和“李”秋水了。都是暗示,跟“楊”逍、紀曉“芙”一樣的暗示。

呂洞賓自幼熟讀百家經典、學究天人,武功超絕、法力高強,一生行俠仗義、逍遙無兩,本號純陽子,在書中被金老先生藝術化為“逍遙子”。至於兩百多歲高齡這個問題,還算問題嗎?張三豐一個凡人都活了兩百多歲,既有法力、又明確擁有天長地久不老長春功、死後又成為神仙的呂洞賓,生前還在乎年紀?他不在乎,但他畢竟是有陽壽的,應該就是在呂洞賓收了這三個徒弟之後,卻發現三人並非真有善根,彼此之間愛來恨去、不成體統:

無崖子本來是天山童姥男朋友,後來童姥被李秋水毀了身材,無崖子就跟李同居了,可跟李同居時心裡卻想著小姨子,真是哭了。李秋水也是,為了得到無崖子不惜暗害大師姐,得到了無崖子後又在他面前勾引其他男人甚至丁春秋,跟丁春秋把無崖子暗害之後又獨自跑去西夏當王妃,王妃當的好好的,八十多歲偏又回來找天山童姥爭論無崖子最愛誰,結果倆老太太一起掛了……也是哭了。天山童姥還好,為了無崖子,96歲仍保持處女之身,快趕上張三豐對郭襄了。

呂洞賓啊呂洞賓,想想你這幾個徒弟,氣也氣死了。我想呂洞賓一定是通過三個徒弟的遭遇,覺得世間凡人總是逃不掉“貪、嗔、癡”三毒,想想自己兩百餘年修為仍不能真正度化世人仇怨,不免憂從中來。為了想辦法真正解救世人三毒,呂洞賓終於下定成仙的決心,駕鶴升天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