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文苑:鄉村的清明

清明節是屬於鄉村的。

清明一至, 城裡人蜂擁著往鄉下跑。 清明節兩個主打節目, 一是祭祖掃墓, 二是踏青遊春, 鄉村是舞臺, 他們都是演員。

在外打拼的子女, 出了嫁的女人, 現今又多了一些富了起來的進城戶, 就算是“土生土長”的城裡人, 上數兩三代的“老家”往往也在鄉下, “清明沒上墳, 家中無後人”, 值清明這個掃墓祭祖的重要傳統節日, 即使在外生活窘困或事務繁忙, 也要想方設法回到先人墓前, 誰又不急慌慌地往老家趕呢?

其實掃墓祭祖乃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的內容, 寒食相傳起于晉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

唐玄宗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 “寒食上墓”。 因兩節相接, 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合二為一了。 明清時期, 清明掃墓已為盛行。

介子推的故事, 鄉下人也還是知道的。 小時候冬夜常在路北老太家聽大人講古, 記得憨迷大爺就唱過道情:“火燒綿山啊——崩、崩、崩……”“崩、崩、崩”, 那是口頭模擬拍漁鼓的聲音。 知道是知道, 但傳統中的“禁火吃冷食”一點影跡也沒有, 僅剩下祭祖掃墓。

清明臨近, 鄉村漸次熱鬧起來了, 家家接待回鄉祭祖掃墓的親人。 家鄉習俗, 出嫁的女子回娘家上墳需由家人帶著, 所以上墳前都先要和姊妹、姑姑、姑奶奶通個資訊, 有個約定, 到了日子一齊奔赴娘家, 祭掃的日子也就成了難得的又一個親人團聚的日子。

曾見過南方人清明祭掃,

掃墓的時候大人用鋤頭挑著一個大籃子, 籃子裡面裝著:紙錢、冥幣、酒肉、果品、鞭炮、香燭、酒杯、石灰、刀, 還有一隻生公雞。 老家鄉下雖沒有這麼複雜, 以前也有帶著煙酒、五色果供甚或豬頭三牲上墳祭祖的。 如今這些一概全免了, 多是帶紙錢、冥幣、金銀箔紙折疊的元寶、香燭、鞭炮, 個別的或許也帶上一盒煙、一瓶酒, 紙錢、冥幣、元寶, 是給逝者陰間生活必需的“錢幣”。 家鄉人怕是也接受了“金錢萬能”的觀念, 認為有錢什麼就都有了, 只要把錢給足就行。 像城市公墓帶著鮮花祭掃的, 鄉村幾乎沒有。 不過, 近年也有帶祭祀紙花的, 祭掃後紙花插在墳旁, 讓人遠遠的看到, 知道這墳有後人, 已祭掃過了。

上墳前, 紙要剪,

元寶要疊。 一張張長方的黃草紙折兩折, 用剪刀剪出一個個連綴著的大“銀元”或帶方口的“銅錢”, 一張張金箔紙、銀箔紙, 疊成一個個金銀大“元寶”, 折的是思念, 疊的是掛牽。 剪紙錢和折元寶, 都是相當耗時費力的, 如今社會進步, 冥器店也有刻鏤好的紙錢、疊好的元寶出售。

