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本溪境內的明代邊牆概述轉載

據《史記·匈奴列傳》載, 戰國時期。 “燕亦築長城, 自造陽至襄平。 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郡以拒胡”。 是時本溪市區、本溪縣(指今所轄境域, 下同)為燕國遼東郡襄平境內;桓仁縣(指今所轄境域, 下同)屬燕國遼東郡外徼, 為高夷部族轄地。

西元前221年, 秦滅燕統一中國後, 將全國劃分36郡, 本溪市區、本溪縣屬遼東郡襄平縣;桓仁縣屬遼東郡外徼。

漢代, 本溪市區、本溪縣屬幽州遼東郡襄平縣。 西元前108年(漢武帝元封三年)滅衛氏朝鮮, 增設樂浪、玄菟繭、真番、臨屯4郡, 桓仁縣屬玄菟郡;西元前37年(漢元帝建昭二年).扶余王子朱蒙避難逃亡至紇升骨城(即今桓仁縣五女山,

有舊城遺址), 建國立都號稱高句麗, 為中國少數民族政權:西元3年(漢平帝元始三年, 高句麗琉璃明王二十二年)移都國內城(今吉林省集安縣), 紇絕升骨城做為高句麗都城長達40年;之後, 桓仁地域一直為高句麗部族政權轄地, 直至唐代。

在本溪的崇山峻嶺中, 時斷時續地可見一條城牆, 有的是石砌而成, 有的是土垛而成;有的佈滿了青苔, 顯示出年代的久遠;有的則已經倒塌。 這道牆便是著名的明代遼東邊牆, 即明長城的延伸。

明王朝建立後, 迅速統一了東北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 對東北廣大地區行使有效管轄, 於洪武四年(1371年)置定遼都衛于瀋陽(後改為遼東都司), 永樂七年(1409年)又置奴兒幹都司,

對女真族、蒙古族等北方少數民族實行招撫和暴力相結合的政策。 隨著往來的頻繁和漢族、女真族、蒙古兀良哈三衛等部的內部經濟政治關係的發展變化, 民族間的矛盾日益加劇。 為了有效地控制和抵禦女真族、蒙古兀良哈三衛等部的騷擾, 應付瓦剌和韃靼的戰爭, 明王朝採納了遼東都司指揮使畢恭的建議, 在提督遼東軍務的王翱的協助下, 修築了遼東邊牆。

遼東邊牆從正統七年(1442年)開始修建, 首先修建的是遼西、遼河套一帶的邊牆, 歷史上稱為“西牆”, 主要是防止兀良哈三衛等部的南襲。 後女真族勢力在遼東一帶發展起來, 並經常襲擾遼東地區。 成化三年(1467年), 明軍擊敗建州女真李滿柱, 然後著手經營遼東的東部邊防,

修築東路自開原抵鴨綠江邊牆。 直到成化十七年(1481年), 才全部完成邊牆修建任務, 歷時39年。 到明萬曆年間, 由於女真部族勢力強大, 不斷威脅著明王朝的統治, 於是在距清河城10餘公里的地方又築邊牆, 又稱內邊牆。 本溪境內現存的邊牆遺址就是遼東邊牆的一部分。

遼東邊牆全長1040公里, 而經過本溪境內的約長70公里。 其走向從北到南, 由今新賓滿族自治縣的小夾河入境, 經本溪滿族自治縣堿廠鎮化皮峪村到金家堡子臺山轉東南, 又經長嘴村官家溝、東營坊鄉的狐仙洞, 再向東南過藍河峪鄉南營坊至大邊溝止, 然後西南至鳳城滿族自治縣出境向東南伸展, 直達鴨綠江畔丹東市內的九連城。

邊牆修建多為因地制宜,

就地取材。 邊牆的構築有石牆、土牆、石垛牆、劈山牆、木板牆等。 或依山為險, 或限河而固, 或平地而起。 目前除平地的柞木牆、木板牆因歲月久遠遺跡無存外, 在本溪地區明代邊牆線上, 到處可見到邊牆遺跡。

明廷在遼東構築邊牆的同時, 還沿邊牆建有城堡和墩台。 在當時明遼陽副總兵韓斌的監修下, 沿邊牆一線先後築成10堡和無數墩台, 其中的清河堡、堿廠堡、草河堡在本溪境內。 清河堡(今本溪縣清河城)、堿廠堡(今本溪縣堿廠)、草河堡(今本溪縣草河城)是明王朝抵禦建州女真諸部的軍事重鎮, 以強兵守衛。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 為增強遼東防務, 在遼東邊牆一帶又增修邊堡, 在清河城東南修一堵牆保(今本溪縣南甸鎮馬城子),

