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免息分期付款,“餡餅”還是“陷阱”

“您需要辦理免息分期付款嗎?”卡友們是不是經常收到銀行的“貼心”短信或電話問候, 一兩次還覺得新鮮, 但是次數多了, 就容易“變味兒”, 嚴重者甚至會影響到工作生活。

為何銀行要力推分期業務?而對於卡友來說, 分期付款究竟是“餡餅”還是“陷阱”呢?

背後有“坑”

相信不少卡友都收到過銀行關於分期消費業務的短信或電話推廣。 有的諄諄誘導, 將分期消費的業務誇得天花亂墜;有的則是以如同消費者“中獎”的姿態告誡消費者珍惜機會, 選擇分期消費的方式。

那麼, 分期付款真的如此好嗎?

首先, 選擇免息分期付款, 並不代表不需要付出額外費用。 “信用卡免息分期還款”業務雖然沒有利息, 但需要支付一定手續費。 並且, 免息的前提是建立在按時還款的基礎之上。 而對於分期業務手續費的收取, 要具體看各銀行的規定。

需要明確的是, 不管是信用卡貸款分期, 還是更常用的信用卡帳單分期和消費分期, 你所看到的信用卡分期手續費率, 都不是真實的利率, 它成功編織了一件完美的外衣, 底下藏著的, 是遠高於主觀感受的高利率。

假設朱先生有10萬元的貸款, 本金分12期償還, 沒有利息, 只需每個月支付相當於總貸款額0.6%的手續費。 乍一看, 年利率就是7.2%。

如果你這樣理解, 銀行家們就笑了, 這正是他們想要的效果。 因為這牽扯到名義利率和實際利率的概念。

信用卡分期還款, 一般採用等額本息, 即按月平均償還本金和手續費(利息)。 這樣就造成一個容易被忽視的情況——並非所有本金的貸期都是一樣長,

越早償還的本金, 實際利率越高。

具體來看, 在這個案例中, 朱先生每月償還本金8333.33元, 每月付息600元, 即每月還本付息8933.33元。

在全部12期還款中, 第一期本金實際只佔用了1個月, 第2期本金只佔用了2個月, 以此類推, 只有第12期本金真正佔用了12個月。

很明顯, 只有最後一期本金, 實際年利率是7.2%, 其他各期都要高於7.2%, 且期數越早, 實際年利率就越高, 這就是分期還款的時間價值。

這就是銀行總是推薦你分期的秘密——按理, 隨著每月本金均勻地歸還, 你佔用的欠款是逐月減少的, 每月支付的利息也應該越來越少。 但分期手續費每期都按原始本金計算, 每月付的利息一樣, 實際上多付了利息。

教給大家一個簡單的計算實際利率的方法, 算出大概數字, 即年化率=月手續費率×12×2, 也就是名義年化率的2倍。

不僅如此, 對於一些沒有免息分期的消費業務來說, 每一天的利率為萬分之五。 依照這個利率算下來, 消費者所需要付出的利息成本甚至能媲美一些網貸業務。

另外最低還款是不能享受免息的,不止剩餘沒還帳單每天會產生0.05%的利息,連之前的免息期,也會變為非免息期,會產生利息的。

如果下個帳單日如仍然沒有還清,則進行複利計算。

如果提前還款,手續費也照收不誤!

文|宋琳琳

點擊下方功能表列,快速申請貸款。

另外最低還款是不能享受免息的,不止剩餘沒還帳單每天會產生0.05%的利息,連之前的免息期,也會變為非免息期,會產生利息的。

如果下個帳單日如仍然沒有還清,則進行複利計算。

如果提前還款,手續費也照收不誤!

文|宋琳琳

點擊下方功能表列,快速申請貸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