上墳, 本地沒有“清明後幾日”的說法, 一般在清明當日或清明前某一日的過午進行。

在修整一新的墳墓前, 晚輩們齊齊地跪倒一片, 膝蓋觸地的那一刻往往硌痛了心底最深處的柔軟, 令人油然而生對逝去親人的思念。

家主主祭, 先要虔敬地擦拭好墓碑, 再莊重地擺好供品, 然後燃燭, 行香, 於低聲呼喚逝者“領錢”後, 劃亮火柴, 點燃紙錢、冥幣、元寶……

火焰燃燒著, 燃燒著一份懷念;翻卷著,

翻卷著無盡的哀思。 火焰伴隨著落地的淚滴, 一齊發出劈裡啪啦的聲響。 紙灰飛舞, 升騰, 又好似絡繹于路的黑衣信使, 向天堂傳達親人的哀思和祝願。

上墳時, 也有一進林地即大放悲聲, 呼天搶地, 聲震四野的, 那多是新墳, 親人去世未久, 心有餘悲, 離恨未消。

古人詩中描繪的“紙灰飛作白蝴蝶, 淚血染成紅杜鵑”的情景仍在。

焚燒紙錢後, 是奠酒, 將酒灑在紙灰上;是叩拜, 四個響頭, 頭要觸地;最後是燃放鞭炮, 鞭炮響起意味著禮成。

離開墓地時, 盛放紙錢的袋子、笎子是不能空著的, 放塊土圪垃帶回家, 那可是逝者饋贈的“財寶”。

老家鄉下的清明祭掃是分兩個程式進行的, 先是“添林”, 即修整墳墓培新土, 聚族而添;再是“上墳”,

即墓祭, 分房分支各家而為。

添林, 一定要在清明前幾天, 有老話說“過了清明添的林, ‘屋’會漏”。 一般是“五服”內近房的墳集中添, 以示親近。 由一位長輩帶領, 各家的男子漢一齊出動, 東北西南順著一定次序, 一塊一塊墓地、一座一座墳塋逐個清除荒草, 砍掉叢枝, 培上新土, 砌上墳頭。 墳頭, 是選擇附近荒草密實的地方挖取, 挖一塊平頂四棱錐狀帶草皮的土塊做成, 單棺墳放一塊, 尖平頂向上, 或不放, 合葬墓放兩塊, 下一塊尖平頂向上, 上一塊尖平頂向下, 迭在一起。

五服以上的墳, 差不多都找不到了, 似乎也有點“五世而斬”的味兒, 鄉間的墳墓幾百年來不見其多, 亦不見其少, 似乎就因為此。 那些擔心死人與活人爭地, 百年後無地可耕, 也純粹是杞人憂天。

清明祭掃,添幾鍬黃土,燒一包紙錢,雖然誰都明白,逝者是看不到、聽不著的,但它有著一定的儀式感,能制度化地引導活著的人對逝去了的親人作一番追思和懷念,所以每一次的清明祭掃,都是人們孝心的一次洗滌和昇華。

清明,是中華民族一個重要的紀念性節日,也是春遊踏青的好日子。

清明是一個傷心的日子,也是一個歡愉的日子。

清明又稱“三月節”、“踏青節”。此時春暖花開,萬物復蘇,天清地明,正好春遊踏青。清明踏青的習俗早在唐代就已形成,歷代承襲。杜甫有句:“三月三日氣象新,長安水邊多麗人。”宋人吳惟信也有詩曰:“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如今的清明,已是國家法定假日。值此春光明媚、生機勃發的時日,放逐自己,給身心放個假,投入到大自然的懷抱,讓山山水水洗刷心靈的污垢,蕩滌俗世的塵埃,不也是一種享受嗎?禁錮一冬的人們,自然不會放棄這樣的好機會。

看吧,星羅棋佈的鄉村民宿、農家樂人滿為患,縱橫交錯的鄉村公路旁停滿了自駕遊的車輛,家鄉的幾處著名景點艾山風景區、銀杏博覽園、桃花島、銀杏湖、水杉公園,車來船去,遊人如織,姹紫嫣紅、鶯歌燕舞的原野上,更是紅男綠女,熙來攘往,好一幅新時代的“清明上河圖”!

天朗氣清,草長鶯飛,桃花紅,梨花白,麥苗綠,菜花黃,翠柳含煙,人在畫圖中,迎著春天的明媚陽光,呼吸著青青綠草的氣息,腳踩著鬆軟的土地,徜徉在生機盎然的鄉野間……

草地上,鋪滿了五顏六色的毛毯、塑膠墊,遊客們拖兒帶女,一家一戶或三五成群地圍在一起,打牌,下棋,吃野餐,喝啤酒;也有年青的男女,獨個兒,直接撩倒在草地上,四仰八叉,躲在墨鏡下,曬著太陽翻手機。樹林中,繃起了一張張花花綠綠的吊床,有熱戀著的青年男女,搭拉著腿坐在一起,傍著肩說著悄悄話;有文靜的青年學生,或躺或坐,吹著和暖的風,讀書,看報;也有調皮的兒童,躺著騎著,用力地晃蕩著,直接把吊床蕩成了擺幅不大的秋千……