在堿廠之南修孤山堡(今本溪縣農牧場之地)。 萬曆元年(1573年), 兵部侍郎汪道昆巡視遼東防務, 遼東總兵李成梁“展舊邊, 徒六堡”的建議為明廷採納, 遂由清河守備王惟屏在孤山堡東北10裡修築新堡, 名為孤山新堡(今本溪縣蘭河峪鄉新城子)。 這樣, 形成了當時以清河堡為中心的本溪境內的明六大邊堡。

據《柳邊紀略》載, 遼東邊牆“當初建時, 量地緩衝, 緩者五裡一台, 沖者二三裡一台”, 明廷在各墩台派駐官兵, 又稱台軍, 臺上置柴草、火種、滾木雷石, 有警則“傳烽”, 敵至則守禦, 與各城堡互為犄角。 所謂墩台, 亦稱烽火臺、烽堠、墩堠、狼煙台、烽燧、接火台、舉火台等。 圓者為墩, 方者為台。 每墩台置守官軍多者10餘名, 少者四五名。 一人為烽卒, 負責掌管文書,收轉符牒,其餘人為烽子,負責轉流值哨。墩台的布點,以便於相望為准,若山崗隔絕,須遂便安置,但必須互相能望見。只有便於相望,才能迅速傳遞警報,晝則狼煙,夜則舉火。古代邊境的烽火一直可以傳到帝王居住的地方,其傳遞速度之快,其他方式難以匹敵。各台、堡之間均有屯兵之地及“通賊道路”,而各台、堡又分別以駐有重兵的城為後盾,隨時受到各鎮的兵馬策應。因此,這些墩台已成為明廷對周邊少數民族進行偵察、報警和週邊防守、出擊的前沿陣地。本溪地區墩台很多,有“五裡一墩,十裡一台”之稱,至今堿廠金家臺山上存有完整的原始墩台,名為“金寶”墩台。

縱觀明代遼東邊牆,城池用作指揮中心和軍事基地,邊牆用為屏障,堡用於屯兵設伏,墩台用來瞭守報警,形成了堅固的防衛體系,在防禦外部侵略戰爭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但到了萬曆末年,僅遼東“清河、撫順數百里之間烽堠全虛,偵探盡絕,以故賊一入,如蹈無人之境”。

本溪境內的明代邊牆,是我國東北地區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激化的產物,是針對建州女真修築的重要軍事防禦工程。這一規模巨大的邊牆的修建,當時耗費了大量資財,給遼東人民帶來了許多苦難。今天,遼東邊牆成為我們研究明代歷史的珍貴實物資料。

負責掌管文書,收轉符牒,其餘人為烽子,負責轉流值哨。墩台的布點,以便於相望為准,若山崗隔絕,須遂便安置,但必須互相能望見。只有便於相望,才能迅速傳遞警報,晝則狼煙,夜則舉火。古代邊境的烽火一直可以傳到帝王居住的地方,其傳遞速度之快,其他方式難以匹敵。各台、堡之間均有屯兵之地及“通賊道路”,而各台、堡又分別以駐有重兵的城為後盾,隨時受到各鎮的兵馬策應。因此,這些墩台已成為明廷對周邊少數民族進行偵察、報警和週邊防守、出擊的前沿陣地。本溪地區墩台很多,有“五裡一墩,十裡一台”之稱,至今堿廠金家臺山上存有完整的原始墩台,名為“金寶”墩台。

縱觀明代遼東邊牆,城池用作指揮中心和軍事基地,邊牆用為屏障,堡用於屯兵設伏,墩台用來瞭守報警,形成了堅固的防衛體系,在防禦外部侵略戰爭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但到了萬曆末年,僅遼東“清河、撫順數百里之間烽堠全虛,偵探盡絕,以故賊一入,如蹈無人之境”。

本溪境內的明代邊牆,是我國東北地區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激化的產物,是針對建州女真修築的重要軍事防禦工程。這一規模巨大的邊牆的修建,當時耗費了大量資財,給遼東人民帶來了許多苦難。今天,遼東邊牆成為我們研究明代歷史的珍貴實物資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