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當朝太尉選婿,此人漠不關心露出肚皮吃東西,最後脫穎而出

郗鑒是金鄉縣人, 少年時家中貧寒, 連飯也吃不上, 可為人聰慧好學, 加上他賢達的人品德性, 以儒雅著名鄉里。 大傢伙都想讓他成才成名, 就自願獻糧獻錢資助他, 於是他便刻苦地習文練武, 奮進不息, 不久就文武全才了。 到了東晉元帝司馬睿當皇上時, 郗鑒被詔為龍驤將軍兼兗州刺史。 後來司馬紹登基又升他為東騎大將軍, 督都徐、兗、青三州軍事。 咸和年間, 郗鑒奉旨平叛叛黨, 立了大功, 又加封他為太尉。 在朝廷裡除了文官丞相王導, 就數他這武官太尉了。


郗鑒還是當時的有名的書法家, 共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 女兒名叫郗璿(xuán), 不僅長著一張傾國傾城的臉蛋, 且在家庭環境的薰陶下, 有一種常人難以比擬的內在氣質。 郗璿十六歲的時候, 上門提親的人很多, 其中不乏出身顯赫的公子哥, 但在郗鑒看來, 這些人都配不上女兒郗璿, 他必須要親自為女兒挑選一個如意郎君。

要找個門當戶對的人家。 與丞相王導與情誼深厚, 又同朝為官, 聽說其家子弟甚多, 個個都才貌俱佳。

一天早朝後, 郗鑒就把自己擇婿的想法告訴了王丞相。 王丞相說:“那好啊, 我家裡子弟很多, 就由您到家裡挑選吧, 凡你相中的,

不管是誰, 我都同意。 ”

郗鑒就命心腹管家, 帶上重禮到了王丞相家。 王府子弟聽說郗太尉派人覓婿, 都仔細打扮一番出來相見。 王導把家中適齡男子都叫入廳堂, 請太尉府仔細挑選。 可是所到之人和丞相府報給太尉的適齡青年人數少了一人。 王府管家便領著郗府管家來到東跨院的書房裡, 就見靠東牆的床上一個袒腹仰臥的青年人, 對太尉覓婿一事, 無動於衷。

郗府管家回到府中, 對郗太尉說:“王家的年輕人都很值得稱讚, 他們聽說來選女婿, 都仔細打扮了一番, 竭力保持莊重, 只有一個青年在東邊的床上露出肚皮吃胡餅, 唯獨他神色自若, 好像漠不關心似的。 ”郗鑒說:“我要選的就是這樣的人, 走, 快領我去看!”郗鑒來到王府, 見此人既豁達又文雅, 才貌雙全, 當場下了聘禮, 擇為快婿。 “東床快婿”一說就是這樣來的。

對於郗鑒的眼光, 王導甚至產生了懷疑, 畢竟王家的那些子弟當中, 比王羲之相貌出眾的大有人在, 為何郗鑒偏偏就看上王羲之了呢?儘管如此, 王導還是非常高興, 沒過多久, 王羲之就迎娶了年輕貌美的郗璿, 兩人婚後生活相當幸福, 郗璿給王羲之生了七子一女, 比較有名的是小兒子王獻之。

王羲之日後的表現,證明了岳父郗鑒並沒有看錯人,他不僅做過甯遠將軍、江州刺史、會稽內史等官職,在書法上的造詣尤為突出,甚至可以說無人能及,被後世人稱為“書聖”。王羲之的《蘭亭序》,更是奪得“天下第一行書”的稱號,時至今日仍備受追捧。遺憾的是,《蘭亭序》的真跡至今下落不明,據說很有可能在乾陵裡面,只有等到乾陵被打開的那天,才能搞清楚真相!

王羲之日後的表現,證明了岳父郗鑒並沒有看錯人,他不僅做過甯遠將軍、江州刺史、會稽內史等官職,在書法上的造詣尤為突出,甚至可以說無人能及,被後世人稱為“書聖”。王羲之的《蘭亭序》,更是奪得“天下第一行書”的稱號,時至今日仍備受追捧。遺憾的是,《蘭亭序》的真跡至今下落不明,據說很有可能在乾陵裡面,只有等到乾陵被打開的那天,才能搞清楚真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