廣場喧囂的歌舞,鬧起來了;村頭高大的秋千,蕩起來了;天空中,各式風箏飛起來了;溪岸邊,燒烤的炊煙飄起來了……

“清明時節雨紛紛”,踏青遇雨是難免的,那又是另一番情趣了。清明雨如煙似霧、如夢似幻,悄悄地落下來,飄飄灑灑,淅淅瀝瀝。你若慢慢地走在鄉間的小路上,盡情地享受著春雨的滋潤,任細細的雨絲自由地落在臉上,麻酥酥的,滑在嘴裡,甜絲絲的。你就會感受到了春天年輕的心跳,心裡癢癢的,有一種難得的愜意和舒暢……

鄉村的清明,有著祭掃的哀傷,也有著踏青的歡愉,既慎終追遠不忘本,又熱愛眼下幸福生活,二者勾兌著,互補著,年復一年地演繹著清明的文明。

也純粹是杞人憂天。

清明祭掃,添幾鍬黃土,燒一包紙錢,雖然誰都明白,逝者是看不到、聽不著的,但它有著一定的儀式感,能制度化地引導活著的人對逝去了的親人作一番追思和懷念,所以每一次的清明祭掃,都是人們孝心的一次洗滌和昇華。

清明,是中華民族一個重要的紀念性節日,也是春遊踏青的好日子。

清明是一個傷心的日子,也是一個歡愉的日子。

清明又稱“三月節”、“踏青節”。此時春暖花開,萬物復蘇,天清地明,正好春遊踏青。清明踏青的習俗早在唐代就已形成,歷代承襲。杜甫有句:“三月三日氣象新,長安水邊多麗人。”宋人吳惟信也有詩曰:“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如今的清明,已是國家法定假日。值此春光明媚、生機勃發的時日,放逐自己,給身心放個假,投入到大自然的懷抱,讓山山水水洗刷心靈的污垢,蕩滌俗世的塵埃,不也是一種享受嗎?禁錮一冬的人們,自然不會放棄這樣的好機會。

看吧,星羅棋佈的鄉村民宿、農家樂人滿為患,縱橫交錯的鄉村公路旁停滿了自駕遊的車輛,家鄉的幾處著名景點艾山風景區、銀杏博覽園、桃花島、銀杏湖、水杉公園,車來船去,遊人如織,姹紫嫣紅、鶯歌燕舞的原野上,更是紅男綠女,熙來攘往,好一幅新時代的“清明上河圖”!

天朗氣清,草長鶯飛,桃花紅,梨花白,麥苗綠,菜花黃,翠柳含煙,人在畫圖中,迎著春天的明媚陽光,呼吸著青青綠草的氣息,腳踩著鬆軟的土地,徜徉在生機盎然的鄉野間……

草地上,鋪滿了五顏六色的毛毯、塑膠墊,遊客們拖兒帶女,一家一戶或三五成群地圍在一起,打牌,下棋,吃野餐,喝啤酒;也有年青的男女,獨個兒,直接撩倒在草地上,四仰八叉,躲在墨鏡下,曬著太陽翻手機。樹林中,繃起了一張張花花綠綠的吊床,有熱戀著的青年男女,搭拉著腿坐在一起,傍著肩說著悄悄話;有文靜的青年學生,或躺或坐,吹著和暖的風,讀書,看報;也有調皮的兒童,躺著騎著,用力地晃蕩著,直接把吊床蕩成了擺幅不大的秋千……

廣場喧囂的歌舞,鬧起來了;村頭高大的秋千,蕩起來了;天空中,各式風箏飛起來了;溪岸邊,燒烤的炊煙飄起來了……

“清明時節雨紛紛”,踏青遇雨是難免的,那又是另一番情趣了。清明雨如煙似霧、如夢似幻,悄悄地落下來,飄飄灑灑,淅淅瀝瀝。你若慢慢地走在鄉間的小路上,盡情地享受著春雨的滋潤,任細細的雨絲自由地落在臉上,麻酥酥的,滑在嘴裡,甜絲絲的。你就會感受到了春天年輕的心跳,心裡癢癢的,有一種難得的愜意和舒暢……

鄉村的清明,有著祭掃的哀傷,也有著踏青的歡愉,既慎終追遠不忘本,又熱愛眼下幸福生活,二者勾兌著,互補著,年復一年地演繹著清明的文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