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野村證券:未來十年“一帶一路”投資總規模將達1.5萬億美元

在剛剛結束的博鼇亞洲論壇上, “一帶一路”再度成為焦點話題。 自2013年中國提出建設“一帶一路”的合作倡議至今, 已經有超過80個國家與國際組織與中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的合作協定。

“中國具有投資型經濟增長模式的經驗, ‘前港-中區-後城’模式在中國大獲成功。 現在, 中國正在‘一帶一路’國家廣泛複製這一開發模式。 中國在海上絲綢之路沿線有11個港口, ‘一帶一路’沿線有70個工業園區。 ”近日, 野村中國股票研究部主管及大中華區首席股票策略師劉鳴鏑在媒體電話會上表示, 而中國股票市場的電商、物流、汽車、紡織、房地產等領域,

將繼基建之後起飛。

劉鳴鏑認為, 中國股票市場的四大領域將從“一帶一路”中受益, 其中包括, 為當地實體經濟奠定基礎的基礎設施相關產業——建築和材料、交通、公用事業、電信;對資助基礎設施和其他投資至關重要的金融機構;製造業、消費和服務行業, 包括電商、物流、汽車、紡織、房地產等在基礎設施建設之後起飛;此外, 國防領域也將迎來新的訂單。

據悉, 截至2月底的12個月中, 中國在“一帶一路”國家完成項目價值達到880億美元, 同比增長17%, 竣工專案和新訂單均在增加, 新簽合同金額達到1460億美元, 同比增長20%。 根據野村中國推算, “一帶一路”專案投資總規模在未來十年內達到1.5萬億美元, 在未來十年間可為中國帶來額外0.1個百分點的年均GDP增長。

劉鳴鏑認為, “一帶一路”項目融資需求的增加將有利於借貸機構、交易所和券商等金融機構, 中國的企業債券市場和中國的交易所(包括香港證券交易所、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也將受益於“一帶一路”債券帶來的融資需求增加。

她還指出, 在基礎設施建設之後, 製造業、消費和服務行業也將起飛, 在這方面中國民營企業發揮著積極主導作用, 到目前為止, 包括物流、消費(汽車和紡織製造)、電子和互聯網領域的行業領導者正在紛紛建立製造基地和/或入股當地企業。

不過, 野村中國經濟學家王立升認為, 中國在推進“一帶一路”的過程中可能會面臨一定的風險。 “部分‘一帶一路’投資項目並非完全出於利潤最大化的目的,

這些專案可能在初始階段資本回報率較低、資金回收期較長、產權保護較差、違約風險較高。 不少‘一帶一路’國家財政與國際收支狀況較差, 資金缺乏, 甚至存在一定的主權違約風險。 但從長期來看, 這些風險會隨著基礎設施、產權保護環境、國際評級與保險制度的完善而降低。 ”王立升表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